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鲲龙”击水腾空

来源 :科学大观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nefar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无到有,九年功成。将世界上在研最大的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送上蓝天的正是航空工业通飞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研制团队。
  这支865人的年轻队伍,35岁以下的青年有566人,占比超过总人数的65%。
  2019年4月28日,第23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颁奖现场,代表团队来京领奖的中航通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团委副书记戴海滨正紧紧抱着手中的奖牌,“能穿着‘航空工业’的工作服领取‘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这份殊荣,我以自己是一名中国航空人而自豪。”
  “鲲龙AG600是为满足我国应急救援体系和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建设急需的重大航空装备,它填补了我国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领域的空白。AG600是在缺乏技术积累和可借鉴的经验背景下开展研制的,一路探索走来,遇到了很多艰难险阻。” 戴海滨介绍道,“由于时间紧任务重,自AG600研发工作开展以来,团队成员们长期日夜兼程、加班加点。”
  这一坚持便是9年。9年间,AG600项目共召开300余次适航审查会议,确认了数千个零组件制造符合性项目、数万个制造符合性检查工序,完成42个结构大部件的适航预检查和局方制造符合性检查,下发2000余份总装指令……从立项、设计、各大机体商联合制造,到适航挂签、总装,几乎每一步都是对大型特种飞机研制的尝试与突破。
  在无数次的尝试和突破中,程志航扮演着重要一环。AG600研制过程中,他在总体气动研究室飞行性能组担任组长。程志航和同组的60个团队成员肩负着AG600总体设计的重任。
  实际上,在大型水陆两栖飞机研制领域,真正由中国自主研制的机型只有上世纪60年代开始研制的“水轰五”水上飞机。然而军用飞机与民航飞机项目有着极大差别,拥有大型特种飞机制造能力的国家又将核心技术长期封锁。
  程志航和小组同事只能少量借鉴“水轰五”水上飞机的原理和技术,“AG600的设计必须从0开始,它的最大起飞重量、外形以及使用的航程、执行任务的要求都比原来的‘水轰五’更多、更高。”
  为满足水陆两栖的特性,船身外形设计机身是第一步。而这看似简单的第一步,程志航和同事们就进行了上万次的模型试验。在气水动布局方面,设计团队大量采用了系统工程设计方法和气水动布局综合优化设计技术,通过多方案权衡迭代与优化,气水动特性影响因素的建模与综合分析优化等项目攻关,达到了顶层设计要求。
  2016年7月23日,AG600成功总装下线;2017年12月24日,AG600成功实现陆上首飞。其背后的艰辛,作为负责飞机试飞调试和机务保障的航空工业通飞珠海基地试飞中心机务二中队中队长的郭佳体会至深。“飞机总装下线之前,长达4年的时间,80个人的团队没有实物可以参照,只能通过已有的资料不断琢磨。”
  琢磨过后挑战如期而至,AG600飞机正式总装下线不久,机务二中队就接到了一项重大任务——全机的油量标定及油密实验。
  面對全新的机型,试验难度可想而知。“AG600飞机的重要特点是油箱较大,而试验机型不同于定型机,所有设计指标及数据从图纸落到实际,需要各项极其繁琐的试验来验证。在燃油试验标定过程中,设计要求的油量数据需要精确到每一滴。而且试验一旦开始就不能终止。”曾经,郭佳和团队成员为了一场试验整整奋战了八天八夜。
  在试验过程中,由于油箱口盖的装配原因,3号油箱维护口盖出现漏油,需要拆下后重新安装密封,而重复拆装必然导致3号油箱之前的所有标定数据作废,并且要求油箱重新标定前其内部不能有任何残留的燃油。
  为保证试验精度,郭佳身先士卒,带领机务团队成员爬进了高度易燃的油箱里,用手、海绵和抹布一点点地将每一个隔框、每一滴燃油擦拭干净。
  即便如此,高浓度的燃油蒸汽还是渗入到了皮肤里,郭佳和团队成员无一例外出现了严重的过敏反应,红色的疹子长满全身。
  这种近乎拼命的狠劲如基因一般深深根植在AG600团队中的每一个人。
  2018年10月20日,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在湖北荆门成功实现水上首飞,距离陆上首飞仅仅过去300天。
  10个月不到的时间,在飞机型号研制中,也许只能验证几个性能,完成数个试验。300天实现一个飞机首飞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这个年轻的团队做到了。
  今年7月26日,“鲲龙”AG600在青岛海域飞行,这是中国水陆两栖大飞机“鲲龙”AG600完成的海上首飞。此次海上首飞试验,全面探索了海上试飞技术和试飞方法、检验飞机水动性能和水面操控特性、检查飞机各系统在海洋环境中的工作情况,并收集海上飞行数据,以支撑后续相关工作。”航空工业通飞珠海基地研发中心总体部副部长程志航说。
  “鲲龙”击水腾空标志着我国航空工业特种用途飞机研制能力取得重大突破,是继C919大型客机首飞成功后我国民用航空工业发展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谈及这一切,戴海滨说:“我们记住的不是荣誉,而是胸前熠熠生辉的‘航空工业’。”
  ◎ 来源|综合中国青年网、新华社
其他文献
