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主流媒体对十八届三中全会报道的新闻框架比较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ddlau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13年11月9日至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世界目光聚焦北京。以框架理论视阈为视角,从报道篇幅、新闻标题、新闻图片、关键词、消息来源等框架列表来比较《人民日报》与《亚洲华尔街日报》报道的异同,并分析在报道重大政治事件中,中美政治倾向的差别。
  【关键词】框架理论;《人民日报》;《亚洲华尔街日报》;政治倾向
  在美国社会学家E·戈夫曼看来,“人们是将日常生活的现实图景纳入框架之中,以便对社会情景进行理解与反映。人们借助于框架来识别和理解事件,对生活中出现的行为赋予一定的意义,否则这些行为和事件就没有任何意义”[1]。对于新闻媒体的框架研究,学者们基本上是源于E·戈夫曼的思想。框架理论被引入大众传播学领域:在大众传播学领域中,框架通常被认为具有两方面的属性:一种是名词属性,即框架是待分析的新闻文本;一种是动词属性,即把框架理解成为一系列的动态过程进行选择、强调或者重组。也就说,新闻生产者通过选择、强调或者重组新闻事件及一系列的框架工具形成新闻的框架,这个框架赋予新闻文本特定的意义,从而影响读者对新闻事件的解读和诠释。[2]坦克德认为框架是新闻的中心思想,提出了框架“列表”的方法,设计出一个提供了11个指标组成的“框架列表”:新闻标题(包括主标题、副标题),新闻图片,图片说明,新闻导语,消息来源,引语的选择,引语的强调,文章所属的系列标识、数据和图表,文章的结论。[3]
  本文选择十八届三中全会为切入点研究,选取报道时间为2013年11月5日至19日,即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后两周作为样本(其中《亚洲华尔街日报》的9日、10日、16日、17日为周六、周日没有出版),考察《人民日报》与《亚洲华尔街日报》的报道篇幅、新闻标题、新闻图片、关键词、消息来源框架列表来比较报道的异同,试图探究在报道重大政治事件中,中美政治倾向的差别。
  一、新闻框架对比
  郭庆光认为:“新闻框架是指新闻的选择、加工、新闻文本和意义的建构过程。”[4]因此,由于各国的意识形态不同,新闻媒体在报道事件时,会使用具有一定感情色彩和社会心理内涵的关键词、新闻标题、图片选取与消息源来展现不同的意识形态和立场。
  (一)两报关于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报道篇幅
  由上图可以看出,《人民日报》有关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报道76篇,而《亚洲华尔街日报》直接报道26篇。其中,《人民日报》11月15日和19日关于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报道较多,分别是12篇和13篇;《亚洲华尔街日报》则集中在18日和19日,分别是5篇和6篇。可以看出,《人民日报》作为中国最具权威性、最有影响力的全国性报纸,及时准确、鲜明生动地宣传党中央精神和中国政府最新政策、决定是它的一面旗帜,故使用大量篇幅报道此次会议。《人民日报》集中报道领导讲话、社论、专家对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的解读、国际社会高度评价等,而《亚洲华尔街日报》则更关注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改革对股市的冲击和对航空业的影响以及政策执行的艰难等。
  (二)新闻标题
  新闻标题是新闻报道的灵魂,它以独特的行文和高度凝练的文字传递新闻内容。《人民日报》关于十八届三中全会报道的标题比较简洁,直接点明主题。例如11月8日头版主标题《三中全会,历史抉择树航标》;11月9日头版主标题《中国道路的“历史新起点”》,直接为即将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铺垫;11月13日头版主色调为红色,与报头字体颜色一致,彰显喜庆和政治气氛,红色大标题《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京举行》,清晰简洁。
  《亚洲华尔街日报》的标题较为含蓄,往往不直接包含“三中全会”的词汇,例如,11月6日标题为“A Path to Reform in China with Deposit Insurance”(《中国存款保险改革的道路》),文章指出“As Communist Party leaders meet this weekend for the secretive ‘third plenum’,there are high hopes the party will lead to bigbang changes to the financial system”(随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本周末秘密进行的“三中全会”,将会有很高的期望共产党对金融系统的重磅改革),更多地关注中国金融领域的改革,试图通过媒体的宣传给中国政府施压。另一方面,《亚洲华尔街日报》更将注意力集中在中国最高领导人的政治影响力和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与人权等,11月8日标题为“Xi’s Clout Faces Test At Plenum”(《习近平的政治影响在本届三中全会上面临考验》),11月18日头版标题为“China Moves Slowly on Child Law”(《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进展缓慢》)。
