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就关于重用苦参配地榆在治疗痔疮中的心得进行了研究探讨,并做如下报道。
关键词:苦参地榆治疗痔疮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446-01
痔疮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外科中比较棘手的难题,且多发于成人。其病因多由于常年食用辛辣及海鲜发物刺激性食物等而造成在人体内积成毒素。因腹泻、便秘、妊娠、久坐、久立、负重远行造成肛门直肠的痔静脉回流发生障碍,气血郁滞,迫使痔静脉发生扩张、扩大而成痔疮。主要症状为便血,肛门脱出,肛门疼痛和肛门潮湿等。
痔疮:大约分为三种部位,长在齿线上方的,外面看不见的为内痔,长在齿线近旁的为混合痔;长在齿线下方肛门外的为外痔。临床治疗上方法很多,手术有痛苦,西药费用高而治疗缓慢。笔者在治疗上使用清热利湿﹑活血化淤﹑解毒消肿﹑软坚散结等方案;结合外用治疗,疗效显著。敬望医者参考。治疗方法:在止痛如神汤《外科启玄》卷十二,用秦艽15克,桃仁10克,皂角10克,苍术15克,防风15克,黄柏15克,归尾15克,槟榔10克,制大黄10克,加:苦参30克,地榆30克。每付水煎二次,共和再分二次空腹服完,每天一剂,一般五剂即可。
功用:祛风活血,清肠祛湿,清热解毒。
主治:各类型痔疮肿痛,痔漏出血,肠风下血,酒毒下血等。在治疗上要求辩证论治,随症加减。
也可用防风秦艽汤《外科正宗》卷三,防风15克,秦艽15克.当归15克,连翘15克,生地20克,栀子20克,赤茯苓20克,槟榔10克,甘草10克,枳壳10克,槐角10克,白芷10克,苍术10克,川芎10克,加:苦参30克,地榆30克,便秘者加熟大黄10克。并随症加减,服用方法同上。
功用:祛风解毒,清热燥湿,清肠止血。
主治:痔疮便血,肛门坠重,肿胀作痛。
外用:五倍子15克,石榴皮15克,艾叶20克,银花20克(或忍冬藤30克),苦参50克,黄柏20克,花椒10克,地骨皮15克,朴硝20克,夏枯草20克,月石20克,千里光30克,荆芥20克,盐少许,煎水熏洗,早晚各一次。
功用:清热解毒,软坚散结,固肠收敛。
主治:各类型痔疮。
也可用洗痔枳壳汤《外科正宗》卷三,枳壳60克,癞蛤蟆草100克(又名:荔枝草),加:千里光30克,苦参30克,忍冬藤30克。
功用:缩痔消肿。
主治:痔疮肿痛,肛门下坠。
治疗期间禁食辛辣﹑生冷﹑酒及酸性食物等。
论:苦参,苦寒,有小毒,归肝肾、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杀虫止痒之功效。用于清热毒血痢,肠风下血,痔漏肛脫,疥癞恶疮,阴疮湿痒,烫伤等。在治疗各种痔疮就民间单方重用50-100克,煎水,去渣煮鸡蛋2个,待蛋煮熟去壳冲红糖50克,吃蛋并同药汁一次服下,连服五次为一个疗程。一般1-2个疗程疗效痊愈或好转。此单方在《毒药本草》杨仓良著记载苦参单方治疗痔疮与民间传统偏方略同。故笔者重用苦参治痔疮以此为借鉴。
地榆、苦酸寒,入肝,大肠经。具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可以治疗血痢、崩漏﹑肠风、痔漏、痈肿、湿疮、金疮、烧伤等。《本草纲目》:“地榆,除下焦湿热,治大小便血症”杨士瀛云:“诸疮痛者加地榆;痒者加黄芩”。故在治疗痔疮方面用止痛如神汤,或防风秦艽汤中再重用苦参配地榆,增强了清热燥湿,祛风活血,凉血解毒,清热止血之功。结合外用熏洗,局部治疗,对治疗痔疮起了显著的疗效。
病案举例:王某,男,48岁,在2008年6月27日,自述中午吃辣椒炒瘦肉,并喝了150ml左右的白酒后,腹部有轻微疼痛,痛后就上厕所大便,便后有舒服感,约2小时左右又要上厕所大便,此次便后肛门脱出,夹有鲜血,肛门胀痛坠重,便后几个小时肛门无回缩。随后就到当地医院检查及治疗,查齿线上方约3×4cm的硬块,表面有轻微的裂痕,诊断为痔疮急性感染,经抗炎及平衡疗法及外科治疗十三天,胀痛略减轻,肛门依然没有回缩,疗效不理想而出院。出院后经笔者检查:肛门脱出痔核肿大,脉为数脉,舌红苔黄而黑,属中医湿热下注,瘀毒郁滞型。治法:宜清肠燥湿。活血祛风,清热解毒。方用止痛如神汤加减:药用:秦艽15克,桃仁15克,红花10克、防风15克、归尾15克、槟榔10克、苍术15克、皂角10克、白术50克、北芪30克、柴胡10克、升麻10克、苦参30克、地榆30克。连服5剂,每剂水煎二次,共合,分二次服完。并用洗痔枳壳汤加味外洗。药用枳壳50克,荔枝草100克,千里光30克,苦参30克,忍冬藤30克,水煎,每天熏洗二次,并洗后涂擦湿润烧伤膏。
二诊:患者自述肛门回缩,无胀痛,便后肛门不脱出。为了巩固疗效,患者要求再服5剂,按上方加减:秦艽15克、防风15克、苡仁30克、白术50克、槟榔10克、苍术10克、苦参30克、地榆3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甘草10克、当归10克、鳖甲20克、款冬花15克、白洋参15克。随访至今未复发。
