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左 我的暗房不会消失

来源 :名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yulong3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5岁的张左正在给体育摄影师陈雷生修照片,用的是鼠标和Photoshop。张左戴着老花镜,动作有些笨拙。“很奇怪吗,我也会用PS。”他扭头笑道。
  在新闻摄影圈里,张左是个传奇人物,人称“左爷”。希望工程标志性照片《大眼睛》和许多著名摄影家的知名作品都是经过他的制作才得以面世。
  然而数码潮流的冲击,使他一度怀疑自己的职业生涯是不是要到尽头了,开始钻研起PS技术。很快他发现,事实并非如此。现在,除工作偶尔需要使用电脑外,张左的阵地仍然是《中国青年报》摄影部角落里的暗房。找他做片子的人仍然不少,大部分做展览、收藏等用途。张左赏析着陈雷生的照片说:“这些都是20世纪50年代的作品,等老先生挑选后,出书也好,展览也好,最后还是要做成传统的片子。”
  黑白的世界
  2000年前后,报纸逐渐改成彩色版,彩色照片也慢慢多起来。中青报在那时也购进两台柯达数码相机,200万像素,售价12万元一台。“那时候也没感觉到压力,大家还用3.5英寸软盘呢,感觉数码相机和生活还没那么近的联系。”张左说。
  在这之前,他已经拥有非常辉煌的职业生涯。1994年一次全国摄影比赛,中青报获得一半的奖项,所有都是经张左之手制作。1995年,曾经采访过波黑战争、在美国专门学习过新闻摄影的曾璜,要出版摄影集《波黑,战火浮生》,也来找张左做片子。新华社摄影部的高层看完张左做的片子后惊为天人,劈头盖脸把新华社的暗房师数落一通。多年后,这些暗房师和张左喝酒时都还抱怨张左害他们挨批评。
  随着张左名气越来越大,找他做片子的人越来越多,从此以后国内知名摄影师的黑白照片,多出自张左之手。有人说,“如果有一天有人愿意给张左举办一个展览,专门展出他20多年来制作过的黑白作品,那将是一场中国摄影界名家名作的荟萃,将非常壮观。”
  实际上在职业摄影圈子中,一张照片“三分拍,七分做”,暗房师就像唱片业中的制作人,虽在幕后,但地位很重。但张左买到第一台傻瓜胶片机的时候,都26岁了。“那个年代25岁不结婚,别人就认为你有毛病。”奔三的他仍然单身,而当时的张左也不在媒体,而是一名泥瓦匠,一帮年轻人收工了就喝酒,一周能喝上三四次。但他不想这么混下去,于是选择了摄影。他周末有空就拿着相机一拍一天,平时下班就在家里拿自己的几卷底片研究放照片。暗房的基本技术,就是那时候练出来的。其中一部分原因,也是为了省得把钱花在照相馆。
  后来拍出《大眼睛》的解海龙,当时在北京崇文区文化馆摄影组工作,他把张左调到崇文区文化馆,负责监管摄影组的暗房工作。几年后,《中国青年报》摄影部又把张左调了去。20年过去了,到了连佳能5D这样的半专业单反相机都开始充斥着大街小巷。张左觉得暗房师这个职业可能真的有些不合时宜。搞新闻需要时效性,数码技术很符合媒体对速度的需要,技术上也好把握,Photoshop修片又快又好。在新闻圈里,传统的东西在慢慢淘汰了,北京“中字头”的报纸中,暗房开始消失。
  而我们置身于此的小房间几乎变成了成了所有报刊办公楼中,硕果仅存的最后一间暗房。
  高端摄影
  有圈内好友跟张左说,赶紧改行吧,不然以后没饭吃了。张左也有些危机感,报社淘汰的数码相机,他开始学着用。最开始连把片子传到电脑里都不会,麻烦年轻同事几次,张左拿着小本本记下来,自己慢慢学。
  导片子、选片子、剪裁、另存……基本的东西会了,张左又开始学修片子。“修片子也是偷着学。自己在家修点,要出片子时候,找人帮着修一下,我在一边看,用这个键那个工具。看人家修得快,就问有哪个快捷方式,人家告诉你这样那样,回家再尝试。”同事说,张老师学得真快啊。张左说,自己就是下工夫。“一张片子修到晚上10点再回家,明天我再接着弄。”到现在,张左用电脑修片子仍然很慢,动不动就两三个小时。
  不过把在自己暗房中做后期的经验用在电脑上,张左修出的片子仍比一般人要好。这让他觉得自己终于算是赶上了潮流。但很快张左也发现,自己其实根本不用害怕失业,周围使用胶片的人,并没有减少。
  所以虽然报社的工作少了,但请张左帮忙做片子、找他指导技术的人,并没有减少。据说,在北京,有专门的画廊为名摄影师代理黑白照片,代理费就高达五六十万。但张左对钱并不那么感兴趣,他有着典型的传统北京男人那种“人来疯”的性格,有时只要聊到位了,他会免费帮别人做片子,更何况这还让传统的胶片能再次焕发出生命力。
  有一个东莞的摄影爱好者,读了张左写的《解读黑白潜影—暗房师的制作思考》一书,通过出版社辗转联系到他,希望进一步学习暗房技术。为了帮助前者新建暗房,张左甚至坐飞机到东莞,一呆就是一个多星期。
  而张左从未学过摄影的女儿,在德国主修汽车设计。她看到画廊里胶片摄影作品,突然对胶片摄影产生兴趣,开始学习摄影,还时常把作品给张左点评下。“你能想像这是一个没学过摄影的人的作品吗?”张左展示着女儿拍的照片,得意地说。而他最喜欢的歌手朱哲琴,业余时间也在玩胶片摄影,张左的一个徒弟就在798给朱哲琴洗过照片。
  一次在坝上拍摄,一个摄影师跟张左说,自己当年就是看了张左的书才决定去英国学摄影,因为在国外,给传统黑白纪实类胶片摄影做暗房才是最难的技术。
  “我这20年就做了这一件事儿,让他这么一说,我心里头依旧是高兴得不行,”张左说道。
  
