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蝉自在心宽畅

来源 :江苏陶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cc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何一门艺术都具有其独特的个性,紫砂壶同样如此,作为全手工制作成型的工艺品,每一把壶都承载着不同的气质、内涵和思想,而这些既构成了紫砂艺术渊博的文化体系,也成为了紫砂艺人孜孜不倦追寻的方向。
  紫砂壶以壶式种类之繁多而冠绝于世,它们或“方匪一式、圆不一相”;或筋纹线条均匀有致、布局对称合理;或以瓜、果、鱼、虫等动植物变形夸张而形成壶状,各领风骚。不止如此,紫砂壶的装饰风格也是独树一帜,陶刻、泥绘、贴花等装饰技法,提升着壶的品位。与此同时,来自创作者本身的文化解读和融入,更进一步赋予了紫砂壶灵魂,使之既能登入大雅之堂,也可走进寻常人家,以共鸣的优势独显其艺术个性。
  紫砂壶“闻蝉”(见图1)便是一件追求艺术个性的作品,紫砂壶造型丰富、变化无穷,目前,紫砂壶造型主要分为圆器、方器、筋纹器和花器几大类,其维妙维肖、巧夺天工的风格特色,着实令人喜爱和赞叹。这其中当以花器形态最为丰富,花器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它的审美素材来自大自然和生活,呈现出最生动本源的状态。“闻蝉壶”便是一件不折不扣的花器作品,它将夏日鸣蝉的形象具象而比例分明地还原在了壶上,并将竹子的优雅风骨传承到壶中,可谓丝丝入扣,犹如自然缩影,又别具夏日风情。
  “闻蝉壶”造型大气而颇具俊朗风度,其整体形象讲究与自然物象的统一,没有突兀夸张的形态,只有巧夺天工的外形。壶身取自一段竹节,壶口、壶底则犹如竹节的横截面,一圈竹股线壶底突出,使竹子的形象更加深入而美观。直流状壶嘴从壶身前端探出,三节竹枝妙趣天成,壶把亦由竹枝弯折成一个刚刚好的弧度,与壶嘴、壶身的竹子造型形成呼应,既美观又不失实用功能。同时,从壶把上部探出一枝細竹枝,贴饰于壶身一侧,栩栩如生,静中寓动,不仅丰富了壶的装饰性能,更将竹文化的意蕴充分表达了出来。整把壶的画龙点睛之处则在于壶钮形态设计,壶钮被设计成一只立体感强的鸣蝉,鸣蝉匍匐盖面,欲脱壳高飞,蝉的触角、翅纹均被刻画得清晰逼真,可谓意境深远,视觉冲击强烈,令人叹为观止。在“闻蝉壶”的外观造型中,竹子与鸣蝉形成天然的组合,流露出真挚的自然情怀。
  禅文化是东方文化的精髓,也是对这个世界最直观的感知方式。禅,是一种基于“静”的行为,源于人类本能,通过冥想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闻蝉”二字通“问禅”、“闻禅”,用一只鸣蝉来达意,深入挖掘内在人文禅意,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竹文化则是中国古代君子文化的典范,寓意刚正不阿、虚心忠贞等品格,是中国精神文化的典范。“闻蝉壶”造型中透露的竹子韵味,则恰到好处地诠释其竹文化意蕴,令人心神共鸣,颇有领悟。
  紫砂艺术的基本特征与文化紧密相关,自古以来,一代代制壶艺人将文化诉求加入创作中,通过作品意境撞击人们的感情,使人们被作品吸引,达到最终的认同与共鸣。“闻蝉壶”将中华禅文化、竹文化的悠远意境充分融入到壶艺创作中,讲究结合生活和文化情感来充分表现艺术,既不失紫砂壶的传统造型特征,也不失其使用功能,同时更具有深入浅出的人文内涵,并运用精湛的艺术技法将之表现于壶上,自然得体,点缀着壶的整体意蕴,使之流露出问禅、赏竹的文化意境。
  中国传统的美学特征大致上可归纳为三个要素:美与善的统一、虚与实的变化、形与意的关联。紫砂壶“闻蝉”的设计构思就充分考虑到了这三个要素,既颇具艺术创意,达到形意俱佳,又突出人文内涵,实现人壶共鸣。其通过花货造型的形式,将自然界的蝉、竹等形象融入壶型创意中,借物抒情,相比于直白的表达,更具文化质感,达到情感诉求的最终效果。闻蝉自在心宽畅,无论是感受“闻蝉”本身,还是领悟其内在蕴意,对于使用者而言,都将是会心的体验。
其他文献
紫砂壶艺繁荣至今,深受大众的喜爱。它除了作为实用茗具之外,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这也使紫砂壶最终脱胎器皿范畴而上升为艺术品行列的重要原因所在。对于紫砂壶的创作而言,“文化”一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元素,也是区分其为“器”或“艺术品”的重要因素。  竹子,自古以來就深受文人墨客的偏爱,也因此成为各类艺术形式的常见题材。紫砂壶中以“竹子”为题材的作品更是不胜枚举。究其原因,在于“竹子”身上所携带的丰
期刊
