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生练习书法,既是对美的欣赏,也是对美的亲身体验。如何使他们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感悟书法的审美价值,提高创造美的能力,教师可以在平日的书法教育工作中进行一些思考和尝试。
【关键词】小学;美育;书法教育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15-0065-03
【作者简介】仇莉,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星韵学校(江苏常州,213000)书法教研组长,中小学一级。
书法本身有美的因素,它蕴含着点画的分布美、线条流畅美、字形的组合美、节奏的韵律美、章法的布局美等。小学生练习书法,既是对这种美的欣赏,也是对美的亲身体验。如何使他们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感悟书法的审美价值,提高创造美的能力,笔者在平日的书法教育工作中进行了一些思考和尝试。
一、形象解析,感受笔画的灵性美
在教授学生书法的基本笔画时,教师不妨研究一下卫夫人的《笔阵图》,这是一本教导孩子进入书法美学领域的“秘籍”,今天可以重新讨论其中每一堂课存在的内涵。
以《笔阵图》来看,卫夫人似乎并没有教王羲之写字,而是列举七种基本笔画的写法:“点”如高峰坠石、“横”如千里阵云、“竖”如万岁枯藤、“撇”如陆断犀象、“折”如百钧弩发、“横折钩”如劲弩筋节、“捺”如崩浪雷奔,带领年幼的王羲之进入视觉的“审美”。如第一课,只教他写“点”,练习这个“点”,感觉这个“点”。她把“点”比喻成了从高山坠落的石头,并描述石子从山上弹下的形态。这些都让一个小孩子有极为丰富的感觉。“感觉”的丰富,正是“审美”的开始。书法上一个点,是“高峰坠石”,是形状,是体积,是重量,也是速度……这些知识终究会变成孩子长大以后在书法上对一个“点”的领悟。所以看王羲之最有名的作品《兰亭序》,里面“之”字的点,每个都不一样。
当然,《笔阵图》指是一种教学精神,可以在不同时代引用不同内容。如“陆断犀象”讲的是汉字结构里面向左去的一“撇”,从右往左斜向切入。这一“撇”是“逆笔”,毛笔笔锋逆势而行,要像切断的犀牛的尖角,要像截断的大象的弯曲长牙,有锐利而又坚硬的质感。对于今天的儿童而言,犀牛角和象牙不容易接触,体会不深,所以在教学时可以因时因地改变。试想汉字里的一“撇”,尖锐、刚硬、有强烈的挫刺感,逆势而行。这样的一根线条,在今天,应当以哪样东西来比喻呢?笔者认为可以和“悬针竖”联系起来,“悬针竖”笔直向下,像针一样。“撇”就好比一根弯掉的针。弧度自然,出尖顺畅,力送笔端。而“撇”的书写过程又可以体会“掠发”的感觉。教学中,笔者请留长头发的女同学上台让同学体会一缕缕头发从掌心掠过的感觉。“撇”的书写也要像这一缕缕的头发一样柔顺,笔尖要送到撇画的末端,不要一味追求运笔的速度,要力求充分表现出撇画的美感。
教师对《笔阵图》的关心,要定位在现代的书法教育里。通过知觉体验,把书法课变得更生活化,学生能用自身感觉去体悟书法,激发兴趣,书法课也就自然而然地灵动起来了。
二、分析实践,感悟汉字的结体美
一个汉字就是一个“匀称”与“和谐”统一的整体。“匀称和谐”是书法结体中多样统一而又相对平衡基本概念。在写字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感悟汉字结构中平中见奇,静中寓动,逐步找到结体规律,从而建立一定的审美标准和审美规律。
(一)比对分析
笔者常常在黑板上展示两个范字,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学生习惯从整体上感知这两个字,或简单,或复杂,或大气,或清秀。如“目”和“木”,学生对于这两个字的整体感知就很特别。学生说:“‘目’字四周都给框住了,但看起来不沉闷,很舒服。”原因何在呢?经过讨论,大家一致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目”字外框窄长,左上角略留空隙,透气而灵动。“目”字中间两左尖横靠左不靠右,间距匀称,十分协调;而“木”字,给人的感觉是无拘无束的,撇与捺对应,左右舒展。像这样,每个字都让学生整体感知一下,每个字对于他们来说都那么亲切,那么鲜活,写起来自然能把握这个字的整体框架。
(二)实践感悟
