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声唤醒作文之魂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tel201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言为心声,文以情贵,只有感情真挚的文章才能打动人心。写真实的自我,抒真挚的感情,是作文的灵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可是面对作文题目,许多学生绞尽脑汁无从下笔,只好去寻章摘句,机械模仿,胡编乱造,甚至去“记录”别人的作文。最后即使胡乱拼凑,勉强写出一篇,往往也是空洞无味,言不由衷。读这样的作文,实在是味如嚼蜡。就连许多语言基本功较好的学生,进入中学以后,也因为学业负担的繁重,逐渐失去了对生活的关注、思考和感悟。作文变得假、大、空,仅有华丽的空壳,缺乏真感情、真感受。长此以往,写作变成了机械的应付,学生的情感也渐渐麻木。因此,唤醒作文真实的灵魂,用“我手写我心”,是当前作文教学的迫切任务。
  一篇成功的作文,既要有真实鲜活的素材,又要有独到、真切的情感体悟。那么该如何引导学生做到说真话、诉真情,营造良好的文风呢?
  一、细心地捕捉生活素材
  叶圣陶在《文章例话》的“序”中说:“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流个不停。”细致留心生活,往往会捕捉到许多生活中的精彩。教师要尽可能地扩展学生的生活空间,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喜闻乐见的实践生活,让沸腾的生活、奇异的景物、有趣的活动映入学生的脑海,丰富他们的感情,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可是,虽然教师做了许多努力,但对于生活中应有的感动和领悟,很多学生却往往还是熟视无睹。在和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发现由于思考角度、思维程度和生活阅历等诸多因素,他们不知道该关注生活中的哪些现象,不知道该从哪些角度思考现象后的问题,更不会及时准确地传情达意。
  要想让学生学会发现生活中细微而又有意义的素材,老师的正确引导是必不可少的。对于那些以小见大、细腻深刻的好文章和典型性的素材,教师要示范性地搜集整理,并且和学生及时地交流。渐渐地,学生找到了积累和思索的方向,相互推荐,资源共享,学生的视野和思维越来越开阔,心思也越来越缜密深刻。
  还要让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好多新的想法可能是稍纵即逝的。如果在走下楼时有这个想法,到家后可能就忘光了;如果走上楼有这个想法,到办公室可能就模糊了。所以,半路中必须写下来。“日记日记,天天要记,如果不记,就会忘记”。教学生养成随时、及时地积累生活素材的好习惯,就不愁在作文时无话可写了。更有意义的是,日记见证了学生的成长经历和心路历程,翻看自己的日记,岁月仿佛倒流。回味着那一幕幕,也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世界。
  “写作就是要把自己的心灵敞开到不能再敞开为止”,在写日记之初,就声明,这种日记是可公开的,是供交流的平台。对于一些选材细致、感悟独到的好日记,拿到班里朗读交流,对作者本人是极大的鼓励,对其他学生也更是一种很好的感染和启发。在一次次的交流之中,学生慢慢地懂得了真善美,拥有了一颗感恩的心。通过日记,学生发现了生活的丰富与美好。写作,也变成一件真实而又快乐的事情了。
  二、艺术地加工生活素材
  生活中的素材,大多是具体可感的小事,因为“小”,更容易真,只有“真”,才具有更强的感染力。但很多学生把“真”简单地理解为“实况转播”,将生活中的人和事像摄像机一样,原原本本地录入文中,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大多平淡无味。来自生活的素材虽然丰富,但有时可能零碎、芜杂,不够典型。要从这些不起眼的小事中,发掘出其中能够给人以感悟和启示的“大”,从而达到“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的效果。
  这就要引导学生“善于用情感、意识、思考去触摸事物的本质”,积累的生活素材中的许多现象、许多事情往往是富有哲理的。通过仔细的观察,用心的思考,便会从中悟出给人启迪并值得阐述的哲理。面对滚滚不尽的江水,孔子有了“逝者如斯夫”的感慨;漫步走过路旁的一株株行道树, 张晓风有了“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的感触;一家人开心地散步于田间小路, 莫怀戚于是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爱。如果能把微小平凡的事物中不平凡甚至是伟大的那一面,在作文中成功地呈现出来,那么文章就会简约而不简单了。
其他文献
创新,是作文的生命。作文如能在立意、构思、拟题等方面进行创新,就会受到读者的青睐,令人百看不厌。  一、立意出新  一篇文章是否有新意,主要取决于文章的立意。立意要有时代气息,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要“言人之所欲言”,“言人之所未能言”。立意创新常用的方法有:  1、避“俗”。俗话说“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老鼠在人们心中,似乎就是十恶不赦的东西。但一位学生在《我的“鼠缘”》一文中却描写了一群老鼠为了
期刊
