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嘉兴市公共自行车棚一般采用固定式,且景观与设计简易、没有体现地方特色。针对上述情况,我们通过对嘉兴市公共自行车棚景观环境进行实地调研,发现它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其一,自行车棚一般采用固定式,不能达到共享和便捷;其二,设计单一、千篇一律、缺少美感;其三,整体创意设计不高,没有体现出地域文化等特点。基于此,我们采用实地调研、问卷访谈及文献查询等方法,结合水乡地域文化特色对嘉兴市公共自行车棚景观从地域文化、经济实用、人文审美、创新创意等方面进行再设计,力求为嘉兴市公共景观环境设计一个可移动的富有水乡地域特色的自行车棚景观设计,为嘉兴市公共环境建设提供自己绵薄之力,希望能起到抛砖以玉的作用。
关键词:地域文化 可移动自行车棚 景观创意设计 公共设施
一、嘉兴市可移动自行车棚现状
(一)公共自行车棚景观现状:嘉兴市作为国家历史名城、中国共产党的发源地,目前的人口现状、交通现状、土地使用现状,导致嘉兴无法实行高度密集的公共自行车站点分布。通过我们的实地调查发现,公共自行车棚的分布与需求不匹配。在嘉兴市的各大旅游景区、汽车北站、客运中心、火车站等大型人流量集散中心,公共自行车站点非常稀缺,不能满足市民骑自行车出行的需求。在嘉兴的高中园区以及各大高校的附近,人流量非常大,但只规划了一个站点甚至没有规划公共自行车站点。在公共自行车棚的运行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①大量公共自行车棚占用城市人行道等公共资源用地;②在一定时期,公共自行车棚服务点数量无法满足市民出行租车还车要求;③固定自行车棚服务点查询、寻找不便,无法满足游客以及外来人员的需要;④大多数固定公共自行车棚老化严重,相关维修、维护费用较高;⑤同时也影响嘉兴市的城市美观,影响文明城市的建设。
(二)公共自行车棚景观创意现状:从整个嘉兴市公共自行车棚的景观创意上看,公共自行车棚的景观设计过于单一,缺乏美观性和创意性,无法体现出嘉兴市的地域文化(如图1)。现有公共自行车棚的景观缺少代表性,个体识别性不高,导致人们对城市的面貌没有明确的认识,无法产生深刻的记忆,这对城市的长远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就每一个公共自行车棚而言,既要考虑到自行车棚的识别性又要体现在城市中的完整性。但是已有的自行车棚景观,没有考虑到其周围环境和所处的空间模式,没有在整体上取得一致的和谐,导致与整个城市的面貌格格不入,降低T--r~城市的整体识别度。其中,以Philippe starck设计的一款路灯为例:其设计理念采用的是欧洲中世纪骑士手中的长矛造型,材料采用钢制结构,被业内的专业人士认为是一件具有创意的公共设施,新颖独特,但是如果将这种路灯放入嘉兴这样一座充满江南韵味的城市中,那就很不协调了。
二、嘉兴市公共自行车棚景观与设计特点
(一)部分公共自行车没有车棚,缺少人文关怀:自行车棚是一个城市的风景,体现了一个城市的面貌,与我们的生活也息息相关,一个美观、人性化的自行车棚的设计会营造一个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让人耳目一新。公共自行车棚作为一个城市的公共设施,应该是“人文情怀”的体现者,在设计中应该要体现对人的关爱和尊重。但是目前嘉兴市很多租赁点没有公共自行车棚,从视觉上不仅给人一种惨淡的气息。由于自行车长时间暴晒、受到雨水的冲刷,导致自行车的零件受到腐蚀和损坏,车胎老化严重,缩短了自行车的使用年限,加快了自行车折旧和损坏的速度,给骑车人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長时间暴露在外面的自行车由于破损严重,降低了人们选择自行车出行的机率。人们与城市公共设施之间的互动逐渐减少,缺乏人文气息,不利于嘉兴市文明城市的建设。
(二)自行车棚呈固定式,没有变化:通过对嘉兴市自行车棚的调查发现,嘉兴市的公共自行车棚全是固定式的。固定式的自行车棚在使用上不具有灵活性,相关的维修、维护费用较高,固定站点分布不均匀,公共自行车得不到更好的使用,不利于系统的运营。当今社会发展迅速,城市更新发展较快,固定的自行车棚无法移动,跟不上城市的发展步伐。例如,现代城市的建设与改造非常快,很多之前需要自行车棚的地方,在改造后,由于建筑、居住区的迁移,人流量迅速减少,自行车的使用率很低,于是自行车棚的安装地点就需要更换到使用率更高的地区,固定式的自行车棚无法进行移动,这就面临着自行车棚的拆除与再次安装的问题,期间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大大增加了社会的物资消耗,不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随着OFO、Mobike、Hellobike等共享单车的兴起,我们可以感受到公共设施的设计应当随着社会需求去改变,同样的功能需求在不同的社会阶段下也应该要出现新的解决方法。
