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墙之隔

来源 :文学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pi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柏油路上下来,车子颠簸着跌入一条乡村公路。也许是久旱缺雨,路面长时间风干着,农用拖拉机留下的车辙十分清晰。路两边是辽阔的农田,油菜花正在盛开,举目望去,就如同色彩明艳的油画,浩浩荡荡地往天边铺展。这是孔雀国北方的乡村,在阿格拉西边,离城区三十多公里。时值初冬,从喜马拉雅山回转过来的风带着寒意,在古老的恒河平原上涌动。空气中弥漫着植物的芬芳。与此同时,我也闻到一股人畜粪便的气息,自车窗外源源不断地渗入。
  几个拐弯之后,村子的模样显示出来。房屋普遍低矮,多数是一层的平房。最高的建筑也是因为地势。那是座孔雀教的寺庙,建在一块隆起的土丘上。据我所知,这是一幢有着两千多年历史沉淀的建筑,宗教风格异常鲜明,锥形的穹顶高耸出来,将阳光反照成金色的光晕,朦胧而又圣洁。穹顶周边停着几只孔雀,也许是见到陌生来客,它们不时扑动翅膀,发出嘹亮的鸣叫。
  萨迪把车开到村口,停下来,熄掉马达。我们下了车。风顺着乡村公路追撵过来,将树林搅得哗哗作响。空气中各種交杂的气息又浓了一些。几位农民从村口转出来,扛着农具,慵懒地走向田间,就仿佛电影中缓缓移动的慢镜头,让人感到一丝苍凉和忧伤。
  在孔雀国的北方,时间是慢的,城市里慢,乡村里更慢,慢出一种松松垮垮的节奏,让人发慌。可我们不得不去适应。三个月前,受深圳九善珠宝公司所托,我和同事小陈辗转万里,来到这个地处南亚次大陆的国家,执行“十万微笑妈妈计划”的采访和拍摄。我们选择阿格拉,是因为泰姬陵。在这座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建筑下面,葬着一位美丽的女人,她曾经为国王沙贾汗养育了十四位孩子,但也间接导致了莫卧儿王朝的衰落。她不是一位称职的王妃,但绝对是位伟大的母亲。
  拍摄期间,我和小陈就在泰姬陵旁边住着。萨迪是我们的房东,也是向导,今年二十九岁,经营着一家家庭旅馆。除了偶尔接待客人,其余时间,他无所事事,过着一种十分闲散的生活。这也是大多数孔雀国年轻人的共性,能闲着的时候,就尽可能让自己闲着,活得十分的随意,就好像有大把的时间可供挥霍。
  我点了根烟。小陈把拍摄器材搬下来,蹲在路边,一件件进行清洗和保养。这项原本简单的工作,到了孔雀国却变得相当繁琐。因空气质量太差,相机镜头隔几个小时就必须清洗一次,否则就会蒙上一层尘土。值得幸庆的是,小陈是个勤快的人,工作从不嫌烦。他兢兢业业的态度,就像面镜子,时刻照射着孔雀国人的松懈和懒散。我看了下表,十点半,距约定的时间已过了半个小时。要采访的那位母亲还没来。我们只能等,当然,我们也习惯了等。在孔雀国人的眼里,时间向来都是个模糊的概念。我在这个国家转了一圈,从北到南,行程贯穿十几座城市,还从未遇到过守时的人。
  萨迪没等多久,就失去了耐心。他回到车上,把座椅调平,眯上眼睛。他很快就睡着了。在闲散的生活方式下,这个年轻人练就了一项神奇的本领——他仿佛随时随地都能睡着。这让我羡慕不已。对我这种长期饱受失眠折磨的人来说,良好的睡眠弥足珍贵。
