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人文教学,发展学生智能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yun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社会不仅需要知识,更需要智慧。注重人文教学,培养学生智慧,反映了时代对教育的迫切要求。因此超越知识本位主义,关爱生命,培养智慧活动主体,正是当代教育的基本内涵。以有智慧的教学取代缺智慧的教学已成为课改的主题。
  一、宽容、期待是孕育学生智慧的温床
  在课堂多创设一些人文环境,允许学生找教师的“麻烦”,允许学生的语言和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较为独特或偏离常规,允许学生出现失败和错误,不过早地轻易对学生的活动能力下结论或作批判,尽可能地给学生一种暂时不受干扰和评价的自由活动空间。这种民主宽容就变成了探索知识的无声媒介,陶冶情操的潜在力量,孕育智慧种子的肥沃土壤。
  如我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时,在学完全文之后,让学生自主总结自己学得怎样,有什么收获。学生的发言立足点不尽相同,发言自然精彩纷呈。一个平时较沉默的小男孩开了头炮:“这堂课中各小组交流收集到的课外材料,如‘蓬莱仙境’、‘武陵春色’等图片资料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比平时老师的文字描述有趣多了,所以这节课我学得特专心,课文内容掌握得特牢固。”学生的无意抱怨没有引起我的不悦,我满脸微笑,赞赏这位小男孩的真实与坦诚。听了老师褒扬的话语,看到老师的阳光表现,教学里手举如林,有的说:“通过第三小节的背诵,我懂得了可以借助想象抓关键词语积累丰富的好词佳句。”有的说:“自己这节课的表现可打95分,因为扮演记者向同学们介绍‘英法联军烧毁圆明园’一节,自己能用略带悲凉、愤怒的语气来感染同学们,使他们触景生情,朗读时充满感情,朗读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有的说:“自己心中不平与愤狠,很想质问老佛爷与那些军机大臣,外敌入侵,不采取抵御政策,为何选择逃之夭夭,祖国的尊严需要我们用双手去捍卫。”一颗颗小水珠折射出夺目光芒,在这充盈着创造行为的谈论中,学生的言语能力、文学素养得到了提高,个性得到了张扬,创新潜能得到畅快淋漓的发挥。
  二、经历探索的历程是发展学生智慧的关键
  新一轮课改的根本目的在于:把学习的自由和快乐还给学生,把教学的创造和个性还给教师,让我们的课堂真正充满生机,充满活力,成为开掘潜能,提升学生学力,促进学生智慧发展的基本平台。
  1.让学生多直率,少顾忌。
  “童言无忌”指的是孩子敢想敢说,想什么就说什么,直言不讳、无所顾忌的天性。随着年岁增长,阅世日深 ,孩子们个性的棱角会逐渐被磨平,学会“察言观色”“话到嘴边留三分”。这种不敢想不敢说的谨小慎微,显然极不利于智慧的发展。因此,我们在课堂教育中要激励孩子敢想敢说,大胆直率,乐于发表独到见解。如我在教学《麻雀》一课作小结时说:“读了这篇课文,从老麻雀奋不顾身抢救小麻雀的描述中,我们感悟到了母爱的伟大。”话音刚落,有几位同学举手,表示有异议,他们不同意说是母爱,因为课文从头到尾都没有写出老麻雀是公的还是母的。我听后笑着说:“你们读得真认真,看来老师的概括不够准确,那么怎样说才确切呢?”学生的思维又一次被激活,经过直率的辩论,最后总结出这篇课文表现了一种亲子之情。通过激励,呵护了学生独特的智慧。
  2.让学生多些七嘴八舌,少些齐声作答。
  教学中常常见到这样的现象:一旦学生回答或朗读不够整齐,便要“重头再来一次”。殊不知,这种一刀切的做法抹杀了多少富有个性化的话语。就每个个体而言,教育的目的在于促使每个学生个性生动、和谐地发展,从某种角度讲,强求齐读齐答是一种反教育,应多让学生七嘴八舌,如果要让学生回答某个问题,应“解放学生的嘴巴”,让学生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让每个学生七嘴八舌,充分自由地个人发言。而后再指名回答,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我口言我心”。七嘴八舌看似乱,其实很有内涵,学生的智慧火花许多是在“教学杂乱”中所谓的“自由散漫”中闪现的。多让学生七嘴八舌,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面向全体学生,有力促进学生发展智慧。
  3.让学生多探索,少静止。
  阅读教学中,要善于抓住各种有利时机,开发智能,养护天资,启诱学生自己探讨的动机,使自身的素质与个性得到提高。如在教学《晏子使楚》一文时,晏子大智大勇,三次反驳楚王,为自己国家赢得尊严,令学生赞叹不已,于是我让学生把表演带进课堂,设置情境,学生进入角色,引导学生与文中人物进行心理互换,那一招一式真像那么回事。学生满怀激情,自编自演,课堂掌声不断,充满欢乐的气氛。这时我设问:“楚王又用另一种方法侮辱晏子了,怎么办?”学生根据“晏子个子矮,楚王瞧不起”这一事实,又自编自演了几场内容不同的“侮辱戏”和“反驳戏”。学生自己探索,在探索中施展了表演才华,展现了合作的智慧。
  三、人文化的评价是学生赢得智慧的保障
  在语文课程方面,人文内涵指语文课程应凸显教师的人文关怀,体现对学生文化个性的尊重,把人文精神养成作为课程目标的一种价值取向。教师是语文课程的建构者、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课程中突出地为学生的发展尽力服务,巧妙地把评价权还给学生,用“评价”鼓励异想,让“评价”赢得智慧。
