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真正的人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liao2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实践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他别具一格的学生观——教育培养下的真正的人应该是具有内在良好教养、具有敏锐的感受力、具有崇高理想信念、具有全面发展潜能的人。
  学生观是对教育场景中的学生的认识,是对“人”的研究在教育场景中的具体化。学生观不仅是教育理论研究者关注的内容,而且通过教师具体的话语呈现出来,渗透在教师的行为方式之中。当教师认同、坚持某种学生观时,它就会对教育工作的价值取向、目标定位、活动方式、评价方式等产生内在而深远的影响。许多教育中存在的误区、偏差乃至错误,都与教师的学生观的偏差有着内在的关系。事实上,只要把教师的教育实践作为观察、反思的对象,我们就能感受到:教育活动的每个环节,都渗透着教师学生观的影响。我们可以循着教师工作的基本环节,感受和发展教师教育行为中渗透着的学生观。[1]苏霍姆林斯基独特的学生观对当代教师树立良好学生观具有启示意义。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人要有一种精神—人的精神,这种人的精神会在信念与情感、意志与追求中,会在对待他人和自己本人的态度上,会在分明的爱与憎,在善于看到理想并为之而奋斗方面表现出来。[2]他在其著作《怎样培养真正的人》中,从家庭、学校、社会,教师、家长和学生等视角具体论述如何培养真正的人的问题,将教育智慧融入孩子成长的每一细节和经历中,阐述了教师和家长如何处理孩子出现的纷繁复杂的问题,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操作性,且对为什么要这样做的内在深层原因进行了说明。总的来说,苏霍姆林斯基的学生观是基于生活,基于人潜在的观察力、感受力和无限发展的可能的,同时也是基于人的意志品质、好奇心、热情、反思等。因此,在他的教育实践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其别具一格的学生观—教育培养下的真正的人应该是具有内在良好教养、具有崇高理想信念、具有全面发展潜能的人。
  一、真正的人应具有内在良好教养
  一个人的内在良好教养是基于学生对生活的敏锐的感受力和自我教育的。没有敏锐的感受力,就不能触动学生心灵,就不能激发学生的生活热情;没有自我教育,就不能让学生真正得以提升,就不能让其心智得以启迪,就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而作为教师,他的学生观即他眼中学生应该成为的样子,而在苏霍姆林斯基眼中,首先也是最为重要的就是以上这两个方面。在倡导素养教育的当代,培养具有良好教养的人也是提升当代公民素养所必须的。
  (一)良好教养需基于学生敏锐的感受能力
  敏锐的感受能力是塑造良好教养的重要组成因素。敏锐的感受能力是基于主体内外环境交互作用下源自对周围事物的细致入微的观察、体验、移情,对他人的痛苦与欢乐的深刻理解。通过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体验窥见其中的原理,解析提炼其中蕴含的美的部分。这种敏锐的感受力旨在提高对“善”的崇尚及对“恶”的摒弃。“善”是指父母之爱、同学之爱、自然之美、良好品行的养成,而“恶”是指道德败坏、人际冷漠及破坏民族国家和平稳定的背叛行为。这种感受能够让孩子成为有温度的人,让他不会因生活的繁杂而失去热情,成为一个冷漠的人。
  现代化社会高速运转,快节奏的生活让人被迫进入一种表层感受状态,即只关注事物所展现的外在形态,来不及也不去用心感受其韵味,所有的感受只停留在表层,致使人的心灵变得浮躁。而苏霍姆林斯基所培养的真正的人,是心灵完满的人。可以说,敏锐的感受力是发现美、激起同情心、培养移情能力的力量源泉,拥有敏锐的感受力,那么在学生的眼里,周围事物的样子都是鲜活的,都是充满趣味的,都是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美的所在。苏霍姆林斯基始终关心的,首先是培养孩子接受教育的能力。孩子越小,大人给予他的欢乐越多,孩子为他人:同学、母亲和父亲、老人所创造的欢乐就会成为主要点,这点就越重要。教育者一个极为重要的任务,就是唤起孩子具有感情上的敏锐性、注意力和感觉上的精细。[3]
  苏霍姆林斯基还认为,受教育者不仅是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重要的是发展成为社会主义良好公民所需要的美好品质。一年级的加利娅被河水挡住不能够上学,苏霍姆林斯基和孩子们一起去帮助她过河,并让她住在同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带领大家去田野感受自然的美,培养他们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小孩子在发现自己周围的美,并对这些美感到非常兴奋、赞叹的时候,这宛如在照镜子,会观察到人的美。孩子对美的这种感受越早,对美的惊奇越精细,他的自尊感就越高。在为人们创造财富与欢乐的结合中,通过认识美,比如说,认识一朵小花的美,岸边上色彩斑斓的小石子的美,鲜红色霞光万道的美、朗朗语调的美以及人们的行为美来认识自己。”对美的东西的感受能在少年心灵中反响出一种极其敏锐的力量,使之成为刚毅果敢、宽宏大量、心地善良而又十分热枕的人。[4]由此,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能力是成为有教养的人的重要部分,苏霍姆林斯基此种学生观下的教育更能向促进学生充分发展的方向前进。
