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说明文教学发生真实的言语实践

来源 :求学·教学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tong199211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笔者以两次教学《中国石拱桥》的实践为例,通过第一次教学实践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反思说明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进行第二次教学实践时,通过“文意把握分析结构,训练思维读写结合,提升能力”三个不同要求由浅入深进行学生思维指导。说明文教学产生真实的言语实践活动要具有三个意识:学习主体自主化意识,教学文本个性化意识,教学过程实践化意识。
  关键词:说明文教学;《中国石拱桥》;真实的言语实践活动
  说明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是传统的说明文教学一般采用解析说明文知识的方法进行教学,按照说明文知识的各个元素解读说明文文本。于是,说明文阅读教学,便仅仅止于这篇说明文的说明对象及特征是什么、文章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哪种说明顺序、语言特点是什么等等,长此以往,课堂教学显得枯燥乏味,而最终学生也没学会“说明”。
  本着“中学阶段,通过说明文教学,必须使学生掌握读写这类文章的基本技能”“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要求,笔者进行了两次《中国石拱桥》的教学实践。
  《中国石拱桥》是统编教材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事物说明文,文章主要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及光辉成就。八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解、概括、综合分析和表达能力,在小学学过简单的说明文,对说明文的基本常识有一些了解。
  第一次教学实践,笔者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引导学生了解说明对象,把握对象特征,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课堂教学主要设计了四个概括活动:
  1.快速默读,提取信息。请学生概括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2.纵向观察,概括发现。思考探究一(课后练习):文章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征,选取了许多例子。从课文中提取信息,填写教师设计好的表格。然后纵向观察,概括你发现了什么?
  3.运用比较,深度阅读。
  任务一:请仔细阅读本文中说明赵州桥和卢沟桥的两部分内容,概括比较作者在对赵州桥和卢沟桥进行说明时,写法上的异同。
  任务二:课后练习五的材料一是对卢沟桥的介绍,与课文里的相比,概括说明的内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所不同?
  任务三:课后练习五的材料二主要写的是什么?与课文里对卢沟桥的介绍相比,概括它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请各小组任选其一,合作探究,汇报展示。
  4.阅读归纳,总结概括。请学生运用一句话说明这是一篇什么样的文章。
  备课时,笔者自认为教学设计思路清晰,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摒弃了传统的解析说明文知识的教法,是在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能力训练。可是,上课时,四个教学板块内容繁杂,学生忙得不亦乐乎。给出的答案漏洞很多,笔者只得进行逐一讲解,课堂教学琐碎冗长,学生没有经过真实的阅读体验,也没有阅读方法上的积累,更谈不上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了。
  基于以上反思,笔者在进行第二次教学实践时,将教学重点确定为引导学生学习文章“总说+分说”的结构特点,利用微文写作进行深度阅读训练,学写简单的说明文片段。课堂教学设置三个训练活动:①快速默读,概括特点;②精段研读,概括发现;③利用课文,概写微文。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笔者认真思考如何让说明文教学发生真实的言语实践,并设置了以下3个活动。
  活动一:快速默读,概括特点。由浅入深,文意把握。请学生提取课文中的关键语句概括中国石拱桥的特点。针对中国石拱桥这一类事物,作者抓住了哪些特点呢?让学生用完成句子的形式来概括,既降低难度,又抓住了核心事物及其特征,进而让学生明白写说明文要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去写。本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概括说明对象的特点,是基础,是初读课文、了解事物特征的浅层阅读活动,是阅读教学的起点,处于阅读感知层面。通过本次活动学生能比较容易地把握文章大意。
  活动二:精段研读,概括发现。分析结构,训练思维。《中国石拱桥》一文共有10个段落,以第1、5、9、10段为例,说明每个段落都有明晰的层次,并分析其呈现出什么样的结构特点。
