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名著导读活动课中的激趣策略

来源 :语文课内外·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hzzfd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多数教师都认同整本书阅读对学生语文学业水平的提升有促进作用,到具体教学实施,依然困难重重。本文从《朝花夕拾》的案例入手,阐述了对“名著导读”概念的界定,同时从实践出发,在消除名著隔膜、激发阅读兴趣方面提出了可以借鉴与尝试的策略。
  【关键词】名著导读;活动策略;激发兴趣
  一、“名著导读”的含义
  “名著导读”着眼于“导”,学生“读”才是目的。初中生的名著阅读需要老师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和情感世界、了解其原有的知识结构,激发起自主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在开放动态的氛围中,运用具体的读书方法,进行个性化的自由阅读、感悟。名著导读课上教师存在的价值在于介绍阅读经验、提供学习方法、创设开放动态的阅读氛围,表达一种可以借鉴的个人观点,引导学生分享名著的感受,提升学生对经典篇目的理解、体验及感悟。
  基于对“名著导读”课型的理解,可以发现名著导读课不同于传统的课堂,课堂活动的有效开展可以帮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的阅读。尤其对于刚进入新阶段学习的初一学生来说,活动的引领和设计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笔者以《朝花夕拾》为例,初步就如何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谈谈自己的看法。
  二、激趣的活动策略
  导读要重视开发阅读主体的阅读潜力,要让学生喜欢上阅读。名著导读更要重视消除学生与名著之间的隔膜感,变“苦读”为“乐读”,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和精神渴求。有些学生对文学名著怀着一种仰视的心态,有时甚至是畏惧的心态,引导他们发现原创作品中独特魅力,主动亲近高不可攀的文学经典,就需要教师唤起学生内在的阅读动力。
  首先,节选名著片段,导入名著阅读。上《朝花夕拾》导读课之前,我向学生介绍:“有一位大作家,他童年时也很调皮爱玩,喜欢去菜园中闲逛,热爱和昆虫、植物玩耍,喜欢雪地捕鸟,喜欢听美女蛇的故事,厌烦枯燥的书斋生活,这位作家就是鲁迅。刚才这些片段出自《朝花夕拾》中的选段。”用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从生活的角度慢慢走进大作家的心中世界。这时配合“鲁迅年表”,引导学生课外自由地阅读鲁迅的这本回忆往事的散文集,会有一种在读人物内心世界剖白的感觉,往往学生会愿意将其中的所有文章一气呵成全都读完。笔者是安排学生每天读一篇,用十二天时间读完整本书。这样,学生在老师的牵引下就很顺利地完成了导读课前的自由阅读活动。
  其次,名著导读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阅读中的自我胜任感。这种肯定和激励会推动学生将课外阅读自动当成课堂阅读的延伸,尤其在初中起步阶段,要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以及阅读的快乐。在《朝花夕拾》导读课的第一环节设置了男女分组抢答问题的环节,一方面了解他们自由阅读的学情,另一方面调动了学生课堂积极性;接着,以任务驱动阅读:“学校图书馆举办“好书推荐”的活动,假如让你填写《朝花夕拾》的推荐卡,你会写一份怎样的推荐语呢?”当然活动的设计有学以致用的理念在其中,但完成这个活动的前提是學生对文本的整体感知。孩子们都很出色地分组合作完成了推荐卡的设计,我及时将他们各具风格的卡片设计展示出来,让学生具有了一定的胜任感,为进一步阅读打下了基础。
  第三,细读品读文本,达成愉悦的审美体验。 名著包含的内容很多,无法在课上全部呈现,因此,教师可以选择一篇文章引导学生细细品读。学生掌握了方法后,就可以在课后自行品读其他篇章。《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散文最终要归结于一个“情”字。因此,引导学生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是教学的关键。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揣摩字词、比较鉴赏、反复朗读、模拟场景等方法帮助学生体悟作者的情感。例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精读《阿长与〈山海经〉》这篇文章,启发学生找寻、赏析文中容易被忽视的词句,从而深刻体会作者的情感。像“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中的“摆”字能否改成“睡”字?还有正月初一早上说“恭喜”的场景,通过“我”与“长妈妈”对话语气的对比感受“我”对阿长的不耐,等等。在这种小组交流读书感受的氛围中,孩子们顺理成章地有了自己的看法和感悟。这个时候,让他们在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我看到了一个_____的鲁迅”,每个孩子眼中的鲁迅都是不一样的。这样,就迅速拉近了小读者与大作家的距离,很多孩子惊喜地发现原来大作家离他们的心是如此地近。所以,当学生以审美的眼光去审视作品的语言和情感的时候,他们获得的是发现的快乐与审美的愉悦。他们与名著之间的距离更近了。
  第四,变式阅读策略的使用,可以换个视角引领学生深入文本。变式阅读是指改变表述体裁、重组文章内容、改变学生角色的阅读方式。变式阅读能激发阅读积极性,挖掘思维潜力。如将散文中相对集中的故事情节改编为微电影脚本,改编过程中,学生会格外关注作品中“可视化的语言”。如《父亲的病》中 ——那些所谓“名医”的折腾人,拐弄人,鲁迅对他们开的“药引 子”,如“蟋蟀一对”,而且还要是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进 行了如实的叙述,顺便又讽刺道“似乎昆虫也要贞节,续弦或再醮, 连做药资格也丧失了”。难怪“父亲”对这些药方、药引子以至医生也怀疑起来了,几次“摇摇头”。可以将这些细节集中表现在舞台上,在对比中就可以很明显地让观众看到这些所谓“名医”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同样的,教师也可以尝试让学生在阅读中发挥想象,改编或者续写一些名著片段,或者将原著改编成小剧本,这样一方面引导学生加深理解原著的精神,去窥视原著的提示或暗示;另一方面促使学生主动接近和亲近文学作品,使学生寻找自己也是一个小作家的感觉,在他们能够胜任独立阅读的同时,也加深了对作家作品的更深体悟。
