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國武俠小說是由唐傳奇開始的,唐代傳奇故事如《聶隱娘傳》、《虯髯客傳》等均是俠士色彩濃厚的作品,但除此以外的其他唐傳奇作品亦可見俠士的影子。以往研究不時指出《柳毅傳》中的錢塘君具有俠士形象,那本為書生的主角柳毅,又是否在某些行為或思想方面具有「俠」的特質?本文嘗試追溯文本,並配合唐代對於「俠」的背景,互作考證,以找出其中答案。
關鍵詞:唐傳奇;俠文化;柳毅傳
中圖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12-0014-02
一、緒論──唐傳奇中的俠義思想
唐傳奇往往被視為中國古典小說發展的一個重要轉捩點,篇幅的延長、內容的深化等令唐代傳奇有「始有意為小說」的評價[1]。而由於受當時社會文化的影響,唐傳奇多令人聯想到一些關於才子佳人的故事,如蔣防《霍小玉傳》、元稹《鶯鶯傳》都是唐代才子佳人故事的代表之作。然而唐傳奇中亦有不少俠義形象與精神的作品,如裴鉶《聶隱娘傳》、杜光庭《虯髯客傳》等均是俠客角色鮮明的作品,什至有論述指出,中國武俠小說是由唐傳奇開始的[2]。然而也有一些雖非以描寫俠客為主,卻能在某些方面體現唐代俠義精神的故事,《柳毅傳》便是其中一例。過去針對《柳毅傳》俠文化的論述主要均以錢塘君為出發點,但其實主人公柳毅在思想行為上同樣具有「俠」的作風,下文將就其有故事中的某些言行與唐代俠義的形象加以對比,以找出其「俠」的形象。
二、知識份子的曠達──柳毅因龍女的遭遇所感的憤慨
《柳毅傳》的故事在柳毅應試不弟,準備回鄉之前,到涇陽找一位同鄉辭行的路上遇到龍女而開始的,而他對於龍女的遭遇而流露的同情與憤慨,則是其俠義形象的第一種體現。
柳毅起初對龍女的關注,並非基於任何外力或利益推使,僅出於他的個人道德常理。他不過是個路過的書生,最初既不知道認識龍女,亦不知道她的出身,卻因為對方「然而蛾臉不舒,巾袖無光,凝聽翔立,若有所伺」而主動對她作出「子何苦而自辱如是?」的問候。而他在聽過龍女講述自己的遭遇後,二話不說就給出了「吾義夫也。聞子之說,氣血俱動,恨無毛羽,不能奮飛,是何可否之謂乎!」的回答,指自己是個講義氣的人,義不容辭地答應對方的請求。這兩點充份體現了柳毅作為一個讀書人的節義精神,但這一精神在此相對是一種接近「俠」精神的義。
儒與俠雖然都強調「義」,卻又有一定區別。儒的「義」其實是「宜」,強調有階級、有秩序的忠孝仁愛;俠的「義」則有超道德的普遍意識,接近於墨家所言的「兼愛」,很多時候是無條件的[4]。柳毅最初並不知女子的身世,只因覺得她神色有異而上前問候,顯示他這時候並無他意,而是出自內心作出關顧,沒有對眼前的人視而不見。而得知龍女的處境後,他馬上就感到憤慨萬分,認為用不用幫忙跟本是個不用思考的問題。客觀而言,這兩件事本來都與柳毅無關,亦沒有任何利益或命令等外力約束,他卻不得不主動問候,並為知到對方受到不公對待而覺得氣憤難平。柳毅這些舉動可以理解為是知識份子內心道德價值的一種體現,多年讀書生活的薰陶令他自然有了一種明辨是非的責任感,這種感受體現在故事中的實際行動裏,正正就與所謂「超道德的」、俠眼中無條件的「義」相同,亦表現了司馬遷所言的「仁者有乎」。柳毅在故事中以讀書人的身份體現了俠士角度中的「義」,展現了一種「俠」的形象。
