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在面对核心素养教育改革的时候,需要思考新的教学理念对于教育教学提出的要求,继而实现教育教学行为的优化,创设出适合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教育格局和环境。为此,如何将小学生信息意识塑造、计算思维培养、信息社会责任意识树立作为重要教学内容,实现核心素养在每堂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渗透,就成为当前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性问题。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有效探讨。
一、基于实际应用,培育学生信息意识
对于小学生而言,信息素养的培育,需要从信息意识激发入手。因此在实际教育教学设计的时候,教师需要将信息意识培育作为重要节点,引导学生慢慢对信息技术学科产生兴趣,并且学会从信息技术学科的角度去审视生活现象,寻求恰当的方式去进行信息处理,判定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由此为解决问题思路的拓展奠定基础。
以四年级《制作通讯录》教学为例,本次课堂在于引导学生认识通讯录的价值,并且学会使用表格来进行通讯录的制作和设计。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就十分关注学生信息意识的激发。首先,笔者询问学生在生活中什么时候会使用通讯录。有的学生反馈在需要跟同学或者老师联系的时候,有的学生反馈在与爷爷奶奶通话联系的时候。接着笔者询问:在现实生活中,你会遇到哪些形式的通讯录?这些通讯录有什么特点?在听取学生回答之后,笔者在幻灯片上呈现对应的通讯录,然后让学生来观察这样的通讯录有怎样的特点。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进行讲述之后,笔者又设定了对应情境:还需要大家完成一个合作性的任务,这个任务需要在课后时间来进行,那当我们都在自己家里的时候,怎么与各个组员实现联系呢?很快学生想到了通讯录。接着笔者就鼓励学生使用自己掌握的通讯录的知识,以小组成员为对象,设计制作对应的通讯录。
上述案例中,学生开始对于通讯录这样的信息产生一定认知,并且判定这样的通讯录的信息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还可以依照实际小组任务情境的诉求,来使用对应的通讯录制作的技术,在此过程中学生渐渐树立了比较强烈的信息意识。信息意识培养旨在让学生根据平时学习、生活需要,思考怎么能让现代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于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理解信息意識的重要性。
二、创设实践情境,培育小学生的计算思维
从对小学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解读来看,计算思维属重要的节点之一。其关注学生是否可以在信息活动情境中使用计算机来解决现实问题——可以是提炼对应的特征,可以是建立对应的模型,可以是组织对应的数据,然后实现各项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并在此基础上制订对应问题的解决方案。简而言之,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需要为学生创设实践性的情境,使小学生的计算思维得到锻炼。
比如,在六年级下册《小猫做数学》课程学习时,实际的教学目标为:能够理解什么是变量,知道变量的作用是什么;能够创设出新变量,并且进入到计算状态;可以编写Scratch脚本来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笔者引导学生理解变量之后,接着创设出对应的实践情境:要求学生编写求1+2+3+4+5的脚本,还需要展现对应的脚本过程,在小组范围内进行交流和探讨,并且使用简易流程图来引导学生进行问题分析,尝试以脚本的方式来得出最终的结果。笔者引导学生联系小学数学知识,在教学课件上展示简易流程图引导学生尝试编写脚本,并观察脚本的运行结果。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归纳汇总,演示解决存在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学生也会遇到这样的计算任务,也可以依照上述模型来进行处理,这样就可以将计算思维与实际课程教学关联起来。在这样的关联机制构建中,小学生的核心素养也会朝着更加理想的方向发展和进步。
计算思维培养涉及数学运算与信息技术的内容,教师在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过程中,要让学生理解数学与信息技术学科的联系性。电脑信息技术的指令是依据一定的程序设计好的计算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若存在错误的指令就会出现计算失误或者错乱。上述教学案例不仅仅架构了对应的数学应用格局,还使得数学学习与计算机学习之间关联起来,由此推动学生的计算思维锻炼朝着更加有效的方向进展。
三、关注信息合规,实现信息素养的培育
安全教育不只是德育教育范畴,更要落实于具体的学科教育教学课程中,尤其要落实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当下的小学生很多已经是小网民,接触过很多电子信息产品,他们在网络世界中聊天、搜索资料,甚至像大人一样刷短视频、看朋友圈信息、购物等。这是时代的发展,但也带来了相应教育问题,教师不能忽视,需要与家长一起配合解决。小学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系统中,信息社会责任也是重要的节点,也就是说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应该让小学生意识到自己也是信息时代的行为主体,在信息社会格局中,也需要关注信息文化修养、道德和规范,履行信息行为自律等责任,并依靠这样的责任履行,使得小学生具备信息安全意识,懂得对应的法律法规,遵守对应伦理准则,确保在虚拟空间中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行为。
比如,在一次“安全上网”的活动课程中,笔者让学生去寻找一些关于智能机器人的信息资料。在查找资料的时候,有学生遇到要求注册或收费的情况。此时就需要引导学生正确识别这些网站是否存在不安全链接,使得学生意识到正规备案官网有明显的识别符号,并且即使存在文档收费的情况,也会在收费之前明确地告知使用者。如果学生遇到没有任何标识,对应文档并不完整,也没有对应的付款界面说明的,就应该树立警惕意识,不要随意扫码付款。又如,对在下载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软件捆绑的情况,也应该强化引导,使学生意识到实际的软件捆绑是如何实现的,并且知道应对方法,去规避这种情况的出现。树立安全上网的意识,并且依照信息安全规则去实现自身上网行为的管理和控制,这对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培育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就需要在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融入信息合规、信息法律等概念。
