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未敢忘忧海

来源 :中国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syouwe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泰晤士河与哈德逊河出版社出了一本好玩儿的书:《从上看和从下看:人类与海洋》(FROM ABOVE AND BELOW: MAN AND THE SEA)。这本书是两个大腕的合作产品:一个是法国人阿蒂斯-贝特朗(Yann Arthus-Betrand, 1946-),当今最有影响力的航拍摄影家;另一位是美国潜水摄影师布里恩·斯克里(Brian Skerry, 1962-),1998年以来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王牌水下摄影师,名气直追大卫·杜比莱。
  那些航拍与潜水照片的美丽就不用说了,两位摄影家想说的也不是美丽,他们想说的是海洋与人类的生活,人类的未来,以及作为摄影师,应该为海洋做些什么。我们一猛子扎到海里,使半天劲,就为了拍点美丽的珊瑚礁和几条小丑鱼吗?
  21世纪被称为是海洋的世纪,一些简单的数字告诉我们海洋与当下人类生活的关系:世界上超过60%的人口居住在距海岸不到100公里的地区,20年后,这个数字可能提高到75%;国际商业货运近90%靠的是海洋;为互联网和电信电话等服务的海底电缆长度达到100万公里……与之相应的是,海洋日甚一日地成为人类最大的垃圾场,阿蒂斯-贝特朗照片中海面上那些美丽的颜色,不是油污就是污水,越美丽越罪恶。人类对海洋的掠夺变本加厉,仅以鱼类产量而言,1950年,全球水产品产量约2000万吨,1990年达到9000万吨,此后一直徘徊不前。为增加产量,人类借助科技进步使用大型拖网进行深海作业,作业深度达到400-1800米。拖网扫过之处,大小生物几乎一网打尽。以法国渔民在北大西洋的作业为例,渔民要捕的是三种鱼,但拖上来的多达81种,也就是说,为捕三种鱼,78种成为殉葬品。不仅如此,拖网作业更是将海底生态,包括千万年时间才形成的珊瑚礁等彻底毁坏,使生物多样性遭到灭绝性摧残。普通人能直接感觉到的警告就是:一些世界著名大渔场,比如北极圈内以生产鳕鱼著名的纽芬兰渔场,因鳕鱼绝产在1992年被加拿大政府彻底关闭;但长达20年的禁渔,储量却仅仅恢复到1960年代的10%。中国的舟山渔场也是一个例子。
  已经无需多说。从天空看海洋,真是美丽;从水下看海洋,真是美丽。但仅仅看到美丽是不够的,还要为保卫这种美丽、为保卫海洋生物的多样性而行动,这已成为很多摄影家的自觉责任,因为今天,生物多样性的每盏警示灯都在闪亮。正因如此,阿蒂斯-贝特朗才在2005年倾力成立了美好星球基金会(Good Planet Foundation),斯克里才说,水下摄影,需要的是对海洋强烈的爱,和这种爱相比,取景框里的那个小世界已经不算什么了。
  这本书印刷精美,装帧设计也大有可看之处。图片中超多的大跨页和全跨页,将海洋世界与海洋生物的优美、人类对海洋生态的破坏和海洋生物的屠杀,惊心动魄地呈现在眼前。全书12章,在编排上,每章由一位著名海洋科学家来谈一个海洋面临的严峻问题,且问题环环相扣,同时配上与问题相关的航拍和海洋(潜水)照片,使得美丽表面下潜伏的问题更为警醒。
  回想一下,还是古人幸福啊,那时候杞人忧了一下天竟被笑了几千年,今天岂止要忧天,还要忧海呢。
其他文献
镜泊湖,原始天然、风韵奇秀、湖光山色、四季长新。春天,满山达子香,一湖杏花水;夏天,绿荫遮湖畔,轻舟逐浪欢;秋天,多彩五花山,霜叶红似火;冬天,峭壁悬冰瀑,万树银花开。风光旖旎的百里长湖,气势雄浑的吊水楼瀑布,倚丽壮阔的火山口原始森林,怪石峥嵘的地下熔岩遂洞,盛衰疑迷的渤海古国遗址,粗犷浓烈的地方民族风情,丰富珍奇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令人惊叹神往,流连忘返。  2013年7月,由《中国摄影》杂志社、
期刊
前不久,梅生携带奥林巴斯OM-D E-M5相机前往冰岛拍摄世界遗产项目。在试用过程中,他发现这款相机的一些“滤镜”功能特别能体现自己拍摄的感觉,这款微型单电相机以至于成了他的主力拍摄工具。  问:很多摄影师把奥林巴斯E-M5微型单电相机作为备机使用,而您此次冰岛远行,为何选择OM-D E-M5作为主力相机?  答:相形同侪,E-M5的功能可以完成此行的拍摄任务,是我的主力机型之一。  问:您前往冰