柳毅口頭上答應龍女的請求,但假若事後沒有加以完成,則也無法稱之為「俠」的行為。柳毅在不知龍女所言屬真屬假的前提下,仍然不感懷疑,務實完成他的承諾,龍皇洞庭君亦指女兒能免於苦難乃是「賴明君子信義昭彰,致達遠冤。」。柳毅幫忙龍女一事可以呼應到司馬遷在《太史公自敘》中對「俠」的描述:「救人於厄,振人不膽,仁者有乎;不既信,不背言,義者有取焉。」[4],他先是毫不猶疑地答應幫助陷入苦難的龍女,事後亦沒有背信棄義,如實履行當初的承諾,化解龍女的危難。他的行動亦不關乎利益或階級意識,只因無法目睹他人受苦、因為一種發自內心的道德責任感而出手相助,可見這相對儒家因著重階級觀念而起的「宜」,更為貼近俠士無條件的「義」、「仁者有乎」的特質。柳毅雖是個讀書人,俠士的作風與思想卻同樣對他影響不少。
三、大勇的體現──面對錢塘君時的直言不諱
所謂的「勇」亦是談論俠義形象時的一個重要話題,柳毅的「勇」主要體現在他對錢塘君的敢言。錢塘君曾表示希望將龍女托付給他,並指這是「世為親戚,使受恩者知其所歸」,好讓龍女不忘他的恩情。對於這項邀請,柳毅非但沒有接受,還指責說「誠不知錢塘君孱困如是」。柳毅所以生氣,原因是覺得自己不是為了這目的才幫龍女的忙,而錢塘君卻想借權勢迫自己按他說的做,實是橫行霸道之舉。
柳毅對錢塘君的批評,可以視為是一種高尚「大勇」的體現。「大勇」是孔子相對於低層次的「匹夫之勇」而言,這一步提出的說法,原句為:
「昔者曾子謂子襄曰:「子好勇乎?吾嘗聞大勇於夫子矣:自反而不縮,雖褐寬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
意指如果深刻反思自己的行為後,認為義不在我,即使對方只是卑賤之人也不會威嚇他;如果正義在我,即使對方有千軍萬馬,也依舊會勇往直前[4]。柳毅與錢塘君的情節正好體現了這段描述,他自言與錢塘君的能耐差別「且毅之質,不足以藏王一甲之間」,但面對威脅,則仍然會「敢以不伏之心,勝王不道之氣」。而他對自己的行為亦有深刻的反思,明白自己行動的目的並非為得到利益,因此當錢塘君指把龍女托付給他,是為了令她永遠記得柳毅的恩情時,他會如此動怒。這正表示如果他認為「義」在自己一方、為了保護自己的「義」,即使對方是他相當尊敬,而且比自己位高權重得多的人,他依舊會不留情面地指出對方的錯誤。這件事例既表達出柳毅的是非分明,亦體現到他為了心中的「義」時,可以不畏強權,貫徹始終地維持原來的信念,而不易向對方低頭。孔子所言的「大勇」就是俠義精神的其中一種體現,可見心懷大勇,不畏懼強權,是柳毅在文中的一種俠士形象。 四、羞伐其德的矜持──刻意回避對龍女的感情
柳毅的俠形象,不但體現在他路見不平出手相助的心,以及不諱強權的大勇,亦包括他不願隨便聲張自己功德的一種矜持。司馬遷在《史記·遊俠列傳》裏,又曾經這樣評論俠士:
「今遊俠,其行雖不軌于正義,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己諾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2]
其中「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明確指出真正的俠是「不誇耀自己的本領,羞於吹噓自己的賢德」,即使自己立下了功德,也不覺得這是什麼需要告諸天下的事,顯得內斂而矜持。柳毅關於這方面的意識主要體現在兩節劇情上,首先是他離開龍宮後多年,第三次娶妻後,得知原來所謂盧氏的現任妻子原來就是洞庭的龍女後,憶及當年的事時提到「僕始見君子,長涇之隅,枉抑憔悴,誠有不平之志。」,指自己當年的行動自然是為了替龍女抱不平,卻又「然自約其心者,達君之冤,餘無及也」,表示自己對龍女其實亦有意思,但覺得世上沒有告發別人丈夫而後娶他妻子的道理,亦有違仗義助人的原則。從這段說話,可以得知柳毅不希望人們誇大他助人的功德,認為自己不過是做了應份的事,以致即使他其實對龍女有意,也沒有想藉自己對龍皇一家的恩情來得到她。這一點固然可以是出於他的道德考量(不想告發他人丈夫而後聚他的妻子),但同時亦透露出柳毅沒有以自己有恩於人為傲,反而不想刻意要求回報,這部份自然亦可以是一種「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的體現。