  (三)关键词与报道基调
  恩特曼认为:“新闻文本的框架是通过使用或拒绝使用某些关键词、常用语、僵化的形象、信息源和句子,通过某些事实和判断的聚合来强化主题。”[4]因此,通过观察这些关键词,我们能够判断新闻媒介是如何框选新闻,表达观点的。
  经过分析,《人民日报》描述三中全会的关键词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主要有“全面深化改革”“高扬旗帜”“历史新起点”“国际社会高度评价”“学习贯彻”“市场经济”“转变政府职能”“紧紧围绕”“单独两孩”“新期待”“解读”“制度建设”等,《亚洲华尔街日报》报道三中全会的词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有“the party”(共产党)、“Chinese meeting”(十八届三中全会)、“reform”(改革)、“vague”(模糊的)“state firms”或“state-owned”(国有企业)、“bank”(银行)、“lack”(缺乏)、“market”(市场)、“government”(政府)、“improve”(改善)等。   从两报使用的词汇上我们可以看出,《人民日报》主要运用动词和感情色彩较强的形容词对三中全会进行全面解读和高度评价,也给予更大的期待,来彰显会议的重要性。而《亚洲华尔街日报》则较多使用名词和中性词对会议本身进行客观描述,更多地指出中国面临的诸多挑战,包括经济增长放缓、人口快速老龄化、国有企业改革滞缓等。在报道基调上,《人民日报》肯定评价多于冷静中性分析,多次撰文“国际社会高度评价”“改革旗帜飘扬”等,反观《亚洲华尔街日报》则多用模糊性词汇和否定词,例如,11月13日头版标题“Beijing Sets Vague Goals For Economy”(《北京释放模糊的经济目标》)一文,使用了7个转折否定词“but”,其中4个位于段首。此外,还有“failed”(失败的)、“absence”(缺少、缺乏)、“disappointed”(失望的)等词汇,对改革的期待显得失望和冷静。
  (四)新闻图片
  新闻图片作为新闻文本的视觉符号,以其独特的表现张力、视觉冲击和写实性等特点成为媒体新闻选择中的重要环节,媒体经常通过其取景框的作用,将影像置于我们的视觉中心,吸引读者阅读。
  在此次十八届三中全会报道中,由于是政治会议的新闻报道,《人民日报》和《亚洲华尔街日报》图片数量都相对较少,前者共使用14幅,后者是11幅,两报都在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的第二天,即11月13日分别配置2幅和3幅图片,不同的是《人民日报》把两张都放在头版,图片展示了习近平在作重要讲话和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议。而《亚洲华尔街日报》则分别位于第12版和32版,此外,在报道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时,配置一张彩图并在文中借用一位中国企业主的话语“It’s a good thing to do international trade”(对做国际贸易是一件好事),对中国的经济改革试水予以肯定评价。
  在对生育政策的解读方面,11月17日《人民日报》“要闻”版是用一张圆饼图表来描述符合各政策的人口分别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比,来分析当前我国生育政策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影响等,而《亚洲华尔街日报》更注重视觉冲击,11月18日头版采用彩图,并配发文字说明“Family-planning officials in China sounded a cautionary note about changes to the country’s decades-old one-child policy,saying they will ease controls gradually and that the change won 't lead to a ‘pileup’of births.above,a child looks into a window in Beijing”(国家计生委发出谨慎的声音,改变过去几十年的一胎政策,将会逐步放松生育控制,并声明这种改变不会引发“婴儿潮”。图为一位北京的小孩在看窗户镜子里的自己);11月19日“WORLD NEWS”(“国际新闻”)版配置一幅6岁北京小女孩Tian jinrong的图片,并引用她的话“doesn’t want a new sibling”(不想要一个弟弟或者妹妹),更多是分析政策对当前中国人群生育欲望、观念和现实条件等带来的影响和借用国外专家的调侃。
