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罗马神话中的美神名叫维纳斯。当人们挖掘出女神雕像时,却发现她缺少手臂。她的双臂到底是什么姿势?人们对此争论不休。许多美术家和考古学家设计了种种复原方案,有的还制成了各种各样的模型,但总没有一次尝试令人满意。人们终于得出一个结论:就让她少两只手臂吧,这样显得更自然,更符合其本来面目。失去的双臂可以让你展开想象力的翅膀,描绘自己心中的美神。而美神维纳斯正是因为缺少两个胳膊,而显得异常美丽。不只是美神如此,很多事情都是这样。
现实生活中,很多企业妄想借助管理大师、策划大师、高级顾问之手,追求企业管理的完美、追求完美的组织架构、完美的制度、完美的产品、完美的员工。企业中完美存在吗?这样的追求有意义吗?其实在企业中,就像美神维纳斯一样,残缺才是美丽的,才是长久的,才可以给员工平台和空间。
不完美的结构才好“升”
以前做过一个保健醋的策划。对方雄心勃勃,想以深圳市场为出发点,进入全国市场。在产品上市的初期,老板就开始“招兵买马”。设立了财务部、市场部、销售部、市场拓展部、行政部等部门。表面上看来,组织架构非常完善,但事少人多,有些人就开始无事生非。不知不觉中销售部、市场部、市场拓展部之间的配合出现了问题,职责不分,企业已经患了大企业病。企业的“头”已经很大,但“身子”很小,经营起来晃晃悠悠,每个月卖醋的收入还不够发工资。支撑了不到半年,终于宣布倒闭了。
初创的企业,真要设立那么多机构吗?真要追求完美的组织结构吗?要按照教科书里面的说法做出“直线职能制”或者“矩阵制”机构吗?市场部要从销售部中独立吗?结构太完善了,老板怎么调整?太完善的架构,使老板没有了回旋余地,进而影响企业的发展。对员工来说,组织结构太完善了,每个岗位上都有人了,下面的员工就没有了发展的空间,谁还要拼命工作?没有提升机会了,留下来就只有打工,于是人才选择了离开,留下来的只能是人手。其实做企业就是做一股“士气”,一股上进之气、奋斗之气。“气”散了,人也就散了。而“士气”的产生,空缺的吸引力不可忽视。
组织架构的设立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更有效率地完成公司的任务,不是为了好看,而是为了好用。所以对待组织架构,规划做得完善是需要的,老板要做到心中有数,但不能完全按照规划的来做。要给老板留下回旋的余地,给员工留下想象的空间。
不完美的产品才好“卖”
微软的软件每次出来都有很多“臭虫”,难道微软不能做出完美的产品再推出来吗?它能!但它不!它先推出测试版,用户用着不满意,提出很多修改意见,这样它的下一个版本的软件就有了很好的基础。也就是说用户站在实用的立场,帮微软进行免费测试。
作为市场决策者,要知道市场机会之门可能只打开半年,不抓住,就会错过了推出的时机,而可能遭到竞争对手的封杀。为什么不早点推出来封杀别人呢?或利用不完善的产品来完成原始积累呢?