(三)公共自行车棚景观设计单一、无地域文化特色:嘉兴市的地域文化是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所形成的,是进行设计创新的宝贵财富,但是纵观整个嘉兴市公共自行车棚的景观设计,它仅仅是满足了自行车棚的功能性,没有将这一公共设施融入到嘉兴市的文化背景中。以嘉兴市各公共自行车棚为例,不论从造型、色彩、建造材料任何一个方面来看,都与其他城市的公共自行车棚毫无相差,体现不出嘉兴市的地域文化特色。公共自行车棚应该成为城市文化的载体,能够承载嘉兴市的地域文化,使地域文化在全球化的冲击下依然能够焕发生机。让自行车棚不仅只是作为嘉兴市街头沉默的服务产品,更重要的是成为城市形象的体现者,让人了解城市的文化和性格。
(四)公共自行车棚景观设计创意性较少,千篇一律:嘉兴市现有的公共自行车棚全是千篇一律的复制与粘贴,通过大批量的工业化规模化生产出来的自行车棚,毫无设计感可言,缺乏创意性。现有的自行车棚没有具体针对嘉兴市某一文化特色进行的设计,这不符合社会发展的文化需求,不利用嘉兴市文化的传播。然而在北京,设计师运用了北京街头最常见的银杏树叶为设计原型,设计出了奥林匹克公园的银杏路灯。银杏树是我国特有的最古老的珍贵树种,寿长千余年,蕴含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名族特点。其中用五个银杏形状的灯片来表达奥运“五环”的主题,巧妙地将古典与现代相结合,体现了北京城亦古亦今的特点(如图2)。因此,嘉兴市的公共自行车棚的景观设计应该去找寻嘉兴市独特的文化特性,例如将其运用到自行车棚的设计中,让更多的人了解嘉兴市的城市文化,弘扬嘉兴市的城市精神。 (五)可移动自行车棚景观与设计特点:可移动自行车棚的景观设计要立足于嘉兴市的地域文化,从停车的可移动性以及自行车棚本身的可移动性出发,利用滑轮、铺卷、挂在墙上的形式,实现自行车棚的可移动性。在色彩的选择上要遵循整个城市空间的色彩设计要与周边的环境以及所要表达的内容相协调。在城市公共设施的色彩规划中,色彩要与背景色及人工环境色相匹配。运用良好的配色系统,可以让自行车棚丰富人们的视觉效果,从心理上给人们一些暗示,这样人们会对城市的街道、建筑以及公共设施产生深刻的印象,形成嘉兴市的城市名片。色彩设计的质量决定着可移动自行车棚是否能够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也体现着城市对市民的重视度,可以提高城市的内涵,促进城市的进步…。在材料的选择上,在保证自行车棚应有的功能、使用寿命的同时,也要减少环境污染、减少能源消耗。自行车棚在若干年后不再使用的时候,能够做到产品零部件的回收和再生。公共自行车棚作为公共空间中重要的组成元素,要争取实现生态化与可持续化的发展。外观是可移动自行车棚外在的表现形式,是使用者最直接接触到的部分,会给人视觉上最直接的体验。所以自行车棚的外观设计要结合周围的环境特点进行设计要服务于城市的整体,这样才能够有效地引导社会群众对公共设施的关心与参与。可移动自行车棚的设计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地方,外观造型简洁大方,方便自行车棚的组装、拆卸和维护,在移动过程中也会很方便。同时也可以在外观中融入自然元素,这样人们在使用的过程中会有—种亲切感,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引导公众的审美思想,提高欣赏的水平。
三、嘉兴市可移动自行车棚景观创意设计与应用
(一)嘉兴市可移动自行车棚景观创意设计
1.地域文化性:嘉兴市可移动自行车棚的景观创意设计,要突出嘉兴市的地域文化,在设计中融入江南水乡的文化特色。江南水乡的建筑风格朴素淡雅,布局随意精炼,造型轻巧简洁,色彩淡雅怡人,城市面貌古朴自然,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秀丽、柔美的感觉。所以在设计可移动自行车棚的时候,要从整体上考虑自行车棚的外在形式和内容,将江南水乡的文化元素融入其中,使自行车棚与周围的环境协调统一。从色彩上来说,嘉兴市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的特征,所以设计时在色彩的选择上,应该选择清新淡雅的颜色,色调多以灰色调为主,这样才会更好地融入周边的环境,不会显得很突兀。同时,嘉兴是著名的红色旅游景点,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在设计中,可以充分运用提炼的红色元素,色彩靓丽醒目,设计出来的自行车棚可以放在相应的红色旅游景点,成为一个城市的地标。