  在展现民生新蓝图方面,11月15日《人民日报》“民生周刊”版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医疗服务、基本公共服务、生态文明制度全方位解读三中全会公报带来的新期待,并分别配置5幅图片和5个小标题《构建“橄榄型”社会》《社保,要惠普更要公平》《人人都能病有所医》《让农民拥有一样的公共服务》和《环境好了,大家受益》逐步阐述改革新期待。同样在经济领域,18日《人民日报》“财经纵横”版也配置5幅图片来展现三中全会公报内涵——财税金融改革的定位更高、内涵更深、目标更明确、协同更密给普通群众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利益,使改革的成果惠及更多的人。而11月19日《亚洲华尔街日报》只配置2幅图片,分别是“Two women look at clothes during a sales promotion outside a mall in Beijing”(两位女士在北京的一个购物中心挑选促销的服装)和“Workers build housing in Shanghai”(上海的建筑工人)来描绘三中全会对民生所带来的影响。
  (五)消息来源
  从上表可以看出,《人民日报》自采稿件67篇,约占总数量的88%,其他稿件大部分是转引新华社的,一方面是因为党和国家重要的政治文件只授权新华社刊发,另一方面是因为国家的媒体管制体制不同,重要会议一般只对新华社和《人民日报》此类党和国家的机关报开放,其他媒体拥有很少的采访权。而《亚洲华尔街日报》稿件接近90%都来源于本报社,只是在报道内容上援引新华社的原稿件部分消息,在新闻内容来源上,《人民日报》多是来自本报评论员与社论、“钟声”系列、“人民日报法人微博”的网友热议内容,还有中央党校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各地高校专家学者,在《国际社会高度评价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系列中多次引用金融、国际关系等各领域专家的解析,较少听到普通群众对三中全会的感受。而《亚洲华尔街日报》除了援引新华社、高校教授、国家发展研究中心、财经杂志、世界银行等,在对政策解读报道方面,尤其是对贴近民生的生育政策的解读,显得更富有人情味。例如11月18日“China Moves Slowly on Child Law”(《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进展缓慢》)在引用新华社、“John D. Minnich,East Analyst for Stratfor,an Austin,Texas”、Yong Cai,a fellow at the Carolina Population Center at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Chapel Hill等专家学者的观点的同时,还直接引用普通群众的感受,更能令人印象深刻,也更具有说服力。   通过框架理论分析对比后发现,《亚洲华尔街日报》对我国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报道总体上持否定态度,还借此契机对我国的人权、少数民族政策展开关联性报道,比较典型的是11月11日头版标题为“Terrorism Debate Stirred In China”(《恐怖主义争论在中国搅动》)一文中给予恐怖分子以同情和对中国官方对“金水桥事件”界定为恐怖袭击的质疑,企图对我国的人权和民族问题说三道四。
  二、《亚洲华尔街日报》报道中的政治倾向
  《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创刊于1889年,以超过200万份的发行量成为美国付费发行量最大的财经报纸,而《亚洲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 Asia)是隶属华尔街日报报系的子报,一份以亚洲读者为对象的财经报纸,提供全球的商业和财经新闻和分析。
  虽然其办报理念是“不为广告或任何投机、宣传的利益控制”,但现代报业自从诞生之日起,就与商业、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亚洲华尔街日报》由美国的道琼斯公司拥有,在报道中国重大政治事件时,其政治倾向性在版面设置、报道议题、报道篇幅与基调上都有所体现。政治倾向性就是指新闻传播者和传播机构的意识形态性,主要取决于编审、记者的政治观点、价值取向,例如,在文字和遣词造句的过程中、新闻图片的配发、报道的基调都表达了编审和记者的政治倾向。[5]在叙事框架上,《亚洲华尔街日报》11月13日头版在报道十八届三中全会中运用了不同的手法,首先,用描写的手法,引用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内容“market forces would play a ‘decisive’role in future economic decisions”(市场力量在资源配置中,未来将扮演决定性的角色)。然而,这种看似客观的、作为其叙事框架第一步的描述仅仅是为了赢得读者对于其中立客观立场的初步印象。接下来,将主观词汇及臆测,比如“failed”(失败的)、“hobble”(蹒跚、阻碍)、“vaguely”(含糊地、茫然地)等分别运用到行文中,逐步推翻读者之前刚刚建立起的正面或中性印象,然后通过外国专家和中国银行某些官员的分析来结束该篇报道,引导读者的情绪沉淀、内化为中国的负面刻板印象。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亚洲华尔街日报》的政治倾向性很明显,即对我国的重大政治会议总体上持批评态度,虽然在经济改革领域给予一定的肯定,但描述为西方经济模式的胜利;在民生报道方面,把生育政策“单独”两孩描述成取悦人民群众的政治手段等。
  三、两报报道基调差异的原因