如此一來,也能解釋為何洞庭君在前面向柳毅提親時,反而會使他動怒。洞庭君的提親是希望讓彼此從此結為親戚,好讓龍皇一家不會忘記他對女兒的恩情,對於一直強調自己只是因「義」助人的柳毅而言,這種舉動無疑相當誇大了他的功德,他並非為當英雄而行動,也不喜歡別人替他吹噓。洞庭君的言詞刺激了他的矜持,以致在撮合他和龍女一事上引起反效果,既顯示了柳毅「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的俠士形象外,亦表達了柳毅刻意回避自己其實對龍女有感情的表現。
五、總結
柳毅雖不像典型武俠主角一樣精通武術,無法「以武功戰勝對方」,但從因別人的不幸而氣憤難平的「仁者有乎」的體現、面對強權依然直言不諱的「大勇」精神、立了德行亦不願被隨便吹噓的矜持,都可以看出他確實具有精神層面上的「儒俠」特質。柳毅的身份雖然是個讀書人,行動卻表現出俠的精神,如對「義」的表現就是較接近俠士對「義」的見解,一方面表達了唐傳奇中展示的唐代俠文化確實已與儒家思想有相當的合流,亦說明了關於唐代俠文化的重點是展示知識份子的曠達的說法,確實有其成立的道理。
參考文獻:
[1]魯迅:《中國小說史略》,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年。
[2]曹正文:《中國俠文化史》,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4年。
[3]高蕓:〈俠義精神的分水嶺——論虬髯客的儒俠形象〉,《青春歲月》,2013年第6期。
[4]韓云波《俠文化:積淀與承傳》,重慶:重慶出版社,2004年。
關鍵詞:唐傳奇;俠文化;柳毅傳
中圖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12-0014-02
一、緒論──唐傳奇中的俠義思想
唐傳奇往往被視為中國古典小說發展的一個重要轉捩點,篇幅的延長、內容的深化等令唐代傳奇有「始有意為小說」的評價[1]。而由於受當時社會文化的影響,唐傳奇多令人聯想到一些關於才子佳人的故事,如蔣防《霍小玉傳》、元稹《鶯鶯傳》都是唐代才子佳人故事的代表之作。然而唐傳奇中亦有不少俠義形象與精神的作品,如裴鉶《聶隱娘傳》、杜光庭《虯髯客傳》等均是俠客角色鮮明的作品,什至有論述指出,中國武俠小說是由唐傳奇開始的[2]。然而也有一些雖非以描寫俠客為主,卻能在某些方面體現唐代俠義精神的故事,《柳毅傳》便是其中一例。過去針對《柳毅傳》俠文化的論述主要均以錢塘君為出發點,但其實主人公柳毅在思想行為上同樣具有「俠」的作風,下文將就其有故事中的某些言行與唐代俠義的形象加以對比,以找出其「俠」的形象。
二、知識份子的曠達──柳毅因龍女的遭遇所感的憤慨
《柳毅傳》的故事在柳毅應試不弟,準備回鄉之前,到涇陽找一位同鄉辭行的路上遇到龍女而開始的,而他對於龍女的遭遇而流露的同情與憤慨,則是其俠義形象的第一種體現。
柳毅起初對龍女的關注,並非基於任何外力或利益推使,僅出於他的個人道德常理。他不過是個路過的書生,最初既不知道認識龍女,亦不知道她的出身,卻因為對方「然而蛾臉不舒,巾袖無光,凝聽翔立,若有所伺」而主動對她作出「子何苦而自辱如是?」的問候。而他在聽過龍女講述自己的遭遇後,二話不說就給出了「吾義夫也。聞子之說,氣血俱動,恨無毛羽,不能奮飛,是何可否之謂乎!」的回答,指自己是個講義氣的人,義不容辭地答應對方的請求。這兩點充份體現了柳毅作為一個讀書人的節義精神,但這一精神在此相對是一種接近「俠」精神的義。