2.经济实用性:随着人们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不断加强,在自行车棚的设计中,资源问题是需要着重考虑的。以往固定式的自行车棚,一旦所处地域发生变化,不再需要自行车棚的时候,自行车棚就会面临报废的处理,即使选择二次利用,在拆除和二次安装上面也会花费较高的人力物力财力,这无形中就增加了自行车棚投入运行的成本,也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环保的社会理念。可移动自行车棚的设计可以从源头上解决这个问题,可移动自行车棚本身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在自行车棚底部设置的滚轮,方便自行车棚从-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移动,省时省力,节约了投入成本。
可移动自行车棚在形式上跟固定式自行车棚相比,增加了更多的创意点。从功能上考虑,它不仅是一个可供停车的地方,更可以作为一个吸引人群停留的地点,在没有自行车停放的时候,人们可以在此处休息,增加人群与社会公共设施之间的互动。自行车棚顶部安装的太阳能面板,将收集到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夜晚自行车棚的LED灯供电,这大大降低了社会能源的消耗,绿色环保(如图3)。
3.人文审美性:城市的人文特色是一座城市的精神与性格的体现,在可移动自行车棚的设计上,需要以城市文化为依据,体现出对人的关注与关怀,设计出符合人文环境的自行车棚。可移动自行车棚在外观上做了很大的突破,改变了固定式自行车棚形式单一的特性。通过对嘉兴市文化底蕴的解读以及对人的心理需求的探讨,在自行车棚外观的设计上充分把握了江南水乡文化所衍生出的图形语言,并将其进行艺术提炼,例如,在设计中可以提取中國结、油纸伞、莲叶、揽绳中等设计元素,将其运用到自行车棚的设计中。设计出来不同的可移动自行车棚,可以提升城市的艺术品位,表现城市的特色。可移动自行车棚的公众性、艺术性的特点,给来往的人群提供可以欣赏艺术、接近艺术的机会,能够给予人们视觉上的快感旧。让人们不仅能感受到自行车棚的使用功能,还可以在使用中获得舒适的美的感受。
关键词:地域文化 可移动自行车棚 景观创意设计 公共设施
一、嘉兴市可移动自行车棚现状
(一)公共自行车棚景观现状:嘉兴市作为国家历史名城、中国共产党的发源地,目前的人口现状、交通现状、土地使用现状,导致嘉兴无法实行高度密集的公共自行车站点分布。通过我们的实地调查发现,公共自行车棚的分布与需求不匹配。在嘉兴市的各大旅游景区、汽车北站、客运中心、火车站等大型人流量集散中心,公共自行车站点非常稀缺,不能满足市民骑自行车出行的需求。在嘉兴的高中园区以及各大高校的附近,人流量非常大,但只规划了一个站点甚至没有规划公共自行车站点。在公共自行车棚的运行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①大量公共自行车棚占用城市人行道等公共资源用地;②在一定时期,公共自行车棚服务点数量无法满足市民出行租车还车要求;③固定自行车棚服务点查询、寻找不便,无法满足游客以及外来人员的需要;④大多数固定公共自行车棚老化严重,相关维修、维护费用较高;⑤同时也影响嘉兴市的城市美观,影响文明城市的建设。
(二)公共自行车棚景观创意现状:从整个嘉兴市公共自行车棚的景观创意上看,公共自行车棚的景观设计过于单一,缺乏美观性和创意性,无法体现出嘉兴市的地域文化(如图1)。现有公共自行车棚的景观缺少代表性,个体识别性不高,导致人们对城市的面貌没有明确的认识,无法产生深刻的记忆,这对城市的长远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就每一个公共自行车棚而言,既要考虑到自行车棚的识别性又要体现在城市中的完整性。但是已有的自行车棚景观,没有考虑到其周围环境和所处的空间模式,没有在整体上取得一致的和谐,导致与整个城市的面貌格格不入,降低T--r~城市的整体识别度。其中,以Philippe starck设计的一款路灯为例:其设计理念采用的是欧洲中世纪骑士手中的长矛造型,材料采用钢制结构,被业内的专业人士认为是一件具有创意的公共设施,新颖独特,但是如果将这种路灯放入嘉兴这样一座充满江南韵味的城市中,那就很不协调了。
