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子商务是制造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制造业面临升级转型,这正是开展电子商务的契机。但面向制造业的电子商务人才短缺,在人才培养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要培养面向制造业的电子商务人才,就要既培养复合型的技能,又培养“博专结合”的专门技能。实践能力是制造业电子商务人才的关键,需要在课程、专业、岗位三个层面上广泛地开展校企合作办学。
关键词:制造业;电子商务;人才培养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近年来中国制造业受国内外多种因素制约,出口贸易还没有走出低迷,国内市场的发展缓慢。制造业要发展,就要加快产业转型,而信息化是制造业升级的重要途径,为制造业培养信息化人才是高等职业院校的重要任务。然而大部分院校着重培养的是制造业设计、制造、生产管理方面的信息化人才,缺乏对流通环节的信息化人才培养。电子商务是制造业信息化流通环节的领域,本文分析了面向制造业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一些问题。
一、电子商务是制造业信息化的新契机
《国务院关于印发〈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国发[2011]47号)提出:“十二五”时期推动工业转型升级,要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指出信息化、市场化与国际化持续深入发展为工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契机;要求坚持把推进“两化”(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充分发挥信息化在转型升级中的支撑和牵引作用,深化信息技术集成应用,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加快推动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变。
电子商务不仅拓展和丰富了制造业的内涵,更为制造业信息化发展带来契机。电子商务与制造业已存在两者互相促进和深度融合的强烈内在需求。把握电子商务与制造业的规律和趋势,加快促进两者深度融合,有利于培育发展新兴市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有益于提高经济效益,增进人力资源优势。
制造业通过电子商务,可以从以下方面获取新的利益增长点:
1.敏捷制造
电子商务建立在快速的互联网络上,需要信息传输快速,企业能快速地响应市场需求,迅速设计和制造出新的产品,不断地升级原有产品以满足市场不断提高的需求,延长产品寿命周期,从而实现敏捷制造,提高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力,满足客户的要求。
2.精益生产
电子商务可以快速获得客户的订单信息,从而降低生产的盲目性,减少商品库存量,降低库存成本。电子商务交易方式可以减少中间的多重流通环节,降低销售、市场、仓储的费用,削弱中间环节对利润的瓜分,从而提高制造业的销售利润率。电子商务方式下的电子支付可以短时间完成,通过电子商务方式使货款回收快,杜绝资金流的无效损耗,实现精益生产。
3.深度定制
随着多样化社会发展,客户对个性化的要求日益增长,“个性化、小批量”的深度定制成为主流的生产方式。通过电子商务,客户可以详尽并图文并茂地描述自己对产品的要求,制造业在线客服可以实时与客户进行需求分析。制造业通过电子商务也为潜在客户提供了解企业信息的新机会,从而从网上获得更多深度定制的订单。
二、目前制造业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目前制造业已经认识到电子商务的重要性,然而他们感到电子商务人才依然匮乏。例如,广东的制造业中心城市东莞,当地媒体报道“目前东莞市电子商务人才缺口达5万人,人才问题将是未来电子商务发展亟需解决的难题。”[1]
其实,高等院校开设电子商务专业已超过10年,但目前制造业电子商务人才仍然短缺。调查显示,制造业认为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不好用”。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许多电子商务专业重理论,轻实践
这些学生在学校里学了许多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物流管理等相关知识,却几乎没有电子商务的实践经验,很少有学生开设网店,甚至有学生连网上购物的经验都没有。
2.缺乏具有制造业知识的复合型电子商务人才
电子商务目前广泛应用于各行业,而各行业却各有不同。电子商务是一种经营手段,应用于不同的领域,也就需要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技能。然而,现在大部分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基本是计算机技术加市场营销技能的模式。对于制造业来说,需要的是既懂电子商务技能,同时又具备制造专业知识的人才,但几乎没有专门为这个行业培养的电子商务人才。
3.制造业信息化长期以来忽视了电子商务
“制造业信息化”的口号提出多年,许多院校开设了许多培养制造业信息化人才的专业,例如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精密机械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等专业。这些专业基本是针对制造业的产品设计、制造环节,对于制造业产品流通环节的信息化,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一个原因是因为以前的制造业大都是承接加工,不需要考虑经营。现在随着人力资源成本的提高与人民币的增值,外贸市场不景气。制造业的市场转向内需,电子商务为制造业的发展带来契机,电子商务成为制造业信息化的新课题。
