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犹太民族之所以耀眼于世界各个领域,在于他们的教育,他们的家长在学生放学回家后会问:“今天你向老师提问了吗?而我们的家长常常会问:“今天老师的问题都答上来了吗?”主动提问是创造的开始,而我们的很多学生不善于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重被动地记忆和机械地模仿,创新能力不足。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是我对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几点看法。
一、营造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敢问
陶行知说过:“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的人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境界,应创设教学中良好的师生关系。”课堂中的师生人格应是平等的,在这种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中,学生方能逐步解放自己,在思维的空间自由驰骋,进而敢于提问。教师不要以权威者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而要做为参与者一起与学生学习。即使学生提出的问题毫无价值,或是一些幼稚可笑的,或是敏感,难以让人启齿的问题,教师都要给予鼓励,对那些不善表达的学生,教师更应特别的关注。对学生创造性的问题,教师要给予中肯评价及鼓励,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增强学习兴趣,使他们热情高涨,思维活跃,积极主动思考和提出学习中的问题。同时,教师要破除学生怕提问、怕师生嘲笑的心理。例如,在讲《人的生殖》一课时,几个调皮的男生问我,老师,精子与卵细胞到底是怎么样相遇的?此时整个课堂哗然,这时所有的学生等着我的回答。学生叽叽喳喳的:“怎么问这么黄的问题?”“是老师让我们有疑问就要问的。”“这下看老师怎么办,哈哈。”我突然意识到,如果我避讳这个问题,无疑证明自己心态不健康。最后我负责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因此,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才能形成良好的问题意识。
其次,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尽可能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交流的时间。因为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所学内容初步感知和整体把握的过程,其中必然伴随着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演绎推理等思维活动,这个过程学生需要时间。如果学生对所要学的内容不了解,学生难以提出问题。如果学生实在提不出问题,那就用集体的智慧来点燃创造的火焰,让聪明的头脑在撞击中迸发更多更灿烂的智慧火花,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因此,要学生成为知识与真理的探求者、发现者,教学过程中必须让学生有充分的思维和交流的时间。
二、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培养学生会问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只有掌握了发现问题的基本方法,才能不断地发现问题。其方法主要有:
1.观察提问法
观察是研究生物学的基本方法,是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完成并得出结论的保证,是科学方法训练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训练。正如著名生物学家巴甫洛夫的名言:“观察、观察、再观察。”可是人教版初中生物缺少对观察方法的详尽的说明,因此要有计划地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通过大量的观察活动,学生的观察从盲目到目的明确,从无序到有序,从仅用肉眼看到用多种工具观察,逐步提高观察的能力,同时练就“发现问题的慧眼”。讲环节动物的时候,有个学生就提出他在家里也抓了一些蚯蚓,但是就没找到环带。学生的问题我没有忽略,我查阅资料后,明白原来成熟的蚯蚓才有环带。
2.联系实际提问法
联系实际提问法是结合某个知识点,通过对实际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提出问题。生物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生物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实例。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时刻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中蕴含的生物知识,提出一些实际的问题。例如:农民为什么经常去田里松土?室内放置过多的花卉,为什么不利于身体健康?储存粮食为什么要晒干?萝卜放久了为什么空心呢?等问题。这样,不仅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充满生物学知识,而且培养学生能从现实生活中提出问题的能力。
3.类比提问法
类比既是一种提问方法,也是一种思维方法,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某些方面的相似性,而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似。类比的基础是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类比是创新的钥匙,通过类比来发现问题也是发现问题的一种最常见途径。学生在学习人教版初中生物《植物的结构层次》一课时,学生用类比的思维方法,认为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和动物一样?我说:“同学们,自学一下,看看到底一样不一样?”学生学习后,发现动物和植物的结构层次不同。最后,我说:“类比思维,有时会得出错误结论。”再如,在《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教学中,教材中根据病毒的寄生细胞的不同,将病毒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细菌病毒三种。此时,我循循善诱,“同学们,我们学过的生物类型有哪些?”学生答到“植物,动物,细菌,还有真菌”这时,个别脑子快的同学立即问道:“有没有真菌病毒?”我这时暗自高兴,学生思考了,会提问了。我接着说到“同学们,课下回去查阅一下。”第二节课,同学们给了我肯定的答案,世界大约有60多种真菌病毒。
4.追问法
在某个问题得到肯定或否定的回答之后,顺着其思路对问题紧追不舍,刨根到底继续发问,简单的说,就是凡事多问为什么。特别是在做实验时,每一个步骤都要弄清为什么这样做。如在做《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实验时,要用37℃的水浴,课本上没有说明原因,这时学生可以多想一下,为什么用37℃的水浴?
