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十分重要,本文从阅读内容的筛选及教师教学过程中具体操作等方面谈了作者的一些看法和做法。文章列举了大量教学实例和补充阅读内容的题目等,于教学实践而言可行性较强。
关键词:阅读教学、高中语文、教学活动
新课改要求高中生做到“三读”——自读、研读、扩读,三者互为前提,互为因果,缺一不可。无论是提高自身素质还是为高考做准备,高中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一、指导学生对某些课文精读
由于语文高考不像其它科目那样和课本联系紧密,学生往往不太重视教材。语文老师要注意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同时这也可能在客观上使学生认为课本不重要,看不看无所谓。其实,教材所选的文章大多数是名家名著,也有一定的代表性,教师有义务筛选一些文笔优美、内涵丰富的课文来指导学生精读。
1、对优美文段的鉴赏、仿写、吟咏、背诵。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课文的语言特色方面去鉴赏,提醒学生注意课文的修辞、句式、韵律、词语的运用等方面。当然并非每一篇课文都按部就班,而应该因课文的特点设置不同的精读方案。例如学习《故乡的榕树》可以抓住课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和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让学生在脑海中勾勒那一幅幅悠然明丽的乡村风景画,引导学生沉浸于美的享受中。笔者在讲授这篇课文时还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仿写文章中的优美语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而对于像《我很重要》、《与妻书》、《项脊轩志》等抒情散文及现当代诗歌类课文则要引导学生深情朗读,把自己融入作品的氛围中,酝酿真挚的感情,使文章能够实现二度创作。
2、整体把握,对课文写作手法进行分析。某些文章的亮点不是体现在优美语段方面,而是反映在课文的整体构思或深刻意蕴等方面。通常这类文章的文字质朴不雕琢,却耐人寻味。教师可以从写作手法方面指导学生精读,如课文是否采用了小中见大、对比、象征、巧合、衬托、托物言志、悬念等写作手法。例如《菱角的喜剧》、《差别》、《拿来主义》等课文均可从这个方面设置精读方案。在这类课文的阅读教学过程中还要提醒学生从生活出发举出一些或“小中见大”或“托物言志”之类的例子,以便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同时也使他们能够领悟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哲理。
3、指导学生写诗词鉴赏文章。课文中选入的诗词一般字数不多,再经过教师讲解后学生很快就能理解和背诵。这样似乎就达到了课本要求,师生们也很容易就此结束该首诗词的学习。其实,这样的教学只是教会了学生一首诗词而已,浩瀚的诗词王国还有何其多的名作等待我们去赏鉴去领悟。所以,笔者在诗词教学过程中会选取一二有代表性的作品让学生去研读,让他们将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感悟化为文字。教师应该指导他们在读的过程中,对诗歌的某一方面,如语言美、结构美、绘画美、音韵美、思想美、独特美等,有独到的体会就马上记下来;鼓励他们发现诗中的“美”,培养阅读能力和创新意识。日积月累,学生的鉴赏水平自然有所提高。“写”的过程是“读”的深化。
二、关注生活的阅读
人言“汉字是中国文人生命中的酒”,阅读是一种享受。阅读使我们的心灵得到净化,使我们从喧嚣的凡俗社会中挣扎出来到达理想的彼岸,所以我们在享受阅读的同时可能会和有诸多不如意的现实社会渐渐远离。故而,在高中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筛选文章时不要忘记关注生活。
生活是现实的、具体的人的生活;生活是多种多样的,生活是离不开社会的。关注生活的阅读不仅是心灵与文字的交流,更是读者内省与自察的过程。关注生活的阅读伴随着感悟和体会,浮荡的灵魂渐归平静,让读者始终保持着一份纯净而又向上的心态,不失信心而又准确地进入社会生活。笔者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除了选取王小波《我的精神家园》之类文章还有大量揭示妇女命运、社会底层人物、生活哲理等内容的文章。例如李国文的《桐花时节》、柯岩的《红泪》、余秋雨的《老屋窗口》等文章中塑造了女主人翁众多的优点却抗争不过不公的命运;而卢卫平的《老鼠家史》和柳冬妩《在城市里跳跃》等诗文不仅触及到底层人民的血泪和屈辱生活,更是对民工进军城市所带来的一系列反应进行了理性的思考;金仁顺的《小人物》、张抗抗的《牡丹的拒绝》、周国平的《人生寓言》等又催生了读者对生命、对集体意识的反省能力和批判精神……关注生活的阅读总是牵引着读者回到真实的生命状态,它使我们认真去悟内心深处的灵性之光。