  Q:你拍的第一卷胶片是什么样的?
  A:最早用的都是国产的代代红、公元、上海牌胶卷,6毛钱,不是拿来就能用的,都是简装的一卷,用黑纸一包,还得去找人家买胶卷盒,自己装。原装的价格要翻倍,买不起。
  
  Q:你最喜欢的自己哪一台胶片相机?
  A:我1983年买第一台柯尼卡傻瓜相机,是20世纪80年代较早进口的相机。我小时住体委大院,邻居里有的出国回来,买个照相机,洗印出小照片,羡慕得不得了,那时候想,一工作了,一定买台照相机。当时柯尼卡相机360多块钱,花了我一年的工资。
  
  Q:你觉得胶片摄影会消失吗?
  A:我现在不担心胶片会消失了。数码和胶片,各有各的好处,具体还是得分领域。胶片在新闻摄影里,几乎是没有了。搞艺术摄影的,还在用胶片。我现在还提倡,如果拍自己的东西,还是得用胶片。另外,数码照片,存在硬盘里、光盘里,谁也说不清能保存多久。但胶片这东西,保存一百年以上是没有问题的,从传承的角度考虑,我也提倡使用胶片。
  
  1994年,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相机在年被苹果发布。没错,是苹果,这台相机叫做QuickTake 100。然而缺失柯达将数码相机开始了普及化。它也在成为摄影界先锋的同时,也成了胶片的掘墓人。1975柯达成功研发“手持电子照相机”。它的操作非常“原始”,相机通过拥有10,000 像素(按100 x 100的阵列排列)的CCD拍摄影像,记录一张黑白影像需要23秒之久。一旦拍摄完毕,照片便记录到不太昂贵的音频级盒式磁带机上。磁带机要从相机内取下,并插入到播放设备上才能浏览。
其他文献
最是春天好色彩,如柳丝如春风,明而不燥、妖而不骚。每一分颜色都将那份微温的风情在眉目间传递。    春情荡漾 Deform坐椅    如果为这把坐椅选一个最合适的主人,我们觉得非巴巴爸爸莫属,不管是颜色还是形状,实在太相称了。来自汉堡的设计师Milena Krais带来了名为Deform的系列坐椅,一共有六把,用色彩鲜艳明快的毛线为椅子们编织“外套”,使每一把看上去都温暖、柔软。而这六件“外套”的
期刊
尽管脸谱(Facebook)在中国只是个传说,但这并不能阻止中国人通过它赚取财富的野望,不过这很可能只是少数富人的游戏。     整个二月,全球的富豪们都因为马克·扎克伯格的上市计划而兴奋不已。  这是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科技公司IPO交易,根据招股说明书,Facebook计划融资50亿美元,市场预估值可达到750亿-1000亿美元。这对正处在寒冬中的全球资本市场而言,无疑是一次盛大狂欢。  从表
期刊
赵薇的14年,是所有电影学院女生的理想和榜样。  她说,“我的青春没有太多遗憾。”如果一切顺利,赵薇执导的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会在3月开机,这是她入行以来花费心力最大的作品,  她希望这是一部“有着丝丝文艺气息的商业电影”。    爱和阳光  《love》 中脚裹石膏身穿红色性感睡衣跳艳舞的单身母亲小叶,与《还珠格格》中古灵精怪天不怕地不怕的小燕子,她们穿越时光隧道,遥遥相
期刊