  我在路边找块石头,坐下来,又点了根烟,一边抽,一边百无聊赖地看着太阳从低往高攀升。时间如同抽丝,在乡村里缓缓蠕动。天空渐渐明朗起来。乡村公路被太阳照得发白,从我们脚底下穿过,再悄无声息地往前蜿蜒,到了一条小河边,突然停住。那是恒河的支流,昏黄的水面倒映着蓝天。河上看不到桥,只有一根绳索系在两岸,一艘渡船在绳索的牵引下来回往返。偶尔有水声从渡口传来,夹杂着一阵嘈杂。那是有人上岸。
  中午时分,太阳悬到头顶,将早上留下的寒意驱散一空,乡村变得温暖起来。又一阵水声和嘈杂响起。我站起身,看看脚底边,已经落了七八个烟头。我掏出纸巾,将烟头裹起,扔到了旁边的垃圾堆里。再抬头看时,渡口那边,一位女人从河堤上冒了出来,手里挎着个篮子。不用问我也知道,她就是那位我们要采访的母亲。这种判断基于她身上的服饰——一块色彩明艳的纱丽,在身上包裹一圈后,剩下半截从肩头斜挂下来。纱丽是孔雀国女性的盛装,见贵客时,会穿在身上。同时,纱丽也是两大文明古国在历史中的一次交汇。西汉时期,丝绸之路形成,我国的丝绸顺着这条古老的商路传入这个国家。两千多年之后,孔雀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大丝绸生产国,而纱丽也成为一个与丝绸同样古老的名词。
  女人从河堤下来,拐上乡村公路,慢慢向我们走近。我看不到她的样子。一路上她低垂着头,面纱从额头罩下来,遮住了大半张脸。在孔雀国的传统中,已婚女人的脸是只能给丈夫看的,到了户外,必须用面纱遮着。曾经我天真地以为,孔雀国是个出产美女的国家,女人出场,定然会伴随着曼妙的歌舞。来到这里之后我才明白,这只是影视传达的信息。现实生活中,我从孔雀国的女性身上,看到的只是辛酸和隐忍。
  过了一会,女人到了我们面前。她把篮子放下来,局促地站着,两只手规规矩矩,贴在身体两侧。一阵风吹过来,将她的面纱撩起。她的脸露了出来,旋即又被遮住,但我还是看清楚了她的样子。毕竟是养育过五个孩子的母亲,看上去她比实际年龄要苍老许多。尽管她和萨迪一样,身上有着雅利安人的血统,但日晒雨淋的乡村生活,让她早已失去了雅利安人的肤色。她的脸黑而清瘦,化过的一层淡妆淹没在皱纹里。她望向我时,目光中闪烁着一种沉甸甸的忧郁。
  女人叫维塔蒂,今年五十二岁,是萨迪的亲戚。因交通所限,这个村子十分闭塞,很少有外来人,中国人她更是生平第一次见到。两张东方面孔的出现,无疑让她有些兴奋,但同时也有些拘谨。她结结巴巴,向我们打着招呼,声音很低,羞涩中带着一丝怯意。她说的是孔雀国语,我虽听不懂,但通过肢体和神态,大致也能揣摩到她的意思。有时候,语言并不是唯一的沟通方式。我知道她是因迟到向我们表示嫌意。
  我问她是否会英语。她摇摇头,大拇指和食指捏在一起,向我比划着一个动作,意思是一点点,也就是几个简单的单词。这在我意料之中。没来孔雀国之前,我总以为这是一个英语普及的国家,来了之后却发现,能熟练掌握英语的,只有少数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在这个联邦制的国家里,存在着一千多种语言,仅官方语言就有十八种,却没有一种语言在全国通用,交流的障碍无处不在。   我走到车边,拍拍车窗,把萨迪叫醒。他揉揉眼晴,从车上下来,为我们充当翻译。交流几句之后,萨迪告诉我们,维塔蒂割了一上午的草,刚从地里回来。她家里一共有两公顷土地,都在河对岸的村庄里。每天早上,她必须坐着渡船过去,劳作一天之后,再坐着渡船从对岸返回。