关键词:苦参地榆治疗痔疮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446-01
痔疮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外科中比较棘手的难题,且多发于成人。其病因多由于常年食用辛辣及海鲜发物刺激性食物等而造成在人体内积成毒素。因腹泻、便秘、妊娠、久坐、久立、负重远行造成肛门直肠的痔静脉回流发生障碍,气血郁滞,迫使痔静脉发生扩张、扩大而成痔疮。主要症状为便血,肛门脱出,肛门疼痛和肛门潮湿等。
痔疮:大约分为三种部位,长在齿线上方的,外面看不见的为内痔,长在齿线近旁的为混合痔;长在齿线下方肛门外的为外痔。临床治疗上方法很多,手术有痛苦,西药费用高而治疗缓慢。笔者在治疗上使用清热利湿﹑活血化淤﹑解毒消肿﹑软坚散结等方案;结合外用治疗,疗效显著。敬望医者参考。治疗方法:在止痛如神汤《外科启玄》卷十二,用秦艽15克,桃仁10克,皂角10克,苍术15克,防风15克,黄柏15克,归尾15克,槟榔10克,制大黄10克,加:苦参30克,地榆30克。每付水煎二次,共和再分二次空腹服完,每天一剂,一般五剂即可。
功用:祛风活血,清肠祛湿,清热解毒。
主治:各类型痔疮肿痛,痔漏出血,肠风下血,酒毒下血等。在治疗上要求辩证论治,随症加减。
也可用防风秦艽汤《外科正宗》卷三,防风15克,秦艽15克.当归15克,连翘15克,生地20克,栀子20克,赤茯苓20克,槟榔10克,甘草10克,枳壳10克,槐角10克,白芷10克,苍术10克,川芎10克,加:苦参30克,地榆30克,便秘者加熟大黄10克。并随症加减,服用方法同上。
功用:祛风解毒,清热燥湿,清肠止血。
主治:痔疮便血,肛门坠重,肿胀作痛。
外用:五倍子15克,石榴皮15克,艾叶20克,银花20克(或忍冬藤30克),苦参50克,黄柏20克,花椒10克,地骨皮15克,朴硝20克,夏枯草20克,月石20克,千里光30克,荆芥20克,盐少许,煎水熏洗,早晚各一次。
功用:清热解毒,软坚散结,固肠收敛。
主治:各类型痔疮。
也可用洗痔枳壳汤《外科正宗》卷三,枳壳60克,癞蛤蟆草100克(又名:荔枝草),加:千里光30克,苦参30克,忍冬藤30克。
功用:缩痔消肿。
主治:痔疮肿痛,肛门下坠。
治疗期间禁食辛辣﹑生冷﹑酒及酸性食物等。
论:苦参,苦寒,有小毒,归肝肾、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杀虫止痒之功效。用于清热毒血痢,肠风下血,痔漏肛脫,疥癞恶疮,阴疮湿痒,烫伤等。在治疗各种痔疮就民间单方重用50-100克,煎水,去渣煮鸡蛋2个,待蛋煮熟去壳冲红糖50克,吃蛋并同药汁一次服下,连服五次为一个疗程。一般1-2个疗程疗效痊愈或好转。此单方在《毒药本草》杨仓良著记载苦参单方治疗痔疮与民间传统偏方略同。故笔者重用苦参治痔疮以此为借鉴。
地榆、苦酸寒,入肝,大肠经。具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可以治疗血痢、崩漏﹑肠风、痔漏、痈肿、湿疮、金疮、烧伤等。《本草纲目》:“地榆,除下焦湿热,治大小便血症”杨士瀛云:“诸疮痛者加地榆;痒者加黄芩”。故在治疗痔疮方面用止痛如神汤,或防风秦艽汤中再重用苦参配地榆,增强了清热燥湿,祛风活血,凉血解毒,清热止血之功。结合外用熏洗,局部治疗,对治疗痔疮起了显著的疗效。
病案举例:王某,男,48岁,在2008年6月27日,自述中午吃辣椒炒瘦肉,并喝了150ml左右的白酒后,腹部有轻微疼痛,痛后就上厕所大便,便后有舒服感,约2小时左右又要上厕所大便,此次便后肛门脱出,夹有鲜血,肛门胀痛坠重,便后几个小时肛门无回缩。随后就到当地医院检查及治疗,查齿线上方约3×4cm的硬块,表面有轻微的裂痕,诊断为痔疮急性感染,经抗炎及平衡疗法及外科治疗十三天,胀痛略减轻,肛门依然没有回缩,疗效不理想而出院。出院后经笔者检查:肛门脱出痔核肿大,脉为数脉,舌红苔黄而黑,属中医湿热下注,瘀毒郁滞型。治法:宜清肠燥湿。活血祛风,清热解毒。方用止痛如神汤加减:药用:秦艽15克,桃仁15克,红花10克、防风15克、归尾15克、槟榔10克、苍术15克、皂角10克、白术50克、北芪30克、柴胡10克、升麻10克、苦参30克、地榆30克。连服5剂,每剂水煎二次,共合,分二次服完。并用洗痔枳壳汤加味外洗。药用枳壳50克,荔枝草100克,千里光30克,苦参30克,忍冬藤30克,水煎,每天熏洗二次,并洗后涂擦湿润烧伤膏。
二诊:患者自述肛门回缩,无胀痛,便后肛门不脱出。为了巩固疗效,患者要求再服5剂,按上方加减:秦艽15克、防风15克、苡仁30克、白术50克、槟榔10克、苍术10克、苦参30克、地榆3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甘草10克、当归10克、鳖甲20克、款冬花15克、白洋参15克。随访至今未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