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67年11月我来到北大荒插队,第二年开春,部分知青就被抽调到机务排做拖拉机手,其余下地劳动或养马喂猪,被称做大田排和后勤排。我们相互戏称“油耗子”、“大田鼠”。在我们心中,黑土地、拖拉机、垦荒、收获,一起构成了青春岁月的浪漫。
1969午4月正是播种季节,12日是我的夜班,大约八九点钟的时候,旁边的一台播种机上有一根排种管堵了,我赶忙过去解决。去过北大荒的人都知道,农忙的时候,机务、大田两个排的人员经常穿插使用。一般都是两三个机务排的人和四五个大田排的人编成一组,所以出了故障义不容辞应由机务排的人排除。漆黑一团的地里,即使有再多的照明灯,绝大多数的地方都属于黑暗角落。4月的北大荒还是很冷的,我在线手套里又戴了一副绒手套。就在我找到堵塞的排种管准备卸下时,传动轴上的开口销子勾住了我的手套。我的第一反应是抽出手来,但两副手套把手箍得太紧了。接下来的事就发生在几秒钟内,我的手掌部被卡在了两个排种盒之间,被勾住的手套随着传动轴继续转动,强大的撕扯感让我尖叫起来,旁人大声呼喊让驾驶员停车。
我的师傅开来一辆拖拉机,用车前的大灯照着,拿来了一切用得上的工具,该拆的拆,能卸的卸,还不行就用随身带的水果刀来割。我尽量表现坚强点,可是还是忍不住大声喊痛。至少过了十分钟,我的手才被取出来。我记起以前看到书上说疼痛是从知道自己负伤开始的,不清楚伤势会减少疼痛感。所以手取出来以后我只敢飞快瞥一眼,不敢仔细看,只感觉手指严重变形,细长而且苍白。
在我的手还卡着取不出来的时候,师兄张吉祥就被派回报信。他惊慌失措跑回连队,报告我的“手没了”。所以当东方红拖拉机以五挡的速度冲进营区时,路边已经站满了人,没想到车门一开,“手没了”的我自己跳下车来,让全体人都始料不及。汽车马上发动,载着我直奔20里外的团部医院。很多年后我一直不可思议,当年的我怎么会那么冷静。在车上脑子里居然还在想上工前跟炊事员约好的夜餐饺子。
那晚团部医院值班的是牙科的贾医生,我躺在手术台上,医护人员边处理伤口边小声议论。我听到了声音不大的“截肢”两个字。这时我才真正有了恐惧感。红口白牙的说,白纸黑字的写,可那都是别人的手,我的头感觉轻飘飘,绝望地说,我不截肢!贾医生说,伤成这样,不截肢怎么行?
我的出院诊断书上写着:粉碎性骨折、开放性挫伤。左手中指从根部几乎缝了一圈,食指截去第一节,其他许多地方皮开肉绽。大概是牙科大夫做的手术,截肢的创面在骨与肉齐平的状态下抻着缝上了,包着指端只有一层薄薄的皮。不过在那个年代,那种医疗环境,这样的结局怪不得谁。
手术的当晚,我托着手臂在病房的走廊里来回走了一夜,一声没吭,自始至终没有眼泪。伤还没有痊愈我就回到了拖拉机上,扭着身子用右手挂挡。
在播种机上常发生的违反操作规程是用手去捅排种齿轮,那样会被齐整整地咬下一截,年年春播必讲。我的事故属于偶然事件,但不知被谁演绎成了“经典错误”。以后几年的播种时分,“某年某人出过这样的工伤”通过广播传向公社四面八方,它对我的伤害胜过断指。我只能对着广播喇叭无声地抗议。
回城后,我的第一个工作是服装厂缝纫工。我用残缺的手在流水线上干了七八年,年年是质量标兵。退休后,我学过编织小工艺品。凭着对色彩的敏感和做事的认真,我手中诞生的作品赏心悦目为人称道。