  “这就是她一天的生活。”萨迪说。
  我拿出录音笔,将这些信息记录下来。我又看了看她。她似乎习惯把头低着,目光总落在自己的脚边。看得出来,她确实是刚从地里回来,脚底下还沾着半干的泥土,旁边的篮子里,放着一件干农活穿过的粗布衣服。因此我猜测,她身上的这块纱丽,应该是从地里出来之后,为了见我们匆匆换上的。我感到疑惑的是,她为什么不把家安在土地旁边?要知道,孔雀国是个农业大国,这个地处南亚次大陆的国家,有着让全世界嫉妒的气候条件,农作物一年成熟四次,农民的劳作自然也就贯穿着一年四季,永无止息。因此,这种每天坐着渡船往返的生活,也是她一辈子的生活模式,而那条没有桥的河流,是存在于她生活中的一道长久的障碍。
  “为什么不住到河那边去?”我问萨迪。
  “以前住在那邊的,”萨迪说,“后来搬过来了。”
  “为什么要搬过来?”我又问萨迪。这让我更加感到疑惑了。在我的理解中,搬家往往是为了获得更好的生活,而维塔蒂搬家,却显然与这一原则背道相驰。
  “具体是什么原因,我也不清楚。”萨迪说。他向我解释,他和维塔蒂虽然是亲戚,交往却并不多,这个村子他还是第一次来。解释完后,萨迪转达了我的疑惑。
  “当年为什么要搬家?”他问维塔蒂。
  她抬起头,看看萨迪,又看看我,嘴角边的肌肉动了一下,没说话。她似乎有意回避这个话题。片刻的尴尬之后,她转过脸去,望着村子中央的某个地方。顺着她的目光,我又看到了那座孔雀教的寺庙。金色的阳光下,锥形的穹顶一览无遗地裸露着。那几只孔雀不知何时已经飞走了,寺庙顿时显得孤寂和空荡。
  我不好再问什么,便让小陈调节好机器,准备拍摄一些花絮。小陈用三角架固定好相机,将镜头对准了她。她下意识地抬起手,遮在眼前,窘迫地躲避着镜头。她大概是第一次面对这样的场面,有些不太适应。萨迪让我们不要着急,到了家里再拍。
  她家离村口不远。顺着一条小路进去,往前约五十米,是口半月形的池塘,水葫芦密密麻麻地挤满半边池面,透过黑得发亮的池水,可隐隐见到一种长于淤泥中的水草。孔雀教寺庙就在池塘边上,残旧的倒影落在水中。寺门是敞开的,几行脚印顺着小路过来,凌乱地聚集到门前。一股檀香的气味从门里飘散出来。不知为何,我突然有种莫名的冲动,想进去看看。萨迪赶紧将我拉住,示意我不要进去。我只好打消了这个念头。从他脸上的表情,我意识到自己的唐突。
  然后就是一座院落式的农舍,与寺庙仅一墙之隔,沿贴墙的小路过去,拐个弯就到了。这是维塔蒂的家,条件还算不错,一栋平房带着两个院子,面积称得上宽敞。外面是个大院,按功能分成三个区域。左边相当于仓库,停着一辆农用拖拉机,空出来的地方,则堆满了铡碎的草料;中间是个饲养场,两个又长又深的石槽镶在地上,十几头奶牛围成一圈,把头扎在里面,正专注地吃草;右边是块菜地,种着土豆和西红柿。靠墙的地方,则搭着一排瓜果架子,藤蔓整齐地垂挂下来,在风中摇动。院中散发着一股田园味道。里面的小院被大院套着,跟住房连在一起,同时也是住房的组成部分。院子一头用防水布搭了个棚,再加一个灶台,就构成了简陋的厨房;另一头摆着一张方桌,几条长凳,用于吃饭和待客。正面是一字排开的三个房间,窗户都开得很小,从门口望进去,幽暗中浮着一块光亮,就像一只充满渴望的眼晴,窥视着外面的世界。这是孔雀王朝时期的产物,那时的女性足不出户,终身被禁锢在幽闭的房间里,一扇小小的窗口,是她们与外界沟通的唯一通道。如今,这种反人性的禁锢早没有了,但小窗的建筑风格依然在乡村里延续。与窗户契合的是,房间也很小,刚够放下一张床,那种逼仄感,让人觉得呼口气都会受到压迫。在孔雀国的乡村,房屋的布局大多如此。饮食起居对他们来说,只占很小的比重,劳作才是生活的重心,建房时,他们会尽量将空间压缩出来,留给外面的院子。