二、嘉兴市公共自行车棚景观与设计特点
(一)部分公共自行车没有车棚,缺少人文关怀:自行车棚是一个城市的风景,体现了一个城市的面貌,与我们的生活也息息相关,一个美观、人性化的自行车棚的设计会营造一个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让人耳目一新。公共自行车棚作为一个城市的公共设施,应该是“人文情怀”的体现者,在设计中应该要体现对人的关爱和尊重。但是目前嘉兴市很多租赁点没有公共自行车棚,从视觉上不仅给人一种惨淡的气息。由于自行车长时间暴晒、受到雨水的冲刷,导致自行车的零件受到腐蚀和损坏,车胎老化严重,缩短了自行车的使用年限,加快了自行车折旧和损坏的速度,给骑车人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長时间暴露在外面的自行车由于破损严重,降低了人们选择自行车出行的机率。人们与城市公共设施之间的互动逐渐减少,缺乏人文气息,不利于嘉兴市文明城市的建设。
(二)自行车棚呈固定式,没有变化:通过对嘉兴市自行车棚的调查发现,嘉兴市的公共自行车棚全是固定式的。固定式的自行车棚在使用上不具有灵活性,相关的维修、维护费用较高,固定站点分布不均匀,公共自行车得不到更好的使用,不利于系统的运营。当今社会发展迅速,城市更新发展较快,固定的自行车棚无法移动,跟不上城市的发展步伐。例如,现代城市的建设与改造非常快,很多之前需要自行车棚的地方,在改造后,由于建筑、居住区的迁移,人流量迅速减少,自行车的使用率很低,于是自行车棚的安装地点就需要更换到使用率更高的地区,固定式的自行车棚无法进行移动,这就面临着自行车棚的拆除与再次安装的问题,期间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大大增加了社会的物资消耗,不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随着OFO、Mobike、Hellobike等共享单车的兴起,我们可以感受到公共设施的设计应当随着社会需求去改变,同样的功能需求在不同的社会阶段下也应该要出现新的解决方法。
(三)公共自行车棚景观设计单一、无地域文化特色:嘉兴市的地域文化是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所形成的,是进行设计创新的宝贵财富,但是纵观整个嘉兴市公共自行车棚的景观设计,它仅仅是满足了自行车棚的功能性,没有将这一公共设施融入到嘉兴市的文化背景中。以嘉兴市各公共自行车棚为例,不论从造型、色彩、建造材料任何一个方面来看,都与其他城市的公共自行车棚毫无相差,体现不出嘉兴市的地域文化特色。公共自行车棚应该成为城市文化的载体,能够承载嘉兴市的地域文化,使地域文化在全球化的冲击下依然能够焕发生机。让自行车棚不仅只是作为嘉兴市街头沉默的服务产品,更重要的是成为城市形象的体现者,让人了解城市的文化和性格。
(四)公共自行车棚景观设计创意性较少,千篇一律:嘉兴市现有的公共自行车棚全是千篇一律的复制与粘贴,通过大批量的工业化规模化生产出来的自行车棚,毫无设计感可言,缺乏创意性。现有的自行车棚没有具体针对嘉兴市某一文化特色进行的设计,这不符合社会发展的文化需求,不利用嘉兴市文化的传播。然而在北京,设计师运用了北京街头最常见的银杏树叶为设计原型,设计出了奥林匹克公园的银杏路灯。银杏树是我国特有的最古老的珍贵树种,寿长千余年,蕴含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名族特点。其中用五个银杏形状的灯片来表达奥运“五环”的主题,巧妙地将古典与现代相结合,体现了北京城亦古亦今的特点(如图2)。因此,嘉兴市的公共自行车棚的景观设计应该去找寻嘉兴市独特的文化特性,例如将其运用到自行车棚的设计中,让更多的人了解嘉兴市的城市文化,弘扬嘉兴市的城市精神。 (五)可移动自行车棚景观与设计特点:可移动自行车棚的景观设计要立足于嘉兴市的地域文化,从停车的可移动性以及自行车棚本身的可移动性出发,利用滑轮、铺卷、挂在墙上的形式,实现自行车棚的可移动性。在色彩的选择上要遵循整个城市空间的色彩设计要与周边的环境以及所要表达的内容相协调。在城市公共设施的色彩规划中,色彩要与背景色及人工环境色相匹配。运用良好的配色系统,可以让自行车棚丰富人们的视觉效果,从心理上给人们一些暗示,这样人们会对城市的街道、建筑以及公共设施产生深刻的印象,形成嘉兴市的城市名片。色彩设计的质量决定着可移动自行车棚是否能够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也体现着城市对市民的重视度,可以提高城市的内涵,促进城市的进步…。