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各位家门老幼,大家好:
我来自安顺地区,是入黔始祖汪灿公第22世孙,名叫汪希鹏。1999年曾担任过《黔腹汪氏宗谱》的主编工作。作为汪氏家族子孙中的一员,能有幸参加今天这个联谱会议,深感荣幸。同时也感谢会议组织人给予安排这个发言机会。下面浪费大家一些宝贵的时间,发表几点意见。
编修联谱,是汪氏子孙多年来的共同心愿,早在1999年7月,在安顺修编《黔腹汪氏宗谱》的首次大会上,毕节地区的汪诗明,汪行言等几位老人就提出了编修联谱的建议。后来由于意见不统一,各地区,各支系,各执己见,思想上没有形成共识。加上各种客观因素,最后导致联谱工作未能开展。在后来这十几年中,虽然各地区,各支派,在自己的区域范围,支系范围编修了自己的分普,支谱。但终因宣传不力,疏于联络,缺乏沟通。因此导致一些家谱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其中有资料未送达而遗漏的,有缺乏考察核实排序错乱的,有辨不清世系而牵强附会、张冠李戴的等等现象。这些现象难免给族人造成很大的遗憾。因此,建议本次联谱必先界定联谱的地理范围。在界定范围内认真做好宣传工作,加强联谱工作宣传力度,使这次联谱工作在汪氏族人中家喻户晓,使广大族人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团结一心共同搞好联谱工作。
在对资料的收集、整理、组织建设中,必须做好认真的调查、研究与核实。理清顺序脉络、辨明宗支派系,力避牵强附会和张冠李戴。
众所周知,“汪”字在字典中只有一个,然而姓汪者并非同出一宗。据资料记载,天下汪氏起源有三。一源起于汪芒氏;一源起于鲁成公之次子姬汪;一源起于福建泉州翁乾度之第六子汪处修。统观汪氏宗谱,都以本于轩辕别于后稷,族于姬鲁,氏于颖川,派于汪文和,系于汪华者最多。据《徽州府志》记载,“歙黟之人,十室九汪,皆汪华之后”。加上贵州汪氏也来源于西南各省。这一点上,西南汪氏系出一支,皆汪华之后,确信无疑。然而由于入黔原因各有不同,时间也有先后(洪武四年文职官员先驱入政,洪武十四年征南入黔,洪武二十年前后移民来黔,以后因商来黔等),因而形成加入宗派、家族的一个很大空间。在当时那时代的背景下,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通,族人失去了相互联络的机会,以至在后来编修家谱时,只能凭借老人回忆记录。因而出现宗支不辨,世系不分等种种讹误现象。如六枝安国公支的谱书就生编硬造了一个得姓始祖。他们的谱书说:周武王第三十四子姬叔处镇守西边汪洋大海有功,受封西海王,指海百姓,姓汪名洋,因以得姓......又说汪洋之子讨伐有功,被文王封为平阳郡王,后迁应天府、休林县,还说华公被唐王封越国公后坐镇北京等:这些记录全属扑风捉影,凭空想象,难免为后世子孙造成一种寻根误区;另有普定马官洪政公一支,上不知祖上历代名讳,下不知子辈排列,也不知支系所属。族中上下七八代人难分老幼,在九十年代修谱时,是按年龄大小排定字辈顺序。综上种种原因所在,因此在这次联谱中按真正考证核实,使联谱更具有真实性和逻辑性。
三,凡是引用,摘录其他支原著必须尊重原著作者,署上原著作者姓名或注明原著出处。虽然是本家族谱但却不可套用、窃用。在我看过的汪氏族谱中,就发现过这样一些问题如贵阳市区编修的《汪氏族谱》中,出现了《黔腹汪氏谱》入黔始祖汪灿公同样的图片,即把汪灿公变作了他支入黔始祖的图片。还有把《黔腹汪氏宗谱》中的家规族训改成了他人写的家规族分训等等。当然在此并非兴师问罪,只是建议本次联谱如果遇到这种情况,还给原作者一个名分。
四,建议成立联谱编委会,从各地区、各支系中派出精干人参加。从编委会人员中产生编篡领导小组负责编写工作;同时组织产生常务工作小组负责宣传、资料收集、后勤总务等工作。及时制定编修工作方案和篡写计划。明确职责、抓好落实,把各项工作落实到组、分解到人。务必使各块工作都有人去抓、有人去管、有人去理。使本次联谱工作得以有计划、有步骤地正常发展。