  维塔蒂把我们带到桌边,坐了下来。她是个闲不住的人,一坐下来,就有点手足无措,两只脚挪来那去,始终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地方将它们安顿下来。与我们交谈几句之后,她就匆匆起身,到灶上忙碌去了。她在煮阿萨姆奶茶。在孔雀国人的生活中,这种奶茶与咖喱一样不可或缺。
  这地方的气候确实不错,即便是冬季,依然有充足的日照。阳光从天空洒下来,毫不吝啬地铺在地上,小院安静而又温暖。叮叮当当的声音中,一股烟火味升腾起来,与奶茶的清香混在一起,缓缓飘到我们面前。维塔蒂是个干练的女人,动作相当麻利。我看到一个清瘦的背影在灶前频频晃动,仿佛蝴蝶穿花一般。小陈刚把机器架上,调试好相关的拍摄参数,一壶热气腾腾的奶茶已经端了过来。
  她给我们每人倒上一杯,院子里立马升起一股生活气息。奶茶又腻又甜,奶香中夹杂着一股很浓的生姜味,我和小陈都不太习惯。但无可否认,正是这杯奶茶,迅速拉近了维塔蒂与我们之间的距离。喝着喝着,我们就熟了。她不再那么拘谨。后来她索性揭去面纱,落落大方地面对镜头。她的话也多了起来。这时我才发现,她其实很善谈。
  她告诉我们,十一岁那年,她就出嫁了,对此我并不感到惊讶。我去过很多第三世界的国家,童婚现象见过不少。对此维塔蒂也很淡然,说这就是命运,不怪父母,这辈子贫穷,一定是因为上辈子过得太好,她不怕吃苦。真正让她备受煎熬的是,在婚后的八年时间里,她一直没能生育,因此饱受婆家和村里人的冷眼。那是她一生中最为黑暗的时期。回忆起这段往事时,她手中的茶杯剧烈地抖了一下,奶茶溢了出来,洒到桌上。她赶紧起身,去灶边拿了块抹布回来,将桌面擦拭干净。
  我知道她的恐惧从何而来。在孔雀国的乡村,有条不成文的规矩:结婚之后,女人若是在十年内没生孩子,男方就可以在支付一笔费用之后,强行结束婚姻。而被丈夫抛弃的女人,从此便丧失正常生活的权力,沦为与寡妇等同的一类人。在瓦纳纳西旅游时,我曾经去过一个寡妇村,里面生活着四千多名丧偶的女人,因太过触目惊心,我不忍描述。这么说吧,我去过不少贫民窟,但跟寡妇村比起来,所有的贫民窟都是天堂。这一点维塔蒂比我更清楚,她曾经就站在那个地狱的边缘,虽时隔多年,但那种深深的恐惧感依然如影随形,让她不寒而栗。当然,她是幸运的。十九岁那年,她的第一个女儿出生了。那声婴儿的啼哭,在她记忆里清晰如昨。女儿的到来,就如同一把钥匙,瞬间卸下了她精神上的沉重枷锁。她仿佛看到阴暗的生活中,敞开了一道口子,明媚的阳光涌了进来。她忍不住嚎啕大哭。   此后八年,她又生下了三个女儿,一个儿子。直到有了儿子,她才完成身为妻子的使命。那是她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刻。接下来,儿女的成长和教育就成为她生活的全部。为了供孩子们读书,她每天凌晨五点起来,推着一辆板车,步行三个小时,到离村子近十公里的镇上去将牛奶和蔬菜卖掉,换取孩子们的学费。回到家后,再匆忙赶往地里。几十年如一日,她就这么过着。她说这没什么,虽然苦点累点,但内心是充实的、快乐的。她说得轻描淡写,我却深知其中的艰辛。