综上所述,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需要以核心素养培育为方向,由此实现教育教学行为的优化。在实际教学内容层次上,教师需要将信息意识培育、计算思维塑造、信息社会责任发展作为重中之重,采取更加有效的教育教学策略,引导实际的核心素养培育步入到更加理想的状态。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安市溪潭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黄晓夏)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有效探讨。
一、基于实际应用,培育学生信息意识
对于小学生而言,信息素养的培育,需要从信息意识激发入手。因此在实际教育教学设计的时候,教师需要将信息意识培育作为重要节点,引导学生慢慢对信息技术学科产生兴趣,并且学会从信息技术学科的角度去审视生活现象,寻求恰当的方式去进行信息处理,判定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由此为解决问题思路的拓展奠定基础。
以四年级《制作通讯录》教学为例,本次课堂在于引导学生认识通讯录的价值,并且学会使用表格来进行通讯录的制作和设计。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就十分关注学生信息意识的激发。首先,笔者询问学生在生活中什么时候会使用通讯录。有的学生反馈在需要跟同学或者老师联系的时候,有的学生反馈在与爷爷奶奶通话联系的时候。接着笔者询问:在现实生活中,你会遇到哪些形式的通讯录?这些通讯录有什么特点?在听取学生回答之后,笔者在幻灯片上呈现对应的通讯录,然后让学生来观察这样的通讯录有怎样的特点。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进行讲述之后,笔者又设定了对应情境:还需要大家完成一个合作性的任务,这个任务需要在课后时间来进行,那当我们都在自己家里的时候,怎么与各个组员实现联系呢?很快学生想到了通讯录。接着笔者就鼓励学生使用自己掌握的通讯录的知识,以小组成员为对象,设计制作对应的通讯录。
上述案例中,学生开始对于通讯录这样的信息产生一定认知,并且判定这样的通讯录的信息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还可以依照实际小组任务情境的诉求,来使用对应的通讯录制作的技术,在此过程中学生渐渐树立了比较强烈的信息意识。信息意识培养旨在让学生根据平时学习、生活需要,思考怎么能让现代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于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理解信息意識的重要性。
二、创设实践情境,培育小学生的计算思维
从对小学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解读来看,计算思维属重要的节点之一。其关注学生是否可以在信息活动情境中使用计算机来解决现实问题——可以是提炼对应的特征,可以是建立对应的模型,可以是组织对应的数据,然后实现各项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并在此基础上制订对应问题的解决方案。简而言之,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需要为学生创设实践性的情境,使小学生的计算思维得到锻炼。
比如,在六年级下册《小猫做数学》课程学习时,实际的教学目标为:能够理解什么是变量,知道变量的作用是什么;能够创设出新变量,并且进入到计算状态;可以编写Scratch脚本来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笔者引导学生理解变量之后,接着创设出对应的实践情境:要求学生编写求1+2+3+4+5的脚本,还需要展现对应的脚本过程,在小组范围内进行交流和探讨,并且使用简易流程图来引导学生进行问题分析,尝试以脚本的方式来得出最终的结果。笔者引导学生联系小学数学知识,在教学课件上展示简易流程图引导学生尝试编写脚本,并观察脚本的运行结果。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归纳汇总,演示解决存在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学生也会遇到这样的计算任务,也可以依照上述模型来进行处理,这样就可以将计算思维与实际课程教学关联起来。在这样的关联机制构建中,小学生的核心素养也会朝着更加理想的方向发展和进步。
计算思维培养涉及数学运算与信息技术的内容,教师在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过程中,要让学生理解数学与信息技术学科的联系性。电脑信息技术的指令是依据一定的程序设计好的计算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若存在错误的指令就会出现计算失误或者错乱。上述教学案例不仅仅架构了对应的数学应用格局,还使得数学学习与计算机学习之间关联起来,由此推动学生的计算思维锻炼朝着更加有效的方向进展。
三、关注信息合规,实现信息素养的培育
安全教育不只是德育教育范畴,更要落实于具体的学科教育教学课程中,尤其要落实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当下的小学生很多已经是小网民,接触过很多电子信息产品,他们在网络世界中聊天、搜索资料,甚至像大人一样刷短视频、看朋友圈信息、购物等。这是时代的发展,但也带来了相应教育问题,教师不能忽视,需要与家长一起配合解决。小学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系统中,信息社会责任也是重要的节点,也就是说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应该让小学生意识到自己也是信息时代的行为主体,在信息社会格局中,也需要关注信息文化修养、道德和规范,履行信息行为自律等责任,并依靠这样的责任履行,使得小学生具备信息安全意识,懂得对应的法律法规,遵守对应伦理准则,确保在虚拟空间中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行为。
比如,在一次“安全上网”的活动课程中,笔者让学生去寻找一些关于智能机器人的信息资料。在查找资料的时候,有学生遇到要求注册或收费的情况。此时就需要引导学生正确识别这些网站是否存在不安全链接,使得学生意识到正规备案官网有明显的识别符号,并且即使存在文档收费的情况,也会在收费之前明确地告知使用者。如果学生遇到没有任何标识,对应文档并不完整,也没有对应的付款界面说明的,就应该树立警惕意识,不要随意扫码付款。又如,对在下载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软件捆绑的情况,也应该强化引导,使学生意识到实际的软件捆绑是如何实现的,并且知道应对方法,去规避这种情况的出现。树立安全上网的意识,并且依照信息安全规则去实现自身上网行为的管理和控制,这对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培育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就需要在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融入信息合规、信息法律等概念。
综上所述,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需要以核心素养培育为方向,由此实现教育教学行为的优化。在实际教学内容层次上,教师需要将信息意识培育、计算思维塑造、信息社会责任发展作为重中之重,采取更加有效的教育教学策略,引导实际的核心素养培育步入到更加理想的状态。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安市溪潭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黄晓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