宜均本与紫砂壶齐名,但当代堆花艺术却几近式微,影响力早已经不能与紫砂壶同日而语。从业人数减少,人才凋零,能熟练掌握堆花技艺的艺人越来越少,与同时代紫砂行业的从业人数相比堪称稀少,这些都是宜均走下坡路的原因。同紫砂壶一样,均陶艺术的大发展始于明代,兴盛于清朝,十七世纪初,均陶器进入皇宫成为御用器,及至清代中晚期走向成熟,但同紫砂壶于近现代的再次兴盛不同,均陶堆花却并没能重现清代时的艺术辉煌,工艺虽有
期刊
摘 要 紫砂壶不仅作为一种实用性很强的器皿存在着,还具有独特的寓意。这款紫砂“永结同心壶”的造型营造出了“日出江花红胜火”的景象,是紫砂壶艺中的一朵奇葩。  关键词 永结同心壶;紫砂;寓意  紫砂壶始于北宋,是江苏宜兴地区所产的一种陶质茶具,使用这种壶具泡茶不走味、贮茶不变色。即使是在盛暑时节,紫砂壶所泡的茶仍不易变馊。由于泡茶日久,茶渍慢慢渗入紫砂陶质中,如果以清水泡紫砂壶,也有一股清清的茶香飘
期刊
摘 要 宜兴紫砂壶艺历经数百年的演绎,薪火相传,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艺术格局。紫砂壶不但形美、质优、韵深、实用,还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发展,带给人们极佳的视觉享受,并提升了饮茶活动的品味。紫砂壶的创作追求内在的精神价值,既通过壶器造型、装饰的搭配,将特定的意象烘托而出,还提升了制壶艺人的艺术修养与文化品位。  关键词 竹影清风壶组;紫砂;意象  紫砂“竹影清风套壶”(见图1)是大自然与人文精神融合的
期刊
摘 要 如意纹蕴含着吉祥美好的寓意,紫砂艺人们巧妙地借用如意纹来设计壶型,这也正是古人所倡导的“器以载道”的造物精神的写照。将如意融入紫砂“仿古如意壶”的设计中,使得这把壶不仅美观实用,而且还赋予了美好的祝愿。  关键词 紫砂;仿古如意壶;祝愿;寓意  在众多的紫砂壶概念中,具有祝福寓意的紫砂产品经久不衰,深受广大消费者及收藏家的喜爱,这与中国人憧憬美好生活的愿望息息相关。比如以竹入题的“竹报平安
期刊
摘 要 宜兴紫砂壶以独特的紫砂泥原料,巧夺天工的制壶技艺,成为了一门传统而古老的民间工艺。紫砂壶别具一格的造型艺术,使其具有不菲的欣赏价值,享誉中外。千百年来,宜兴的壶艺人在继承传统壶艺技法的基础上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改进,与时俱进,从而推动了紫砂艺术的向前发展。  关键词 紫砂;丸珠壶;创意  紫砂壶的艺术生命力在于设计,虽然传统的紫砂壶造型十分经典,但毕竟不是当代艺术家的创意,也不能完全满足现代
期刊
摘 要 宜兴紫砂器是中国茶文化中一朵绚丽的奇葩,它不但是华夏文化进步的结晶,还是中华民族物质文明发展的灿烂成果。紫砂壶的创始与兴盛,对茶艺形式、品位,乃至意趣的提高,均起到了良好的助推作用。  关键词 鹧鸪提梁壶;紫砂;造型  鉴赏紫砂陶艺的形、神、气、态,也即评价一把紫砂壶的优劣,通常是评价壶器的实用性、泥料、做工、造型等方面。现以顾景舟的紫砂“鹧鸪提梁壶”(见图1)为例,探索紫砂壶的审美特征。
期刊
改革开放30多年,工业浪潮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发展,紫砂壶作为手工制品成为信息时代的一朵奇葩,由传统的粗陶实用器变为实用、收藏价值兼具的艺术品,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流传海外,并受到重视和喜爱。紫砂壶制作技艺已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传承发展广受关注,更应引起紫砂爱好者的足够重视。  1 造型设计  紫砂壶造型千姿百态,其造型艺术之美、形制之多,是其它陶瓷品类无法比拟的。此把“禅意提梁壶”(见图1)是
期刊
摘 要 紫砂壶的材质、工艺、造型装饰、艺术品位都是一流水准的,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震撼力。紫砂作品内在的精、气、神、韵诉说着作者丰富的人生阅历、生活情趣、鲜明的人格个性。这款紫砂“紫玉缘壶”外表朴素而自然,却寓意着“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的意境。  关键词 紫砂;紫玉缘壶;造型;寓意  紫砂壶以丰富的文化内涵传承祖先的深刻哲思,让中华文明历久弥新,更是新世纪陶艺家传递情感的重要载体。紫砂
期刊
宜兴,自古就有“竹的海洋”的美誉。在竹岭上,从山顶放眼望去,到处都是层层叠叠的青翠,微风吹过,绿浪起伏,景色秀丽壮观。漫步竹林,婆娑舞动的翠竹,生机盎然的景观,叫人流连忘返。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偏爱竹,留下无数诗文画作,自己也把这一腔情意用紫砂壶来展示出来。在创作作品时,常常选择以“竹”为题材。身处江南陶都,竹的身影随处可见,青翠挺拔,姿态出众。自己也有着文人雅士的“竹子情结”,对于飘逸幽静的竹,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