我国VCD行业的发展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国外没有VCD行业,但有这方面的技术,国外大公司认为VCD是过度产品,因此都不重视这个产品的开发和推广。中国企业发现了这个市场机会,同时看到中国广大的消费者可以支持这个市场,中国丰富的盗版光碟可以催化这个市场,于是纷纷上马这个项目。经过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残酷的淘汰,培养出了步步高、金正等大企业。现在这些企业已经转向DVD产品,开始与国际大公司竞争。如果没有VCD阶段,不可能有这么大的音像制品市场,也不可能和跨国公司竞争。这就是典型的发展“残缺”产品占领市场,进而不断完善的例子。
但企业要认识清楚推出不完善产品的风险,知道这个产品能给消费者带来的好处,在消费者最关心的几个方面,这个产品要没有缺点,是完美的。面对不完善的产品,企业要发挥4P的威力,在价格上、渠道上、促销上营造综合优势,强占市场先机。
不完美的制度才好“用”
企业内各部门的合作像打排球,打球的时候要划分区域,表明各自的责任,你是二传、他是进攻等职责范围。但无论比赛的过程怎样,比赛结果每个人都要承担。因此要培养员工的团队意识,当别人不在位置时,一定要有人去补位。也就是说,一方面要明确各自的职责和分工,另一方面不要让职责太明确化,球员不仅要成为各自领域的专家,对各自的区域负责,同时也要有全局意识。企业如果有临时任务分派或调动,制度太明确了,他就有充足的理由:“按照公司的规定和我的职位说明书,这个事情不归我管,如果我管了,今后和王经理的关系可能不大好处。”冠冕堂皇的话说出来,你很难反驳。因此不要把制度定得那么死,要保证领导在用人上的灵活性,保证组织的效率。
还要认识到,制度是企业的软件,企业不可能做出完美的制度,而只能是测试版,员工帮助企业调试,永远在调试,没有完成的时候。国内大多数企业处在“用人”管理的阶段,一些跨国企业已经可以“用制度”来管理了。因为跨国公司的人是职业人、事情已经标准化、内部的流程是现成的,职业人是螺丝钉,生活在制度的缝隙中。国内的企业是处在业务的增长时期,变动快、竞争激烈是常有的事。因此不完美的制度才好“用”。而经理们就是用来填补规章制度的漏洞或是不完善之处的。
不完美的员工才好“留”
对老板来说,有缺点的人最安全,因为这样的人,可以被老板看透,老板放心。而只有老板放心,员工才能发挥最大价值。如果老板发现员工没有缺点,非常完美,这时员工的处境就可能很危险。
我的一个朋友诉苦:“你看我,要学历有学历,要能力有能力,工作态度也认真,为什么老板不重用我呢?”正好我听到一个类似的故事:
新来的年轻职员被老板叫去。“我注意到你,”老板说,“你工作勤奋,而且在每一件小事上都很认真,你是一个很善于学习的人,和我年轻时一样。”
年轻人面露喜色,期待老板的嘉奖。“我认为我要对得起我的工资和您的重用。我也喜欢学习。”
“所以,”老板说,“我不得不炒掉你。”
“天哪,这太不公平了,为什么?”
老板笑着说:“我这里已经有过好几个像你这样的年轻人,刚来的时候他们拼命工作,拼命学习,成长得很快,后来他们都成了行家,然后突然跑出去自己办公司,拼命想挤垮我们。和他们竞争,我损失惨重呀!”
年轻人:“哦,我没有这个意思,我是非常忠诚的,我不是那样的人。”
老板笑着说:“你的忠诚我是了解的,但是万一出事,怎么办呢?你还是走吧。如果用你,我的风险太大了。我当年也是这样起家的。”
朋友听完若有所思。我说:“如果我是老板,第一个炒掉的也是你,你这么能干,学习能力这么强,为什么要来我这里打工?你完全可以自己做,莫非是来……”
老板一旦这样思考,这个人就没有了发展前途。所以有时,要展示自己的缺点给老板看,保证老板完全了解自己。让自己在老板面前“透明”,只有这样才是最佳策略,才可以赢得信任。有明显缺点的人,公司可以给他提供培训、提供事业平台,这样的机会他会珍惜,他和公司同步成长。
不完美的老板才好“跟”
成功的老板都有明显的特点,有些老板是完美主义者,他们对下属是“高标准、严要求”,下属在这样的要求下“茁壮地成长,”许多职业经理人回首往事时,都很感谢当初的上司。但我们还看到,很多企业的老板是有明显缺点的,他们或是学历不够,或是知识不多,或是身体不好,或是性格不成熟,于是怀疑产生,这企业有发展前途吗?