每个字都是一个有机整体,但仅仅把握整体还不够,还要摆好“零件”,“零件”的位置摆好了,整个字就好看了。如笔者在教学“江”字的时候,让学生分析字的结构。“江”字是左右结构,属于左右结构中的左窄右宽。大概分析一下后,再细细研究每个笔画之间的关系。如“三点水”,口诀是“三点围弧,上紧下松”,三点之间笔势有联系。光有口诀还不行,再用彩色粉笔在范字的三点水上划出一条弧线,上紧下松则用小圆圈和大圆圈标出空隙,给学生一个直观的感觉。原来这就叫疏密变化,学生恍然大悟。接着再分析“工”字,稍扁,而“三点水”形窄,左收右放巧穿插。
再如“品”字,先让学生找出“口”的不同,引导学生分析得出规律:相同的三部分在书写时要有变化,主次分明,轻重得当,不能雷同,整体要和谐。再让学生上台摆一摆三个“口”,把握字形结构。“品”字上面的“口”宜居中,偏扁,下面的“口”宜左小右大。彼此避让,既平稳牢固,又生动自然。
汉字的结构多而复杂,每个字都体现着不同的美,同中求变、避让穿插、错落有致、把握重心……教师可以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引领学生观察字的结构,感知每个汉字独特的美学特征。
(三)关键笔画
每一个汉字中都有些笔画对字形的间架结构摆放有主导作用,称之为关键笔画。笔者在引导学生欣赏书法佳作,解析汉字的造字规律时,会重点帮助学生揣摩关键笔画,理解关键笔画对汉字结构所起的作用。
如“春”字,关键笔画就是撇和捺。撇、捺过开,角度过大,整个字就“趴”下了,撇、捺的角度过小,整个字看起来就缩手缩脚的,放不开。所以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用左右两只胳膊代表撇和捺,并且依照撇和捺的角度站起来比画一下放的位置,亲身体验以后,效果就好多了,然后再注意一下细节,表示捺的一只手的尾部稍稍翘起,得出“有脚才是捺”。接着,再引导他们看撇、捺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横中线和竖中线为中心,撇捺伸展到位,这样整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就定下来了。经过这样的指导,学生就能基本掌握这个字的框架和定位了。引导学生找关键笔画,并结合形体或日常生活常见的事物形象地进行理解、体验,学生对于字的把握能力就可以提高很多。 三、精思细研,品味书法艺术美
在书法教学中,笔者体会到了读帖的重要性,它能提高学生的艺术分析、鉴赏能力和修养。但在临帖之前,教师往往会叮嘱学生要先读帖,可学生看是看了却不知道要读些什么。笔者认为读帖不仅要让学生领略书法的文采,更重要的还是要从书法的角度观察其章法、笔法和情趣意境。
(一)分析式读帖
如教“横”这一课,笔者先出示原帖中的“二”字,引导学生读:两横之间有何不同?学生进行理性的分析研究,看出了两横长短、轻重、起笔和收笔的用笔、取势等变化。教师总结:这是它内在的变化,那再来看看它的外形,像什么?为了帮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在原帖“二”字外形上打出辅助线,学生一目了然。原来读一个字不但要读出它的内在的变化,还有它的外在联系。举一反三,每个字在书写前都用这种方法观察仔细后再临写,坚持一段时日,学生对单个字的书写就会有长足的进步。
(二)欣赏式读帖
书法课中除了临帖教学,还应安排一些欣赏课,引领学生对优秀的碑帖进行欣赏、揣摩,从而达到心领神会的效果。
如笔者设计的欣赏王羲之《兰亭序》这一课上,学生提出疑问,“天下第一行书”怎么会有涂改的地方,像“草稿”一样?这时教师就有必要向学生分析作者书写时的背景、心情等,让学生了解书法创作和心情、环境也息息相关。再进一步研究分析它美在哪里?《兰亭序》是王羲之饮酒后写的,是一篇没有誊写的“草稿”,保留了最初书写的随兴、自在的节奏,连思维过程的“涂”“改”墨渍笔痕,也一并成为书写节奏的跌宕变化,确立了汉字书法“行书”美学本质——追求即兴之美,保留创作者最饱满也最不修饰、最不做作的情绪。学生顿时明白好的书法作品要追求自然本真。再进一步研究分析笔法和章法,用笔轻、重、疾、徐……活泼多姿,从容挥洒。最后让学生找一找《兰亭序》里“之”的不同写法,学生非常震撼,感叹真不愧为“天下第一行书”。这一欣赏式读帖对于学生学习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形成良好的书法感觉,对通篇书法的经营是很有帮助的。
读帖不仅限于一两本,有些碑帖,不一定临,但可以阅读,领悟古人书法的精神内涵,积少成多,逐渐地吸收消化,自然会手随眼高,眼使手灵。