三、与经典为友的阅读
高中生的阅读兴趣大多相同。他们会毫不犹豫地买下几十元一本的漫画或市面上正流行的畅销书,但他们未必愿意买一套《红楼梦》。其实,经典往往比时尚更接近真实,因为它经过了岁月的淘洗,阅读脱离了经典而一味去追赶时尚就是一种媚俗的表现。必修4选了《宝玉挨打》这一片段,在授课时笔者意外地发现:即使是东莞中学这样的重点中学,对《红楼梦》这部经典著作稍许了解的学生屈指可数,他们甚至没有看过《红楼梦》电视剧。所以笔者要求学生在暑假期间不做其它的语文作业,只需专心阅读《红楼梦》,并写一些读后感或书评类的文章。另外像《<史记>选本》、《世说新语》、《古文观止》、《儒林外史》、《聊斋志异》、《三国演义》等古文经典都应适当地让学生有所了解。笔者认为教师在上经典著作的节选课文时应该给学生多介绍一些全集的其它内容,尽量地引发培养他们对经典的兴趣。
以上文字谈到阅读教学的内容和一些具体操作。其实在教学过程中还有必要通过一些活动来增加学生的兴趣,保障阅读的质量。笔者愿意将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做法拿来和大家分享。1、原文标记,圈点评论。2、先读后写。学生可以从写作技巧、语言审美等方面写点评文字,也可以写读后感,或对文章进行仿写、改写、续写等。这样既能保证学生阅读的质量又可以锻炼其思维。批改这些文字时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对文章观点进行逆向分析,抒发各自不同的见解。3、设计问题。根据阅读内容设计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怎样阅读和解析文章。4、举行手抄报比赛。5、出版班刊。6、课前五分钟。 不同的老师有不同形式的课前五分钟。上一年笔者执教的两个班级在每堂课的开始几分钟都是由学生上讲台去介绍一篇自己喜欢的文章或向同学推荐自己最喜欢的书。
(作者单位:河北省邯郸市钢苑中学)
关键词:阅读教学、高中语文、教学活动
新课改要求高中生做到“三读”——自读、研读、扩读,三者互为前提,互为因果,缺一不可。无论是提高自身素质还是为高考做准备,高中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一、指导学生对某些课文精读
由于语文高考不像其它科目那样和课本联系紧密,学生往往不太重视教材。语文老师要注意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同时这也可能在客观上使学生认为课本不重要,看不看无所谓。其实,教材所选的文章大多数是名家名著,也有一定的代表性,教师有义务筛选一些文笔优美、内涵丰富的课文来指导学生精读。
1、对优美文段的鉴赏、仿写、吟咏、背诵。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课文的语言特色方面去鉴赏,提醒学生注意课文的修辞、句式、韵律、词语的运用等方面。当然并非每一篇课文都按部就班,而应该因课文的特点设置不同的精读方案。例如学习《故乡的榕树》可以抓住课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和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让学生在脑海中勾勒那一幅幅悠然明丽的乡村风景画,引导学生沉浸于美的享受中。笔者在讲授这篇课文时还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仿写文章中的优美语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而对于像《我很重要》、《与妻书》、《项脊轩志》等抒情散文及现当代诗歌类课文则要引导学生深情朗读,把自己融入作品的氛围中,酝酿真挚的感情,使文章能够实现二度创作。
