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早在20世纪初,林纾就翻译了《汤姆叔叔的小屋》,这本书是第一本翻译成中文的美国小说。直到如今,这部小说大约有10个译本。本文以林纾,赵苕狂和李自修的译本为样本,从历史变化言角度,运用主体间性理论,解释翻译作品之间的差异。
关键词:汤姆叔叔的小屋;主体间性理论;翻译
一、译者的主体间性
近几十年,学术界越来越重视主体间性理论。翻译的主体间性指的是翻译活动取决于不同主体之间流畅的交流。主体间性理论强调社会意识和观点对个人思想的影响。语言是社会的产物;尽管我们每个人都在使用语言,但是只有大多数人认可的改变,才能被认为是语言的改变。因此个人的思想与这个社会紧密相连。但是相对而言,个人的意识世界仍然是孤立的,并不能自动理解外部世界。
许钧认为:我们可以将译者看作是翻译过程中的一个狭义的主体,而作者、译者和读者是广义上的主体。陈大亮指出翻译主体的研究不应该是以译者为中心的,应该将其他主体考虑进去,包括作者和读者主体性的研究;然后从主体间性的角度,系统的讨论翻译主体。
二、《汤姆叔叔的小屋》翻译的三个阶段
《汤姆叔叔的小屋》是美国作家哈里特·比彻·斯托于1852年发表的一部反对奴隶制的小说。这部小说描述了奴隶的悲惨生活。《汤姆叔叔的小屋》的翻译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是依据中国社会背景的巨大变化来划分的。林纾是翻译这部小说的第一人,为第一个翻译阶段;第二阶段的代表人物是赵苕狂,第三阶段是李自修。每个阶段都有很多其他译者,此处以典型译者为例。
(一)第一个翻译阶段
林纾在1901年第一次翻译了《汤姆叔叔的小屋》。当时中国内忧外患,一些知识分子逐渐觉醒,于是希望挽救中国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
林纾就是这些知识分子中的其中一人。他希望在意识形态领域挽救中国人民,于是开始将欧美的小说介绍给中国人民。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林纾翻译了《汤姆叔叔的小屋》,并将书名翻译为《黑奴吁天录》。
根据翻译主体间性理论,译者必须将作者和读者全部考虑进去。林纾希望通过将黑奴的悲惨命运介绍给中国人民,以启发民智。
对于这部小说的作者哈里特·比彻·斯托来说,小说的主题是向美国读者呈现奴隶制的残忍,呼吁美国人民废除奴隶制。对于中国读者来说,对自己身边的危机并不敏感,麻木不仁。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林纾在他的译文中运用隐喻手法,将中国人民比喻为美国黑奴,以此来警醒中国人民。
哈里特·比彻·斯托和中国读者有不同的视界,由于在语言文化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障碍,读者并不能很好的理解作者的创作目的。而作为译者的林纾将读者、作者和译者的视界结合起来,以实现自己的翻译目的。在这个过程中,体现了译者主体间性的特性。
而在语言方面,林纾得译本使用了文言文,其原因是文言文是当时的官方语言,大部分中国人都使用文言文。所以为了能够让读者读懂,林纾使用了这种历史悠久的语言---文言文。这是第一个翻译阶段与其后两个翻译阶段的截然不同之处。
《汤姆叔叔的小屋》原文:
“And so fell George’s last hope;--nothing before him but a life of toil and drudgery,rendered more bitter by every little smarting vexation and indignity which tyrannical ingenuity could devise.”(Uncle Tom’s Cabin)
林纾的译文:“于是哲而治执役乃日厉,备人世不堪之苦,均容忍受之。”(林纾,1981;8)
对于现代的大部分读者而言,理解林纾的这个译文是很难的。因为大部分读者都不精通文言文,尤其是繁体字文言文。简体字白话文还没有出现。
(二)第二个翻译阶段
第二阶段的代表译者是赵苕狂,他在1937年翻译了《汤姆叔叔的小屋》,并将其翻译为《黑奴魂》。
与第一个阶段相比,在社会条件方面两者之间变化较小,因此这个阶段的翻译目的与第一个翻译阶段基本相同。译者仍试图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号召人们为了和平、稳定和美好生活而奋斗。这个阶段的译本仍然使用隐喻手法,用美国黑奴的命运来暗示中国人民现在和未来的悲惨命运。