换一个角度来看,也许正是因为他们的不完美,才造就了企业的成功。日本“管理之神”松下幸之助的一段话给我印象极深。他说他有三个劣势,后来都变成了优势:因为穷,所以要拼命奋斗:因为没上过大学,所以要努力自学;因为身体不好,所以懂得要依靠别人。不完美的老板,知道自己不擅长的地方,才能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这些是具有良好团队精神的基础,也是企业成功的基础。而完美的老板,往往对员工有太多的要求、太高的标准、太多的挑剔,很容易忽略别人的长处,而只看到别人的短处,容易忽视主流,纠缠于细节,影响团队的合作。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听到很多员工抱怨,抱怨公司管理不规范、运作混乱、组织架构不清晰。其实,老板自有老板的办法,混乱自有混乱的好处,有时企业制度多了,很容易陷入官僚主义的泥潭。所以在企业中,老板和高层经理要清醒地认识到“残缺才是美”,才是合理的,难得糊涂比精明更重要。记住古人的话: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现实生活中,很多企业妄想借助管理大师、策划大师、高级顾问之手,追求企业管理的完美、追求完美的组织架构、完美的制度、完美的产品、完美的员工。企业中完美存在吗?这样的追求有意义吗?其实在企业中,就像美神维纳斯一样,残缺才是美丽的,才是长久的,才可以给员工平台和空间。
不完美的结构才好“升”
以前做过一个保健醋的策划。对方雄心勃勃,想以深圳市场为出发点,进入全国市场。在产品上市的初期,老板就开始“招兵买马”。设立了财务部、市场部、销售部、市场拓展部、行政部等部门。表面上看来,组织架构非常完善,但事少人多,有些人就开始无事生非。不知不觉中销售部、市场部、市场拓展部之间的配合出现了问题,职责不分,企业已经患了大企业病。企业的“头”已经很大,但“身子”很小,经营起来晃晃悠悠,每个月卖醋的收入还不够发工资。支撑了不到半年,终于宣布倒闭了。
初创的企业,真要设立那么多机构吗?真要追求完美的组织结构吗?要按照教科书里面的说法做出“直线职能制”或者“矩阵制”机构吗?市场部要从销售部中独立吗?结构太完善了,老板怎么调整?太完善的架构,使老板没有了回旋余地,进而影响企业的发展。对员工来说,组织结构太完善了,每个岗位上都有人了,下面的员工就没有了发展的空间,谁还要拼命工作?没有提升机会了,留下来就只有打工,于是人才选择了离开,留下来的只能是人手。其实做企业就是做一股“士气”,一股上进之气、奋斗之气。“气”散了,人也就散了。而“士气”的产生,空缺的吸引力不可忽视。
组织架构的设立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更有效率地完成公司的任务,不是为了好看,而是为了好用。所以对待组织架构,规划做得完善是需要的,老板要做到心中有数,但不能完全按照规划的来做。要给老板留下回旋的余地,给员工留下想象的空间。
不完美的产品才好“卖”
微软的软件每次出来都有很多“臭虫”,难道微软不能做出完美的产品再推出来吗?它能!但它不!它先推出测试版,用户用着不满意,提出很多修改意见,这样它的下一个版本的软件就有了很好的基础。也就是说用户站在实用的立场,帮微软进行免费测试。
作为市场决策者,要知道市场机会之门可能只打开半年,不抓住,就会错过了推出的时机,而可能遭到竞争对手的封杀。为什么不早点推出来封杀别人呢?或利用不完善的产品来完成原始积累呢?
我国VCD行业的发展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国外没有VCD行业,但有这方面的技术,国外大公司认为VCD是过度产品,因此都不重视这个产品的开发和推广。中国企业发现了这个市场机会,同时看到中国广大的消费者可以支持这个市场,中国丰富的盗版光碟可以催化这个市场,于是纷纷上马这个项目。经过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残酷的淘汰,培养出了步步高、金正等大企业。现在这些企业已经转向DVD产品,开始与国际大公司竞争。如果没有VCD阶段,不可能有这么大的音像制品市场,也不可能和跨国公司竞争。这就是典型的发展“残缺”产品占领市场,进而不断完善的例子。
但企业要认识清楚推出不完善产品的风险,知道这个产品能给消费者带来的好处,在消费者最关心的几个方面,这个产品要没有缺点,是完美的。面对不完善的产品,企业要发挥4P的威力,在价格上、渠道上、促销上营造综合优势,强占市场先机。
