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写作能够体现出学生的语文实际运用能力,教师充分重视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符合国家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当前,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内阅读教学,积极探索提升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方法,为小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提升做积极的努力和尝试。
关键词:课内阅读;小学生写作能力;提升;方法
一、 引言
新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要求,在写作教学方面,教师应积极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因为通过写作,能够使学生更善于表达自己内心所感,通过写作能力的不断提升,达到认识自我和世界的目的,对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和提升有重要的影响。教师应充分利用语文课堂中的课内阅读教学,充分发掘学生的阅读潜能,并将阅读过程中积累的素材等运用到语文写作中,建立阅读与写作的良好联系,实现语文写作能力的有效提升。
二、 浅谈小学语文课内阅读及写作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进行阅读教师即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通读、细读、精度等方式从文章中学习新的字、词、句等,并且教授小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思路以及表达方式,通过阅读学习深刻领会作者的创作情感和意图。语文阅读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量,有助于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同时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也有积极的辅助作用。写作则是学生语文实际应用能力的体现,在写作教学中,学生运用自己所积累的语文知识、素材等围绕着写作要求进行思考并将内心所感以文字的形式进行输出表达,是学生语文综合运用能力的体现。由此可以看出,课内阅读是将语文知识进行输入和消化,写作则是将语文知识进行输出与表达,二者是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的关系,实现了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有效提升。
对于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而言,应深刻认识到课内阅读与写作的密切联系,在课内阅读教学中向学生讲授关于写作的重要知识内容,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从课内阅读中获得写作的知识积累与技巧,实现写作能力的不断提升。
三、 在课内阅读中提升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方法探究
(一) 结合课内阅读内容,引导学生根据阅读所感进行仿写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文章对于学生的写作都具有指导与帮助的作用。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内容,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积极引导学生根据所阅读的课内文章进行仿写的练习。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引导学生仿写的前提是学生对相关文章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包括优秀的写作手法、优美的语言运用等,仿写的过程不是表面或者硬性进行的,需要学生同样要融入自己的情感,将自己的内心所感进行充分地表达,不要将仿写流于形式。如学习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师恩难忘”一课,在小学生心目中,教师的形象是伟岸、高大的同时又是充满爱心的,每个学生对教师都有一份特别的敬爱之情。本文作者通过回忆小学一年级时教过自己的优秀教师田老师,通过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对田老师深深的敬爱之情,是非常有教育意义的文章,同时也是非常适宜学生练习写作的内容。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日常学习,在心中回想老师教授知识、关爱自己的点滴,根据作者的中心主旨以及写作视角进行仿写,之后再進行仿写的分享,积极肯定与鼓励学生的写作,不断树立学生的写作自信心,同时使学生明确课内阅读学习对于写作提升的重要性。
(二) 通过课内阅读,引导学生积极的想象并将内容进行续写
对于小学生的语文写作而言,除了利用课内阅读积累语文知识和写作素材充实自己的写作内容之外,在写作中融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会使写作出的作品独具魅力与风格。而且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非常活跃的时期,教师应抓住该阶段小学生的这一特质,在语文写作教学中,结合课内阅读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的积极想象和创造。当教师鼓励学生调动自己的想象与创造思维进行写作创作时,学生的写作激情将被有效地激发,使得学生的写作思路不断被拓宽,达到写作能力有效提升的目的。如学习“包公审驴”一课,通过包公“审驴”,找到了偷驴的小偷,体现了包公的足智多谋。在对文章阅读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包公审驴后续的写作,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除了审驴的惊奇判案方式外,还有什么判案方式,或者总结为什么驴经过审讯之后会跑回自己主人的家里等,都是学生可以想象并创作的内容。
(三) 充分重视读后感的写作
在课内阅读之后,教师可以根据阅读过的文章安排学生进行观后感的写作,使学生在经过对文章的思索以及组织语言输出这一过程,达到语文写作能力的良好提升。语文教材中,很多文章都能够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教师可以结合文章特点指引学生写观后感的思路,待学生写完观后感后可以将其进行分享,实现学生的共同学习与进步。
四、 结语
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教师充分利用课内阅读的机会,不断充实学生的语文写作积累,使学生通过有效的课内阅读学习实现写作能力的提升,为今后的语文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吕瑞玲.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中提升写作能力[J].新课程,2017(25):146.
[2]祁慧.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几个途径[J].甘肃教育,2016(4):92.
