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新课程背景下,“吃透教材”意味着教师对教材通过反复钻研,深入研究,达到了如指掌。如果教师不能“吃透教材”,教师的教学就缺乏灵感,就做不到举一反三,就不能利用教材、整合教材,将教材中的各个知识点综合起来,相互照应,融为新的知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新课程;吃透教材;重要性;价值
一、 问题的提出
在教育价值多元化、数学教材市场化的今天,我们有必要深入分析并讨论如下的一些基本命题:新课程背景下,还要不要提倡“吃透”数学教材?什么叫做“吃透”数学教材?如何才能“吃透”数学教材?
二、 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师“吃透”教材的重要性
“吃透教材”意味着教师对教材通过反复钻研,查阅资料,深入研究,达到了如指掌。教材在教师心中清晰明朗,而不是“伸手不见五指”,“抬头漆黑一团”。如果教师不能“吃透教材”,教师的教学就缺乏灵感,就做不到举一反三,就不能利用教材、整合教材,将教材中的各个知识点综合起来,相互照应,融为新的知识。也谈不上在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下,深挖、调整、补充教材,成为具有相应的实际教学能力与教育智慧的老师,更无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 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师“吃透”教材的价值
(一) 凝聚于数学教材本身的价值决定了“吃透”数学教材的价值。
数学教材是字、符、图、表组成的意义符号系统,是由众多专家协作,经过反复思考而编写的数学学习资料,对数学教材内容处理以及表现数学本质方面往往有他们独到的想法。因此,单个数学教师(甚至数学教师群体)在设计数学教学过程时要整体地超越数学教材编写专家,尽管也具有一些优势(比如对特定学生群体的把握),但是更多地会面临着多方面的现实困难(尤其是时间和精力)。
(二) 实践中一些不合理教学现象凸显了“吃透”数学教材的价值。
一个不能“吃透”数学教材的教师,或许能够“照本宣科”或者拿着别人的教案“依样画葫芦”去上课,但是学生的收获必然不会大。比如,就初中“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教学而言,学生或许掌握了相应的数学概念以及基本解法,但对数学教材中所凝聚的“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对立统一思想”却很难真正掌握。
四、 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师怎样“吃透”数学教材
(一) 通读教材,系统归类,全面了解各部分内容在本单元和本册书中的位置和作用
首先,通读教材,把教材内容按知识体系再进行归纳,实现把课本变薄。其次,对于要准确定位并实现一节课的教学目标,须把本节课放在本单元、本册书中。
如“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中,包括“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大小比较、生活中的小数、求一个小数的近似值”。上面这些内容是在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同时本单元是学生学习后面“整数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以及初步学习用小数知识解决问题”等内容的基础。这是对第四单元在教材中的位置和作用的简要了解。
(二) 深入解读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每节课的知识点。
在清楚每节课在单元和整册书中的位置和作用后,第二步教师要“钻”进教材之中,集中精力备好每一节课,解读其知识内容,弄清编排意图。具体做到“两看四找”,即一看本课时教材安排了哪些知识点,二看知识点间的关系,也就是教材中所提供的明线。
“四找”即一找起点。所谓起点,就是新知识在原有知识基础上的生长点,即提供给学生最近发展区域的信息。比如上面提到的“化简小数”中安排的知识的承接点“应用小数的性质,可以根据需要改写小数”就直接点明了新知的起点。
二找“重点”。重点是新知识的主体部分,教材中的重点内容是一堂课的灵魂,体现在教材的呈现上是“知识的形成过程”。以本单元第一课时小数的意义为例:小数的意义的重点内容是理解小数的意义,其过程三个层次编排:先通过分米数改写成米数,说明十分之几的数用一位小数来表示;再通过厘米数改写成米数,说明百分之几的数用两位小数来表示;然后通过毫米数改写成米数,说明千分之几的数用三位小数来表示。三个层次的内容共同说明,把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可以用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表示,再进一步用小数表示。在上面的基础上抽象、概括出小数的意义,说明:“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考虑到学生的理解能力,在描述小数的意义时,教材淡化了十进分数为什么可以依照整数的写法用小数来表示的道理,着重从“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的角度说明小数的含义。使学生明确: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最后教材说明小数的计数单位,单位间的进率由学生自己填出。
三找难点。所谓难点,即大多数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难点和重点有时是一致的,比如“小数的性质”一课,重点难点都是理解掌握小数的性质。有时重点和难点又有不同,但一般情况下是重点里面的难点,比如“小数的大小比较”的难点是区分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和整数的大小比较方法的不同,并不是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所以一般情况下难点的确定依据是①知识的难易程度;②学生的实际状况。这需要教师除了认真研读教材外,还要对学生的知识底数了如指掌。
四找训练点。训练点即根据新知所设计的有针对性的练习题目。其一:练习题目在教材中的“做一做”和练习中集中体现,教师可灵活使用、选用;比如学习了“小数的计数单位”后,教材中在练习九安排了有针对性的注重基础、突出重点的第三小题和第五小题;学习“小数的意义”后的做一做和练习九的1、2、4小题。其二: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适当设计具有趣味性、层次性、开放性、综合性的练习题目,以提高训练效果。学习“小数大小的比较”后,可设计学生在卡片上写数比大小的练习:如同桌之间各写出一个小数,看谁的数比较大?还可以设计测量小组同学的身高,按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序。这样既增加了趣味性,又具有开放性,使学生在其乐融融中得以巩固新知。
参考文献:
[1]潘小明.关于吃透教材的若干思考[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
[2]董玉凤.例谈如何把握与理解教材[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8(23):49-51.
作者简介:
马永刚,云南省昆明市,昆明五华区先锋小学。
教育中幼儿自信心的培养策略[J].參花(上),2018(6):119.