4.校企合作的培养机制实施尚需时间
制造业的产品非常广泛,因此,对电子商务人才的要求也各有差异。对于高校来说,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的学生关键是培养通用的能力,以便学生有适应职场需要的广度。然而对于具体的企业来讲,由于各有各的特性,因此毕业生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学习、适应具体的工作环境,这样就造成了企业的资源浪费。如果实行校企合作,则可以弥补以上不足。但企业往往认为投入大、收益少,甚至无利可图,因此对校企合作办学并不热心。
三、博专结合培养复合技能型人才
1.电子商务能力
能全面策划制造业的电子商务项目,能有效管理电子商务的网络平台,能有效实施网络推广,能熟练运用网上金融业务,能有效进行网上营销。
2.制造业知识 了解产品的设计技术、制造工艺、装配技术,掌握一定的产品制造技能。
3.计算机与网络技能
能熟练应用互联网检索相关的商务信息,能充分应用网络从事各项工作,能处理电子商务的图文信息,能高效维护制造业的电子商务网站。
4.管理知识
具有生产组织和管理的知识,具有销售管理的知识,具备项目管理的知识。
复合型人才不等于“万金油”式的培养,需要“博专结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低年级时围绕上述能力结构,开设相应的课程。高年级时,根据学生的兴趣、性格、爱好等特点,开设不同的实训项目供学生选择,从而强化学生的某项能力。
培养学生的“专”,关键是实践教学。提倡校企合作,建立“校中厂”或“厂中校”等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要在实训基地里设计真实的岗位训练,营造职场氛围和企业文化。
为了培养学生的复合型结构,需要建设复合型的教学团队。采取“双向兼职、双向培养”的方式进行师资培养。
利用教学余暇时间,教师进制造业参与电子商务项目营运,这样可以锻炼教师的实际工作能力。教师还可以利用假期进企业进行培训,担任企业的电子商务技术顾问,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与培训。
院校要聘请校外专家担任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共同审核专业培养计划,指导课程教学,编写工学结合的教材。聘请企业的专家来校授课,开办讲座,借以拓展学生的技术视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四、实施三层次对接的校企合作模式
实践能力是制造业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关键,培养实践能力的高效办法是校企合作办学。[2]校企合作可以在课程、专业、岗位层面进行实施。课程层次与企业项目的工作过程对接,专业层次与企业培养要求对接,岗位层次与行业实际需求对接。
1.课程层:企业项目驱动
对于本专业的每门技能课程,要以企业的实际项目进行驱动教学,从第二或第三学期开始,每个学期均有一门集中实训课程用以培养专业的一项核心技能,可以安排在每学期末的最后若干周。第五学期设有一门面向制造业的电子商务综合实训,根据学生的学习专长,给不同的学生安排不同的实训项目,用以培养专业的职业岗位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企业的实际任务或项目的形式设计每一项实验或实训步骤的内容,在综合实训中将工作任务划分为渐进式的学习情景,并以团队的方式来完成整个实训。
要重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实训教材的编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学做一体”的实训教学项目,将自己在企业的实践与企业合作专门编写实训教材。
2.专业层:开设学校工厂
高校和企业共同在校内建立学生电子商务工作室,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工作室的总监,教师作为副总监,学生作为工作人员。由制造业引进真实的电子商务项目,让学生进行营运。这样校企联合组织实训,为校内实训提供真实的岗位训练、营造职场氛围和企业文化,使教学过程和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
在实践教学中,采取企业中师傅带徒弟的教学方式,坚持“教、学、做”一体的原则,专业课程均在实验或实训室开展教学。综合实训课程均是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工作任务,实训、实习等教学环节。
3.岗位层:开展顶岗实习
对于有条件的院校,可以与企业进行订单培养,定向合作培养面向制造业的电子商务人才。合作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在低年级以学院的教师和企业的专家相结合来进行培养;最后的一学年,学生由院校教师带往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实施“准就业”计划,促成合格毕业生最终成功就业。
校外企业实习基地是另外一种进行岗位层次校企合作办学的重要途径,可以安排高年级的学生到实习基地进行顶岗实习。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
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Z].教职成[2011]12号.