受伤那一年我还不到19岁。之后近40年,我的左手丝毫没有影响任何工作。我从没觉得自己和残疾有什么关系。
(责编:孙展)
1969午4月正是播种季节,12日是我的夜班,大约八九点钟的时候,旁边的一台播种机上有一根排种管堵了,我赶忙过去解决。去过北大荒的人都知道,农忙的时候,机务、大田两个排的人员经常穿插使用。一般都是两三个机务排的人和四五个大田排的人编成一组,所以出了故障义不容辞应由机务排的人排除。漆黑一团的地里,即使有再多的照明灯,绝大多数的地方都属于黑暗角落。4月的北大荒还是很冷的,我在线手套里又戴了一副绒手套。就在我找到堵塞的排种管准备卸下时,传动轴上的开口销子勾住了我的手套。我的第一反应是抽出手来,但两副手套把手箍得太紧了。接下来的事就发生在几秒钟内,我的手掌部被卡在了两个排种盒之间,被勾住的手套随着传动轴继续转动,强大的撕扯感让我尖叫起来,旁人大声呼喊让驾驶员停车。
我的师傅开来一辆拖拉机,用车前的大灯照着,拿来了一切用得上的工具,该拆的拆,能卸的卸,还不行就用随身带的水果刀来割。我尽量表现坚强点,可是还是忍不住大声喊痛。至少过了十分钟,我的手才被取出来。我记起以前看到书上说疼痛是从知道自己负伤开始的,不清楚伤势会减少疼痛感。所以手取出来以后我只敢飞快瞥一眼,不敢仔细看,只感觉手指严重变形,细长而且苍白。
在我的手还卡着取不出来的时候,师兄张吉祥就被派回报信。他惊慌失措跑回连队,报告我的“手没了”。所以当东方红拖拉机以五挡的速度冲进营区时,路边已经站满了人,没想到车门一开,“手没了”的我自己跳下车来,让全体人都始料不及。汽车马上发动,载着我直奔20里外的团部医院。很多年后我一直不可思议,当年的我怎么会那么冷静。在车上脑子里居然还在想上工前跟炊事员约好的夜餐饺子。
那晚团部医院值班的是牙科的贾医生,我躺在手术台上,医护人员边处理伤口边小声议论。我听到了声音不大的“截肢”两个字。这时我才真正有了恐惧感。红口白牙的说,白纸黑字的写,可那都是别人的手,我的头感觉轻飘飘,绝望地说,我不截肢!贾医生说,伤成这样,不截肢怎么行?
我的出院诊断书上写着:粉碎性骨折、开放性挫伤。左手中指从根部几乎缝了一圈,食指截去第一节,其他许多地方皮开肉绽。大概是牙科大夫做的手术,截肢的创面在骨与肉齐平的状态下抻着缝上了,包着指端只有一层薄薄的皮。不过在那个年代,那种医疗环境,这样的结局怪不得谁。
手术的当晚,我托着手臂在病房的走廊里来回走了一夜,一声没吭,自始至终没有眼泪。伤还没有痊愈我就回到了拖拉机上,扭着身子用右手挂挡。
在播种机上常发生的违反操作规程是用手去捅排种齿轮,那样会被齐整整地咬下一截,年年春播必讲。我的事故属于偶然事件,但不知被谁演绎成了“经典错误”。以后几年的播种时分,“某年某人出过这样的工伤”通过广播传向公社四面八方,它对我的伤害胜过断指。我只能对着广播喇叭无声地抗议。
回城后,我的第一个工作是服装厂缝纫工。我用残缺的手在流水线上干了七八年,年年是质量标兵。退休后,我学过编织小工艺品。凭着对色彩的敏感和做事的认真,我手中诞生的作品赏心悦目为人称道。
受伤那一年我还不到19岁。之后近40年,我的左手丝毫没有影响任何工作。我从没觉得自己和残疾有什么关系。
(责编:孙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