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敢问,会问,走好迈向科学探究的第一步。
(作者单位:162850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莫旗汉古尔河中学)
一、营造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敢问
陶行知说过:“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的人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境界,应创设教学中良好的师生关系。”课堂中的师生人格应是平等的,在这种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中,学生方能逐步解放自己,在思维的空间自由驰骋,进而敢于提问。教师不要以权威者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而要做为参与者一起与学生学习。即使学生提出的问题毫无价值,或是一些幼稚可笑的,或是敏感,难以让人启齿的问题,教师都要给予鼓励,对那些不善表达的学生,教师更应特别的关注。对学生创造性的问题,教师要给予中肯评价及鼓励,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增强学习兴趣,使他们热情高涨,思维活跃,积极主动思考和提出学习中的问题。同时,教师要破除学生怕提问、怕师生嘲笑的心理。例如,在讲《人的生殖》一课时,几个调皮的男生问我,老师,精子与卵细胞到底是怎么样相遇的?此时整个课堂哗然,这时所有的学生等着我的回答。学生叽叽喳喳的:“怎么问这么黄的问题?”“是老师让我们有疑问就要问的。”“这下看老师怎么办,哈哈。”我突然意识到,如果我避讳这个问题,无疑证明自己心态不健康。最后我负责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因此,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才能形成良好的问题意识。
其次,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尽可能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交流的时间。因为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所学内容初步感知和整体把握的过程,其中必然伴随着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演绎推理等思维活动,这个过程学生需要时间。如果学生对所要学的内容不了解,学生难以提出问题。如果学生实在提不出问题,那就用集体的智慧来点燃创造的火焰,让聪明的头脑在撞击中迸发更多更灿烂的智慧火花,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因此,要学生成为知识与真理的探求者、发现者,教学过程中必须让学生有充分的思维和交流的时间。
二、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培养学生会问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只有掌握了发现问题的基本方法,才能不断地发现问题。其方法主要有:
1.观察提问法
观察是研究生物学的基本方法,是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完成并得出结论的保证,是科学方法训练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训练。正如著名生物学家巴甫洛夫的名言:“观察、观察、再观察。”可是人教版初中生物缺少对观察方法的详尽的说明,因此要有计划地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通过大量的观察活动,学生的观察从盲目到目的明确,从无序到有序,从仅用肉眼看到用多种工具观察,逐步提高观察的能力,同时练就“发现问题的慧眼”。讲环节动物的时候,有个学生就提出他在家里也抓了一些蚯蚓,但是就没找到环带。学生的问题我没有忽略,我查阅资料后,明白原来成熟的蚯蚓才有环带。
2.联系实际提问法
联系实际提问法是结合某个知识点,通过对实际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提出问题。生物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生物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实例。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时刻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中蕴含的生物知识,提出一些实际的问题。例如:农民为什么经常去田里松土?室内放置过多的花卉,为什么不利于身体健康?储存粮食为什么要晒干?萝卜放久了为什么空心呢?等问题。这样,不仅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充满生物学知识,而且培养学生能从现实生活中提出问题的能力。
3.类比提问法
类比既是一种提问方法,也是一种思维方法,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某些方面的相似性,而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似。类比的基础是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类比是创新的钥匙,通过类比来发现问题也是发现问题的一种最常见途径。学生在学习人教版初中生物《植物的结构层次》一课时,学生用类比的思维方法,认为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和动物一样?我说:“同学们,自学一下,看看到底一样不一样?”学生学习后,发现动物和植物的结构层次不同。最后,我说:“类比思维,有时会得出错误结论。”再如,在《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教学中,教材中根据病毒的寄生细胞的不同,将病毒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细菌病毒三种。此时,我循循善诱,“同学们,我们学过的生物类型有哪些?”学生答到“植物,动物,细菌,还有真菌”这时,个别脑子快的同学立即问道:“有没有真菌病毒?”我这时暗自高兴,学生思考了,会提问了。我接着说到“同学们,课下回去查阅一下。”第二节课,同学们给了我肯定的答案,世界大约有60多种真菌病毒。
4.追问法
在某个问题得到肯定或否定的回答之后,顺着其思路对问题紧追不舍,刨根到底继续发问,简单的说,就是凡事多问为什么。特别是在做实验时,每一个步骤都要弄清为什么这样做。如在做《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实验时,要用37℃的水浴,课本上没有说明原因,这时学生可以多想一下,为什么用37℃的水浴?
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敢问,会问,走好迈向科学探究的第一步。
(作者单位:162850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莫旗汉古尔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