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近年来高校不断的扩招,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都广泛关注的话题,这不仅给毕业生本人带来了很大困扰,给整个社会也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基于我们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现状以及成因进行分析,从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学生本身等方面就解决此问题提出对策。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教育
近年来,由于我国就业市场不完善,劳动力市场在城乡、地区及行业等方面存在差距,用人单位吸纳能力下降,高校教育培养机制的欠缺,毕业生自身就业观念错误等原因造成我国大学生就业困难。其主要表现为初次就业率低位徘徊,"毕业即失业"现象严重且初次就业收入水平降低,寻找工作成本却逐年上升;就业层次降低"人才高消费"现象普遍存;就业结构包括地区结构、专业结构等不合理。鉴于此笔者从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学生本身等方面提出解决高校就业此问题的对策。
1、从政府角度分析
1.1科学管理就业市场
政府在如何使大学毕业生能顺利就业的工作中,各级政府在收集信息、政策咨询就业指导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这项工作处于探索阶段 ,目前就业市场的有些做法还不成熟,有些操作不规范。所以,各级政府要从规范就业市场着手,制定法规,完善就业渠道和供需洽谈形式 ,及时准确地提供就业信息 ,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竞争,择优上岗。
1.2健全大学生就业的社会保障制度
首先,改革现行的城乡二元社会保障制度,尽快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制度。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完善在农村就业的大学毕业生的社会保障制度。其次,完善民营企业的社会保障体系,民营企业在提供大学生良好发展空间的同时,应当切实保障好大学生的权益,解决好他们的住房、医疗保险等问题,以较高的社会保障水平作为吸引大学生到民营企业就业的一大动力。再次,同时,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为在其他行业,尤其是那些具有非正规部门特点的行业就业的劳动者提供保障,增加这些非正规部门对大学生的吸引力。
1.3不断拓宽就业渠道
第一,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把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作为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来抓。统筹做好各类就业项目的政策衔接 ,完善权益保障机制 ,鼓励毕业生在项目结束后留在当地就业。大力开发适合毕业生就业的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社会工作岗位 ,努力开拓毕业生就业新空间。第二,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就业。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 ,加大扶持力度 ,积极鼓励中小企业接收高校毕业生。第三,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自主创业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增长点 ,也是促进毕业生尽快成才的重要途径。各级政府要通过放宽市场准入、落实税费减免、给予财政补贴等政策 ,建立完善毕业生创业扶持激励机制 ,大力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
2、从学校的角度分析
2.1优化专业和课程设置
适应市场要求,不断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培养高质量人才,大学的课程设置直接决定大学毕业生所学知识的结构比例,而大学毕业生对用人单位的价值也正是体现在其在大学所学的知识内容。因此,高校的专业设置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对整个社会各种人才的需求量和全国各高校专业的设置情况进行准确把握,全面客观分析,从而合理设置与未来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专业,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为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和空间,才能使大学生就业的公平权利得以真正实现。
2.2改革教学模式
改革教学环节,突出实践性、先进性,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封闭或半封闭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在重视学生理论教育的同时 ,强化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注重专业实习 ,开展校企合作 ,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不断更新知识,提高学术水平,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将先进的学科知识传授给学生,克服学校教学与社会需求脱节现象。另外,要注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校要聘用高素质的教师,并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和考核,调高教师水平,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2.3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
高等院校作为人才的培养机构 , 其毕业生的就业状况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因此 , 高等院校需要设立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 , 作为一种中介机构参与市场运作。其主要任务是收集、整理毕业生的基本情况和就业意向 , 对外介绍推荐; 开展就业政策、思想教育、心理、择业方法等方面的宣传咨询; 进行职业能力倾向测试; 建立供需信息网络、提供供需交流场所 , 组织供需活动与协调服务等。其目的一是引导毕业生树立就业信心。二是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三是帮助毕业生缓解就业心理压力。
3、从用人单位的角度分析
3.1企业与学校加强合作
用人单位和高校之间的理想模式是互补合作关系,在与用人单位合作教育过程中,高校可以通过加强与企业和社会的联系,了解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情况,按用人单位的要求培养和输送人才,不断改进人才培养策略,吸引优秀生源,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增加办学资源,扩大办学规模和效益。用人单位按学习需求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和职位,甚至提供创业基金,从而更好地培养人才,促进大学生就业,也保证企业良性循环发展。这样既可以为社会发展培养人才做出贡献,又可以在许多方面实现"双赢"。