  《人民日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机关报,坚持把正确的舆论导向放在首位,坚持高品位、高格调,把专业性与综合性相结合,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进社会主义新闻理论创新,弘扬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民族文化等。在此次报道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过程中,基调高昂、及时准确地传达党和政府有关全面深化改革的政策,旗帜鲜明地支持改革,如11月13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让改革旗帜在中国道路上飘扬》,文章指出:“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在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报道方面,首先是人民日报评论员系列文章论述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从各个方面把握和分析《决定》内容,然后是国家各个领导小组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最后是各领域专家解读《决定》的亮点和涉及民生问题的报道。
  《亚洲华尔街日报》是财经类报纸,主要为亚洲读者提供全球的商业和财经新闻和分析,由于商业与政治政策的关系紧密,所以这次对中国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报道,《亚洲华尔街日报》更多关注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银行和国有企业改革。例如,11月8日“MARKETS”(“市场”版)标题为“A Paty Game for China Market”(《中国共产党在市场经济上的博弈》)一文中指出“A gesture that would have cross-sector consequences would be a revitalized push to make state-owned companies more efficient”(这一跨行业后果的举措表明,有利于推动国有企业更加有效率和活力),但是对改革的期待明显降低,甚至有标题直接表明其失望,即11月14日头版“State Firms Winners in China Plan”(《国有企业在这次改革计划中是胜出》)。在报道十八届三中全会会议内容时,援引新华社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邀请外国专家和中国的各方面权威人士进行分析,其中对“市场将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这一政策的变动和11月19日标题“China Shift Toward Real Reform”(《中国转向真正的改革》)虽然给予一定的肯定评价,但总体上较为否定,使用较多消极词汇,如“verbose”(冗长的、累赘的)、“negatively”(否定地,消极地)、“disappointed”(失望的、沮丧的)、“turgid”(浮夸的、夸张的)等。
  归根结底,两报报道基调差异是由新闻媒体的阶级属性决定的。我国的新闻媒体既是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也是人民的耳目喉舌,坚守党性原则,把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作为其根本任务。而美国媒体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在对我国一些重大事件报道上名曰“客观”“公正”“全面”,但实际上都是在既有的政治倾向框架下报道的,传播的是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四、结语
  此次对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报道,我国的主流媒体无论在报道规模上还是在报道深度上,都及时准确地传达了党和政府最新的方针政策。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是我国主流媒体的首要任务,但是在报道的具体实践中,应加强用事实说话,减少说教意味,尤其是涉及民生问题时,也可以借鉴国外优秀媒体的采编技巧,在引用消息来源时除了领导、权威学者等外,应该多一点普通民众的声音,使报道更有说服力,更能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刘东健.当下中国“改文风”的政治修辞解读[J].新闻爱好者,2013(4).
  [2]李一诺,庄永廉.重大活动报道:策划先行推陈出新——《法制日报》、《人民法院报》、《检察日报》、《人民公安报》重大活动报道研究[J].法治新闻传播,2013(1).
  [3]孙彩芹.框架理论发展35年文献综述——兼述内地框架理论发展11年的问题和建议[J].国际新闻界,2010(9).
  [4]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210.
  [5]杨恩泽.近两年CNN对华报道政治倾向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4).