处在同样的生活环境中,有的学生能找到素材,写出很好的文章,而有的学生即使让他们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他们还觉得无话可说,这是为什么呢?  法国雕塑大师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中国大诗人陆游也说过:“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现实生活是广阔无限的,其中蕴藏的“美”和天成的“文章”也是无限的,就看你有没有本领去发现,有没有本领去捕捉。要想在作文时能写得出,写
期刊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聋校语文教研永恒的话题。下面结合自己多年的一线教学实践,就提高聋校语文教学效果提出如下浅见。  一、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  聋人的知识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是通过视觉器官获取的,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形象、生动、图画式的特点,可以将课文中的静态画面和比较抽象的离生活久远的意象转化为生动有趣、易于理解和想象的动态画面、图象,使复杂抽象的知识变得通俗易懂,使枯燥乏味的学习变得趣味横生。多
期刊
“同课异构”是当前教学研究的一种新形式,在全国语文教师中引起了很大反响和许多媒体及研究人员的关注。下面以最近学校八年级两位教师教《青海湖,梦幻般的湖》的观摩活动为例,先粗略地梳理一下他们的上课内容。  张老师的主要目标是:一、知识目标:1、把握本文的情感线索及观察顺序,培养学生观察景物的能力;2、学习抓住景物特点生动描述的方法;3、学习本文生动的词语和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二、能力目标:1、通过朗读
期刊
当下不少农村九年级现代文阅读教学内容的选择存在“应试取向”问题。凡是中考不考的篇目略讲甚至不讲,像《林中小溪》等美文,教师也只是要求学生掌握易错字的字音字形;凡是中考不考的知识点一概不进课堂,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四个典型事件的详写与略写;凡是中考考的名家名著,也只是把阅读活动简化成做题目,像《阿长与〈山海经〉》一文则以几个简单的填空题和问答题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而把对人物的语言、神态、心理的揣摩
期刊
怎样看待学生,把学生看成什么样的人,对学生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一直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要问题。现在国家主张把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育,那么多媒体教学就是响应国家政策而生的。教师运用多媒体对文字、图象、声音以及动画、影视等的综合处理,达到了声、图、文并茂的情境教学效果。通过对时间、空间的多维创新,使抽象深奥的问题直观形象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苦学为乐学,同时又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期刊
一、导语激趣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精彩、新颖、扣人心弦的导语,一下子就能吸引学生,引人入胜。如教学《三峡》,引导学生背诵李白《朝发白帝城》中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诗句,然后问:“有谁见过三峡的景象吗?”引发学生进入三峡的壮美景象中,激发学生一种向往之情。又由“一位缺乏军事才能但又是明君”这句矛盾的话引出《曹刿论战》。好的导语设计,让学生先入为主,为学生阅读课文创造
期刊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是班级工作中的组织者、领导者和管理者。班主任工作不但直接影响班级里的个别学生,而且影响着整个班集体;一个班级带得好与差,与班主任有着直接的关系。那么怎样才能当好一名初中班主任呢?一个好的班主任应该要做到三满意,使校方满意,使家长满意,使学生满意。  一、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  作为新时期的教师应该树立起终身学习的理念,应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职
期刊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使学校教育出现良性发展。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呢?  传统教育中,教师往往居高临下地看待学生。课堂教学时,教师个人总是滔滔不绝地讲个不休。教师不鼓励学生创新,往往把
期刊
“三点”指语文学习活动中的“抓读促问固习”。我们平常把学生到校上学称之为“读书”“学习”“做学问”,其中“读”“问”“习”实际是学生学好语文的三字真经。抓紧抓牢抓实这三点,对学生学好语文是大有裨益的。   一、抓读   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要学好语文必须抓牢抓实“读功”。阅读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   课内阅读可按朗读、默读、精读、品读四个步骤进行:   1、朗读过关:学习课文之初,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