儒與俠雖然都強調「義」,卻又有一定區別。儒的「義」其實是「宜」,強調有階級、有秩序的忠孝仁愛;俠的「義」則有超道德的普遍意識,接近於墨家所言的「兼愛」,很多時候是無條件的[4]。柳毅最初並不知女子的身世,只因覺得她神色有異而上前問候,顯示他這時候並無他意,而是出自內心作出關顧,沒有對眼前的人視而不見。而得知龍女的處境後,他馬上就感到憤慨萬分,認為用不用幫忙跟本是個不用思考的問題。客觀而言,這兩件事本來都與柳毅無關,亦沒有任何利益或命令等外力約束,他卻不得不主動問候,並為知到對方受到不公對待而覺得氣憤難平。柳毅這些舉動可以理解為是知識份子內心道德價值的一種體現,多年讀書生活的薰陶令他自然有了一種明辨是非的責任感,這種感受體現在故事中的實際行動裏,正正就與所謂「超道德的」、俠眼中無條件的「義」相同,亦表現了司馬遷所言的「仁者有乎」。柳毅在故事中以讀書人的身份體現了俠士角度中的「義」,展現了一種「俠」的形象。
柳毅口頭上答應龍女的請求,但假若事後沒有加以完成,則也無法稱之為「俠」的行為。柳毅在不知龍女所言屬真屬假的前提下,仍然不感懷疑,務實完成他的承諾,龍皇洞庭君亦指女兒能免於苦難乃是「賴明君子信義昭彰,致達遠冤。」。柳毅幫忙龍女一事可以呼應到司馬遷在《太史公自敘》中對「俠」的描述:「救人於厄,振人不膽,仁者有乎;不既信,不背言,義者有取焉。」[4],他先是毫不猶疑地答應幫助陷入苦難的龍女,事後亦沒有背信棄義,如實履行當初的承諾,化解龍女的危難。他的行動亦不關乎利益或階級意識,只因無法目睹他人受苦、因為一種發自內心的道德責任感而出手相助,可見這相對儒家因著重階級觀念而起的「宜」,更為貼近俠士無條件的「義」、「仁者有乎」的特質。柳毅雖是個讀書人,俠士的作風與思想卻同樣對他影響不少。
三、大勇的體現──面對錢塘君時的直言不諱
所謂的「勇」亦是談論俠義形象時的一個重要話題,柳毅的「勇」主要體現在他對錢塘君的敢言。錢塘君曾表示希望將龍女托付給他,並指這是「世為親戚,使受恩者知其所歸」,好讓龍女不忘他的恩情。對於這項邀請,柳毅非但沒有接受,還指責說「誠不知錢塘君孱困如是」。柳毅所以生氣,原因是覺得自己不是為了這目的才幫龍女的忙,而錢塘君卻想借權勢迫自己按他說的做,實是橫行霸道之舉。
柳毅對錢塘君的批評,可以視為是一種高尚「大勇」的體現。「大勇」是孔子相對於低層次的「匹夫之勇」而言,這一步提出的說法,原句為:
「昔者曾子謂子襄曰:「子好勇乎?吾嘗聞大勇於夫子矣:自反而不縮,雖褐寬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
意指如果深刻反思自己的行為後,認為義不在我,即使對方只是卑賤之人也不會威嚇他;如果正義在我,即使對方有千軍萬馬,也依舊會勇往直前[4]。柳毅與錢塘君的情節正好體現了這段描述,他自言與錢塘君的能耐差別「且毅之質,不足以藏王一甲之間」,但面對威脅,則仍然會「敢以不伏之心,勝王不道之氣」。而他對自己的行為亦有深刻的反思,明白自己行動的目的並非為得到利益,因此當錢塘君指把龍女托付給他,是為了令她永遠記得柳毅的恩情時,他會如此動怒。這正表示如果他認為「義」在自己一方、為了保護自己的「義」,即使對方是他相當尊敬,而且比自己位高權重得多的人,他依舊會不留情面地指出對方的錯誤。這件事例既表達出柳毅的是非分明,亦體現到他為了心中的「義」時,可以不畏強權,貫徹始終地維持原來的信念,而不易向對方低頭。孔子所言的「大勇」就是俠義精神的其中一種體現,可見心懷大勇,不畏懼強權,是柳毅在文中的一種俠士形象。 四、羞伐其德的矜持──刻意回避對龍女的感情