3.2企业与学生加强联系
用人单位积极参与对学生的培养,不仅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而且可以发现优秀学生, 并在实际工作中考核、录用未来员工,减少为职员支付的培训费用,有机会雇用随时可得的临时工作人员。这种做法有利于在校学生提前了解就业的情况 ,也有利于他们危机意识的培养 ,同时还有利于企业聘用到优秀的大学毕业生。
4、从学生自身角度分析
4.1转变就业观念
当前,劳动力市场现状是供大于求,大学生要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认清自己,要用发展的眼光理智对待就业。应当主动了解大学生就业政策与就业形势,搜集各个方面的就业信息,把自己的专业、兴趣、特长与社会的需求结合起来,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在求助择业时,正确处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将社会需求同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客观认识自己,在实践中完善并提高自己,通过多次择业最终找到自己的适合定位。4.2提高自我综合素质
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是提高自我的唯一途径。学生在学好专业的同时 ,还应当注重其他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首先要多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合作能力等得到全面的锻炼。其次,大学生要自觉完善人格,增强人际交往吸引力,广交朋友,聚集更多的社会资本。
总之,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未来大学生就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国内外竞争。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离不开系统的政策调整和制度改革, 也必将经过一个长期的艰巨的过程, 它既需要大学生个人、高等院校、政府以及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合作与协调, 也离不开一个健康、快速、稳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只有各方面共同努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
参考文献:
[1]杨高. 当前毕业生就业难原因及对策. 广州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J].2002(2).
[2]赖德胜,田永坡.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和政策选择[J]. 红旗文稿,2009(7) :37-40.
[3]施菊华.大学生创业教育引导就业教育的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2005(7) :126 - 127.
[4]麦可思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 2009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张家华(1985-),男,山东青岛人,山东经济学院2009 级社会保障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保政策;张坤(1984-),男,山东泰安人,山东经济学院2009 级社会保障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保基金。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教育
近年来,由于我国就业市场不完善,劳动力市场在城乡、地区及行业等方面存在差距,用人单位吸纳能力下降,高校教育培养机制的欠缺,毕业生自身就业观念错误等原因造成我国大学生就业困难。其主要表现为初次就业率低位徘徊,"毕业即失业"现象严重且初次就业收入水平降低,寻找工作成本却逐年上升;就业层次降低"人才高消费"现象普遍存;就业结构包括地区结构、专业结构等不合理。鉴于此笔者从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学生本身等方面提出解决高校就业此问题的对策。
1、从政府角度分析
1.1科学管理就业市场
政府在如何使大学毕业生能顺利就业的工作中,各级政府在收集信息、政策咨询就业指导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这项工作处于探索阶段 ,目前就业市场的有些做法还不成熟,有些操作不规范。所以,各级政府要从规范就业市场着手,制定法规,完善就业渠道和供需洽谈形式 ,及时准确地提供就业信息 ,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竞争,择优上岗。
1.2健全大学生就业的社会保障制度
首先,改革现行的城乡二元社会保障制度,尽快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制度。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完善在农村就业的大学毕业生的社会保障制度。其次,完善民营企业的社会保障体系,民营企业在提供大学生良好发展空间的同时,应当切实保障好大学生的权益,解决好他们的住房、医疗保险等问题,以较高的社会保障水平作为吸引大学生到民营企业就业的一大动力。再次,同时,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为在其他行业,尤其是那些具有非正规部门特点的行业就业的劳动者提供保障,增加这些非正规部门对大学生的吸引力。
1.3不断拓宽就业渠道
第一,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把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作为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来抓。统筹做好各类就业项目的政策衔接 ,完善权益保障机制 ,鼓励毕业生在项目结束后留在当地就业。大力开发适合毕业生就业的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社会工作岗位 ,努力开拓毕业生就业新空间。第二,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就业。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 ,加大扶持力度 ,积极鼓励中小企业接收高校毕业生。第三,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自主创业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增长点 ,也是促进毕业生尽快成才的重要途径。各级政府要通过放宽市场准入、落实税费减免、给予财政补贴等政策 ,建立完善毕业生创业扶持激励机制 ,大力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
2、从学校的角度分析
2.1优化专业和课程设置
