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资源 拓展小学语文学习空间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s82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语文课程标准》也倡导综合性学习,意在“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及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具体的要求是:“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沟通课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等教学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因此,我们必须要从课本中走出来,树立大语文观,充分地开发、优化和利用各种学习资源,科学地加以整合,创造广阔的综合性学习空间,为学生的学习和创造搭建展翅高飞的舞台。经过较长时间的思考和探索,我摸索出以下几种整合开发、优化与利用学习资源的途径:
  
  一、巧用课本资源,拓展文本学习空间
  
  我们的语文课本有着丰富的学习资源,每一篇课文都是优秀的文本,洋溢着作者的生活热情,独特的视角和生命体验;展现着作者别具一格的话语表达方式;蕴藏着作者用智慧的笔凝成的空白点与悬念处。静态的文字的背后,是一个个美不胜收的大观园,是一个个鲜活精彩的世界……加上编者精心设计的各个学习提示环节、精美的插图,充满智慧色彩的学习引子与话语,充满创造的期待,使课本不同于一般的阅读文本。如此丰富的学习资源,需要创造性的教学活动来开发,巧妙地整合利用,才能发挥它的巨大育人能量。
  只要富有创造性地参照课本较为详细的注释,恰到好处地利用插图,就能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中感悟、明理,使人格特性和个性思维获得广阔的生长空间。如在教古诗《村居》时,可先让学生借助注释,反复诵读古诗,在读中、在合作交流中了解诗的大意,把握诗的两个内容:景和人的活动,然后让学生细看课文配备的两幅插图:看春景图,边用自己的话描绘,边想象;看儿童活动图,边看边展开想象,把自己的眼睛想象成作者的眼睛,让画面动起来,形成自己独特的视角,产生自己的想法,体会作者的愉悦之情,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编一编或演一演,表达自己的想法。有了广阔的空间,学生们自由地驰骋想象,有的把自己想象成诗人,讲诗人看到这乡村春景时的心情和感悟;有的合作表演争相放风筝的儿童,展现出勃勃生机,洋溢着愉悦之情……一首小诗犹如一个无比巨大的时空,让学生从诵读到洞察力的培养,从文本体验到人生体验,展示了认识与情感的整合,心灵在认知中荡涤,情感在体验中得到熏陶和升华。
  除此之外,还可以挖掘文本中的创新增长点引导学生续写故事,编写隐藏情节,或由课本延伸开去,寻找综合实践的主题,如环保、风俗人情、文化古迹等等,让学生获得了丰富的生命体验,在知识能力提高的同时,情感不断变得丰厚起来,态度和价值观的品位也不断得到提升。
  
  二、巧用校园资源,拓展语文学习空间
  
  校园是教育的主阵地,它的每一座建筑、每一项设施、每一种活动,乃至于一草一木,无不浸润着育人的文化底蕴,让热情者在其中挥洒着生命的光芒,让思考者获得智慧的火花,让勤劳者收获丰收的喜悦……如何使校园这些丰富的资源得以充分发挥其育人作用?必须把学科的学习与之有机地整合起来,有效地拓展语文学习空间。
  1.创新班级图书角
  书籍是人类文明和智慧的结晶,是知识的宝库,是孩子们的良师益友。在学习语文教材上的内容之外,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是对于步入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语文教材上的有限的文章已完全不能满足他们的阅读需求,我要充分利用这个机会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阅读兴趣。于是,我组织全班学生商讨:如何才能让我们的图书角焕发生机,在我们的语文学习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让学生反思以前的做法,寻找有效的对策,结合自身的经验,设想出可行的方案,还鼓励他们想象在大家共建的理想的图书角中阅读、畅谈的美好前景。怀着对读书的无比渴求以及对未来无比憧憬,学生们无比热情地参与到图书角的重建方案的设计中。他们设计出了荐书活动计划、管理方案、评比措施,如“人人每周推荐一本好书”、“三人行轮流合作图书管理员,人人管好书”、“管理员配戴工作卡上岗”、“书类清晰,书与卡对应编号”、“每周评出一本好书”、“每周评出一组优秀的图书管理员”、“每月开展一次读书交流会,多交流,会读书”。图书角重建使用已经一年半过去了,学生们推荐的好书层出不穷,读书的热情不减,班级形成了浓厚的读书氛围。读好书,也让学生养成了博览群书、勤积累的好习惯。当学生得知本学期期末语文综合考查取得优异成绩的时候,纷纷编起顺口溜:书是宝,用得好,酬劳高!
  2.改革校园广播站
  学校广播站是学生锻炼能力,培养学习兴趣的阵地,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资源,改革广播站原有的操作模式。播音员、小记者、编辑等由教师挑选改为学生竞选;广播栏目完全由教师设计改为由全校师生共同设计,创设出如热点新闻发布、我的作品优秀片段、家乡风俗汇萃、家乡旧貌换新颜、我们身边的美、寻找四季的足迹、名人名言等等全新栏目;设置各种评比的项目,如:我心目中的播音员、目光敏锐的小记者、优秀编辑、我最爱听的栏目、最令人关注的“热点”新闻、最受欢迎的撰稿人等等。经过改革,校园广播站与学生的心贴得更近了,广播站的各项活动激发了学生们创造热情和参与热情,为了捕捉最新的消息,学生们一早起来收听新闻,有的学生还请家长帮忙记录晚间新闻联播;为了寻找家乡的风俗人情以及身边的美,学生们更加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热爱家乡;为了写好文章,写好稿件,学生们练笔更自觉了,纷纷主动找老师指导修改……一年多来,学生的学语文、用语文的兴趣浓了,能力也提高了。
  3.盘活校园信息网
  随着校园硬件的建设,校园信息网也渐渐在我们农村小学普及了,语文教师也可利用这一现代信息技术给学生创设出全新的学习天地:教学生做班级网页,发布班级最新的学习和生活动态;建班级明星栏目;收集和发表学生优秀作文、学习共享资料;设置“百科知识竞赛”、“电子作文擂台”,定期开展评比活动等等。这样,学生不但较好地掌握了网页制作、动画制作等技术,作文能力、语文兴趣也得到了提高。如此这般,谁还说:语文枯燥?
  
