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活动设计“投其所好”方能彰显实效

来源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x200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分层教学法是指在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存在明显差异的情况下,教师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法,从而达成教学目标。针对学困生这个层次,教师需要格外关注课堂活动的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活动参与度,通过学生的“动”来达成教学目标。
  关键词
  分层教学 课堂活动 学困生 教学策略
  一、B层次学生令人担忧的英语学习现状
  我校在英语学科实施分层次教学,即以相邻的两个班级作为整体,实施捆绑式教学,将两个班级中英语成绩较好的学生重组成一个英语教学班,称为A层次班级;其余学生重组成另一个教学班,称为B层次班级。
  在接手B层次教学班级时,我发现,班级中的绝大多数学生已经将自己定性为英语成绩差且学不好。他们明显对自己的学习能力缺乏信心,加之学习氛围不佳,因而听课效率低下,课堂参与度较低,测试成绩也不理想。而成绩的不理想,又使得他们对英语学习更加没有兴趣,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全班44名学生中,成绩中等的有10多人,成绩平平的有20多人,其余10多人则是对英语学习毫无兴趣。其中,成绩中等的那部分学生属于较为努力型,但是学习不得法,他们认为英语学习就是背单词,不懂得融会贯通,因而感到学习枯燥、乏味;成绩平平的那部分学生属于完成任务型,他们认为学习英语就是完成作业,自我要求不高,“60分”就是他们的学习目标;余下的那部分学生属于得过且过型,他们对英语学习没有任何兴趣,课堂听讲、课后完成作业全凭心情,家长对他们已经基本放弃。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但是,B层次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着实令人担忧。
  二、没有学生参与的课堂必然是失败的
  课堂上如果没有学生的参与,肯定是失败的。要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培养学习的自主性,教师应当采用与学生的生活相对密切的教学方式。
  例如,教学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9A Unit 4 TV programmes时,学生的表现令我感到非常意外。备课时,我曾经信心满满,觉得这个话题学生非常熟悉,而且一定非常喜欢,因而预设问题时,脑海中不断浮现出种种热闹的参与场景。上课后,我希望通过问题的方式展开师生间的交流,为进入新授课的学习热身。我提问学生:“What do you often do in your spare time?”问题抛出后,学生的回答几乎一致:“Do lots of exercises.”“What else do you do?”我没有放弃,继续追问。“Nothing else.”又是异口同声。这让我感到很无奈,学生的课余生活多么单调。我还是不甘心,又问道:“What interesting things do you do in your spare time?”我多么希望学生能给出不同的答案,然而,他们的回答仍然令我失望。“Nothing interesting. Because I have no choice but to do what my parents ask me to do.”一位学生回答道,其他学生则是点头表示赞同。我心中产生了一种莫名的酸楚。可是,课还要继续上,于是,我更换了问题:“If you have a choice,what things do you want to do?”“老师,不要假设了,现实中得不到的。想象只会令人感到更加痛苦。”一位学生干脆用中文回答我,看得出,他们想要以这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
  因为学生的抵触,课前的种种预设变成了课堂上的“沉默与被动接受”。这节课,我在自问自答中教完了相关的电视节目名称及其内容,学生也只是跟着我读读记记。整堂课,师生之间既没有交流,也没有碰撞。
  课后,我进行了教学反思。新课程标准提出: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生活经验;要尽可能地接近现实生活中语言使用的实际情况。这节课,我未能很好地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而是过多地站在教师的角度设计课堂活动;此外,我也未能充分考虑B层次学生的学习现状,课堂活动设计没有很好的铺垫,未能运用循序渐进法。种种因素的叠加,导致了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充分体现,因而教学效率低下,教学目标无法达成。
  三、“投其所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有了之前失败的教训,我在后面的备课时,在设计完各种活动后,总是把自己想象成学生,先体验一下参与这个活动可能遇到的问题,事先做好铺垫。这样,才能尽可能地走进他们的内心。
  例如,教学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9B Unit 2 Robots时,我充分地投学生所好,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并运用语言知识。
  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用英语表达机器人能为人类做的事情。上课伊始,我就提问学生:“What things do you want to do least?”“Homework.”学生的回答正中我下怀。我接着发问:“How can you solve this problem?”学生面面相觑,不知如何回答。因为在他们看来,写作业是自己每天必做之事,怎么会有办法解决呢?看着他们为难的表情,我点击鼠标,电脑屏幕上跳出来一个机器人,嘴边还有一句话:“I’m your true friend. I can help you do everything.”原本沉寂的课堂突然有了生机,学生的表情也渐渐轻松起来。我对他们说:“I give you a chance. Today,you can ask this robot to do everything for you. Try to think of as many things as you can. I’ll make your dream come true——No homework today.”听说今天没有家庭作业,学生立刻来劲了,一个个跃跃欲试。我把他们按照学习能力的不同分成6人一组,要求他们自己明确分工,做到人人参与,如果谁不参与,则机器人有权让他做一件事。为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实效性,我还设计了一份表格供他们参考(表1)。
  各小组热烈讨论时,我在各小组间巡视,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困难。经过充分讨论,每个小组均上交了一份内容满满的表格,并推选代表进行了交流。交流过程中,学生或为“英雄所见略同”而会心一笑,或为其他小组呈现的“奇思妙想”而热烈鼓掌,真正成了课堂学习的主体。
  临近下课时,我给每一位学生发了一张心愿卡,让他们在上面写下最希望机器人帮助自己做的事情,至少写3句。尽管学生知道机器人不会真的满足他们的心愿,但他们仍然很乐意写下自己的心愿,并展现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课后,我把这些凝聚了学生课堂参与、体验的卡片制成了班级心愿墙,它将成为鼓舞学生不断前行的动力。
  四、体验后的成就感让教学成绩初显
  体验就是在实践中认识事物,感知所学知识,是亲身经历后留下的感悟。体验到的东西会使学生感到真实,并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日常备课中,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设计各种让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掌握所学知识,切不可以教师一言堂的形式,以讲代练,让他们被动地接受所学知识。通过强行记忆获得的知识很容易遗忘,导致学生在家庭作业和定期检测中犯各种错误,而经常性的挫败感又会令他们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久而久之,便会形成恶性循环。