1919年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五四爱国运动的主题之一就是倡导使用白话文,摒弃文言文。这次运动成功地实现了白话文取代文言文的历史转变,白话文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主流语言。
第二个翻译阶段发生在五四运动之后,所以白话文几乎是那个时代的主流语言了。但是现在的读者仍然不能很轻易地就读懂第二个阶段的译文。因为那时白话文仍然是繁体字,而现在广泛使用的却是简体字。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繁体字才转变为简体字,也就是我们现在广泛使用的语言了。
(三)第三个翻译阶段
与前两个阶段,这个阶段的社会背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第三个阶段处于新中国成立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社会环境稳定,人民不再遭受战争和动乱的威胁,有物力支持和精神需求去欣赏文学作品。
于是译者的目的不再是警醒麻木的中国人民,而是单纯的文化交流。《汤姆叔叔的小屋》的题目变化最能证明这一点。在这一阶段,李自修将《汤姆叔叔的小屋》直接按字面意思进行翻译:汤姆叔叔拥有的一个小屋,而不是之前出现过的《黑奴魂》等等。
考虑到第三个阶段社会背景发生的巨大变化,译者为新一代读者重新翻译了《汤姆叔叔的小屋》。社会环境的变化导致了读者视界的变化。译者必须将作者、读者和译者的视界结合起来,以实现自己的翻译目的。这就是译者的主体间性。
在这个时期,简体字取代了繁体字,成为了广泛使用的语言。因此李自修使用了简体白话文翻译了《汤姆叔叔的小屋》。
三、结语
20世纪三十年代的读者不能理解文言文,所以赵笤狂没有使用文言文;同样,李自修不会使用文言文和繁体字翻译《汤姆叔叔的小屋》。社会的主流语言决定了译文使用的语言;所以译者必须考虑到读者的语言能力。只有正确的处理读者、作者和译者之间的关系的译本,才有可能是一部成功地译本。
这也是为什么同一部作品需要不同时代不同的译本。只有与读者同时代的译者才能很好的处理作者、读者和译者之间的关系。因此,时代的变化,读者视界的变化,都要求《汤姆叔叔的小屋》新的版本的出现。这就体现了译者的主体间性。
关键词:汤姆叔叔的小屋;主体间性理论;翻译
一、译者的主体间性
近几十年,学术界越来越重视主体间性理论。翻译的主体间性指的是翻译活动取决于不同主体之间流畅的交流。主体间性理论强调社会意识和观点对个人思想的影响。语言是社会的产物;尽管我们每个人都在使用语言,但是只有大多数人认可的改变,才能被认为是语言的改变。因此个人的思想与这个社会紧密相连。但是相对而言,个人的意识世界仍然是孤立的,并不能自动理解外部世界。
许钧认为:我们可以将译者看作是翻译过程中的一个狭义的主体,而作者、译者和读者是广义上的主体。陈大亮指出翻译主体的研究不应该是以译者为中心的,应该将其他主体考虑进去,包括作者和读者主体性的研究;然后从主体间性的角度,系统的讨论翻译主体。
二、《汤姆叔叔的小屋》翻译的三个阶段
《汤姆叔叔的小屋》是美国作家哈里特·比彻·斯托于1852年发表的一部反对奴隶制的小说。这部小说描述了奴隶的悲惨生活。《汤姆叔叔的小屋》的翻译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是依据中国社会背景的巨大变化来划分的。林纾是翻译这部小说的第一人,为第一个翻译阶段;第二阶段的代表人物是赵苕狂,第三阶段是李自修。每个阶段都有很多其他译者,此处以典型译者为例。
(一)第一个翻译阶段
林纾在1901年第一次翻译了《汤姆叔叔的小屋》。当时中国内忧外患,一些知识分子逐渐觉醒,于是希望挽救中国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
林纾就是这些知识分子中的其中一人。他希望在意识形态领域挽救中国人民,于是开始将欧美的小说介绍给中国人民。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林纾翻译了《汤姆叔叔的小屋》,并将书名翻译为《黑奴吁天录》。
根据翻译主体间性理论,译者必须将作者和读者全部考虑进去。林纾希望通过将黑奴的悲惨命运介绍给中国人民,以启发民智。