  “你们国家不是有免费教育吗?”我问她,
  她苦笑一下,没有直接回答我,而是跟我谈起了公立学校的情况,说那里面的老师根本不管学生,中午十二点以后才去上课,下午不到四点就回家了。上课也是敷衍了事,随便讲个几分钟或十几分钟,就让学生自习,自己则织毛衣,吃瓜子。松散的课堂习气,导致学生也自由涣散,从而失去学习兴趣,甚至丧失学习能力。但凡有点经济能力的人,是绝不会把孩子送到公立学校去的。
  她的言下之意——所谓的免费教育,对这个国家的人来说,只不过是一件皇帝的新装。所以,她将五个孩子全部送进了私立学校,让他们的教育得到了保障。当然,学费也是十分高昂,即使家里有两公顷土地,在经济上她依然不堪重荷,欠下很多的债,至今还在陆续还债。让她欣慰的是,五个孩子,有三个读完硕士,两个读完本科,都去了大城市,有了体面的工作和生活。在孔雀国的乡村,这算得上是个奇迹。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将她作为拍摄对象的原因。
  采访完成,我把录音笔关掉,装进包里。对于我们此次的拍摄来说,这是一个堪称圆满的故事。然而不知为何,我却总觉得有所缺失,具体缺在哪里,又想不起来。我看了看表,下午两点半,已过了午饭时间。维塔蒂收拾好桌子,回到灶前,开始又一轮的忙碌。她很快就为我们做好午餐,用三套不锈钢的餐盘端了上来。因信仰原因,孔雀国人对生活的态度称得上潦草,一切讲求从简,在饮食上,他们明显缺乏探索的兴趣。招待客人时,隆重与否,也就是餐具上的区别,贵客用不锈钢餐具,普通客人则用一次性餐具。食物的内容却是一成不变——一种叫贾巴迪的飞饼作为主食,加上一份土豆泥,一份咸菜,一碗牛奶浸泡的豆子,顿顿都是如此。主食的制作十分简单,将摊好的面皮在平底锅上烙熟,再放在明火上过一下,烤出一股淡淡的焦味。这样的飞饼吃到嘴里,又干又硬,还带着一种糊味。对于习惯了精细烹饪的中国人来说,委实是有点难以接受。但我实在是饿了,不得不将就着吃了一点。
  维塔蒂却是一口没吃,她说在孔雀国农村,吃饭就是早晚两顿,没有午餐这一概念。招呼好我们后,她用一个塑料袋装了两张飞饼,就匆匆出去了。一阵细碎的脚步声拐个弯,消失在寺庙前方。我估计她没走多远。果然,不到五分钟,她就回来了,脑门上沁着一层细汗。不知何时,她换了身衣服,那块明艳的纱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件纯黑的纱服。这种服饰我在很多寺庙里见过。女性进寺祈祷,往往都穿着黑纱。由此可见,维塔蒂是个极其注重细节的女人。
  我打量着这座院子,里里外外,每一件家具、每一个角落,都收拾得十分干净。在这个以脏乱闻名的国家,实在是难得一见。然而,也正是这种洁净,让我有了一种强烈的直觉——在这个家里,要么是没有男人,要么就是男人长年在外。我终于意识到了,刚才采访完成后,我为什么总感到有所缺失,那是因为她的谈话里,自始至终没有出现过她的丈夫。
  “她丈夫呢?”我悄悄问萨迪。