  1.善于让学生评价学习对象。
  教师引导学生走出教材思考,就会引发思维异化,展现新思维。评价时,可以与作者的认识不同,通过自我建构,评价人物,评价情节评价观点,评价语言。如教学《小摄影师》一课,小男孩因扔纸条才得到给高尔基照相的机会,所以珍惜这个机会,为照这张相“摆弄了很久很久”。为诱发学生评价,我进行了评价式提问:“你认为小男孩这样做好不好?”这激起了学生的求异思维。有的说:“小男孩真够认真,一丝不苟。”有的观点正好相反:“他摄影技术不佳。”有的说:“摆弄这么长时间,不光耽误了高尔基的时间,而且与自己前面的承诺不一样,言行不一。”还有的联系上下文发表见解:“他摆弄很久却没带胶卷,真是丢三落四!”这么好的创见,正是自由评价赢得的智慧。
  2.乐于让学生评价教学过程。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发展,在语文素质中最核心的是发展语文能力、创造能力,培养学习习惯。“发展”主要靠学生内部的动力作用,使自身的素质和个性得到提高。因而,师生互换,让学生评价教学,引发学生的内驱力,不断地探寻与创造,自主开发智慧价值显得十分必要。
  由此可见,师生角色互换的课堂,信息量大,各种因素交织如网,构成了实实在在的生活世界与学习世界。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焕发人文光彩,攀登智慧高峰的“新课堂”,才能发展学生的智能,使之成为个性充分发展的人。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改革创新是最热门的话题,也是促进教学活动有效开展和取得实效的重要手段。每一位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都应当强化教学改革创新,以创新的理念来促进教学活动的优化和质效的提升,为学生营造更好的学习环境。作者近年来一直强化教学研究,注重对教学中各方面的因素的研究,在此探讨有效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成效的方法。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改革创新 提高教学成效    现代初中语文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化学老师在总课时减少的情况下还要完成固有的内容。特别是高中化学教学,与原来相比减少了近1/3课时,这就给化学老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作者在优化课堂结构和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新课程 高中化学 课堂效率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而课堂教学效果如何,除取决于教师本身的素质外,还取决于教学设计的质量,
摘 要: 作者以高一化学新教材的整体内容体系构建及对新教材的教与学的体会,论证了在新课标条件下,如何用好新教材,适应新课改,改革课堂教学,探索新课标理论下应有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 高一化学 新教材 教学改革 教学模式    高一化学新教材自试用以来,深受师生们的青睐。我结合自己对新教材的学习和教学实践,谈点滴体会。  一、新教材标题新颖,内涵丰富,衔接性强,具有时代特色。  《化学①》作为高一
摘 要: 动态教学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师生平等互动,通过学生的主动求学,达到掌握知识、增长能力的目的。教师负责情境创设,点拨引导,由台前退居幕后,是导不是演。作者从课堂教学实践出发,对语文动态教学中的课堂要求谈谈体会。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动态课堂 感悟美    新课标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多向、开放和动态的对话、交流过程。因此,新课标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要求教师在对文本进行静态的弹性预设的同时
语文既是一门人文性学科,同时又是一门工具性学科,要使初中学生具备解决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要使学生具有较高的语文素养,平日教学中就必须对全体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训练,就必须变课堂为学堂,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多实践,使之掌握好运用好这一工具,日渐提高语文素养,这是实施中学语文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提高初中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方法。叶圣陶说:“教师是教练,而不是讲师。”“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
类黄酮是植物界中分布最广泛的天然化合物之一,具有多种功能活性,如抗氧化、抗菌、抗炎等,还可以调节血糖、血脂和血压,因此广受人们的关注与研究.本文对植物类黄酮的提取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