我想过离开敦煌

来源 :莫愁·小作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ui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今年的高考,一位家境贫寒的姑娘钟芳蓉,以676分的高分填报了北京大学考古专业,引发网友热议。钟芳蓉说自己是受到了敦煌研究专家樊锦诗先生的影响,才决意于这个选择。在与樊先生的信件往来中,她说希望自己能追随樊先生的脚步,为考古献身,找到心灵的归处。
  樊锦诗先生1963年北京大学毕业,进入敦煌文物研究所工作,历任敦煌研究院副院长、院长、名誉院长,为敦煌文化的研究、保护和传承奋斗了57个春秋,并且还在继续做着贡献。人们亲切地喊她“敦煌的女儿”,她却说,我其实也想过离开。然而,在每一个荆天棘地的人生路口,她都选择了坚守。2019年国庆前夕,樊锦诗先生获颁国家荣誉称号勋章。
  本期《莫愁·小作家》选载了樊锦诗先生的自传《我心归处是敦煌》的部分章节,在此分享,一起感受这位传奇女性的志业与爱情、困境与坚守,和她人格魅力的强大磁场。
  外界都认为我留在敦煌是自己选择的。说实话,其实我有几次都想离开敦煌。但是为什么留下来,这是一个人的命。
  20世纪60年代的莫高窟和今天的莫高窟不可同日而语,那时的敦煌人都住土房,睡土炕,吃杂粮。研究所绝大多数人员都住在土坯平房里,直到1980年,国家才给拨款修建了新的宿舍楼。当时,整个研究所只有一部手摇电话,和外界联络非常困难。晚上只能用蜡烛或手电照明,上趟厕所都要跑好远的路。周围根本没有商店,有钱也没有地方可以买到东西。虽然我大学时就习惯了独立生活,但起初还是不能完全适应敦煌的生活。在这里,吃得最多的菜是“老三片”,土豆片、萝卜片和白菜片。春天最好吃的食物,就是榆树上结的榆钱。榆钱摘下来,撒上盐、和上面,在锅里一蒸,就是稀罕的美食。刚分配到敦煌的时候,我时常想念北京大学的食堂,想念学五食堂的饭菜,有时候想着想着都要流口水。因长期营养不良加上过度劳累,有一次我竟然晕倒在办公室。
  我刚到莫高窟实习的时候闹过一个笑话。我按北京的方法用香皂洗头,洗完之后发现头发还是黏的。两个多月的实习,一直到离开敦煌我也没明白,为什么洗了头,我的头发还是会发黏?后来才知道敦煌的水碱性很大,所以是苦的。喝水的玻璃杯上常常有白印,那是水里结出的碱。在敦煌,醋是必不可少的。到敦煌工作后,我发现敦煌当地人用洗衣粉洗头。后来我回上海探亲时,每次总要带一些洗发膏回敦煌,再后来变成带洗发精,而每次都是家人提醒我要帶什么洗发产品,因为上海的日用品更新换代非常快。
  治沙和种树,是当时研究所所有人都必须参加的两项工作。保护石窟、防沙治沙最重要的措施就是种树。种树的事情从冬天就开始酝酿,一到开春就马上栽下树苗。这里最好活的树就是杨树,现在围绕莫高窟蜿蜒的参天大杨树,都是当年的莫高窟人一棵棵亲手植下的。
  直到1981年,整个莫高窟才通上电,在此之前的几年已经自己发电,每天只能保证两三个小时的用电,根本不能像在学校那样,到了晚上还可以到自习室去学习。我第一次到莫高窟就住在下寺的破庙里,解个手还需要到庙外较远的土厕。一天晚上,我刚走出侧门,突然发现庙门外有一个黑乎乎的东西,两个眼睛泛着绿光。我心里一紧,想着当地同事说这地方有狼,赶紧回了屋,把门闩得紧紧的,吓得一夜没睡好。天亮后,走出屋子一看,才发现原来那是头驴。
  西北的生活,使我逐渐忘记了都市,忘记了一切和城市有关的生活,忘记了我也曾是“南国女儿”。我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全部倾注在工作中。刚到敦煌工作的日子里,只要回忆起过去的生活,上海的家人,首都的景象,我就会感到失落,这种失落一直会把我拽向忧郁的深渊。为了抗拒这个深渊,我必须学会遗忘。我把临出门时我姐姐送给我的小镜子藏起来,不再每天照镜子,直到现在我也不怎么照镜子。我渐渐习惯了宿舍没有地板的泥地,地上永远也扫不干净的沙尘;习惯了用报纸糊起来的天花板;习惯了半夜里老鼠掉在枕头上,然后我爬起来掸掸土,若无其事地继续睡觉。
  如果说我从来没有犹豫、没有动摇过,那是假话。敦煌和北京、上海相比,确实是两个世界。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就感到孤独。尤其到了春天,整天整天地刮风,窗外刮风屋内下沙。我常常感觉好像整个世界都把我给忘了,北大把我给忘了,老彭也把我给忘了。望着黑黢黢的窗外,我不止一次偷偷掉眼泪。可是第二天只要一走进石窟,我就感到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在毕业的最初那段时间,在和家人分别的十九年里,有好几次我都想过要离开敦煌。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适应了敦煌的生活。随着我对敦煌石窟价值认识的逐步深入,我也逐渐对敦煌产生了割舍不断的感情。我之所以最终没有离开,其中固然有命运的安排,但更重要的是我自己从情感上越来越离不开敦煌。
  本文节选自《我心归处是敦煌》,作者:?樊锦诗 口述?/?顾春芳 撰写,译林出版社,2019年10月版