  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是学生融入课堂、成为课堂主体的重要表现,“投其所好”的课堂活动设计符合这一年龄段学生争强好胜的性格特征,可以大大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增进师生间的情谊,融洽课堂气氛,消除学困生的紧张感。
  通过一段时间的尝试,现在,我的课堂已成为学生向往的地方,他们愿意在这里开口发表观点、上台展示自我,在每天的体验中慢慢收获着,在不知不觉中渐渐进步着。无论阶段性检测还是期中、期末测试,这些B层次的学生都能取得令自己满意的成绩,有近1/3的学生甚至可以与A层次的学生较较劲了。这些,给了他们继续前行的动力。
  综上所述,学生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作为教师,我们要积极回应学生的学习需求,针对他们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格外关注课堂活动的设计,以此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活动参与度。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作者为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初级中学教师)
其他文献
张扬老师一直潜心于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先后数十次在省内外执教示范课,通过大量的实践及课例分析研究,他创造性地提出了“点线面教学法”。2015年5月,张扬老师做客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举办的《教学新时空》栏目,开设了题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的“名师课堂”。在该教学中,他以“点线延伸,知识重构”为思维主旨,力求解决初中数学复习课的低效问题。这一节“名师课堂”的推出,在全省范围内迅速得到一线教师
期刊
摘 要 本文着重从学习动力方面分析学生现状,试图通过实施绿色评价三大策略,即乐于学习投入的评价策略、激发学习动机的评价策略和增强学习自信的评价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学习。  关键词 绿色评价 学习动力 学习投入 学习动机 学习自信 微成长  当前,初中阶段学业质量评价存在诸多问题,如“重考试分数轻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重最终结果轻进步和努力程度”等。为改变这种单一、片面、忽视学生身
期刊
摘 要 本文通过对比同一课题不同教学情境的创设,揭示了不同情境下的教学效果,说明了数学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的必要性,也为自己和广大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拓展课堂资源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关键词 数学课堂 情境创设  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关注。数学教师的任务,在于把数学的学术形态转变为学生易于接受的教育形态。情境创设是教师创造性的行为,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要求,是教学过程
期刊
摘 要 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氛围,让课堂焕发活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充满灵性,释放个性。教师在课堂上应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让他们能够身心愉悦地参与地理学习。  关键词 地理 情境教学 合作学习  八年级地理对学生而言,可以说是比较有趣的一门学科。学科的单元设计和知识点的分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专业教师应该利用这种优势来打造充满
期刊
作为镇江市义务教育发展比较快、比较好的学校,近几年来,丹阳市华南实验学校先后建立了100余个社团,涉及文学、艺术、科技、体育、研究和社会实践6个板块,引领镇江市社团建设风气之先。这么多社团,到底是负担还是机遇?到底是摆设还是教育的起点?或者说,学生社团的根本目标又是什么?基于上述思考,“社团活动课程化”这一概念在该校应运而生,该校的社团建设走上了在国家课程的指导下,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大框架下,
期刊
摘 要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改倡导的理念,是学生卓有成效的学习方式。在初中英语写作课上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组织教学,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培养学生协作互助的习惯,让学生在与他人的比较中反思并调整,更好地激发出学生的创造力。  关键词 小组合作 初中英语 写作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改倡导的理念,是卓有成效的学生学习方式。如何在初中英语写作课上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组织教学,笔者进行了一些探索,并通过一
期刊
【教材分析】  在现代社会里,人们面临着更多的机会和选择,常常需要在不确定情境中做出合理的决策。概率正是通过对不确定现象和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刻画,研究客观世界中的随机现象,来为人们更好地制定决策提供依据和建议。因而,义务教育苏科版数学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十三章第1节安排了《确定与不确定》的内容。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收集数据的能力,并能对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能够在寻找出其中规律的基础
期刊
(一)设计数学情境,展示函数和平面直角坐标系之间的关联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这节课的知识内容。  (教师先画出如图1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标出A(2,1)、B(6,4)两点的位置)  师:请同学们根据图中的信息,设计一个问题,并简述这个问题的求解思路。  生1:求直线AB的解析式,用待定系数法求解。  师:是的。能否求出经过A(2,1)、B(6,4)两点
期刊
摘 要 我校结合生本教育的先进教学思想,对数学课堂教学进行了一些改变:学生以教师课前设计的导学案为抓手,采用小组合作的自主学习结合课堂展示的方式。课堂中,教师让出了讲台,变教为学、变听为讲,课堂呈现出一种“畅所欲言”的氛围,只要你对问题有思考、有想法,就可以随时站起来(不需举手)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  关键词 数学 导学案 小组合作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
期刊
一  语文是一门富有内涵和魅力的学科,同时,也是最有争议的学科。一线的语文教师常常会有些许困惑,这种困惑自然会使教语文者摇摆不定,或多或少地影响语文教学的效率。  1.学科地位,不断提升中又让人感到难以拿捏。  无论是考试科目的设定还是考试分值的摆动,语文学科的地位都在不断提升。2015年北京市公布中高考政策的重大改革,其中语文的地位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单从分值来看,2016年起,北京高考语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