[2] 陈晓鑫.电子商务外包潮 席卷东莞制造业[N].东莞日
报,2012-04-13.
关键词:制造业;电子商务;人才培养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近年来中国制造业受国内外多种因素制约,出口贸易还没有走出低迷,国内市场的发展缓慢。制造业要发展,就要加快产业转型,而信息化是制造业升级的重要途径,为制造业培养信息化人才是高等职业院校的重要任务。然而大部分院校着重培养的是制造业设计、制造、生产管理方面的信息化人才,缺乏对流通环节的信息化人才培养。电子商务是制造业信息化流通环节的领域,本文分析了面向制造业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一些问题。
一、电子商务是制造业信息化的新契机
《国务院关于印发〈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国发[2011]47号)提出:“十二五”时期推动工业转型升级,要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指出信息化、市场化与国际化持续深入发展为工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契机;要求坚持把推进“两化”(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充分发挥信息化在转型升级中的支撑和牵引作用,深化信息技术集成应用,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加快推动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变。
电子商务不仅拓展和丰富了制造业的内涵,更为制造业信息化发展带来契机。电子商务与制造业已存在两者互相促进和深度融合的强烈内在需求。把握电子商务与制造业的规律和趋势,加快促进两者深度融合,有利于培育发展新兴市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有益于提高经济效益,增进人力资源优势。
制造业通过电子商务,可以从以下方面获取新的利益增长点:
1.敏捷制造
电子商务建立在快速的互联网络上,需要信息传输快速,企业能快速地响应市场需求,迅速设计和制造出新的产品,不断地升级原有产品以满足市场不断提高的需求,延长产品寿命周期,从而实现敏捷制造,提高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力,满足客户的要求。
2.精益生产
电子商务可以快速获得客户的订单信息,从而降低生产的盲目性,减少商品库存量,降低库存成本。电子商务交易方式可以减少中间的多重流通环节,降低销售、市场、仓储的费用,削弱中间环节对利润的瓜分,从而提高制造业的销售利润率。电子商务方式下的电子支付可以短时间完成,通过电子商务方式使货款回收快,杜绝资金流的无效损耗,实现精益生产。
3.深度定制
随着多样化社会发展,客户对个性化的要求日益增长,“个性化、小批量”的深度定制成为主流的生产方式。通过电子商务,客户可以详尽并图文并茂地描述自己对产品的要求,制造业在线客服可以实时与客户进行需求分析。制造业通过电子商务也为潜在客户提供了解企业信息的新机会,从而从网上获得更多深度定制的订单。
二、目前制造业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目前制造业已经认识到电子商务的重要性,然而他们感到电子商务人才依然匮乏。例如,广东的制造业中心城市东莞,当地媒体报道“目前东莞市电子商务人才缺口达5万人,人才问题将是未来电子商务发展亟需解决的难题。”[1]
其实,高等院校开设电子商务专业已超过10年,但目前制造业电子商务人才仍然短缺。调查显示,制造业认为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不好用”。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许多电子商务专业重理论,轻实践
这些学生在学校里学了许多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物流管理等相关知识,却几乎没有电子商务的实践经验,很少有学生开设网店,甚至有学生连网上购物的经验都没有。
2.缺乏具有制造业知识的复合型电子商务人才
电子商务目前广泛应用于各行业,而各行业却各有不同。电子商务是一种经营手段,应用于不同的领域,也就需要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技能。然而,现在大部分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基本是计算机技术加市场营销技能的模式。对于制造业来说,需要的是既懂电子商务技能,同时又具备制造专业知识的人才,但几乎没有专门为这个行业培养的电子商务人才。
3.制造业信息化长期以来忽视了电子商务
“制造业信息化”的口号提出多年,许多院校开设了许多培养制造业信息化人才的专业,例如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精密机械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等专业。这些专业基本是针对制造业的产品设计、制造环节,对于制造业产品流通环节的信息化,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一个原因是因为以前的制造业大都是承接加工,不需要考虑经营。现在随着人力资源成本的提高与人民币的增值,外贸市场不景气。制造业的市场转向内需,电子商务为制造业的发展带来契机,电子商务成为制造业信息化的新课题。
4.校企合作的培养机制实施尚需时间
