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子宫破裂 死胎 继发性闭经 子宫-腹壁窦道
资料与方法
患者,女,38岁,因“腹部包块破裂流脓及排出小骨块近2年”于2004年6月13日入院。自述17年前剖宫产后第2个月即开始同房;第3个月放置宫内节育环;第4个月自感有“恶心欲吐”感。第5个月初,由于“腹泻腹痛1周”曾服用中药治疗;服药第3天时,突然腹部剧痛发作,迅速住院治疗:于住院1周左右始,出现阴道大量流血及排出组织块,随即腹痛明显减轻。治疗近20天,腹痛逐渐缓解出院。1个月后,阴道排出物中出现指骨样物数块,未因此就诊。阴道“流血及排污”淋漓不尽,时多时少,持续至本次入院前2年。曾于5年前又有“阴道排骨”现象,持续近2年;之后,阴道排泄物逐渐渐少,终于于2年前停止排泄并“闭经”。闭经近半年后,患者开始出现下腹痛性肿块伴发热;经当地医院门诊治疗1周后,体温恢复正常,但患者感腹部肿块逐渐增大并上移,有明显压痛,且腹痛时有发作。后经住院治疗2周出院。出院第5天,患者腹痛发作加重明显,腹部肿块突然破裂,大量脓液喷射而出,腹痛随即缓解。此后腹部破口时有脓液样物流出。入院近1年前,患者首次自腹部破口中取出1块“小型长骨”,并请当地医生借助医用工具取出数块“白骨”,但腹部破口经久不愈入院查体:血压128/72mmHg,体温36.5℃,心率79次/分,心肺检查未见异常。腹部脐下1cm处见一直径3cm的窦道口,有少量混浊液体流出: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妇科检查:宫颈闭塞,子宫体质硬,无触痛,未触结节感。B超发现:腹腔肿块中可见不规则强光团后伴声影,体积12cm×6cm×5cm与子宫底部粘连:子宫外左上腹腔内见1枚节育环样声影。
2004年6月18日行腹块和子宫切除术。术中见:腹壁窦道与子宫前壁附着,隐约可见部分陈旧手术切口;子宫左角上腹腔内分离出1枚金属节育环。切除病灶及子宫检查。病理诊断:宫腔炎性粘连、宫颈管闭塞、继发性闭经;子宫腔与窦道相通,其内残留17块胎骨。(腹腔内子宫外)金属节育环1枚。病理结论:病理子宫妊娠破裂伴死胎,继发子宫腹壁窦道形成。
讨 论
子宫腹壁窦道的形成:该病例为剖宫产术后15年,出现腹部肿块伴破溃,并持续排出宫内胎体等异物,可以肯定腹壁与宫腔相通,形成原因考虑宫腔长期残留胚胎组织致慢性感染,宫颈粘连闭锁,宫腔感染物自腹壁破溃形成窦道。
存在陈旧性子宫破裂可能:患者剖宫产术后3个月即上环,子宫切口尚未完全恢复,手术中在腹腔内发现节育环,不排除当时上环时即发生子宫穿孔,致节育环移位腹腔内,同时患者剖宫产后1个月起同房,术后4个月恶心呕吐,已出现妊娠症状,其后1个月服用中药发生腹痛及阴道流血,考虑不全流产,同时伴有子宫破裂可能。子宫破裂及死胎的转归:子宫破裂后未表现出血性休克等症,可能系胎儿及妊娠嵌于子宫破裂口所致。以后由于炎症机化,使突入盆腹腔的妊娠物被包裹。位于宫腔内的胎儿及妊娠物逐渐坏死液化,从宫颈口排出。但有部分胎体因嵌于宫壁破口而残留体内。由于妊娠异物刺激及继发感染等因素,15年后造成宫腔粘连和宫颈管闭塞而闭经,使体内残留物失去排出道。此后不久,嵌于宫壁的残留物及感染物储留并向盆腔腹腔寻求新出路,形成下腹肿块,继而向腹壁破溃形成连于宫腔的窦道。
妊娠子宫破裂和死胎滞留形成子宫腹壁窦道病例的自然病程,在现代医疗条件下,此种病例甚少发生,近10年来未见文献报告。值得汲取教训的是:①严格掌握计划生育手术适应证,剖宫产术后上环一定要待术后6个月,且重视哺乳期子宫柔软易穿孔的特性。②剖宫产术后告诫病人要严格避孕,避免并发症发生。③患者腹痛伴阴道流血应引起高度重视,全面检查,明确病因后及时清除体内异物,切忌单纯抗炎对症治疗,延误病情。此病例未发生严重后果,与个体差异有关,实属侥幸,但仍须引以为诫。
参考文献
1 陈孟君.子宫破裂98例临床分析.临床医学,2005,(02)
2 关凤娟.妊娠期子宫破裂20例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09)
3 刘莲秋.子宫破裂185例临床分析.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1,(03)
4 肖鸣盛,严仲易.子宫破裂6例临床分析.现代诊断与治疗.2005,(03)