  (王灿发为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寅桂为中国传媒大学政治思想理论课教研部2012级传媒政治硕士生)
  编校:张红玲
其他文献
党报头版的现状  头版被称为报纸的窗口,头版头条则被称为报纸的眼睛。增强报纸影响力,吸引读者眼球,首先要做好头版。近年来,中央及省市级党报出于对新闻规律的尊重和对新闻价值的追求,不断对头版进行改善和创新,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头版的报道内容、选题、表现形式逐渐丰富,版式设计更加灵动活泼,视觉效果和阅读体验更佳。头版不再被党政新闻垄断,民生新闻和社会新闻大量刊发,并能较好地呼应社会热点。这表明各级党报对
期刊
“身在江湖却每每心存魏阙”,这是李泽厚对中国历代知识分子极为复杂心态入木三分的描摹,儒家的入世进取与道家的出世退避形成了对立的互补,并且在知识分子的观念、情感与行为中带来了某种微妙的牵引,甚至演变成一对耐人寻味的矛盾。对于曾兼具社会公职与高校学者双重身份的孟建而言,他坦言深有同感。这位新中国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在时代变迁的洪流中,经历了从城市到农村,从农村到工厂,从工厂到校园,从校园到机关,
期刊
在报业竞争愈演愈烈、加上网络的冲击,报纸越发艰难的情况下,纸质平面媒体如何运用形式新颖、读者喜闻乐见的手法写新闻,怎样把新闻写得引人入胜,吸引读者的眼球和阅读欲望,第23届中国新闻奖通讯一等奖《老红军和他的三个兵》(载《辽宁日报》2012年12月15日)一文,为我们提供了用讲故事的手法把新闻写活,以赢得读者青睐的好方法。  记者为什么要讲故事?是因为故事能吸引人,故事有离奇曲折和扣人心弦的情节,跌
期刊
【摘要】修辞作为达意传情的手段,在政治活动中有助于政治主体获得政治利益和政治权力,改变听众的政治态度,实现政治说服。在外事活动中,国家上层的演讲活动运用修辞策略,能够拉近演讲者与外国公众之间的心理距离,增强话语的感染力和说服效果。基于新亚里士多德学派代表人物——肯尼斯·伯克的“戏剧五要素”理论,通过文本分析的方法,将习近平同志出访八国进行的演讲作为分析文本,总结出政治修辞策略的五个要素,即演讲者、
期刊
邱沛篁的身上有着典型巴渝人的性格:热情爽直,豁达勤勉,人情味重。作为中国西部新闻传播教育重镇的开拓者与创始人,邱沛篁的学术履历几乎映射了四川大学新闻传播学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一路风尘。深厚的人文底蕴,扎实的实务能力,开阔的办学思路,强烈的协作精神,邱沛篁的个人学术风格与川大新闻传播教育的优良传统相得益彰、水乳交融,难怪有人说他是“西部新闻界的传奇”“新闻教育的永动机”。  从未满17岁就考入梦寐以
期刊
【摘要】无论是全球化还是工业化,我们都已经迈入了一个以个人为主体的信息定制时代,信息生产和信息重组都正朝着个人化的方向演进。微博以其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即时收发等优势,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新媒体领域脱颖而出,受到越来越多企业和商家的青睐,运用微博这个线上平台对产品、品牌进行推广营销,已经成为商界广泛关注的新课题。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将新浪微博营销典型案例作为例证,从传播学和营销学视角分析微博营销的现状
期刊
【摘要】新闻史研究要容纳不同流派与做法。《桂林抗战新闻史》(上、下)在具体呈现、穷尽归纳的史料搜集、研读的基础上,以“新闻生态”视角为结构框架,架构了绚丽多彩的桂林抗战新闻事业的历史图景。专著的最大特色是比较成功地再现了“抗战文化城”的媒介与新闻生态的历史面貌,将桂林抗战新闻史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关键词】桂林抗战新闻史;新闻生态;治史精神  地方新闻史和抗战新闻史的研究是我国新闻史
期刊
【摘要】民国时期报人成舍我一生参与和创办了一系列的平民性报刊,如《民报》《益世报》《世界晚报》系列报刊、《民生报》以及《立报》等,其办报思想和行动反映了民族报业资本家面向广大普通民众办报,及其报刊内容平民化、报业运作商业化有机一体的特点。  【关键词】民国报人;成舍我;平民商业性;报刊  中国报刊的历史有一个渐进过程,即从宗教性报刊到商业性报刊、从党派论争的政论性报刊到面向广大普通民众的平民化报刊
期刊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中国新闻传播业的突飞猛进,中国新闻教育事业也迎来了蓬勃发展的崭新阶段。在这样一个突然而至的爆发期,必然会出现未曾预料的诸多新问题。张昆教授的《新闻教育改革论》一书,正是从一个教育者的视角,就我国转型期以来新闻传播教育的一系列重要问题,提出了具有建设性价值的理论观点。  张昆教授曾在人文底蕴厚重的武汉大学新闻学院任教多年,长期担任学院的主要领导,之后又到以技术创新为特色的
期刊
我们采写的《转变,中国道路的历史性跨越——从十六大到十八大(上)》,目前荣获第23届中国新闻奖报纸评论类特别奖。非常感谢把中国新闻奖特别奖这一殊荣,再次授予任仲平文章。对我们来说,这种支持与厚爱,包含着更多殷切期许,也意味着更大的创新压力。在观念多元多样的今天,党报政论的吸引力、说服力在哪里?在纷繁复杂的舆论场上,主流媒体如何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  担负这次任仲平写作的,是人民日报评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