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炼诗味语言,升格青春诗作

来源 :广东教学报·初中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365403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展示的课题是新诗写作评讲课《锤炼诗味语言,升格青春诗作》,这是统编版高中必修上册第一单元写作专题“学写诗歌”第二课时,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我们进行了单元读写结合规划:第一阶段抓意象、品诗情,通过精读、略读、研读、写批语、做读书卡等方法阅读课内5首诗歌,第二阶段诉笔端、颂青春,进行诗歌创作,第三阶段改习作、悟审美,升格诗作、编辑诗集。本节课是属于第三阶段的“改习作”环节。
  第一部分    阐述教学目标
   1.回顾课内诗歌,梳理语言锤炼方法。
   2.搭建写作支架,升格学生青春诗作。
   我设定的教学目标有三个方面的依据:
   1.学情。本节课是新诗写作教学的第二课时,在第一阶段“读、品”本单元诗歌以及第二阶段学生“悟、写”创作新诗的训练前提下,进行第三阶段“改、展”升格炼诗味。学生能写出有一定内容的诗歌,但由于缺少诗歌创作经历与体验,语言缺乏新颖、跳跃、凝练的“诗味”。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语言锤炼”,修改升格学生习作,改出诗味语言。
   2.课标与教材。课标要求尝试文学写作,借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单元要求学生借鉴意象选择、学习语言锤炼等方面的手法。
   3.写作原理。在寫作教学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写作难点,要构建有效的写作支架,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及信心。
  第二部分   规划教学活动
   “三步走”任务细化教学活动:
   第一步:以生为本,“找不足”——以学情为基,找出诗作短板
   第二步:以读促写,“搭支架”——以课文为例,掌握诗味表达
   第三步:以法升格,“试实践”——以方法为据,升格诗歌作品
   规划教学活动:
   活动一,从学情入手,有意识搜集学生典型样本,为后面的写作升格教学做铺垫。设计目的是从学情出发,解决学生的实际写作困难。
   活动二,以读促写,“搭支架”——回顾课内诗歌,归纳诗歌语言锤炼方法。这个环节,带领学生回顾课文,归纳本单元语言锤炼的方法。
   如这张思维导图,课内诗歌为了写出“诗味”而使用的方法,主要有语序调整、炼字、修辞、成分省略、反常搭配等五种非常态(陌生化)表达方法。这里我着重讲解几处:比如语序调整,《红烛》中“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这一句,学生在课堂阅读时是有理解难度的,而这一句恰好是运用了诗歌语言的非常态表达(陌生化)方法,使用了语序颠倒,这句话的正常语序应该是“你的果(是)灰心流泪,你的因(是)创造光明”,诗人通过倒装语序来强调对红烛奉献精神的讴歌、赞美,情感浓烈。比如炼字,《沁园春·长沙》中“层林尽染”“漫江碧透”中的“层”“尽”“碧”“透”在范围、程度、层次等方面,渲染了浓艳鲜明的色彩,表现出了美丽壮观、山红水绿的静态美。又比如反常搭配,《峨日朵雪峰之侧》中“锈蚀的岩壁”,而不是“陡峭的岩壁”,“锈蚀”写出了风霜对岩壁的侵蚀,也表现了岁月、苦难对诗人的重重打压。
   (课内诗歌的语言锤炼方法如下图)
   有了语言锤炼的写作支架,就可以进行“以读促写”,下面是本课的活动三:以法为据,试升格——在归纳语言锤炼方法的基础下,学生选择一两种方法,修改升格诗歌习作。
   最后是本课总结,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是归纳语言锤炼、写出诗味的常用方法(搭支架),运用方法升格习作(试升格),锤炼新颖、跳跃的“诗味”。
   留给学生的课后作业是修改习作,分享作品,准备编辑诗集。学写诗歌是希望学生获得审美体验,发展思维表达,享受写作的成就感。
  第三部分    讲解重点问题
   我的重点问题就是活动三,如何借助一两种方法,让习作改出诗味。
   诗歌的语言,是诗人情感的物化,含蓄隽永的语言,能增加诗歌的审美价值和独特魅力。老师带领大家,使用非常态(陌生化)表达,具体修改升格一位同学的作品《蝉》。受展示时长限制,我只展示前2节诗歌的修改升格。
   作为初写者,这位同学的诗歌已经有一定水平,意象独特,内容充实,如果能在语言上再多一些耐人寻味的诗味,作品可以更优秀。比如原标题定为“蝉”,“蝉”只是一个物象,表述过于直白,而修改为“蝉鸣向夏”之后,增加动词“鸣”,有听觉有视觉,给人画面感,有意境,从而有诗味。同样,还可以对第一节的“瘦小的黑色精灵啊/你的躯体藏于土地”中的动词“藏”,加以锤炼,动词“藏”表达直白,不够新颖,建议换成动词“蛰伏”,同样是动词,“蛰伏”是经过精心锤炼的,也是陌生化表达,“蝉蛰伏在地下”,类似人的举动,写出蝉的努力、沉淀。第一节诗歌还可以继续修改,比如“漫长的岁月,乏味又孤单”,语序可以为“岁月漫长,无限放大乏味与孤单”,这样调整,似乎乏味与孤单,一下子被拉长、被放大。第一节的后几句,老师认为,这位同学还是写得不错的,所以就保留下来。
   我们再修改第二节,对这句“可怜的小精灵”进行用词锤炼,整首诗的内容,是在讴歌“蝉”的坚韧,那应该把“可怜”修改为“倔强”。同时还可以调整语序,达到诗歌的跳跃性,还可以增加诗歌的韵律。最后,老师想再提醒同学们一句话,虽然这节课上我们将“锤炼诗味语言”的方法梳理了五种方法,但诗歌语言的艺术,远不止这五种,譬如还可以通过押韵。所以,在第二节诗歌,老师把结尾句的“光”“桑”“唱”“芒”通过押韵,使作品具有音乐性、节奏感。
   经过修改,我们将会得到语言升格后的整首诗(展示整首诗),诗人雪莱曾经说过,“一切崇高的诗都是无限的”,希望同学们坚持阅读经典诗歌、保持创作诗歌、多读多写,敞开心扉、讴歌生活、追寻理想,畅游诗歌的审美天地。
其他文献
核武器是毁灭性武器,也正因如此,它又是最安全的武器。中国要的是生存的权力,不是战争,因此,她必须拿到这件终极武器。邓小平在1992年南巡讲话中说得好:“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影响的大国之一,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是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的,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叶剑英元帅和张爱萍上将都是十分重视发展“两弹一星”的革命家、军事
期刊