对于这部小说的作者哈里特·比彻·斯托来说,小说的主题是向美国读者呈现奴隶制的残忍,呼吁美国人民废除奴隶制。对于中国读者来说,对自己身边的危机并不敏感,麻木不仁。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林纾在他的译文中运用隐喻手法,将中国人民比喻为美国黑奴,以此来警醒中国人民。
哈里特·比彻·斯托和中国读者有不同的视界,由于在语言文化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障碍,读者并不能很好的理解作者的创作目的。而作为译者的林纾将读者、作者和译者的视界结合起来,以实现自己的翻译目的。在这个过程中,体现了译者主体间性的特性。
而在语言方面,林纾得译本使用了文言文,其原因是文言文是当时的官方语言,大部分中国人都使用文言文。所以为了能够让读者读懂,林纾使用了这种历史悠久的语言---文言文。这是第一个翻译阶段与其后两个翻译阶段的截然不同之处。
《汤姆叔叔的小屋》原文:
“And so fell George’s last hope;--nothing before him but a life of toil and drudgery,rendered more bitter by every little smarting vexation and indignity which tyrannical ingenuity could devise.”(Uncle Tom’s Cabin)
林纾的译文:“于是哲而治执役乃日厉,备人世不堪之苦,均容忍受之。”(林纾,1981;8)
对于现代的大部分读者而言,理解林纾的这个译文是很难的。因为大部分读者都不精通文言文,尤其是繁体字文言文。简体字白话文还没有出现。
(二)第二个翻译阶段
第二阶段的代表译者是赵苕狂,他在1937年翻译了《汤姆叔叔的小屋》,并将其翻译为《黑奴魂》。
与第一个阶段相比,在社会条件方面两者之间变化较小,因此这个阶段的翻译目的与第一个翻译阶段基本相同。译者仍试图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号召人们为了和平、稳定和美好生活而奋斗。这个阶段的译本仍然使用隐喻手法,用美国黑奴的命运来暗示中国人民现在和未来的悲惨命运。
1919年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五四爱国运动的主题之一就是倡导使用白话文,摒弃文言文。这次运动成功地实现了白话文取代文言文的历史转变,白话文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主流语言。
第二个翻译阶段发生在五四运动之后,所以白话文几乎是那个时代的主流语言了。但是现在的读者仍然不能很轻易地就读懂第二个阶段的译文。因为那时白话文仍然是繁体字,而现在广泛使用的却是简体字。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繁体字才转变为简体字,也就是我们现在广泛使用的语言了。
(三)第三个翻译阶段
与前两个阶段,这个阶段的社会背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第三个阶段处于新中国成立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社会环境稳定,人民不再遭受战争和动乱的威胁,有物力支持和精神需求去欣赏文学作品。
于是译者的目的不再是警醒麻木的中国人民,而是单纯的文化交流。《汤姆叔叔的小屋》的题目变化最能证明这一点。在这一阶段,李自修将《汤姆叔叔的小屋》直接按字面意思进行翻译:汤姆叔叔拥有的一个小屋,而不是之前出现过的《黑奴魂》等等。
考虑到第三个阶段社会背景发生的巨大变化,译者为新一代读者重新翻译了《汤姆叔叔的小屋》。社会环境的变化导致了读者视界的变化。译者必须将作者、读者和译者的视界结合起来,以实现自己的翻译目的。这就是译者的主体间性。
在这个时期,简体字取代了繁体字,成为了广泛使用的语言。因此李自修使用了简体白话文翻译了《汤姆叔叔的小屋》。
三、结语
20世纪三十年代的读者不能理解文言文,所以赵笤狂没有使用文言文;同样,李自修不会使用文言文和繁体字翻译《汤姆叔叔的小屋》。社会的主流语言决定了译文使用的语言;所以译者必须考虑到读者的语言能力。只有正确的处理读者、作者和译者之间的关系的译本,才有可能是一部成功地译本。
这也是为什么同一部作品需要不同时代不同的译本。只有与读者同时代的译者才能很好的处理作者、读者和译者之间的关系。因此,时代的变化,读者视界的变化,都要求《汤姆叔叔的小屋》新的版本的出现。这就体现了译者的主体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