期刊
数码影像时代,有人觉得可以依赖相机的直方图或多次拍摄即可搞定曝光,其实这种理解较为偏颇。测光表对于职业摄影师以及要求苛刻的业余摄影师来说依然是不可或缺的辅助工具,因为有了它之后,控制曝光会更加精准而快捷。  与普通的测光表不同,世光(Sekonic)478DR测光表集拍照测光表、电影测光表和专业照度表于一身。  世光478DR测光表的屏幕为中文菜单触摸式,非常容易操作,即便不看说明书也能轻松操作。
期刊
神奇“太极拳”,于人类和宇宙万物衍生进化之波澜壮阔的历程中,以其所饱浸的东方哲学内蕴,厚积丰沛而成为闪烁着奇异光芒的文明瑰宝。它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与大自然息息共生、深体参悟而来的生命文化结晶。作者摒弃了照相机装置“快门”的概念,让“太极拳”透过镜头的影像,任由其在CCD上自在地完成“历时性”的记录成像。“影像太极”以其特别的拍摄方式,诱发出了幻视抑或是梦境般的“太极”意象空间,呈现出来的影像越过了
期刊
“细节决定成败”这一理论在企业管理中普遍认同,并广泛地应用在日常工作中。摄影也是一项特殊产品的生产过程,一个好的产品就是一幅优秀的作品,它一定是生产者——摄影人辛勤劳动的成果。  摄影的记录功能只是物理特征,摄影技法的应用是创作者传达美的手段。我们强调的细节不仅是“细枝末节”,而是通过创作思维,更科学、更主动地运用细节,发现它的存在,关注它的变化,利用它的特性来强调事实,交代真相,渲染气氛,抒发情
期刊
随着数码相机感光度的不断提升,机身及镜头防抖不断完善,我们在保证安全快门的情况下往往会选择手持拍摄,但影像质量的下降与拍摄手法的局限也同样限制着我们,所以外出拍摄我们仍然需要携带可靠的三脚架作为高质量影像的支点。  行摄利器  M-3205X三脚架作为思锐MX系列家族中的一员,是专为多种拍摄环境下专业摄影人而设计的,该脚架使用碳纤维材料,共有5节脚管,在不使用中轴的情况下能够达到1400mm的高度
期刊
摄影最初是给自己的写作作掩护  问:就先谈谈您是何时开始摄影的吧?怎么会喜欢上摄影的呢?  答:我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喜欢上摄影,为此给自己买了第一台照相机,捷克的“爱好者”牌双反相机,80元,委托店二手货。那时候拍的差不多都是同学亲友聚会留影。再就是那时我当建筑工人,给师傅们免费拍全家照。  比较职业的摄影经验是1974年秋天,我在北京六建三工区的特种钢厂工地干活。工地宣传科想搞一个“抓革命、促
期刊
奥利弗·西博的摄影作品主要都是肖像摄影。“你现在是谁?”这一哲学性命题构成了西博所有作品的核心。在他不同的系列中可能表现方法有所不同,拍摄对象的国籍和拍摄地点可能有所不同,但他的作品始终都通过影像不断地向观者提出问题:你现在是谁?你如何认定自己?作为一个个体和作为社会的一个部分,你的个性特征如何?你认为应将自己展示为一种什么样的图像?  带着这些问题奥利弗·西博拍摄了大量有强烈视觉符号的亚文化群体
期刊
1988年艾伦·金斯堡(Allen Ginsberg)和罗伯特·弗兰克(Robert frank)在以色列特拉维夫市暗箱艺术学校(the Camera Obscura School of Art)共同主持为期三周的研讨班,主题为“摄影诗学或摄影之诗学”(“Photographic Poetics, or the Poetics of Photography”)。这两位分别在诗歌和摄影艺术领域享誉世
期刊
盛夏,记者与国内摄影媒体的同行一道,乘加航班机前往加拿大首都渥太华,参加索尼相机与镜头的研讨体验活动,也顺便感受北美枫国的夏季凉爽。  13小时后,我们一行抵达多伦多,之后转机前往渥太华。这时已是当地凌晨,酒店里的寒暑表显示气温仅摄氏16度,与出发时北京的气温相差极大。渥太华无数精美的建筑矗立在市内起伏的山坡上,古运河穿城而过,早晨的街道上偶见车辆行人走过,异常地宁静。  时差似乎不是问题,试拍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