哈维·奥尔特、迈克尔·霍顿和查尔斯·赖斯教授。  北京時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病毒学家哈维·奥尔特、英国生物学家迈克尔·霍顿和美国病毒学家查尔斯·赖斯,以表彰他们发现丙型肝炎病毒。  在上述3位科学家的工作之前,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病毒的发现已取得重要进展,但大多数血源性肝炎病例仍然无法解释。丙型肝炎病毒的发现揭示了除甲型肝炎和乙
期刊
“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  ——习近平  科学精神是科技创新之魂。  从李四光、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一大批老一辈科学家,到陈景润、黄大年、南仁东等一大批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杰出科学家,他们一生淡泊名利,为国呕心沥血、为民无私奉献,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一切为了国家和人民”,鑄就成永恒的精神丰碑。
期刊
放眼世界,全球人口老龄化正在带来经济、政治、文化与家庭等多方面的影响,与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  马科斯·鲁伊斯,一名健壮的西班牙人,他把第二根烟放在餐厅烟灰缸上,为自己斟了一杯紫红色的红酒。只有在这短短几秒钟时间,他才停止吞云吐雾。马科斯是西班牙一家大出版社的编辑,也是个烟不离手的老烟枪。当手上的烟抽完,他随即从烟盒中敲出根烟来点着。马德里的餐厅早已颁布禁烟的新规定,但在下午两点的繁忙午餐时
期刊
在1930年的上海街头,人群中有一位步伐独特的老人,他走路不紧不慢,步子却距离大小相等,每迈一步都精确到0.85米。  他,就是李四光。这位一生热爱地质工作的老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一丝不苟。他经常对学生说,搞地质要到野外考察,脚步就是测量土地、计算岩石的尺子。所以,“每一步的长度都要相等”。  李四光原名李仲揆,1889年10月生于湖北黄冈。14岁那年,李四光独自到武昌高等小学堂求学,学习未满两年
期刊
“2020年既是‘十三五’规划收官、‘十四五’规划编制之年,也是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第20年。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的老龄事业和老龄工作,很有意义”。  近日,全国老龄办党组成员、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吴玉韶接受《瞭望东方周刊》专访时指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关键“窗口期”。“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期,新增老年人口将是“十三五”时期的1.5倍,20
期刊
著名地球物理学家、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黄大年因病医治无效于2017年1月8日去世,年仅58岁。  人们深深敬仰、怀念这位“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当代科学家。  “黄老师倾尽毕生心血的地球探测项目还在继续,我们时刻都在怀念他,他的为人处世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黄大年生前助手于平在电话里告诉记者。  她没有过多倾诉思念,“我们只想全力以赴把研究工作推进下
期刊
说起倾斜的建筑,人们第一个想起的往往都是意大利的比萨斜塔。但是有这么一座城市,城中心的全部建筑几乎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倾斜。  那就是墨西哥的首都墨西哥城。  如同一些沿海城市一样,墨西哥城也遭遇着地面沉降问题,近年来城区部分地区每年下降程度达到惊人的30厘米。相比之下总是被警告正在沉入海底的水城威尼斯,下降到这个距离,则需要至少20年。  那么墨西哥的首都为何沉降幅度如此之大,又怎么样才能走出这个
期刊
要谈陈景润,英华中学是避不开的。从英华中学的懵懂学生,到英华中学的资深教师,我的大半辈子都与英华中学有关。陈景润和我之间的渊源,也在英华中学缔结,我与他既是“表兄弟”似的亲戚关系,也是“吾为师,彼为生”的师生关系。  1948年,陈景润进入英华中学高中部求学。一开始,因每天忙于备课、上课,无法与学生进行深入互动,我熟识的学生大多是班级里的活跃分子,沉默寡言的陈景润不在其列。  后来,因为“表兄”的
期刊
经过21年建设的“袁隆平杂交水稻创新团队”,在2017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创新团队)。这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首次获奖的创新团队。这是一支什么样的队伍?他们取得了怎樣的成果?  在获奖团队的15位主要成员中,自称“80后”的袁隆平院士是队长。一声“袁老师”,就是大伙对队长的敬称。  主要成员中,“60后”最多,有8位。他们中既有育种专家,也有栽培专家,是杂交水稻推广及超级
期刊
在2017年9月15日,这一天,72岁的南仁东永远地闭上了双眼。  如果不是此后的媒体报道,恐怕没有多少人知道他就是中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  但南仁东并不在意,他只想着能够踏踏实实地“做点事情”。即使在生命的最后半个月里,他仍然密切关注着FAST的每一步进展。  南仁东生命中近1/3的时光都奉献给了FAST。  1993年,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大会在日本东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