作者简介:
罗波,四川省广元市,广元市市级机关幼儿园。
family: 宋体’
关键词:小学数学;新课程;吃透教材;重要性;价值
一、 问题的提出
在教育价值多元化、数学教材市场化的今天,我们有必要深入分析并讨论如下的一些基本命题:新课程背景下,还要不要提倡“吃透”数学教材?什么叫做“吃透”数学教材?如何才能“吃透”数学教材?
二、 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师“吃透”教材的重要性
“吃透教材”意味着教师对教材通过反复钻研,查阅资料,深入研究,达到了如指掌。教材在教师心中清晰明朗,而不是“伸手不见五指”,“抬头漆黑一团”。如果教师不能“吃透教材”,教师的教学就缺乏灵感,就做不到举一反三,就不能利用教材、整合教材,将教材中的各个知识点综合起来,相互照应,融为新的知识。也谈不上在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下,深挖、调整、补充教材,成为具有相应的实际教学能力与教育智慧的老师,更无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 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师“吃透”教材的价值
(一) 凝聚于数学教材本身的价值决定了“吃透”数学教材的价值。
数学教材是字、符、图、表组成的意义符号系统,是由众多专家协作,经过反复思考而编写的数学学习资料,对数学教材内容处理以及表现数学本质方面往往有他们独到的想法。因此,单个数学教师(甚至数学教师群体)在设计数学教学过程时要整体地超越数学教材编写专家,尽管也具有一些优势(比如对特定学生群体的把握),但是更多地会面临着多方面的现实困难(尤其是时间和精力)。
(二) 实践中一些不合理教学现象凸显了“吃透”数学教材的价值。
一个不能“吃透”数学教材的教师,或许能够“照本宣科”或者拿着别人的教案“依样画葫芦”去上课,但是学生的收获必然不会大。比如,就初中“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教学而言,学生或许掌握了相应的数学概念以及基本解法,但对数学教材中所凝聚的“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对立统一思想”却很难真正掌握。
四、 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师怎样“吃透”数学教材
(一) 通读教材,系统归类,全面了解各部分内容在本单元和本册书中的位置和作用
首先,通读教材,把教材内容按知识体系再进行归纳,实现把课本变薄。其次,对于要准确定位并实现一节课的教学目标,须把本节课放在本单元、本册书中。
如“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中,包括“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大小比较、生活中的小数、求一个小数的近似值”。上面这些内容是在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同时本单元是学生学习后面“整数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以及初步学习用小数知识解决问题”等内容的基础。这是对第四单元在教材中的位置和作用的简要了解。
(二) 深入解读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每节课的知识点。
在清楚每节课在单元和整册书中的位置和作用后,第二步教师要“钻”进教材之中,集中精力备好每一节课,解读其知识内容,弄清编排意图。具体做到“两看四找”,即一看本课时教材安排了哪些知识点,二看知识点间的关系,也就是教材中所提供的明线。
“四找”即一找起点。所谓起点,就是新知识在原有知识基础上的生长点,即提供给学生最近发展区域的信息。比如上面提到的“化简小数”中安排的知识的承接点“应用小数的性质,可以根据需要改写小数”就直接点明了新知的起点。
二找“重点”。重点是新知识的主体部分,教材中的重点内容是一堂课的灵魂,体现在教材的呈现上是“知识的形成过程”。以本单元第一课时小数的意义为例:小数的意义的重点内容是理解小数的意义,其过程三个层次编排:先通过分米数改写成米数,说明十分之几的数用一位小数来表示;再通过厘米数改写成米数,说明百分之几的数用两位小数来表示;然后通过毫米数改写成米数,说明千分之几的数用三位小数来表示。三个层次的内容共同说明,把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可以用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表示,再进一步用小数表示。在上面的基础上抽象、概括出小数的意义,说明:“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考虑到学生的理解能力,在描述小数的意义时,教材淡化了十进分数为什么可以依照整数的写法用小数来表示的道理,着重从“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的角度说明小数的含义。使学生明确: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最后教材说明小数的计数单位,单位间的进率由学生自己填出。
三找难点。所谓难点,即大多数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难点和重点有时是一致的,比如“小数的性质”一课,重点难点都是理解掌握小数的性质。有时重点和难点又有不同,但一般情况下是重点里面的难点,比如“小数的大小比较”的难点是区分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和整数的大小比较方法的不同,并不是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所以一般情况下难点的确定依据是①知识的难易程度;②学生的实际状况。这需要教师除了认真研读教材外,还要对学生的知识底数了如指掌。
四找训练点。训练点即根据新知所设计的有针对性的练习题目。其一:练习题目在教材中的“做一做”和练习中集中体现,教师可灵活使用、选用;比如学习了“小数的计数单位”后,教材中在练习九安排了有针对性的注重基础、突出重点的第三小题和第五小题;学习“小数的意义”后的做一做和练习九的1、2、4小题。其二: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适当设计具有趣味性、层次性、开放性、综合性的练习题目,以提高训练效果。学习“小数大小的比较”后,可设计学生在卡片上写数比大小的练习:如同桌之间各写出一个小数,看谁的数比较大?还可以设计测量小组同学的身高,按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序。这样既增加了趣味性,又具有开放性,使学生在其乐融融中得以巩固新知。
参考文献:
[1]潘小明.关于吃透教材的若干思考[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
[2]董玉凤.例谈如何把握与理解教材[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8(23):49-51.
作者简介:
马永刚,云南省昆明市,昆明五华区先锋小学。
教育中幼儿自信心的培养策略[J].參花(上),2018(6):119.
作者简介:
罗波,四川省广元市,广元市市级机关幼儿园。
family: 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