  萨迪愣了愣,看看我,又看看她,似乎想说点什么,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他最终什么都没说。他的沉默进一步验证了我的直觉。我没有再问。她只字不提,自有她的理由,我没有必要一探到底。人也是动物。既然是动物,在同类面前,就会掩饰自己的弱点,或者伤口,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条件反射。
  吃完午饭,维塔蒂又把院子清扫了一遍,将桌子也擦干净了。她是个懂得体贴的人,说我们远道而来,一定累了,要我们休息一会儿。萨迪二话不说就趴在了桌子上。维塔蒂搬了两张躺椅出来,给我和小陈各一张。我打开椅子,刚躺下来,萨迪的鼾声已起。我也眯上眼睛,睡了一会儿。
  醒来时,日已西斜,一层红光浮在不远处的河面上。小陈正在准备器材。我们的工作还剩下最后一个环节,在太阳落山之前,得跟维塔蒂去地里,拍她劳作的画面。可是,等小陈把好器材打好包,我却闹起了肚子。我体内这套由精细菜肴培养出来的消化系统,到了孔雀国变得不堪一擊,本地人制作的食物,只要吃下去,十有八九会拉肚子。即便今天的食物是出自维塔蒂——一个如此注重清洁和卫生的女人之手,也没能幸免。我肚子里不断翻腾,像团着一把杂草,稍动一动,就隐隐绞痛。我估计自己无法坚持工作,就留在了家里,让小陈和萨迪跟着维塔蒂过河,去完成剩下的拍摄。
  我躺在椅子上,眯着眼睛,继续休息。他们一走,小院立马空了。世界格外安静,我耳边萦绕着清晰的鸟叫、虫鸣,甚至还能听到奶牛吃草时的咀嚼声,如此的微小,却又是如此的纯净,让我暂时忘却了来自肠胃的折磨。过了一会,我听到一阵诵经声,从一墙之隔的寺庙中传来,低沉而又清朗。那些由梵语构成的经文,一字一字的,仿佛珠玉一般,清晰而又干净地落在院子里,让人感受到一种咒语般神秘而又沉重的力量。
  我喜欢这种直入灵魂的梵音,近乎痴迷。我想静静听上一会,无奈肚子不允许,闹得越来越厉害。后来实在忍不住了,我不得不终止聆听。我从躺椅上爬起来,在院子里找了一圈,没有厕所,只好出门,沿着那条小路,在村子里继续找着。从村头到村尾,我问了几十户人家,无一例外,都没厕所。村民不约而同地告诉我,孔雀国农村是没有厕所的,男人随意找地方解决,女人则利用早晚的时间,去田间或者是偏僻的树林里解决。他们让我也去田间。我却无论如何也难以说服自己入乡随俗,对我而言,这是件比闹肚子本身更令人困扰的事情。后来有位善良的村民从家里推辆摩托车出来,载着我到了两公里外的一所小学,才总算是解决了这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回来时,又经过那座孔雀国教寺庙。诵经声已经停止了,但那股神秘的力量依然存在,就像只无形的手,将我往寺庙里拉。想起萨迪的眼神,我有些犹豫,在门前徘徊了好一阵子,但我最终还是没能抵挡住内心的好奇。我走了进去。里面空空荡荡,十分冷清,倒也像处清修之地。寺内唯一的陈设是尊神像。在正面的墙上,有个半人高的洞,神像就在洞里。洞开得很小,仅够容身,且下半部分用红砖砌死,神像只露着一个头。如此一来,这尊神像看上去就不像是被供着,而像是在被囚着。唯一能证明它身份的,是它前面有个一尺见方的供台,上面摆着两张飞饼。几只老鼠正围在旁边,见了人也不害怕,只顾贪婪地分享供台上唯一的供品。