  编辑    沈不言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孩子们,提及珍惜粮食,反对浪费,你们会想起哪首诗?  我猜,大家一定会不约而同地想起那首打小就会背的诗——《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语言通俗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很容易就让大家明白一粥一饭来之不易,从而学会珍惜粮食。作者李绅也凭借《悯农》系列,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诗名中的“悯”字有“怜悯、同情”的意思,我将它理解为作者对劳苦大众的悲悯之心。
期刊
麦子黄了,大地再也不像大地了,它得到了鼓舞,精气神一下子提升上来了。在田垄与田垄之间,在村落与村落之间,在风车与风车、槐树与槐树之间,绵延不断的麦田与六月的阳光交相辉映,到处洋溢的都是耀眼的金光。太阳在天上,但六月的麦田更像太阳,密密匝匝的麦芒宛如千丝万缕的阳光。阳光普照,大地一片灿烂,壮丽而又辉煌。这是苏北的大地,没有高的山,深的水,它平平整整,一望无际,同时也就一览无余。麦田里没有风,有的只是
期刊
“我与文学的故事”主题征文发布以来,编辑部收到很多读者的投稿。父亲买的书为年幼的杨超艺打开了一扇通往文学的大门。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就是杨超艺与文学的故事。  “归来是诗,离去成词,且笑风尘不敢造次。”我偶然瞥过,一下喜欢上这句话,不仅因为它的美,还因为它所包含的文学气息。回看我走过的路,归来离去风雨参差,穿插着一段段文字插曲。  父亲读大学时买了许多书,泛黄的书页氤氲着墨香和岁月的气息,为年幼的我
期刊
2168年6月z市中心医院  “杨博士,您确定要这么做吗?这毕竟是第一次尝试,成功率不会超过30%,您身份特殊……”  “不用说了,为了科学和人类的进步,我就算牺牲了也值得。”一位年轻的科学家躺在手术台上看着询问他的医生说。他的身上插满了大大小小的针管,密密麻麻的线缠紧他的身子,四周来来往往检查仪器的医生都是全国著名的手术专家,他们或在重大的手术中担任过主治医师,或在著名报刊中发表过论文。他们的名
期刊
在苏中乡下,吃饭意味着某种仪式。饭桌上,偶尔左手不捧碗,我妈会隔着桌子伸过筷子来打手,说不打不长记性。有时五指朝上捧碗,也要挨一通说,这叫五指巴天,是不尊重上天。碗洗后得用抹布擦净,一只只反扣好,筷子得两根摆得一样齐。喝粥不能发出呼啦声,喝汤头不可埋到碗里,吸面条脖子不要仰得鼻孔眼朝天,筷子不得捅得饭碗“嗵嗵”响。对于让人活下去的东西,村子里的人有种天然的崇敬。我妈说,吃饭没吃相出息不会大,宁可饿
期刊
每到一个地方,我最先熟络起来的,必是“阿姨”。上学那会,经常在校报忙碌,一位管卫生的欧阳阿姨,每次看到我坐下来歇息,都会拎着开水壶过来跟我聊天:有没有好好吃饭,考试有没有过。旁人开玩笑:阿姨好偏心。  欧阳阿姨说:她是懂礼的好孩子,每天都逗我笑,总是谢谢不离口。  后来阿姨喜得孙儿,名字是我取的。  工作了,单位有个阿姨跟妈妈同岁,每次发东西,都给我多发。虽然不过是抽纸等不起眼的小东西,但那份被长
期刊
鲁迅笔下的“花生政策”幽默有趣,把鲁迅的真性情表露无遗。花生,被鲁迅奉为“第一零食”。  我极爱花生,清脆饱满,玲珑可人,一副憨态欢欣的模样。一把花生,剥出自然的静气,嚼出光阴的轻缓。午后暖阳下,提一袋花生,剥壳,留待烧粥,偶尔放几粒在嘴里品咂,清香扑鼻。  这几日,胃口极差,胡吃海喝的年月竟也如此寡味。想到花生,便抓来一把,顿觉满口甘甜清香,花生的能耐神奇可见。晚饭后,一把花生,静对电视,一天的
期刊
从幼年记事起,家中烧火做饭用的就是灶台。灶台四四方方,由砖泥砌就,一口生铁锅架于上方。它与土炕一墙之隔,既能做饭,又能取暖。夏天,为了避免烧火造成炕热,多把灶台垒在屋外避雨处,又称作“冷灶”。为使灶台长年烟火不断,除了备下有限的庄稼秸秆以外,须得经常拾捡树枝树叶、干草草末之类的柴火。这些柴火因能量过低,要想把饭做熟,没个三筐五筐的很难办到。所以,几乎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都是柴草满堆。  由于常年煙熏火
期刊
202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学生提出了这样的要求:“重视对写作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鼓励有创意的表达。”针对这样的要求,我想结合2020年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命题情况,对2021年中考作文提出一些应试对策。  命题形式:稳中有变,变中求新,命题作文独领风骚  一般来说,命题形式主要有四大类:命题作文、选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
期刊
秋风扫了落叶,也扫白了你的头发。你那深深的皱纹一如叶脉,清晰可见,那眼袋垂掛得出奇,像大大的鸽子蛋嵌在眼眶下方。  或许是看懂了我眼中的惊讶,你伸直了背,踉跄了一下,笑着问我怎么啦。不忍心告诉你有关你的老态,只好感慨今天风大,吹红了我的眼睛。你说,秋天就是风大,风大才会吹熟稻子,吹红柿子,吹甜甘蔗。  说这话时,你正站在一大片甘蔗林中,平时高大挺立的甘蔗,此刻被西风吹得直打哆嗦,叶子“哗啦哗啦”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