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孤立性心房颤动患者与KCNQ1基因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以中国汉族人群为研究对象,入选孤立性心房颤动病例95例,社区对照190例。以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扫描病例组KCNQ1基因变异情况,经DNA双脱氧链终止法直接测序验证SSCP结果。在获得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的基础上,采用关联分析分析相关SNPs与心房颤动表现型的关系。结果在孤立性房颤患者中发现了KCNQ1基因3个不同位点的单碱基
【机 构】
:
315211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315211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315211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315211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315211宁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孤立性心房颤动患者与KCNQ1基因的关系。
方法本研究以中国汉族人群为研究对象,入选孤立性心房颤动病例95例,社区对照190例。以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扫描病例组KCNQ1基因变异情况,经DNA双脱氧链终止法直接测序验证SSCP结果。在获得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的基础上,采用关联分析分析相关SNPs与心房颤动表现型的关系。
结果在孤立性房颤患者中发现了KCNQ1基因3个不同位点的单碱基变异现象。研究还发现,KCNQ1基因rs760419多态性在病例组与对照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s760419多态性与心房颤动显著相关(OR=2.056,P=0.001)。
结论KCNQ1基因变异与孤立性心房颤动相关,KCNQ1基因多态性rs760419可以作为孤立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易感标志物。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鞘中鞘技术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患者左心室电极导线置入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慢性心力衰竭伴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成功置入CRT或CRT-D患者。对42例患者无冠状静脉解剖变异未应用鞘中鞘技术置入左心室电极(A组),21例患者存在冠状静脉解剖变异未应用鞘中鞘技术(B组)和23例患者存在冠状静脉解剖变异应用鞘中鞘技术(C组)置入左心室电极的总的手术操作时间、左心室电极置入时间、X线
目的应用三维电解剖标测探讨主动脉窦起源室性早搏的起源点和出口之间关系及产生机制。方法本研究病例为2009年5月至2012年2月流出道室性早搏射频消融125例,起源于主动脉窦者21例。根据体表心电图将其分为两组:A组呈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7例;B组呈左束支传导阻滞图形者14例。在三维电解剖指导下构建左心室流出道(A组)或左、右心室流出道(B组)三维解剖图,激动标测结合起搏标测对所有患者行射频消融治疗,
目的了解国内部分医院高危冠心病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CEI/ARB)类药物的使用现状,分析影响药物使用的相关因素。方法分别于2007年及2009年在14个城市的51家医院进行横断面调查,对符合条件的冠心病患者,利用电子问卷采集基线数据,对ACEI/ARB类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结果在13 078例均应使用ACEI/ARB类药物的冠心病患者中
目的观察活化态C激酶1受体(RACK1)在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住院冠心病患者70例,其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组41例、稳定性心绞痛(SAP)组29例,3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外周血单个核细胞RACK1基因表达,免疫印迹法测定RACK1蛋白表达;选择尸体解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标本17例及正常冠状动脉组织6例,免疫组
患者女性,72岁,因劳力性胸闷、气促2年余,加重半月于2011年8月20日住入我院呼吸内科。平时无心悸、乏力、四肢厥冷、黑矇、晕厥等不适。家族中无长QT间期综合征病史。既往有“高血压”病史40年,近10年未服用任何降压药物,血压控制不佳,最高时可达180/100 mm Hg(1 mm Hg=0.133 kPa);有慢性咳嗽、咳痰病史40年,1年前在我院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入
目的观察经皮肾交感神经射频消融对顽固性高血压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影响及降压效果,并对肾交感神经射频消融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进行分析。方法连续入选自2011年6月至12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顽固性高血压病患者10例,行经皮肾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观察术前及术后1周、1、3和6个月的血压变化及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肌酐、尿常规、心率等指标,评价手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并探讨其机制。结
介入治疗早已成为冠心病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自从1966年Proudfit等[1-2]开展冠状动脉造影及相关研究以来,冠状动脉造影被视为诊断冠心病检查的金标准[3-4]。然而1995年有研究显示,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与临床症状存在矛盾[4]。在冠心病多支病变中,冠状动脉造影经常会低估或高估病变的严重程度[5]。这些都提示目前的临床实践已非简单地针对血管解剖结构作器质性评价,透过各种所见即所得的检查结果做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结合腺苷负荷超声心动图评价心肌存活性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观察39例心肌梗死患者心肌运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分别检测患者静息状态和腺苷负荷(140 μg·kg-1·min-1)作用下各节段径向、纵向及环向收缩期峰值应变(RSpeak-sys、LSpeak-sys、CSpeak-sys),以核素心肌灌注/代谢显像结果作为金标准将各节段划分为存活组及非存活组心
随着人类基因组序列测定的完成和高通量基因检测方法学的应用,人们对疾病的遗传易感性有了全新的认识,从最初依赖于疾病家族史,发展到最近利用基因分型、特定基因检测等先进技术进行疾病遗传学评估,对临床医学产生影响。同时,基因遗传学新技术也带来道德、伦理和法律方面的一系列新问题。针对我国心血管疾病遗传基因检测技术推广和应用的现状,我们解读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目的了解体检职工的血清尿酸(UA)水平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2010年3月至2011年9月,安排某单位在职职工和离退休职工(不含家属)21 700名进行体检,其中实际体检职工16 416名,符合研究要求且资料完整者14 044名。体检内容包含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采用专用体检记录软件录入体检者资料,体检结束后导出数据,分析UA水平、分布特征及UA和高尿酸血症(HUA)的危险因素。结果体检职工H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