在材料的选择上,在保证自行车棚应有的功能、使用寿命的同时,也要减少环境污染、减少能源消耗。自行车棚在若干年后不再使用的时候,能够做到产品零部件的回收和再生。公共自行车棚作为公共空间中重要的组成元素,要争取实现生态化与可持续化的发展。外观是可移动自行车棚外在的表现形式,是使用者最直接接触到的部分,会给人视觉上最直接的体验。所以自行车棚的外观设计要结合周围的环境特点进行设计要服务于城市的整体,这样才能够有效地引导社会群众对公共设施的关心与参与。可移动自行车棚的设计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地方,外观造型简洁大方,方便自行车棚的组装、拆卸和维护,在移动过程中也会很方便。同时也可以在外观中融入自然元素,这样人们在使用的过程中会有—种亲切感,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引导公众的审美思想,提高欣赏的水平。
三、嘉兴市可移动自行车棚景观创意设计与应用
(一)嘉兴市可移动自行车棚景观创意设计
1.地域文化性:嘉兴市可移动自行车棚的景观创意设计,要突出嘉兴市的地域文化,在设计中融入江南水乡的文化特色。江南水乡的建筑风格朴素淡雅,布局随意精炼,造型轻巧简洁,色彩淡雅怡人,城市面貌古朴自然,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秀丽、柔美的感觉。所以在设计可移动自行车棚的时候,要从整体上考虑自行车棚的外在形式和内容,将江南水乡的文化元素融入其中,使自行车棚与周围的环境协调统一。从色彩上来说,嘉兴市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的特征,所以设计时在色彩的选择上,应该选择清新淡雅的颜色,色调多以灰色调为主,这样才会更好地融入周边的环境,不会显得很突兀。同时,嘉兴是著名的红色旅游景点,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在设计中,可以充分运用提炼的红色元素,色彩靓丽醒目,设计出来的自行车棚可以放在相应的红色旅游景点,成为一个城市的地标。
2.经济实用性:随着人们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不断加强,在自行车棚的设计中,资源问题是需要着重考虑的。以往固定式的自行车棚,一旦所处地域发生变化,不再需要自行车棚的时候,自行车棚就会面临报废的处理,即使选择二次利用,在拆除和二次安装上面也会花费较高的人力物力财力,这无形中就增加了自行车棚投入运行的成本,也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环保的社会理念。可移动自行车棚的设计可以从源头上解决这个问题,可移动自行车棚本身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在自行车棚底部设置的滚轮,方便自行车棚从-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移动,省时省力,节约了投入成本。
可移动自行车棚在形式上跟固定式自行车棚相比,增加了更多的创意点。从功能上考虑,它不仅是一个可供停车的地方,更可以作为一个吸引人群停留的地点,在没有自行车停放的时候,人们可以在此处休息,增加人群与社会公共设施之间的互动。自行车棚顶部安装的太阳能面板,将收集到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夜晚自行车棚的LED灯供电,这大大降低了社会能源的消耗,绿色环保(如图3)。
3.人文审美性:城市的人文特色是一座城市的精神与性格的体现,在可移动自行车棚的设计上,需要以城市文化为依据,体现出对人的关注与关怀,设计出符合人文环境的自行车棚。可移动自行车棚在外观上做了很大的突破,改变了固定式自行车棚形式单一的特性。通过对嘉兴市文化底蕴的解读以及对人的心理需求的探讨,在自行车棚外观的设计上充分把握了江南水乡文化所衍生出的图形语言,并将其进行艺术提炼,例如,在设计中可以提取中國结、油纸伞、莲叶、揽绳中等设计元素,将其运用到自行车棚的设计中。设计出来不同的可移动自行车棚,可以提升城市的艺术品位,表现城市的特色。可移动自行车棚的公众性、艺术性的特点,给来往的人群提供可以欣赏艺术、接近艺术的机会,能够给予人们视觉上的快感旧。让人们不仅能感受到自行车棚的使用功能,还可以在使用中获得舒适的美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