书法是审美与实用的结合体,是习字者用眼睛感受美,用练习探究美,用心领悟美,用手创造美的过程。所以说,书法教育不应该是机械的技法传输,教师更应该充分利用其特点成为美育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小学;美育;书法教育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15-0065-03
【作者简介】仇莉,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星韵学校(江苏常州,213000)书法教研组长,中小学一级。
书法本身有美的因素,它蕴含着点画的分布美、线条流畅美、字形的组合美、节奏的韵律美、章法的布局美等。小学生练习书法,既是对这种美的欣赏,也是对美的亲身体验。如何使他们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感悟书法的审美价值,提高创造美的能力,笔者在平日的书法教育工作中进行了一些思考和尝试。
一、形象解析,感受笔画的灵性美
在教授学生书法的基本笔画时,教师不妨研究一下卫夫人的《笔阵图》,这是一本教导孩子进入书法美学领域的“秘籍”,今天可以重新讨论其中每一堂课存在的内涵。
以《笔阵图》来看,卫夫人似乎并没有教王羲之写字,而是列举七种基本笔画的写法:“点”如高峰坠石、“横”如千里阵云、“竖”如万岁枯藤、“撇”如陆断犀象、“折”如百钧弩发、“横折钩”如劲弩筋节、“捺”如崩浪雷奔,带领年幼的王羲之进入视觉的“审美”。如第一课,只教他写“点”,练习这个“点”,感觉这个“点”。她把“点”比喻成了从高山坠落的石头,并描述石子从山上弹下的形态。这些都让一个小孩子有极为丰富的感觉。“感觉”的丰富,正是“审美”的开始。书法上一个点,是“高峰坠石”,是形状,是体积,是重量,也是速度……这些知识终究会变成孩子长大以后在书法上对一个“点”的领悟。所以看王羲之最有名的作品《兰亭序》,里面“之”字的点,每个都不一样。
当然,《笔阵图》指是一种教学精神,可以在不同时代引用不同内容。如“陆断犀象”讲的是汉字结构里面向左去的一“撇”,从右往左斜向切入。这一“撇”是“逆笔”,毛笔笔锋逆势而行,要像切断的犀牛的尖角,要像截断的大象的弯曲长牙,有锐利而又坚硬的质感。对于今天的儿童而言,犀牛角和象牙不容易接触,体会不深,所以在教学时可以因时因地改变。试想汉字里的一“撇”,尖锐、刚硬、有强烈的挫刺感,逆势而行。这样的一根线条,在今天,应当以哪样东西来比喻呢?笔者认为可以和“悬针竖”联系起来,“悬针竖”笔直向下,像针一样。“撇”就好比一根弯掉的针。弧度自然,出尖顺畅,力送笔端。而“撇”的书写过程又可以体会“掠发”的感觉。教学中,笔者请留长头发的女同学上台让同学体会一缕缕头发从掌心掠过的感觉。“撇”的书写也要像这一缕缕的头发一样柔顺,笔尖要送到撇画的末端,不要一味追求运笔的速度,要力求充分表现出撇画的美感。
教师对《笔阵图》的关心,要定位在现代的书法教育里。通过知觉体验,把书法课变得更生活化,学生能用自身感觉去体悟书法,激发兴趣,书法课也就自然而然地灵动起来了。
二、分析实践,感悟汉字的结体美
一个汉字就是一个“匀称”与“和谐”统一的整体。“匀称和谐”是书法结体中多样统一而又相对平衡基本概念。在写字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感悟汉字结构中平中见奇,静中寓动,逐步找到结体规律,从而建立一定的审美标准和审美规律。
(一)比对分析
笔者常常在黑板上展示两个范字,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学生习惯从整体上感知这两个字,或简单,或复杂,或大气,或清秀。如“目”和“木”,学生对于这两个字的整体感知就很特别。学生说:“‘目’字四周都给框住了,但看起来不沉闷,很舒服。”原因何在呢?经过讨论,大家一致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目”字外框窄长,左上角略留空隙,透气而灵动。“目”字中间两左尖横靠左不靠右,间距匀称,十分协调;而“木”字,给人的感觉是无拘无束的,撇与捺对应,左右舒展。像这样,每个字都让学生整体感知一下,每个字对于他们来说都那么亲切,那么鲜活,写起来自然能把握这个字的整体框架。
(二)实践感悟
每个字都是一个有机整体,但仅仅把握整体还不够,还要摆好“零件”,“零件”的位置摆好了,整个字就好看了。如笔者在教学“江”字的时候,让学生分析字的结构。“江”字是左右结构,属于左右结构中的左窄右宽。大概分析一下后,再细细研究每个笔画之间的关系。如“三点水”,口诀是“三点围弧,上紧下松”,三点之间笔势有联系。光有口诀还不行,再用彩色粉笔在范字的三点水上划出一条弧线,上紧下松则用小圆圈和大圆圈标出空隙,给学生一个直观的感觉。原来这就叫疏密变化,学生恍然大悟。接着再分析“工”字,稍扁,而“三点水”形窄,左收右放巧穿插。