  寺内如此简陋,我多少有些失望。但我不得不惊叹孔雀国人的雕刻工艺,虽然这尊神像瘦如枯骨,但面部的线条准确、生动,且棱角分明,五官活灵活现。我拿出手机,对准它,按下拍摄键,却发现手机里的成像是虚的。我又拍了几次,仍是徒劳,一张也没能拍好。让我难以置信的是,无论我如何调节拍摄模式,它在手机里的成像始终像灵魂般虚幻。我走到近前,看了看。它的面部蒙着一层灰尘,估计是疏于清扫。我把手机揣好,在它脸上拍了拍,一把尘土掉了下来。我手底下感受到一股坚硬和温度。就在这时,神像突然动了一下,两道目光向我射来。我吃了一惊,同时我也意识到,这不是一尊神像,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我瞬间想到了孔雀国的苦行僧,这是一个有着五六百万之众的庞大群体。据我所知,在这个群体中,有些人确实是为了信仰,通过修行,让灵魂通往高地,下次轮回便可进入天堂。但更多的人是为了逃避苦难,无论生活如何困顿,他们只要进入苦修期,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抛家弃子,远离俗世,接受众生的膜拜和供养。
  而眼前的这个男人,我不知他是出于什么动机而选择了苦修。但我总算是弄明白了,维塔蒂当年为什么要把家从河对岸搬过来。因为这个地方有着她的希望——一种比绝望更加渺茫、更加遥不可及的希望。这种希望让她可以放弃余生,在这一墙之隔的地方,守着丈夫的天堂之路,同时也是自己的地狱之路。我之所以有此发现,是因为供台上的供品。几个小时前,这两张飞饼就在维塔蒂的手里烙着。
  我越想越觉得凄凉、惊悚,身上一阵子发冷。我退了出来。不,准确一点地说,应该是逃了出来。回到院子里,我出了一身冷汗。然后我发现,肚子不知何时已安静下来。我的病就这样好了。
其他文献
黄 梅  黄梅之后仍是黄梅。水涨了九十九天  鹃湖上的小岛,雨帘遮着  帘内恍惚,帘外踉跄  就坐一会儿吧,打滑的心事滚到湖里  水波不兴,水下有难言的水荇与石头  纠缠。弱水岂止三千  一勺的水都难以饮下  倘若它能忘忧,倘若它能忘记  这水与水的碰撞  只当无鱼的水洼,提裙而过  我的湖泊太小  雨滴,敲痛肋骨  不能再涨水了,不能  风吹倾斜的石桥  我的湖泊太小,堤岸过于多情  没有船可以
期刊
暗 示  湖水的荡漾性带有鲜绿的底色  附在上面的荷叶  格外鲜绿。穿苹果绿的女人  缓慢、悠闲。仿佛来自一座果园  那鲜绿,不小心,会掉下来  这时,蜻蜓扇动翅膀  缓慢地落在水上。仔细近看  那浅苔绿的肚皮,紧紧地  吸附在湖面。吸附是理性的  给浅暗不一的水面带来悬念的暗示  顿 悟  红粉乱世。处于事物中心的人  早已不知去向  那時,我太年轻  每一个错觉般的犹疑  比起一层层的犹疑,更
期刊
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将一种全身蜂蜜色的甲虫命名为格蕾塔的时候,我才上幼儿园。新闻播报那会儿,我正给爸爸展示一幅绘画作品。  我至今仍记得画纸上厚厚的油彩,纯色的堆积。背景是两片蓝色,一深一浅,一上一下。我想借此表达的是大海和天空。画的正中间是一个线条小人,套着一个小黄鸭泳圈。我还画了露出水面的海豚和海龟,一条喷出水柱的鲸鱼,还有两只飞在空中的海鸥。海面上还有各色的斑点。不知道父亲当时有没有从我拙劣的
期刊