一、阐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课堂发生的真实情境,了解应对的概念;   2.学生在经典的应对案例中,分析应对的要素,理解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教学重点);   3.在教师创设的生活情境中,学生初步学会应对(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的确定依据:   1. 核心素养: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   2
期刊
一、教学目标   1.把握诗圣从青年到晚年的“成长史”与心路历程。(重点)   2.理解杜甫的抉择与“宿命”。(难点)   二、目标设计依据   目标设计依据如下图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预习:学生自读,疏通读音词义。   (二)引入环节:以《秋兴八首其一》中的“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引入:“56岁的杜甫写下这首诗,3年后的他于夔州出发乘舟归乡,客死于半道,这两句诗可谓是一
期刊
【摘要】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同样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转化思想在数学学习中“处处可见”,广泛应用。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需要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因此,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有意识地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转化意识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年级;转化思想;渗透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数学课程应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适应社会生活
期刊
前些年,笔者在苏州大学学习期间认识了江苏省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徐斌,得知他在20多年的数学教学生涯中已经经历了两次“大循环教学”。因此,他对整个小学学段的数学教材了如指掌,能准确说出每一个知识点出自哪一册哪一个单元的哪一道例题。笔者也从教20多年了,却从未经历“大循环教学”,虽曾为数学科组长多年,但对全学段的数学知识网络和架构仍不熟悉,心中因此萌生担任“大循环教学”的强烈愿望。  一、小学数学“大
期刊
《红楼梦》被选入统编版教材必修一下册第七单元作为整本书阅读,本课是《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当中的一节专题研读示例课。我规划的《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活动有三个板块:导读总纲知概貌、自读红楼览全书和研读专题赏精要。第一板块旨在带领学生细读前五回,明晰小说的主题、人物、环境等总纲性的问题;第二板块旨在发动学生自主阅读整本书,理清红楼发展脉络;第三板块在学生熟悉文本的基础上带领学生开展专题研读,我给学生推荐
期刊
【摘要】学生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也都有需要加强的地方。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对学生作品进行分层评价,是在遵循学生发展的规律的基础上,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分层评价达到激励学生和提高学生信息技术应用技能的作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关键词】分层评价;差异;异质分组;成长记录袋  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教师常常通过学生完成的一个“作品”来评价学生技能掌握情况。以学生作品折射学生的学习情况
期刊
广东省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省级培养项目目前已正式启动。启动仪式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广东省教育厅19楼会议室设主会场,在各地市教育局设分会场。  启动仪式上,广东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璧亮表示,应当准确把握新时期“百千万人才工程”在广东省基础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时代内涵和现实意义。他要求各培养机构、培养学员和地方教育局要各司其职、加强沟通合作,共同为高层次教
期刊
【摘要】课堂学习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主要方式,也是教师实现工作价值的主要条件。教学质量通过教师的教学水平反映出来,教学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教学质量的高低。对于教师而言,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将客观反映出教师工作的意义。本文在课前预习与课堂教学各环节,就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实践探索进行论述。  【关键词】课堂教学环节;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实践探索  一、发散与创新思维的课前预习  在进
期刊
近期,广东省新一轮(2021-2023年)中小学名教师、名校(园)长、名班主任工作室启动授牌仪式暨研讨交流活动在佛山市南海区举行。本次活动由省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组织,华南师范大学和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承办,省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心、省学前教育师资培训中心、省中小学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和佛山市南海区教师发展中心协办。全省各地市教育行政部门分管领导,名教师、名校(园)长和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等500余人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