  “阅读能力的核心不是理解能力,而是思维能力。”这个活动是精段品析活动,是深度阅读。在本环节中让学生主动探究,通过再一次细读文本,提取关键信息;再联系原有知识,比较分析,理解作者如何抓住事物的突出特点进行说明,采用了什么样的结构(先总说,再分说)、顺序(时间、逻辑)、哪种说明方法(分类别、列数字、引资料、摹状貌),使用了什么样的语言形式等,深度理解课文内容,既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又理解作者表达的语言技巧,理解作者构思的清晰严谨。在这种理性的比较分析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活动三:利用课文,概寫微文。读写结合,提升能力。从说明对象的特点入手,根据课文提炼内容,采用“总说+分说”的结构,按照一定的顺序,使用一种或几种说明方法,进行说明文片段写作。为了突出说明对象特征这一重点,让学生充分利用课文资源,笔者细化了写作内容,让学生任意选择。
  总说句1:中国石拱桥形式优美。
  总说句2:中国石拱桥结构坚固。
  总说句3: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
  总说句4:中国石拱桥成就辉煌。
  在本环节,学生再一次进入文本文字中,围绕中心有重点地阅读,分析、提取、概括相关内容,既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又关注了训练的综合性。
  微文写作活动是一种真实的言语实践活动。此活动让学生不满足于简单的勾画词语以及对文段的碎片化理解,不满足于信息筛选的初级阅读,而是要在书写表达中掌握信息整合后的提炼、概括能力,从而提升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余玲艳,代建军在《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的分析模型》一文中提到:“阅读是复杂的动态思维过程,一方面要唤起头脑中储存的知识信息,更主要的是对信息的筛选、提取、整合、分析。”   在上述几种训练中,学生不仅学到了读懂一篇说明文的方法:提取信息,抓特点;精段研读,懂方法;而且学到了说明文写作的基本技能。反过来,微文写作又促进了深度阅读。在这几种真实的言语实践活动中,学生获得的是比较系统的说明文知识在这篇文章中的具体运用,反过来又是在利用说明文知识对文章进行概括、分析、理解和运用。如此反复,学生的思维得到深化,实现了更高层次的理性思考,从而达到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的实践性要求语文教学要让学生进行真实的言语实践活动。让说明文教学产生真实的言语实践活动要具有以下几个意识。
  1.学习主体自主化意识
  课堂教学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学活动的开展一定要关注学情,一定要有学生意识。比如,《中国石拱桥》是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说明文,有人认为既然是第一篇,那就一定要讲说明文知识,于是把学生当成了“零起点”。表面上看,是尊重学生,实则不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即使是系统的说明文知识需要学习,也应该设计适当的自主学习活动。比如,笔者在课前布置了预习作业,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归纳整理说明文知识,找出已知和未知的知识点,为后面的深入学习做准备。
  2.教学文本个性化意识
  对于说明文教学,教师一般采用“朗读课文了解说明对象的特点,品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语言”等教学程序,教学方式单一僵化。学生记住了概念、套路,换一篇文章后仍然不能读懂,更不会“说明”。其实,“说明文作为一种实用文本,它的科学性、文学性都有它独特的蕴藉在里面。”即使在同一单元里,每一篇说明文也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教师要善于挖掘每一篇的个性特点,优选教学内容,找到每一篇的能力训练点,进而教出说明文的文本个性。切忌“千文一面,千课一面”。比如《中国石拱桥》一文语言平实,构思严谨,即使很多段落都是“总分”结构,但是又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笔者抓住文本的这个特点,确定“段式欣赏”为能力训练点,重点欣赏“分说”的表达特色,体会作者严谨的科学思想,扩大了学生的思维广角。
  3.教学过程实践化意识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说明文教学要树立综合实践意识,充分利用课文的教学资源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活动,比如语言积累、分析欣赏、写作实践等。笔者第二次教学《中国石拱桥》时,抓住说明对象的特点,选点突破,聚焦语用,分析结构,训练思维,强化读写。在一次次真实的言语实践活动中,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读书写作的技巧方法,获得了基本的语文素养。
  參考文献
  [1]叶苍岑.说明文教学的目的——说明文教学问题研究之一[J].中学语文,198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余玲艳,代建军.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的分析模型[J].教育科学研究,2017(5).