春节期间演出不少,但印象最深的仍是去年在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厅。那是一场用音乐艺术演绎国际政治的典范:上半场是美国作曲家伯恩斯坦的第三交响乐,为纪念二战大屠杀幸存者而写,首演时恰逢肯尼迪总统遇刺身亡,作品便献给了他。该交响乐是一首罕见的“配乐诗朗诵”,82岁的朗诵者塞缪尔·匹撒尔是一名大屠杀幸存者,父母和妹妹皆死于纳粹魔掌,他朗诵的《与上帝的对话》是他自己的作品,创作于前几年。音乐会的下半场是苏联
期刊
让我告诉你一个18年前的小故事, 关乎意大利浓缩咖啡, 关乎 Espresso, 关乎生之恋, 关乎死之悦。 是的, 没错, 死之悦, 有人为了寻死而猛喝浓缩咖啡, 只因期待, 快快乐乐地死去。   地点是美国中西部的城市, 是大学城, 是威斯康星州的麦迪逊, Madison, 亦有人译之为陌地生, 城市不大不小, 大学不过不失, 有些系所还是全美排名之首, 例如我所念的社会学系。    时间
期刊
歌唱家谭晶邀请古志辉师傅制作家宴,与陈凯歌夫妇一聚自有她的理由。作为丽思卡尔顿酒店中餐行政总厨,古师傅手下玉餐厅的粤菜不仅保留了传统味道,在食材、调料和摆盘上还有着不少的创新。  古志辉曾在香港和日本工作多年,他希望能把日式料理的一些方法融入中餐,比如中餐的东西加上日式的调味料。在做椒盐排骨、椒盐鱿鱼的时候,炸好了就撒一些日本气味粉,带来微辣的感觉,会给常佐以豆瓣酱的菜品带来新意。而且日本料理中,
期刊
摄影师张悦的博客头像是个小孩,拿着一个堪比头大的黑盒相机,遮住了小半张脸。小孩是张悦自己,那时他2岁, 得到了一个塑料的胶片机,一直在瞎按。当时拍了些什么?早就不记得了。  作为一名时尚摄影师,张悦工作时的配备全是数码机器。但是平时,他喜欢用胶片机随手拍,偏色没关系,红眼没关系,记录下按快门的那几分之一秒就行了。在他看来,胶片更有人情味也更有故事感。前段时间他收了一台富士新出的胶片机,各方面都很好
期刊
说起大片大片的草地,你能想到足球、棒球、野餐甚至音乐节。而实际上,在这个即将春暖花开的时节,你还可以好好玩一下极限飞盘。  1998年,Balance第一次在电视上看到极限飞盘这种运动。和国内普遍流行的飞盘玩法不同,电视中的玩家被分成两队,互有攻守,在规则和玩法上酷似篮球和橄榄球的结合体。多年之后,在澳洲墨尔本读大学的Balance终于亲身参加了极限飞盘的比赛。2005年,他回国进入银行业,同时机
期刊
传闻中,精于享乐的意大利人擅长制造一切美好的事物,他们的冰淇淋最醇,他们的面食最香,他们的家具最多花样,他们制造的西装也最正,肩线贴、腰线收、缝工细、面料好,而伊莎贝塔·康纳利,无疑对意大利式的好西装特别有发言权,因为她的家族CANALI,三代以来都专注于一件事:为世人制造好西装。    为什么时尚圈风云变幻,而男人的衣橱里却始终是西装的天下?CANALI的另一位传人保罗·康纳利先生曾发表过很有趣
期刊
郑中基很忙,从美国到香港,再从香港到澳门,以至于他一次又一次地错过和我们见面的时间。最后,他终于又到北京宣传新电影。无论这次会不会延续他在影评人眼中一贯演技不佳的形象,至少,这一段行程会给摄影师郑中基不少新的灵感。  2006年,他给自己添了两台相机,一部是莱卡 R9,另一部是Rolleifex 6008AF,直到现在,这都是他至爱的机器。而郑中基对胶片的热爱从他的微博中可窥一斑,除了那句“我最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