适应市场要求,不断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培养高质量人才,大学的课程设置直接决定大学毕业生所学知识的结构比例,而大学毕业生对用人单位的价值也正是体现在其在大学所学的知识内容。因此,高校的专业设置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对整个社会各种人才的需求量和全国各高校专业的设置情况进行准确把握,全面客观分析,从而合理设置与未来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专业,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为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和空间,才能使大学生就业的公平权利得以真正实现。
2.2改革教学模式
改革教学环节,突出实践性、先进性,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封闭或半封闭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在重视学生理论教育的同时 ,强化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注重专业实习 ,开展校企合作 ,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不断更新知识,提高学术水平,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将先进的学科知识传授给学生,克服学校教学与社会需求脱节现象。另外,要注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校要聘用高素质的教师,并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和考核,调高教师水平,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2.3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
高等院校作为人才的培养机构 , 其毕业生的就业状况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因此 , 高等院校需要设立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 , 作为一种中介机构参与市场运作。其主要任务是收集、整理毕业生的基本情况和就业意向 , 对外介绍推荐; 开展就业政策、思想教育、心理、择业方法等方面的宣传咨询; 进行职业能力倾向测试; 建立供需信息网络、提供供需交流场所 , 组织供需活动与协调服务等。其目的一是引导毕业生树立就业信心。二是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三是帮助毕业生缓解就业心理压力。
3、从用人单位的角度分析
3.1企业与学校加强合作
用人单位和高校之间的理想模式是互补合作关系,在与用人单位合作教育过程中,高校可以通过加强与企业和社会的联系,了解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情况,按用人单位的要求培养和输送人才,不断改进人才培养策略,吸引优秀生源,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增加办学资源,扩大办学规模和效益。用人单位按学习需求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和职位,甚至提供创业基金,从而更好地培养人才,促进大学生就业,也保证企业良性循环发展。这样既可以为社会发展培养人才做出贡献,又可以在许多方面实现"双赢"。
3.2企业与学生加强联系
用人单位积极参与对学生的培养,不仅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而且可以发现优秀学生, 并在实际工作中考核、录用未来员工,减少为职员支付的培训费用,有机会雇用随时可得的临时工作人员。这种做法有利于在校学生提前了解就业的情况 ,也有利于他们危机意识的培养 ,同时还有利于企业聘用到优秀的大学毕业生。
4、从学生自身角度分析
4.1转变就业观念
当前,劳动力市场现状是供大于求,大学生要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认清自己,要用发展的眼光理智对待就业。应当主动了解大学生就业政策与就业形势,搜集各个方面的就业信息,把自己的专业、兴趣、特长与社会的需求结合起来,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在求助择业时,正确处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将社会需求同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客观认识自己,在实践中完善并提高自己,通过多次择业最终找到自己的适合定位。4.2提高自我综合素质
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是提高自我的唯一途径。学生在学好专业的同时 ,还应当注重其他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首先要多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合作能力等得到全面的锻炼。其次,大学生要自觉完善人格,增强人际交往吸引力,广交朋友,聚集更多的社会资本。
总之,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未来大学生就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国内外竞争。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离不开系统的政策调整和制度改革, 也必将经过一个长期的艰巨的过程, 它既需要大学生个人、高等院校、政府以及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合作与协调, 也离不开一个健康、快速、稳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只有各方面共同努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
参考文献:
[1]杨高. 当前毕业生就业难原因及对策. 广州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J].2002(2).
[2]赖德胜,田永坡.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和政策选择[J]. 红旗文稿,2009(7) :37-40.
[3]施菊华.大学生创业教育引导就业教育的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2005(7) :126 - 127.
[4]麦可思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 2009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张家华(1985-),男,山东青岛人,山东经济学院2009 级社会保障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保政策;张坤(1984-),男,山东泰安人,山东经济学院2009 级社会保障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保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