  (二)良好教养需基于学生主动的自我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眼中的孩子应具有良好的教养,这种教养的养成需要以自我教育为根基。而自我教育最为重要的是对自己是谁,别人怎样看待自己,自己有什么优缺点以及周围一切事物具有敏锐的感受力与观察力,从自然、生活和劳动中体验自我的价值,在使自己潜能最大化的同时,去信赖别人,与别人和谐相处。同时,良好教养是实实在在地从学生内在生发出来的,教师应该能够辨别真正的教养和虚假的教养,不可让孩子养成虚伪的品质。
  为培养学生对生活、对美的感受力和观察力,苏霍姆林斯基常带领孩子们去自然中玩耍,在实践中感受欢乐和幸福,以滋养孩子的身心。苏霍姆林斯基在对孩子的教育中,着力给予孩子发展的自由,不去打击其自由绽放生命活力和创造才能的积极性。当学生成为自我教育主体,才能够在其感兴趣的方面成为积极主动的参与者,才能对自我与他人、社会、自然的关系进行审慎思索。因此,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少年,只有当他学会了不仅仔细地研究周围世界,而且仔细地研究自己本身的时候;只有当他不仅努力认识周围的事物和现象,而且努力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的時候,只有当他的精神力量用来使自己变得更好、更完善的时候,他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这里说的就是学生在精神生活的一切领域里的自我教育。”[5]   所以,良好的教养需基于学生主动的自我教育,但是,怎样去培养人在道德活动中表现自己真正人的本质的能力,同时又能表现出独立性,展现并确立个性的力量呢?秘诀就在于使人去控制自己的意志,让控制意志的精神在学校里形成风气,让意志力不仅能创造出物质和环境,而且能创造人本身。为此,应当用孩子感到困难的东西去代替被禁止的东西,甚至让被禁止的东西变成被允许的东西,而且要展示出其中的艰难性。[6]由此,苏霍姆林斯基为我们提供了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途径,即让学生通过艰难的意志努力达到品质的提升,而这才是真正个人品质的提升。
  二、真正的人应具有崇高理想信念
  教育培养的真正的人,不仅要有敏锐的感受力和主动的自我教育,还需要拥有崇高的理想信念来作为精神充实的保证,这是公民教育的根基。
  (一)理想信念是精神充实的保证
  物质财富日益丰腴的社会,功利主义和个人主义出现新的时代特征。在功利主义和消费主义价值观指引下,人们逐渐地出现精神空虚,失去心灵的栖息地。在竞争中易出现聚焦在自身利益的狭小视域内,很难从国家社会层面看自身价值,这样使得奉献成为一种稀缺的品质。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一个人所做的事,不是他应当做的、必须做的事,那他就会开始精神空虚、道德败坏和堕落。假如你不严格地控制自己的愿望,不使自己的愿望服从于奉献,那你就会变成一个意志薄弱的人。人的奉献的哲理恰恰就在于使人能看到并以内心判断出你应该在什么地方去奉献和在什么地方你应该得到奉献。[7]拥有理想信念的人具有坚毅的品质,能够承担责任,能够面对困难时始终不屈不挠地严格要求自己,在国家需要的时候能够不假思索地站出来。基于此,苏霍姆林斯基的理想信念是指学生应努力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人人努力去获得最大幸福和最全面的发展,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相互奉献。
  (二)理想信念是公民教育的根基
  作为教师的苏霍姆林斯基,在教育中始终秉承并倡导,将自己的学生看作是未来社会的公民,未来孩子的父母,未来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勇士……如此,就会激发作为教育者的责任心,在受教育者身上施加的影响就会更加谨慎。真正的人应该有崇高的理想信念,这种理想信念是一种家国情怀,是在对家庭、社会和祖国的贡献中实现自身价值,而实现途径就是去劳动,去奉献,成为家庭中的好丈夫、好妻子,社会中的好公民,国家中的英勇战士……正如他所说:“我竭力追求使教育在每一个学生身上树立人的自豪感,即为共产主义理想而斗争的战士那种高尚品格和英勇精神,革命者、创造者、思想家的那种精神。”
  他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充满了对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心,充满了为夺取共产主义伟大胜利的决心,他对学生的教育旨在为民族国家准备后备力量,为其培养能够甘愿奉献的青年一代和未来的希望,同时时刻在学生心中种下对恶的憎恨,对敌人的仇视以及对美的崇尚,总的来说,其思想政治教育色彩意味浓厚。时代在变,价值观、理想信念在变,但总会有些根本的、内在的、崇高的、永恒的东西不会变。它是每个时代所展现出来的,赋予人特有的共性的文化,亦或是说人类精神遗产,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看到这些时代都需要的人的根本品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关键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也需要苏霍姆林斯基所崇尚的为社会主义事业奉献自己的理想信念教育,将青年一代培养成为有责任、有担当、有才能、有作为的新时代青年。