  以上是笔者在组织《朝花夕拾》导读课中为了消除初一新生对名著的隔膜感所采用的一般教学活动策略。其实,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还可以采取设置悬念、运用多种形式的资源为教学服务,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总而言之,教师要根据学情的需要,合理地设计开放的动态的活动,调动学生言语实践的经验,建立阅读内容与生活的联系,提供平台维护学生的读书热情。
  参考文献:
  [1]钱理群.20世纪中国文学名作中学生导读本[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2]朱自清.读书指导[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3]吴欣歆,许艳.书册阅读教学现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
其他文献
近来,“诉求”一词频频出现在媒体中,使用范围非常广泛,比如(本文引例均来自网络):  (1)教师们也都是平凡的人,也有他们自己的利益需求和精神诉求。
期刊
对小说中的人物进行心理分析,是高考考查的热点之一。笔者根据多年小说人物心理分析教学的经验,就准确全面把握人物心理问题,作一系统的梳理,就教于大方之家。一、分析前提:研读文本,认真审题  (一)追根溯源,研读文本  人物的内心世界往往是潜藏在小说细节,或明或暗贯穿于事件情节,或正或侧折射于环境他人。要想准确全面分析出人物的心理,少不了对整体情节的把控、细节的把握、环境他人的揣摩。  如2015年高考
期刊
创作手法结合起来,熔铸为具有现代意味的诗情。《雨巷》正是他熔铸古典诗词艺术和现代诗歌手法的代表作,“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1]
期刊
【摘要】智障儿童在感知、记忆、言语和思维等方面与正常儿童相比有着许多缺陷与不足。通过了解智障儿童的心理特点,掌握其认知规律和教育原则等,采取相应的识字教学措施,努力为智障儿童创设乐学、爱学的学习环境,把识字课上得生动、活泼富有吸引力,从而提高识字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智障儿童;识字教学;趣味  识字是发展口头语言、了解生活与文化内涵,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桥梁。加强智障儿童识字教学,有助于发展智障
期刊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化方式的应用,能够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上创设相应的生活情境,让学生通过亲自实践的方式融入生活,以及在课堂上纳入游戏元素的方式完成生活情境教学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小学数学;生活化  新《数学新课标》也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
期刊
【摘要】语文教学过程是培育学生核心价值观的过程:学校是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的主阵地,课堂是主渠道,语文课本是主要资源。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通过多种方式,在传授给学生知识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核心价值观;培养  在语文教学中,我践行着四种核心素养导向的整合实践途径:学科内整合、课内外整合、学科间整合几种整合方式并不是孤立的,也不是简单的
期刊
当人们热衷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电视等电子产品时,殊不知,屏幕后潜藏的背光闪烁以及高能量的蓝光,都在悄无声息地刺伤娇贵的眼睛。随之而来的是近视患者日趋低龄化,还有难以计数的视力衰退甚至致残致盲者。而由明基BenQ所带来的一系列护眼不闪屏显示器新品的问世,有望全面开启一个护眼液晶的新时代,大大减少普通液晶荧幕给用户双眼所带来的伤害。  2014年6月5日,全球护眼显示器领导品牌明基BenQ于重庆召开记者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以后,教师对于历史学科的教学方面更加认真了,学生也越来越重视历史学科的学习。高中历史属于文综的一部分内容,在高考中也占据着一定的地位,因此,教师必须拿出充分的认识来进行高中历史的教学,让学生可以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方法;学习环境;理论结合实际;多媒体技术  相比于语文、数学、英语来说,历史学科有着它独特的地方,需要记忆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及历史时间
期刊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魂,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的智慧结晶。中华传统文化彰显的是国家、民族的优秀精神与高贵品质,需要每一位中国人来继承与发扬。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利用语文课程的特殊性,不断地探寻传统文化的渗透路径,将传统文化散播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甚至走向世界。本文从提升教师素养、挖掘教材内涵、优化学习方法、丰富教学活动等四个方面,对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一、提升
期刊
【关键词】作文训练;审题;选材;写作技巧  众所周知,作文是全面反映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和文字表达能力的重要形式,小学毕业班要为中学打好基础,该如何有效地进行作文复习,提高作文能力呢?我认为可抓住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重点训练:第一、选准材;第二、抓细节描写;第三、掌握写作技巧。  一、指导学生选准材料  人们常说写作文“三分在技巧,七分在选材”,可见选准作文材料多么重要。在我的眼中,作文就如同人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