制造业的产品非常广泛,因此,对电子商务人才的要求也各有差异。对于高校来说,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的学生关键是培养通用的能力,以便学生有适应职场需要的广度。然而对于具体的企业来讲,由于各有各的特性,因此毕业生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学习、适应具体的工作环境,这样就造成了企业的资源浪费。如果实行校企合作,则可以弥补以上不足。但企业往往认为投入大、收益少,甚至无利可图,因此对校企合作办学并不热心。
三、博专结合培养复合技能型人才
1.电子商务能力
能全面策划制造业的电子商务项目,能有效管理电子商务的网络平台,能有效实施网络推广,能熟练运用网上金融业务,能有效进行网上营销。
2.制造业知识 了解产品的设计技术、制造工艺、装配技术,掌握一定的产品制造技能。
3.计算机与网络技能
能熟练应用互联网检索相关的商务信息,能充分应用网络从事各项工作,能处理电子商务的图文信息,能高效维护制造业的电子商务网站。
4.管理知识
具有生产组织和管理的知识,具有销售管理的知识,具备项目管理的知识。
复合型人才不等于“万金油”式的培养,需要“博专结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低年级时围绕上述能力结构,开设相应的课程。高年级时,根据学生的兴趣、性格、爱好等特点,开设不同的实训项目供学生选择,从而强化学生的某项能力。
培养学生的“专”,关键是实践教学。提倡校企合作,建立“校中厂”或“厂中校”等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要在实训基地里设计真实的岗位训练,营造职场氛围和企业文化。
为了培养学生的复合型结构,需要建设复合型的教学团队。采取“双向兼职、双向培养”的方式进行师资培养。
利用教学余暇时间,教师进制造业参与电子商务项目营运,这样可以锻炼教师的实际工作能力。教师还可以利用假期进企业进行培训,担任企业的电子商务技术顾问,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与培训。
院校要聘请校外专家担任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共同审核专业培养计划,指导课程教学,编写工学结合的教材。聘请企业的专家来校授课,开办讲座,借以拓展学生的技术视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四、实施三层次对接的校企合作模式
实践能力是制造业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关键,培养实践能力的高效办法是校企合作办学。[2]校企合作可以在课程、专业、岗位层面进行实施。课程层次与企业项目的工作过程对接,专业层次与企业培养要求对接,岗位层次与行业实际需求对接。
1.课程层:企业项目驱动
对于本专业的每门技能课程,要以企业的实际项目进行驱动教学,从第二或第三学期开始,每个学期均有一门集中实训课程用以培养专业的一项核心技能,可以安排在每学期末的最后若干周。第五学期设有一门面向制造业的电子商务综合实训,根据学生的学习专长,给不同的学生安排不同的实训项目,用以培养专业的职业岗位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企业的实际任务或项目的形式设计每一项实验或实训步骤的内容,在综合实训中将工作任务划分为渐进式的学习情景,并以团队的方式来完成整个实训。
要重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实训教材的编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学做一体”的实训教学项目,将自己在企业的实践与企业合作专门编写实训教材。
2.专业层:开设学校工厂
高校和企业共同在校内建立学生电子商务工作室,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工作室的总监,教师作为副总监,学生作为工作人员。由制造业引进真实的电子商务项目,让学生进行营运。这样校企联合组织实训,为校内实训提供真实的岗位训练、营造职场氛围和企业文化,使教学过程和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
在实践教学中,采取企业中师傅带徒弟的教学方式,坚持“教、学、做”一体的原则,专业课程均在实验或实训室开展教学。综合实训课程均是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工作任务,实训、实习等教学环节。
3.岗位层:开展顶岗实习
对于有条件的院校,可以与企业进行订单培养,定向合作培养面向制造业的电子商务人才。合作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在低年级以学院的教师和企业的专家相结合来进行培养;最后的一学年,学生由院校教师带往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实施“准就业”计划,促成合格毕业生最终成功就业。
校外企业实习基地是另外一种进行岗位层次校企合作办学的重要途径,可以安排高年级的学生到实习基地进行顶岗实习。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
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Z].教职成[2011]12号.
[2] 陈晓鑫.电子商务外包潮 席卷东莞制造业[N].东莞日
报,2012-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