一  阿菜不是他的真名,我只是听了别人对他的称呼后作出的臆断,究竟是否有阿差、阿猜、阿灿、阿察等等的可能,已无从考究。总之,阿菜已经当官了,至于官多大不好说,归他管的有一百零八人,按照这个人数规模,顶多也就是个连级干部。但是,这些人中有局长、处长、科长、书记,比如唐兄就是市里某局的局长,三叔是市贸易公司书记,二婶是科长,大表姐是省里处长。如果按照这个管辖权来推算,他阿菜还真搞不清自己该是哪一级官。
期刊
诗的新鲜  应永远保持对诗新鲜的饥饿感。  像昨天才刚刚写诗,  在词语和词语间放下身段,  动用所有矜持、修辞和天命,  喂养它脆弱的胚胎。  这脐带连着所有的秘密。  像五岁那年的一个黄昏,  我独自发现门口长出的春笋,  回头去寻找母亲封存的锄头,  她正在服装厂修改另一种植物纤维。  后来,河流改道童年被迫迁徙,  宿命的结绳捆绑着忧郁的行程。  它在改变着诗行既定的节奏:  在亲人离世中
期刊
1、影子  村里的楸树开花了,蜜蜂腿上沾满花粉振翅起飞,样子像一架负重的直升飞机,两腿并拢,极其标致。蜜蜂在高处飞,影子在低处飞,掠过一片片花瓣。它停一下,影子停一下,再加速,影子跟着加速。  惹得地上的蚂蚁也想长一对会飞的翅膀。  苹果园里劳作的人们,影子不离左右,一会儿影子背着人,一会儿人背着影子,站在树上疏花的人全是影子背着人。有时影子走在了人的前面,有时走在后面,或者左边、或者右边。影子像
期刊
一片叶子落在鸟巢里  郭冬朋的父亲早逝的那个秋日  一片叶子恰好落进,他家院门外  一棵老杨树上的鸟巢里  送别的人们  都没有觉察到这个细节  就像人们看不见亡灵,将魂归何处  我躲在父亲身后  无意中抬头,瞥见了那一瞬  这让我惊魂不定,我不敢告诉任何人  这个秘密  超度的佛音被秋风吹得无影无踪  仿佛那些飘忽不定的  落叶和离鸟……但在第二年春天  有一次,我路过郭冬朋家门口  那棵长出新
期刊
我曾如此生活  我曾如此生活  用额头予高墙以痛击  以半条腿试探悬崖的战栗  我曾是课堂的反面教材  一度躲到镜子的背面生活  挨个品鉴流落街头的不义之词  我曾一边迎光生长  一边于淤泥中牢牢扎根  我在心里将一根世俗之铁  掰成两段,再用假笑缝合  我和疯子长久握手,以换取  转身呕吐的充足理由  我自我唾弃,以戳洗脊梁  仅有的一丝高贵  我用笔直的睡姿修正昨日的婢膝  我以持久的沉默掩饰
期刊
山 中  1  众松环抱一个寺庙  寺庙独立在众松之中  一个环翠寺长久以来  只有一个和尚  佛众信徒亦众  香火长燃不息  长燃不息的香火  就像众松环抱着寺庙  2  冷冷清清凄凄惨惨  南无阿弥陀南无阿弥陀  山门敞开,但寺门紧锁  玉佛的我在里面卧睡  众佛的我在里面告示  ——庚子谢绝见客  在一棵大松树下  我询问和尚呢  义工手指间云雾深深  ——他就在这山中  不知何处不知何处 
期刊
星星蹿上天空,白天距离大地越来越远,屋顶的炊烟也只留下了淡淡的尾巴。  我刚喝完碗里的最后一口汤,就听见“铛铛”几声响,穿透即将四合的夜幕。这是已经出门的人敲击铁锨发出的信号:大家该动身了。我得承认,第一个出门的肯定怀庄子,他是胆量最好的成年人,像我一样的娃娃,在他眼中不过是凑个人数儿罢了。  燥燥烘烘的夏天过去,秋天的夜晚不冷不热,即便有些凉意,也没有人在乎,穿过大半个村庄,走上半截山路,都会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