再如“品”字,先让学生找出“口”的不同,引导学生分析得出规律:相同的三部分在书写时要有变化,主次分明,轻重得当,不能雷同,整体要和谐。再让学生上台摆一摆三个“口”,把握字形结构。“品”字上面的“口”宜居中,偏扁,下面的“口”宜左小右大。彼此避让,既平稳牢固,又生动自然。
汉字的结构多而复杂,每个字都体现着不同的美,同中求变、避让穿插、错落有致、把握重心……教师可以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引领学生观察字的结构,感知每个汉字独特的美学特征。
(三)关键笔画
每一个汉字中都有些笔画对字形的间架结构摆放有主导作用,称之为关键笔画。笔者在引导学生欣赏书法佳作,解析汉字的造字规律时,会重点帮助学生揣摩关键笔画,理解关键笔画对汉字结构所起的作用。
如“春”字,关键笔画就是撇和捺。撇、捺过开,角度过大,整个字就“趴”下了,撇、捺的角度过小,整个字看起来就缩手缩脚的,放不开。所以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用左右两只胳膊代表撇和捺,并且依照撇和捺的角度站起来比画一下放的位置,亲身体验以后,效果就好多了,然后再注意一下细节,表示捺的一只手的尾部稍稍翘起,得出“有脚才是捺”。接着,再引导他们看撇、捺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横中线和竖中线为中心,撇捺伸展到位,这样整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就定下来了。经过这样的指导,学生就能基本掌握这个字的框架和定位了。引导学生找关键笔画,并结合形体或日常生活常见的事物形象地进行理解、体验,学生对于字的把握能力就可以提高很多。 三、精思细研,品味书法艺术美
在书法教学中,笔者体会到了读帖的重要性,它能提高学生的艺术分析、鉴赏能力和修养。但在临帖之前,教师往往会叮嘱学生要先读帖,可学生看是看了却不知道要读些什么。笔者认为读帖不仅要让学生领略书法的文采,更重要的还是要从书法的角度观察其章法、笔法和情趣意境。
(一)分析式读帖
如教“横”这一课,笔者先出示原帖中的“二”字,引导学生读:两横之间有何不同?学生进行理性的分析研究,看出了两横长短、轻重、起笔和收笔的用笔、取势等变化。教师总结:这是它内在的变化,那再来看看它的外形,像什么?为了帮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在原帖“二”字外形上打出辅助线,学生一目了然。原来读一个字不但要读出它的内在的变化,还有它的外在联系。举一反三,每个字在书写前都用这种方法观察仔细后再临写,坚持一段时日,学生对单个字的书写就会有长足的进步。
(二)欣赏式读帖
书法课中除了临帖教学,还应安排一些欣赏课,引领学生对优秀的碑帖进行欣赏、揣摩,从而达到心领神会的效果。
如笔者设计的欣赏王羲之《兰亭序》这一课上,学生提出疑问,“天下第一行书”怎么会有涂改的地方,像“草稿”一样?这时教师就有必要向学生分析作者书写时的背景、心情等,让学生了解书法创作和心情、环境也息息相关。再进一步研究分析它美在哪里?《兰亭序》是王羲之饮酒后写的,是一篇没有誊写的“草稿”,保留了最初书写的随兴、自在的节奏,连思维过程的“涂”“改”墨渍笔痕,也一并成为书写节奏的跌宕变化,确立了汉字书法“行书”美学本质——追求即兴之美,保留创作者最饱满也最不修饰、最不做作的情绪。学生顿时明白好的书法作品要追求自然本真。再进一步研究分析笔法和章法,用笔轻、重、疾、徐……活泼多姿,从容挥洒。最后让学生找一找《兰亭序》里“之”的不同写法,学生非常震撼,感叹真不愧为“天下第一行书”。这一欣赏式读帖对于学生学习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形成良好的书法感觉,对通篇书法的经营是很有帮助的。
读帖不仅限于一两本,有些碑帖,不一定临,但可以阅读,领悟古人书法的精神内涵,积少成多,逐渐地吸收消化,自然会手随眼高,眼使手灵。
书法是审美与实用的结合体,是习字者用眼睛感受美,用练习探究美,用心领悟美,用手创造美的过程。所以说,书法教育不应该是机械的技法传输,教师更应该充分利用其特点成为美育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