柳毅的俠形象,不但體現在他路見不平出手相助的心,以及不諱強權的大勇,亦包括他不願隨便聲張自己功德的一種矜持。司馬遷在《史記·遊俠列傳》裏,又曾經這樣評論俠士:
「今遊俠,其行雖不軌于正義,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己諾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2]
其中「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明確指出真正的俠是「不誇耀自己的本領,羞於吹噓自己的賢德」,即使自己立下了功德,也不覺得這是什麼需要告諸天下的事,顯得內斂而矜持。柳毅關於這方面的意識主要體現在兩節劇情上,首先是他離開龍宮後多年,第三次娶妻後,得知原來所謂盧氏的現任妻子原來就是洞庭的龍女後,憶及當年的事時提到「僕始見君子,長涇之隅,枉抑憔悴,誠有不平之志。」,指自己當年的行動自然是為了替龍女抱不平,卻又「然自約其心者,達君之冤,餘無及也」,表示自己對龍女其實亦有意思,但覺得世上沒有告發別人丈夫而後娶他妻子的道理,亦有違仗義助人的原則。從這段說話,可以得知柳毅不希望人們誇大他助人的功德,認為自己不過是做了應份的事,以致即使他其實對龍女有意,也沒有想藉自己對龍皇一家的恩情來得到她。這一點固然可以是出於他的道德考量(不想告發他人丈夫而後聚他的妻子),但同時亦透露出柳毅沒有以自己有恩於人為傲,反而不想刻意要求回報,這部份自然亦可以是一種「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的體現。
如此一來,也能解釋為何洞庭君在前面向柳毅提親時,反而會使他動怒。洞庭君的提親是希望讓彼此從此結為親戚,好讓龍皇一家不會忘記他對女兒的恩情,對於一直強調自己只是因「義」助人的柳毅而言,這種舉動無疑相當誇大了他的功德,他並非為當英雄而行動,也不喜歡別人替他吹噓。洞庭君的言詞刺激了他的矜持,以致在撮合他和龍女一事上引起反效果,既顯示了柳毅「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的俠士形象外,亦表達了柳毅刻意回避自己其實對龍女有感情的表現。
五、總結
柳毅雖不像典型武俠主角一樣精通武術,無法「以武功戰勝對方」,但從因別人的不幸而氣憤難平的「仁者有乎」的體現、面對強權依然直言不諱的「大勇」精神、立了德行亦不願被隨便吹噓的矜持,都可以看出他確實具有精神層面上的「儒俠」特質。柳毅的身份雖然是個讀書人,行動卻表現出俠的精神,如對「義」的表現就是較接近俠士對「義」的見解,一方面表達了唐傳奇中展示的唐代俠文化確實已與儒家思想有相當的合流,亦說明了關於唐代俠文化的重點是展示知識份子的曠達的說法,確實有其成立的道理。
參考文獻:
[1]魯迅:《中國小說史略》,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年。
[2]曹正文:《中國俠文化史》,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4年。
[3]高蕓:〈俠義精神的分水嶺——論虬髯客的儒俠形象〉,《青春歲月》,2013年第6期。
[4]韓云波《俠文化:積淀與承傳》,重慶:重慶出版社,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