资料与方法
患者,女,38岁,因“腹部包块破裂流脓及排出小骨块近2年”于2004年6月13日入院。自述17年前剖宫产后第2个月即开始同房;第3个月放置宫内节育环;第4个月自感有“恶心欲吐”感。第5个月初,由于“腹泻腹痛1周”曾服用中药治疗;服药第3天时,突然腹部剧痛发作,迅速住院治疗:于住院1周左右始,出现阴道大量流血及排出组织块,随即腹痛明显减轻。治疗近20天,腹痛逐渐缓解出院。1个月后,阴道排出物中出现指骨样物数块,未因此就诊。阴道“流血及排污”淋漓不尽,时多时少,持续至本次入院前2年。曾于5年前又有“阴道排骨”现象,持续近2年;之后,阴道排泄物逐渐渐少,终于于2年前停止排泄并“闭经”。闭经近半年后,患者开始出现下腹痛性肿块伴发热;经当地医院门诊治疗1周后,体温恢复正常,但患者感腹部肿块逐渐增大并上移,有明显压痛,且腹痛时有发作。后经住院治疗2周出院。出院第5天,患者腹痛发作加重明显,腹部肿块突然破裂,大量脓液喷射而出,腹痛随即缓解。此后腹部破口时有脓液样物流出。入院近1年前,患者首次自腹部破口中取出1块“小型长骨”,并请当地医生借助医用工具取出数块“白骨”,但腹部破口经久不愈入院查体:血压128/72mmHg,体温36.5℃,心率79次/分,心肺检查未见异常。腹部脐下1cm处见一直径3cm的窦道口,有少量混浊液体流出: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妇科检查:宫颈闭塞,子宫体质硬,无触痛,未触结节感。B超发现:腹腔肿块中可见不规则强光团后伴声影,体积12cm×6cm×5cm与子宫底部粘连:子宫外左上腹腔内见1枚节育环样声影。
2004年6月18日行腹块和子宫切除术。术中见:腹壁窦道与子宫前壁附着,隐约可见部分陈旧手术切口;子宫左角上腹腔内分离出1枚金属节育环。切除病灶及子宫检查。病理诊断:宫腔炎性粘连、宫颈管闭塞、继发性闭经;子宫腔与窦道相通,其内残留17块胎骨。(腹腔内子宫外)金属节育环1枚。病理结论:病理子宫妊娠破裂伴死胎,继发子宫腹壁窦道形成。
讨 论
子宫腹壁窦道的形成:该病例为剖宫产术后15年,出现腹部肿块伴破溃,并持续排出宫内胎体等异物,可以肯定腹壁与宫腔相通,形成原因考虑宫腔长期残留胚胎组织致慢性感染,宫颈粘连闭锁,宫腔感染物自腹壁破溃形成窦道。
存在陈旧性子宫破裂可能:患者剖宫产术后3个月即上环,子宫切口尚未完全恢复,手术中在腹腔内发现节育环,不排除当时上环时即发生子宫穿孔,致节育环移位腹腔内,同时患者剖宫产后1个月起同房,术后4个月恶心呕吐,已出现妊娠症状,其后1个月服用中药发生腹痛及阴道流血,考虑不全流产,同时伴有子宫破裂可能。子宫破裂及死胎的转归:子宫破裂后未表现出血性休克等症,可能系胎儿及妊娠嵌于子宫破裂口所致。以后由于炎症机化,使突入盆腹腔的妊娠物被包裹。位于宫腔内的胎儿及妊娠物逐渐坏死液化,从宫颈口排出。但有部分胎体因嵌于宫壁破口而残留体内。由于妊娠异物刺激及继发感染等因素,15年后造成宫腔粘连和宫颈管闭塞而闭经,使体内残留物失去排出道。此后不久,嵌于宫壁的残留物及感染物储留并向盆腔腹腔寻求新出路,形成下腹肿块,继而向腹壁破溃形成连于宫腔的窦道。
妊娠子宫破裂和死胎滞留形成子宫腹壁窦道病例的自然病程,在现代医疗条件下,此种病例甚少发生,近10年来未见文献报告。值得汲取教训的是:①严格掌握计划生育手术适应证,剖宫产术后上环一定要待术后6个月,且重视哺乳期子宫柔软易穿孔的特性。②剖宫产术后告诫病人要严格避孕,避免并发症发生。③患者腹痛伴阴道流血应引起高度重视,全面检查,明确病因后及时清除体内异物,切忌单纯抗炎对症治疗,延误病情。此病例未发生严重后果,与个体差异有关,实属侥幸,但仍须引以为诫。
参考文献
1 陈孟君.子宫破裂98例临床分析.临床医学,2005,(02)
2 关凤娟.妊娠期子宫破裂20例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09)
3 刘莲秋.子宫破裂185例临床分析.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1,(03)
4 肖鸣盛,严仲易.子宫破裂6例临床分析.现代诊断与治疗.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