我来自安顺地区,是入黔始祖汪灿公第22世孙,名叫汪希鹏。1999年曾担任过《黔腹汪氏宗谱》的主编工作。作为汪氏家族子孙中的一员,能有幸参加今天这个联谱会议,深感荣幸。同时也感谢会议组织人给予安排这个发言机会。下面浪费大家一些宝贵的时间,发表几点意见。
编修联谱,是汪氏子孙多年来的共同心愿,早在1999年7月,在安顺修编《黔腹汪氏宗谱》的首次大会上,毕节地区的汪诗明,汪行言等几位老人就提出了编修联谱的建议。后来由于意见不统一,各地区,各支系,各执己见,思想上没有形成共识。加上各种客观因素,最后导致联谱工作未能开展。在后来这十几年中,虽然各地区,各支派,在自己的区域范围,支系范围编修了自己的分普,支谱。但终因宣传不力,疏于联络,缺乏沟通。因此导致一些家谱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其中有资料未送达而遗漏的,有缺乏考察核实排序错乱的,有辨不清世系而牵强附会、张冠李戴的等等现象。这些现象难免给族人造成很大的遗憾。因此,建议本次联谱必先界定联谱的地理范围。在界定范围内认真做好宣传工作,加强联谱工作宣传力度,使这次联谱工作在汪氏族人中家喻户晓,使广大族人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团结一心共同搞好联谱工作。
在对资料的收集、整理、组织建设中,必须做好认真的调查、研究与核实。理清顺序脉络、辨明宗支派系,力避牵强附会和张冠李戴。
众所周知,“汪”字在字典中只有一个,然而姓汪者并非同出一宗。据资料记载,天下汪氏起源有三。一源起于汪芒氏;一源起于鲁成公之次子姬汪;一源起于福建泉州翁乾度之第六子汪处修。统观汪氏宗谱,都以本于轩辕别于后稷,族于姬鲁,氏于颖川,派于汪文和,系于汪华者最多。据《徽州府志》记载,“歙黟之人,十室九汪,皆汪华之后”。加上贵州汪氏也来源于西南各省。这一点上,西南汪氏系出一支,皆汪华之后,确信无疑。然而由于入黔原因各有不同,时间也有先后(洪武四年文职官员先驱入政,洪武十四年征南入黔,洪武二十年前后移民来黔,以后因商来黔等),因而形成加入宗派、家族的一个很大空间。在当时那时代的背景下,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通,族人失去了相互联络的机会,以至在后来编修家谱时,只能凭借老人回忆记录。因而出现宗支不辨,世系不分等种种讹误现象。如六枝安国公支的谱书就生编硬造了一个得姓始祖。他们的谱书说:周武王第三十四子姬叔处镇守西边汪洋大海有功,受封西海王,指海百姓,姓汪名洋,因以得姓......又说汪洋之子讨伐有功,被文王封为平阳郡王,后迁应天府、休林县,还说华公被唐王封越国公后坐镇北京等:这些记录全属扑风捉影,凭空想象,难免为后世子孙造成一种寻根误区;另有普定马官洪政公一支,上不知祖上历代名讳,下不知子辈排列,也不知支系所属。族中上下七八代人难分老幼,在九十年代修谱时,是按年龄大小排定字辈顺序。综上种种原因所在,因此在这次联谱中按真正考证核实,使联谱更具有真实性和逻辑性。
三,凡是引用,摘录其他支原著必须尊重原著作者,署上原著作者姓名或注明原著出处。虽然是本家族谱但却不可套用、窃用。在我看过的汪氏族谱中,就发现过这样一些问题如贵阳市区编修的《汪氏族谱》中,出现了《黔腹汪氏谱》入黔始祖汪灿公同样的图片,即把汪灿公变作了他支入黔始祖的图片。还有把《黔腹汪氏宗谱》中的家规族训改成了他人写的家规族分训等等。当然在此并非兴师问罪,只是建议本次联谱如果遇到这种情况,还给原作者一个名分。
四,建议成立联谱编委会,从各地区、各支系中派出精干人参加。从编委会人员中产生编篡领导小组负责编写工作;同时组织产生常务工作小组负责宣传、资料收集、后勤总务等工作。及时制定编修工作方案和篡写计划。明确职责、抓好落实,把各项工作落实到组、分解到人。务必使各块工作都有人去抓、有人去管、有人去理。使本次联谱工作得以有计划、有步骤地正常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