作者简介:
董红梅,四川省成都市,四川省邛崃市牟礼镇中心小学。
关键词:课内阅读;小学生写作能力;提升;方法
一、 引言
新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要求,在写作教学方面,教师应积极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因为通过写作,能够使学生更善于表达自己内心所感,通过写作能力的不断提升,达到认识自我和世界的目的,对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和提升有重要的影响。教师应充分利用语文课堂中的课内阅读教学,充分发掘学生的阅读潜能,并将阅读过程中积累的素材等运用到语文写作中,建立阅读与写作的良好联系,实现语文写作能力的有效提升。
二、 浅谈小学语文课内阅读及写作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进行阅读教师即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通读、细读、精度等方式从文章中学习新的字、词、句等,并且教授小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思路以及表达方式,通过阅读学习深刻领会作者的创作情感和意图。语文阅读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量,有助于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同时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也有积极的辅助作用。写作则是学生语文实际应用能力的体现,在写作教学中,学生运用自己所积累的语文知识、素材等围绕着写作要求进行思考并将内心所感以文字的形式进行输出表达,是学生语文综合运用能力的体现。由此可以看出,课内阅读是将语文知识进行输入和消化,写作则是将语文知识进行输出与表达,二者是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的关系,实现了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有效提升。
对于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而言,应深刻认识到课内阅读与写作的密切联系,在课内阅读教学中向学生讲授关于写作的重要知识内容,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从课内阅读中获得写作的知识积累与技巧,实现写作能力的不断提升。
三、 在课内阅读中提升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方法探究
(一) 结合课内阅读内容,引导学生根据阅读所感进行仿写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文章对于学生的写作都具有指导与帮助的作用。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内容,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积极引导学生根据所阅读的课内文章进行仿写的练习。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引导学生仿写的前提是学生对相关文章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包括优秀的写作手法、优美的语言运用等,仿写的过程不是表面或者硬性进行的,需要学生同样要融入自己的情感,将自己的内心所感进行充分地表达,不要将仿写流于形式。如学习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师恩难忘”一课,在小学生心目中,教师的形象是伟岸、高大的同时又是充满爱心的,每个学生对教师都有一份特别的敬爱之情。本文作者通过回忆小学一年级时教过自己的优秀教师田老师,通过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对田老师深深的敬爱之情,是非常有教育意义的文章,同时也是非常适宜学生练习写作的内容。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日常学习,在心中回想老师教授知识、关爱自己的点滴,根据作者的中心主旨以及写作视角进行仿写,之后再進行仿写的分享,积极肯定与鼓励学生的写作,不断树立学生的写作自信心,同时使学生明确课内阅读学习对于写作提升的重要性。
(二) 通过课内阅读,引导学生积极的想象并将内容进行续写
对于小学生的语文写作而言,除了利用课内阅读积累语文知识和写作素材充实自己的写作内容之外,在写作中融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会使写作出的作品独具魅力与风格。而且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非常活跃的时期,教师应抓住该阶段小学生的这一特质,在语文写作教学中,结合课内阅读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的积极想象和创造。当教师鼓励学生调动自己的想象与创造思维进行写作创作时,学生的写作激情将被有效地激发,使得学生的写作思路不断被拓宽,达到写作能力有效提升的目的。如学习“包公审驴”一课,通过包公“审驴”,找到了偷驴的小偷,体现了包公的足智多谋。在对文章阅读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包公审驴后续的写作,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除了审驴的惊奇判案方式外,还有什么判案方式,或者总结为什么驴经过审讯之后会跑回自己主人的家里等,都是学生可以想象并创作的内容。
(三) 充分重视读后感的写作
在课内阅读之后,教师可以根据阅读过的文章安排学生进行观后感的写作,使学生在经过对文章的思索以及组织语言输出这一过程,达到语文写作能力的良好提升。语文教材中,很多文章都能够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教师可以结合文章特点指引学生写观后感的思路,待学生写完观后感后可以将其进行分享,实现学生的共同学习与进步。
四、 结语
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教师充分利用课内阅读的机会,不断充实学生的语文写作积累,使学生通过有效的课内阅读学习实现写作能力的提升,为今后的语文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吕瑞玲.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中提升写作能力[J].新课程,2017(25):146.
[2]祁慧.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几个途径[J].甘肃教育,2016(4):92.
作者简介:
董红梅,四川省成都市,四川省邛崃市牟礼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