  三、真正的人应具有全面发展潜能
  苏霍姆林斯基学生观下的全面发展不是各个方面都发展,而是依据学生发展实际有所侧重,重点是学生潜能的充分挖掘。如此观念下的教育实践,使得他的学生成为平凡岗位上幸福、快乐的人。基于此,为教育培养真正的人的问题开拓了一个新的视角。
  (一)全面发展不是各个方面都发展
  我们理解的全面发展可能是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都得以发展,让学生在各方面的素养都有所提升。但是,我们如今的教育多数出于全面发展的良好初衷,却收获片面发展的效果。用全面发展的理念、以统一的标准一致对待每一位学生,只能看到与标准不一致的地方,看不到不同学生发展的闪光点和促进教育的契机。
  从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可以知道他持有的学生观,能够理性看待学生之间的差距,能够尊重理解学生的特立独行,并用欣赏的眼光和鼓励的言行去促使孩子正向发展,突出其优势,增强其发展的自信。“我们必须坚决遵循由共产主义社会本质决定的高尚的人道的原则:使每个人都达到了高度的全面发展—不仅成为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而且成为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但前提是使他展现他的才能、天才和禀赋。具备多方面才能、天才和禀赋的‘全才’是极个别现象,每个人只能在一种或几种活动中发挥自己的禀赋、才能。恰恰是要判明每个学生的这种独特性,以便使他们在日后生活实践中的每一个发展时期都能达到自己的最高限度。”[8]因此,相对于智育来说,苏霍姆林斯基更注重发展学生除智育外的其他方面,他将这些作为战胜智育困难所必须的意志力的重要源泉,着重凸显了德育、美育、劳动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基于此,我们更能够理解其学生观中对于发展的看法,不去强求面面俱到,而是去深入观察学生可发展的方面,理解学生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差异性的同时去积极探索促进发展的可行方法。这为我们当代教师树立正确学生观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实践向导。
  (二)全面发展是发展潜能被充分挖掘
  教育培养下的真正的人除了具有教养、理想信念外,还需要实现教养和理想信念的潜能。复杂科学的研究,则从更高层面启发我们认识学生的复杂性:“人的存在本身是一个既一又多的。我们已经说过,任何人类个人都如同一个全息点,在他身上蕴含着宇宙。我们还应该看到,任何个人,即使是最封闭在他的最平庸的生活中的,在他本身也构成一个宇宙。他在他身上蕴含着他的内在多重性,他的潜在的几重人格,许许多多幻想的人物,处于现实和想象、睡眠和清醒、服从和反抗、公开和隐秘之间的多重存在,在其难以探测的洞穴和深渊中幼虫般蠕动的各种念头。”[9]因此,真正的人,是需要全面发展的人,全面发展意味着他的潜能被充分挖掘,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价值。这可以被看作是教育培养人的、培养有教养和理想信念的人的最终价值指向。
  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学生最终能够在教育影响下实现潜能的最大化,在某一方面充分实现自己,哪怕是一个钳工、装配工、车工、建筑工、畜牧工作人员……他認为,劳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劳动在我们的社会里已成为人的幸福的最重要的源泉,创造欢乐的源泉,充分表现个人天赋、才能和意向的领域。[10]劳动,只有劳动,才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如果一个人体会不到劳动的快乐,就谈不上会有什么全面的发展。在现今日益完善的社会中,我们仔细观察生活、人和生活过程,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劳动中的本质的需求不仅要理解自己对社会的义务,也要感受到人的精神生活的饱满,体验到在所喜爱的行业中获得成功的欢乐,人是在这种行业中把熟练技巧提高到顶点的。[11]因此,人的全面发展是充满幸福和快乐的发展,是让人成为物质财富创造者的同时也成为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拥有者,最终在每个人的潜能充分发展中实现国家社会的强大。
  参考文献:
  [1]叶澜.教育学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112-114.
  [2][3][4][6][7]B.A.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M].蔡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16,9,14,117,35.
  [5][8][10][11]瓦·阿·苏霍姆林斯基.少年的教育和自我教育[M].吴福生,等译.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97,24,48,54.
  [9]埃德加·莫兰.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M].陈一壮,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43.