  [4]石修银.语文浅层阅读的表现及矫正[J].中学语文教学,2018(5):22-25.
  [5]郭莉莉,孔爱芳.教出实用文的文本个性——以《绿色蝈蝈》为例[J].中学语文,2018(16).
其他文献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本文以“热力环流”为例,进行高中地理实验教学尝试,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验使学生能够观察到生活中的地理现象,从而直观地理解并掌握地理知识,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提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可为后续开展积极有效的地理实验课积累经验,不断培养师生地理学科素养,实现新课程目标。  关键词:高中地理;实验教学;新课程目标  普通高
期刊
摘 要:本文在对化学核心素养与考试大纲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元素化合物复习应体现的化学核心素养。以二氧化硫为例,尝试采用分类观、元素观、微粒观和守恒观等多角度表征,三维图、思维模型图等多形式构建知识网络,设计实验、一题练习等多方式呈现的复习手段。  关键词:化学核心素养;三维知识网络;化学思维模型;实验探究  2018年高考化学全国卷,依据《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理科)》
期刊
摘要:教材的角色既是导向、引领,也是辅助学生走向全面涵养和个性发展的教化载体。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课本的原生价值可谓深谙其道,文本解构的本色功能定位取乎文字表意逻辑本身;取乎于教师课程标准指引下的文本解构与课堂重构;更取决于学生在阅读审美体验后的意义再建构与再实践,并在具体的高中语文试题情景中有效测验,三者既存在矛盾又协调统一。寻求到平衡点是否可以“四两拨千金”?有待于教师的教学实践去回应。  关键
期刊
摘 要:2018年高考政治试题遵循“考查核心知识为主体”的原则,涵盖考试大纲中大部分知识点,试题的情境、问题的设置都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试题总体上有以下几个特点:1.注重基础,突出主干,形式灵活多样2.贴近生活,贴近时政,素材不拘一格3.学科思维、创新精神、核心素养面面俱到4.试题结构稳中有变。根据以上特点,笔者认为教师在2019年备考教学中需要注意六点事项。  关键词:试题特点;备考建
期刊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将作文教学的要求表述为: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同时根据学生认知水平按年级分为不同层次的三个阶段,小学中年级学生处于从写话到习作的过渡阶段,课标对这一阶段的总体要求是乐于表达,准确表达。  然而,中年级的学生由于生活体验和积累的缺乏以及表达能力的不足,在写作过程中普遍存在“无话可写”或“无法表达”等问题。针对这一问题,
期刊
摘要: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施与思考,本文对翻转课堂定义进行阐述,对在地理学科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进行分析,应用翻转课堂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同时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文章最后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高中地理  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推动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传统的教学模式随着时代发展也发生变化
期刊
摘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初中阶段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本文以八年级听说课《Try Everything》为例,探讨了基于思维能力发展的初中英语课堂听说课设计,分析了在引入、听和说的环节如何设计不同的活动和任务培养学生不同层次、不同维度的思维能力,尤其是高阶思维能力。  关键词:思维能力;初中英语;听说课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初中阶段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
期刊
摘要: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是有许许多多惊喜等着我们去发现,只要我们有一个勤于思考的大脑,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能体验别样的美。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四读四悟,感受魏格纳善于发现及其探究大自然奥妙的求索精神。  关键词:四读四悟;发现之美;情感交流;探索精神;写法总结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利用多种方法认识本课生字,并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  2.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感悟魏格纳神奇的发
期刊
摘要:含电动机电路的分析是学生学习的难点,针对这个问题,我的教学从能量关系、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实验三个方面来突破。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电动机正常工作时,欧姆定律不再适用,且I
期刊
摘 要:自主课堂与自主学习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自主课堂具有自主学习的因素,但又不仅仅指自主学习,它更强调课堂的自主性。自主课堂与自主学习的不同点在于:哲学根源与理论基础的侧重点不同;存在的时空形式不同;所追求的实际效果不同。弄清两者的异同点有利于自主课堂的构建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个性化学习和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最后本文以英语学科的实际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在自主课堂上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