不完美的制度才好“用”
企业内各部门的合作像打排球,打球的时候要划分区域,表明各自的责任,你是二传、他是进攻等职责范围。但无论比赛的过程怎样,比赛结果每个人都要承担。因此要培养员工的团队意识,当别人不在位置时,一定要有人去补位。也就是说,一方面要明确各自的职责和分工,另一方面不要让职责太明确化,球员不仅要成为各自领域的专家,对各自的区域负责,同时也要有全局意识。企业如果有临时任务分派或调动,制度太明确了,他就有充足的理由:“按照公司的规定和我的职位说明书,这个事情不归我管,如果我管了,今后和王经理的关系可能不大好处。”冠冕堂皇的话说出来,你很难反驳。因此不要把制度定得那么死,要保证领导在用人上的灵活性,保证组织的效率。
还要认识到,制度是企业的软件,企业不可能做出完美的制度,而只能是测试版,员工帮助企业调试,永远在调试,没有完成的时候。国内大多数企业处在“用人”管理的阶段,一些跨国企业已经可以“用制度”来管理了。因为跨国公司的人是职业人、事情已经标准化、内部的流程是现成的,职业人是螺丝钉,生活在制度的缝隙中。国内的企业是处在业务的增长时期,变动快、竞争激烈是常有的事。因此不完美的制度才好“用”。而经理们就是用来填补规章制度的漏洞或是不完善之处的。
不完美的员工才好“留”
对老板来说,有缺点的人最安全,因为这样的人,可以被老板看透,老板放心。而只有老板放心,员工才能发挥最大价值。如果老板发现员工没有缺点,非常完美,这时员工的处境就可能很危险。
我的一个朋友诉苦:“你看我,要学历有学历,要能力有能力,工作态度也认真,为什么老板不重用我呢?”正好我听到一个类似的故事:
新来的年轻职员被老板叫去。“我注意到你,”老板说,“你工作勤奋,而且在每一件小事上都很认真,你是一个很善于学习的人,和我年轻时一样。”
年轻人面露喜色,期待老板的嘉奖。“我认为我要对得起我的工资和您的重用。我也喜欢学习。”
“所以,”老板说,“我不得不炒掉你。”
“天哪,这太不公平了,为什么?”
老板笑着说:“我这里已经有过好几个像你这样的年轻人,刚来的时候他们拼命工作,拼命学习,成长得很快,后来他们都成了行家,然后突然跑出去自己办公司,拼命想挤垮我们。和他们竞争,我损失惨重呀!”
年轻人:“哦,我没有这个意思,我是非常忠诚的,我不是那样的人。”
老板笑着说:“你的忠诚我是了解的,但是万一出事,怎么办呢?你还是走吧。如果用你,我的风险太大了。我当年也是这样起家的。”
朋友听完若有所思。我说:“如果我是老板,第一个炒掉的也是你,你这么能干,学习能力这么强,为什么要来我这里打工?你完全可以自己做,莫非是来……”
老板一旦这样思考,这个人就没有了发展前途。所以有时,要展示自己的缺点给老板看,保证老板完全了解自己。让自己在老板面前“透明”,只有这样才是最佳策略,才可以赢得信任。有明显缺点的人,公司可以给他提供培训、提供事业平台,这样的机会他会珍惜,他和公司同步成长。
不完美的老板才好“跟”
成功的老板都有明显的特点,有些老板是完美主义者,他们对下属是“高标准、严要求”,下属在这样的要求下“茁壮地成长,”许多职业经理人回首往事时,都很感谢当初的上司。但我们还看到,很多企业的老板是有明显缺点的,他们或是学历不够,或是知识不多,或是身体不好,或是性格不成熟,于是怀疑产生,这企业有发展前途吗?
换一个角度来看,也许正是因为他们的不完美,才造就了企业的成功。日本“管理之神”松下幸之助的一段话给我印象极深。他说他有三个劣势,后来都变成了优势:因为穷,所以要拼命奋斗:因为没上过大学,所以要努力自学;因为身体不好,所以懂得要依靠别人。不完美的老板,知道自己不擅长的地方,才能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这些是具有良好团队精神的基础,也是企业成功的基础。而完美的老板,往往对员工有太多的要求、太高的标准、太多的挑剔,很容易忽略别人的长处,而只看到别人的短处,容易忽视主流,纠缠于细节,影响团队的合作。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听到很多员工抱怨,抱怨公司管理不规范、运作混乱、组织架构不清晰。其实,老板自有老板的办法,混乱自有混乱的好处,有时企业制度多了,很容易陷入官僚主义的泥潭。所以在企业中,老板和高层经理要清醒地认识到“残缺才是美”,才是合理的,难得糊涂比精明更重要。记住古人的话: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