  三、巧用学生生活资源,拓展语文实践空间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上世纪30年代即提出这样的口号:“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他主张在做中学,学中做。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是学生增长见识、飞扬创造力、培养社会责任感的广阔空间。我们不能只关注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与进步,还应该放飞他们,让他们在生活中寻找学习资源,捕捉社会的新发展以及大家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培养能力。
  现在语文课本也对学生提出了走向生活、观察生活的要求,如调查家乡水资源、采访等等,语文教师除了按照课本要求带领学生深入生活,参加社会实践外,可定期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利用节假日,有计划地深入社会进行多种方式的调查和考察,通过观察、采访、网络等手段收集资料,合作写成考察报告,展示评比课题研究成果,交流考察经验。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学习实践能力,还培养了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人文情怀。
  我们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树立“教人”观念,关注学生发展的心理需要,研究和运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创造性地开发、配置各种学习资源,为学生创造性学习创造广阔的空间。
其他文献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以乏力、低热、咳嗽、咯血为主要表现,并严重危害身体健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老年继发型肺结核合并高血压患者治疗周期长且依从性差,易产生不良情绪
期刊
文言文阅读是中考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随着高考对文言文要求的提高,中考试卷也相应地提高了对课内和课外文言文的考查要求,加大了文言文的分值比例,考查内容也由单纯的课内文言向课外文言小品延伸。结合新课程标准“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的要求,初中各年级在抓课内文言文学习的同时,都加强了对课外文言小品的训练。但从这几年中考试卷中这一部分学生的得分情况分析发现:课内文言文的得分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犹如春风扑面而至。在多年的探索实践中,笔者耳闻目睹新课程的实施为中学语文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课堂上多了动感鲜活、真知灼见,学生有了灵感锐气、语惊
摘 要:新时期的语文教学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应以学生为本,站在学生知识、能力、身心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立场,协调好诸多因素,选择出更具合理的教学策略,即由重知识传播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论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关键词:语文教学 科学发展观 教学策略 转变    “科学发展观”是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为破
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基础,强化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我体验、实践、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  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在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文综合性学习要突出综合性    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综合,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
摘 要:本文介绍了中小学考试中常用题型的分类、模式或形式、主要优缺点和编制要则。  关键词:试题 客观性试题 主观性试题 试题形式 优缺点 编制要则    中小学考试中的题型多种多样,若根据评分是否客观,可分为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两大类。    一、客观性试题    客观性试题是预先规定一个唯一正确的标准答案,阅卷时依据已定答案进行评分的一类试题。常见的题型有:  (一)判断题(正误题)  其模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同时说:“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对于“对话”的展开、“对话”的对象和“对话”的程序设计等问题,广大语文教学和研究工作者已经作了多方面的研究,本文试图就“对话”中“生生对话”中教师的功能和作用做一点粗浅的探讨,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所谓“生生对话”,即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它是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
摘 要: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人的记忆分感官记忆、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几种。短期记忆又称作工作记忆,它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起到捕捉输入信息并与长期记忆的信息做匹配的作用。短期记忆在储存时间和容量上是极其有限的。有效地增加短期记忆的储存信息可以帮助阅读理解的提高。长期记忆所储存的信息是阅读理解的基础,它以编码的形式分门别类并互相关联储存于大脑。这种关系网络被称之为知识图。激活知识图会优化阅读理解
冠心病以胸痛为主要表现,有效的抗血小板凝集是治疗冠心病的关键.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均是目前常用抗血小板药物,已得到临床广泛使用.本文旨在分析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冠心
期刊
摘 要: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也是一个信息传输的过程。教师在调控信息传输的过程中,必须掌握和利用教学的反馈信息,使教学处于最佳状态,以提高课堂授课效益,减少时间的消耗,避免教师做无效的劳动。  关键词:信息 效益    语文课程是基础课程,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长期以来,我国语文教育效益不高,特别表现在课堂上,教师不能充分利用时间,提升授课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