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物理课堂提问的思考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i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1-115-01
  
  课堂提问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目的、要求、情景等设置问题,进行教学问答的一种形式。物理课堂提问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之一,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课堂提问的作用,课堂提问的设计、实施和对学生答问的评价四个方面作一些探讨:
  
  一、提问的作用
  
  1、提问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反馈方式
  通过提问所接收到的语言反馈信息。比其它形式的反馈信息具有简单性,具体性,即时性和简洁性,也是有效的。它可以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从而及时地调控教学程序,改变教学策论,使学生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为良好的教学效果做准备。
  2、提问可以提高学生听课的注意力
  如果学生注意力集中,大脑中只有一个学习兴奋中心,听课效果就比较理想,学生在答问是注意力集中,而在听讲时有时散漫,教师光靠静讲,维持课堂纪律来保证学生的注意力是达不到要求的,而应以授课的内容来吸引学生,用一个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问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紧紧把学生的思维栓住,激发学习兴趣,赋予学习动机,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提问可以让学生和教师发现不足
  对于一些重要的物理概念,一般水平的学生往往以为自己能复述就算懂了,其实不然。物理概念是反映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针对概念提出一些题意明确清楚的实际问题,诱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克服盲目的自满情绪,这样对提高学习效率、突破教学难点很有用。特别是在学生一般认为理当如此的地方,可提出与常规看法相悖的问题,展开深入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独特性和创新意识。同时引导学生对已经解决的问题深入探索。提问也可以发现教师在教学中的不足,从而更好的备课、批改、辅导以提高教学效果。
  
  二、课堂提问的设计原则
  
  1、提问要有启发性原则
  要求教师提出的问题要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提出的问题具有启发性,不是填空式回答,把一个完整的句子截成几段,教师问上半句,学生答下半句;也不是判断式发问,学生无须做多少思考,凭猜测便能正确回答,更不是搞“提灌式”,用问的方法去“灌”,直到学生钻进教师预先设计好的圈子里,使之就范。
  2、提问要突出重点
  一堂课45分钟,不能都由问答式进行,也不可能对所有的问题都详细展开研究,提问的重点就是要将问题集中在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问在最需要、最值得问的地方,以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对于课堂中的同类问题不平均用力,尽量做到前详后略,提高课堂效率。
  3、提问要有层次
  系统而周密的课堂提问能引导学生去探索达到目标的途径。提问的层次性原则要求教师紧扣教材重点、难点和关键,分析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逻辑顺序和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按照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设计一系列问题,使学生的认识逐渐深入、提高。设计问题,在知识范围上可以由小到大,先设问,后反问,再追问,最后得出概括的结论,使学生把握思维的正确方向,提高概括能力;设问也可以从大入手,问题提得大,并不要求学生立即回答,目的是让学生进行发散思维,明确思维的方向及途径。随后,教师再提出一系列小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一堂课往往就是这样的几个先小后大或先大后小的问题组合,构成一个指向明确、体现教学思路、具有适当思维容量的“问题链”,打通学生的思路,使学生有序地思考,获得知识,建立知识系统,掌握学习方法,得到能力的良性迁移。
  
  三、提问的实施
  
  1.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就是要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调动每个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让全体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体验参与和成功带来的愉悦。提问对应答人数要有量的要求,要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回答,特别要考虑中低程度学生的参与面,选择有利于发挥学生特长的时机让他们参与,更好地激发班级群体积极思维的热情。
   2.提问要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课前设计的具有系统性、逻辑性的提问,根据学生答问的反馈信息,适当变通。对难以回答的问题采用分解、诱导的方法,把问题分成几个具有一定梯度的小问题;对回答不明确、不全面、不深刻的学生,可进一步追问;对离题的回答,要及时改变语言角度或改换提问方法,引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思路去思考问题,使他们做出正确的回答。
  3.提问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问题提出后,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然后指名回答。思考时间力求照顾到全体,以中等偏上水平的学生为标准。这样的标准,对于水平差一点的学生,虽有难度,但经过努力也可跟得上;对于水平高的学生,也不至因为节奏太慢而影响学习情绪。提问要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思考,切忌先指名再提出问题。
  4.提问要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是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主要内容。思路往往比结论更为重要。学生只有学会了思考,才能掌握获取知识的本领。
  
  四、答问的评价
  
  “目标、教学和评价”是现代教学观的三要素。在提问时,教师要自始至终细心观察学生的反应,慎重处理学生的回答,以不同的方式评价学生的回答,及时矫正其认识缺陷。学生回答的不正确,不仅表明学生没有掌握这个内容,也反映了他们在学习上的具体困难,要尽量让学生“吃一堑,长一智”。在评价学生的回答时,要坚持表扬为主,时刻给学生以鼓励,即使回答完全错误,也应听他说完,再给予评价,或许他的这种思路在全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要努力去发现其中的积极因素,给予某一方向、某种程度的肯定。尤其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更要特别鼓励,消除他们思想上的惰性和心理上的障碍。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公正、热情,恰如其分。在评价学生回答时,教师也要有民主作风,让学生有插话、提问和发表不同意见的机会,形成一种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
  总之,课堂提问应以“启发式”和“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为指导,引导全体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学会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实现教学大纲提出的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的要求。
其他文献
摘要:为适应素质教育要求,教师不仅要研究教法,也要注重学生学法指导。 注重学生自我学习方法的指导,增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中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让学生学会要把握知识“焦点”。注重运用表象进行记忆方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指导学生运用“超前思考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关键词:地理课堂教学 学法指导 自我学习方法 运用表象 超前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1-110-01    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初中数学中的基础知识包括“初中代数、几何中的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公理、定理等,以及由其内容所反映出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标准”强调如此数学思想方法,表明数学思想和方法在初中教学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一、把握教材  数学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公理、定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1-108-01    研究性教学策略是指教师通过引发、促进、支持、指导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来完成学科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思想、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这是素质教育特别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理念催生出的一种全新的教学策略。   本文就选题策略、课程知道研究策略、评价策略这三个方面展开讲述了中学语文教学中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1-111-01    要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加强阅读的训练。阅读的训练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的训练。阅读具有诸多的功能,通过阅读,促进语言的感知积累与理解靠读,掌握语言的规律,激发情感。实践证明在课堂上让学生细细地读,理解的读,入情地读,还有助于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因此,语文教学要真正摆脱“高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我一直在教学中致力于就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方法作尝试。首先基于初中学生语文学习水平进行有趣的教学设计,让学生无障碍的自主学习;其次教师为学生自主性学习创设情境、提供展示平台、体会成就感,使学生主动求学并实现学生自主学习。  关键词:初中 语文教学 自主性学习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
摘 要:文章围绕教学团队培育,从基本条件、建设内容、团队评价三个方面探讨了高职教学团队建设。文章认为高职教学团队的基本条件是团队结构优化、整体素质较高、带头人能力强、教研成果丰富,高职教学团队建设的基本内容是加强教学工作、强化职业素质、创新培养模式、强化师资队伍、加强基地建设,对教学团队建设评价应应当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坚持成果指标,着重看教学团队建设的效益。  关键词:教学 团队 基本条件 内涵
摘 要:本文主要阐述了新课标下高中政治课课堂教学要处理好的五个关系,即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与教材的关系、课堂教学中预设与动态生成的关系、教学手段与教学目标的关系,教师要树立开放意识和民主意识,积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开展课堂教学,构建和谐课堂,推动新课标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新课标 高中政治 课堂教学 关系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