2、整体把握,对课文写作手法进行分析。某些文章的亮点不是体现在优美语段方面,而是反映在课文的整体构思或深刻意蕴等方面。通常这类文章的文字质朴不雕琢,却耐人寻味。教师可以从写作手法方面指导学生精读,如课文是否采用了小中见大、对比、象征、巧合、衬托、托物言志、悬念等写作手法。例如《菱角的喜剧》、《差别》、《拿来主义》等课文均可从这个方面设置精读方案。在这类课文的阅读教学过程中还要提醒学生从生活出发举出一些或“小中见大”或“托物言志”之类的例子,以便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同时也使他们能够领悟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哲理。
3、指导学生写诗词鉴赏文章。课文中选入的诗词一般字数不多,再经过教师讲解后学生很快就能理解和背诵。这样似乎就达到了课本要求,师生们也很容易就此结束该首诗词的学习。其实,这样的教学只是教会了学生一首诗词而已,浩瀚的诗词王国还有何其多的名作等待我们去赏鉴去领悟。所以,笔者在诗词教学过程中会选取一二有代表性的作品让学生去研读,让他们将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感悟化为文字。教师应该指导他们在读的过程中,对诗歌的某一方面,如语言美、结构美、绘画美、音韵美、思想美、独特美等,有独到的体会就马上记下来;鼓励他们发现诗中的“美”,培养阅读能力和创新意识。日积月累,学生的鉴赏水平自然有所提高。“写”的过程是“读”的深化。
二、关注生活的阅读
人言“汉字是中国文人生命中的酒”,阅读是一种享受。阅读使我们的心灵得到净化,使我们从喧嚣的凡俗社会中挣扎出来到达理想的彼岸,所以我们在享受阅读的同时可能会和有诸多不如意的现实社会渐渐远离。故而,在高中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筛选文章时不要忘记关注生活。
生活是现实的、具体的人的生活;生活是多种多样的,生活是离不开社会的。关注生活的阅读不仅是心灵与文字的交流,更是读者内省与自察的过程。关注生活的阅读伴随着感悟和体会,浮荡的灵魂渐归平静,让读者始终保持着一份纯净而又向上的心态,不失信心而又准确地进入社会生活。笔者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除了选取王小波《我的精神家园》之类文章还有大量揭示妇女命运、社会底层人物、生活哲理等内容的文章。例如李国文的《桐花时节》、柯岩的《红泪》、余秋雨的《老屋窗口》等文章中塑造了女主人翁众多的优点却抗争不过不公的命运;而卢卫平的《老鼠家史》和柳冬妩《在城市里跳跃》等诗文不仅触及到底层人民的血泪和屈辱生活,更是对民工进军城市所带来的一系列反应进行了理性的思考;金仁顺的《小人物》、张抗抗的《牡丹的拒绝》、周国平的《人生寓言》等又催生了读者对生命、对集体意识的反省能力和批判精神……关注生活的阅读总是牵引着读者回到真实的生命状态,它使我们认真去悟内心深处的灵性之光。
三、与经典为友的阅读
高中生的阅读兴趣大多相同。他们会毫不犹豫地买下几十元一本的漫画或市面上正流行的畅销书,但他们未必愿意买一套《红楼梦》。其实,经典往往比时尚更接近真实,因为它经过了岁月的淘洗,阅读脱离了经典而一味去追赶时尚就是一种媚俗的表现。必修4选了《宝玉挨打》这一片段,在授课时笔者意外地发现:即使是东莞中学这样的重点中学,对《红楼梦》这部经典著作稍许了解的学生屈指可数,他们甚至没有看过《红楼梦》电视剧。所以笔者要求学生在暑假期间不做其它的语文作业,只需专心阅读《红楼梦》,并写一些读后感或书评类的文章。另外像《<史记>选本》、《世说新语》、《古文观止》、《儒林外史》、《聊斋志异》、《三国演义》等古文经典都应适当地让学生有所了解。笔者认为教师在上经典著作的节选课文时应该给学生多介绍一些全集的其它内容,尽量地引发培养他们对经典的兴趣。
以上文字谈到阅读教学的内容和一些具体操作。其实在教学过程中还有必要通过一些活动来增加学生的兴趣,保障阅读的质量。笔者愿意将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做法拿来和大家分享。1、原文标记,圈点评论。2、先读后写。学生可以从写作技巧、语言审美等方面写点评文字,也可以写读后感,或对文章进行仿写、改写、续写等。这样既能保证学生阅读的质量又可以锻炼其思维。批改这些文字时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对文章观点进行逆向分析,抒发各自不同的见解。3、设计问题。根据阅读内容设计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怎样阅读和解析文章。4、举行手抄报比赛。5、出版班刊。6、课前五分钟。 不同的老师有不同形式的课前五分钟。上一年笔者执教的两个班级在每堂课的开始几分钟都是由学生上讲台去介绍一篇自己喜欢的文章或向同学推荐自己最喜欢的书。
(作者单位:河北省邯郸市钢苑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