  【张雅楠,辽宁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秦 岩
其他文献
“学校应是家礼的教育和实践场所”是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楼宇烈发表于《中国教师》2016年7期的一篇短文的核心主张。楼氏为学界前辈,按理,“先生之道高矣!美矣!岂予末小子之所敢知?”[1]然其主张却有似是而非之处,于家礼、于学校认识都不周,且颇能迷惑一部分热心传统的人士,故而不得不辨。  一  “中国的家训内容极其丰富,总的来说,不外乎家法和家礼”,而“学校应该是家礼的教育和实践场所”,这是楼氏的见解
摘 要作为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家校合作制度在取得进步的同时存在教师责任错位问题,主要包括教师责任缺位和权力越位。责任缺位表现为教师推卸教育责任、将学生学业成败归因于家长不负责;权力越位则表现为家长学生化、教师视家长为惩罚工具并将教育风险转至家长。这一原因在于制度性责任调节不明、利益性责任调节失衡和伦理性责任调节匮乏。为此,本文提出了科学划分教师专业自主权、建立家校对话机制等策略应对上述问
长期以来,福州第三中学一直以“着眼人生幸福、培养卓越学生、塑造合格公民”为德育工作目标。总结多年来的德育探索,学校提炼出德育工作的“十二字”精髓:善激励、重情感、常体验、求自律。  一、善激励:抓住契机促进学生品德发展  教师的正面肯定是学生获得自信和发展的途径之一,如何把握每一个有激励作用的德育契机是福州第三中学德育人始终思考的问题。在多年的德育工作中,学校善于利用仪式活动和重要节庆日、纪念日活
诚信作为一种道德品质和价值准则,具有“诚实”和“守信”两方面的内涵,包含如诚实待人、一诺千金、实事求是和言而有信、言出必行、守时守信等品质,诚信品质是中学生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之一。诚信教育是指一种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诚信品质的活动,中学阶段是诚信品质养成的关键时期。然而,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当今中学生的诚信状况并不乐观,学生中失信失范的行为时有发生。因此,基于协同育人的视角,打造以学校诚信教
教育在不经意间就进入了一个新时代。神经科学和人工智能,掀起的教育创新浪潮汹涌澎湃。为响应这种历史召唤,我们华南师大团队几年来努力拓展“德育神经科学与人工智能研发”新方向。教育创新必须落实到课程开发,课程开发的实质是教师发展,新时代的教师发展出现了AI教师研发新路向。这些年我们一直在努力探索神经科学和人工智能与有效教学论的交融创新,首要目标就是研发出师德高尚的AI教师,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师德高尚的
全面的评价理念、正确的引领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学生心理的成长、精神的成长才是目标。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领头羊”,面对学校大大小小的活动,如果能遵循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以活动为契机,那孩子们就能在活动中得到成长,个性得到发展。反之,孩子们在活动面前将是一潭死水,“领头羊”在孩子们心中的地位也必然—落千丈。  遭遇弃权  期末将至,一年一度的评选“三好学生”工作被提上议事日程。按照惯例,我先公布了学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基于对基本行为准则的遵守,个体从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中,更是离不开对不同领域的规则的遵守。在社会规则系统中,道德规则是一个重要的方面。道德实质上就在于个体自觉遵守规则。然而,在个体道德发展过程中,一些儿童常常不顾及规则的约束,反而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来执行规则,其行为甚至带来恶性后果,他们也被人称为“熊孩子”。  “熊孩子”事件屡见不鲜。例如,“熊孩子割断施工者安全绳”“熊孩
甘肃省白银市田家炳中学自2014年10月成为“共创成长路”田家炳青少年正面成长计划二期项目校以来,一直坚持学习培训,认真践行。随着实践的深入,我们越来越意识到,“共创课程”若想真正发挥作用,就必须结合学校实际,进行校本化的探索。我校是一所拥有58年优良传统的省重点高中,教育局和家长对学校期望很高,教师教学任务重,学生学习压力大,实施“共创课程”时师资有限,课程时间不够。面对这一现实情况,我们开始思
“教育即生长”,教育的使命就是为生长提供最好的环境。每一个生命的成长都是受家庭、学校、社会多方面影响的过程,三者不是相互孤立的教育“孤岛”,而是彼此联系、互相补充的“环岛”。三者合作共育,才是教育最佳的状态。本着“让家长成为最好的教育同伴”的定位,密云区北庄镇中心小学高度重视家校互动形式和内容的设计,制定并不断完善家访制度,以制度引领活动的有效开展,适度增加家校互動的频次、创新家校互动的内容、提高
为推动澳门品德与公民科的课程发展,并持续优化学校品德与公民领域的教学资源,教青局与人民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共同编制小学《品德与公民》教材,并于2008年出版試行版,2014年对试行版进行修订,修订版于2016—2017学年正式推出使用。  为进一步提高学校教学人员使用该教材的效能,教青局近日共举办四场“小学《品德与公民》教材培训课程”,邀请人民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综合文科室主任富兵及学前教育编辑室副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