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5岁的张左正在给体育摄影师陈雷生修照片,用的是鼠标和Photoshop。张左戴着老花镜,动作有些笨拙。“很奇怪吗,我也会用PS。”他扭头笑道。
在新闻摄影圈里,张左是个传奇人物,人称“左爷”。希望工程标志性照片《大眼睛》和许多著名摄影家的知名作品都是经过他的制作才得以面世。
然而数码潮流的冲击,使他一度怀疑自己的职业生涯是不是要到尽头了,开始钻研起PS技术。很快他发现,事实并非如此。现在,除工作偶尔需要使用电脑外,张左的阵地仍然是《中国青年报》摄影部角落里的暗房。找他做片子的人仍然不少,大部分做展览、收藏等用途。张左赏析着陈雷生的照片说:“这些都是20世纪50年代的作品,等老先生挑选后,出书也好,展览也好,最后还是要做成传统的片子。”
黑白的世界
2000年前后,报纸逐渐改成彩色版,彩色照片也慢慢多起来。中青报在那时也购进两台柯达数码相机,200万像素,售价12万元一台。“那时候也没感觉到压力,大家还用3.5英寸软盘呢,感觉数码相机和生活还没那么近的联系。”张左说。
在这之前,他已经拥有非常辉煌的职业生涯。1994年一次全国摄影比赛,中青报获得一半的奖项,所有都是经张左之手制作。1995年,曾经采访过波黑战争、在美国专门学习过新闻摄影的曾璜,要出版摄影集《波黑,战火浮生》,也来找张左做片子。新华社摄影部的高层看完张左做的片子后惊为天人,劈头盖脸把新华社的暗房师数落一通。多年后,这些暗房师和张左喝酒时都还抱怨张左害他们挨批评。
随着张左名气越来越大,找他做片子的人越来越多,从此以后国内知名摄影师的黑白照片,多出自张左之手。有人说,“如果有一天有人愿意给张左举办一个展览,专门展出他20多年来制作过的黑白作品,那将是一场中国摄影界名家名作的荟萃,将非常壮观。”
实际上在职业摄影圈子中,一张照片“三分拍,七分做”,暗房师就像唱片业中的制作人,虽在幕后,但地位很重。但张左买到第一台傻瓜胶片机的时候,都26岁了。“那个年代25岁不结婚,别人就认为你有毛病。”奔三的他仍然单身,而当时的张左也不在媒体,而是一名泥瓦匠,一帮年轻人收工了就喝酒,一周能喝上三四次。但他不想这么混下去,于是选择了摄影。他周末有空就拿着相机一拍一天,平时下班就在家里拿自己的几卷底片研究放照片。暗房的基本技术,就是那时候练出来的。其中一部分原因,也是为了省得把钱花在照相馆。
后来拍出《大眼睛》的解海龙,当时在北京崇文区文化馆摄影组工作,他把张左调到崇文区文化馆,负责监管摄影组的暗房工作。几年后,《中国青年报》摄影部又把张左调了去。20年过去了,到了连佳能5D这样的半专业单反相机都开始充斥着大街小巷。张左觉得暗房师这个职业可能真的有些不合时宜。搞新闻需要时效性,数码技术很符合媒体对速度的需要,技术上也好把握,Photoshop修片又快又好。在新闻圈里,传统的东西在慢慢淘汰了,北京“中字头”的报纸中,暗房开始消失。
而我们置身于此的小房间几乎变成了成了所有报刊办公楼中,硕果仅存的最后一间暗房。
高端摄影
有圈内好友跟张左说,赶紧改行吧,不然以后没饭吃了。张左也有些危机感,报社淘汰的数码相机,他开始学着用。最开始连把片子传到电脑里都不会,麻烦年轻同事几次,张左拿着小本本记下来,自己慢慢学。
导片子、选片子、剪裁、另存……基本的东西会了,张左又开始学修片子。“修片子也是偷着学。自己在家修点,要出片子时候,找人帮着修一下,我在一边看,用这个键那个工具。看人家修得快,就问有哪个快捷方式,人家告诉你这样那样,回家再尝试。”同事说,张老师学得真快啊。张左说,自己就是下工夫。“一张片子修到晚上10点再回家,明天我再接着弄。”到现在,张左用电脑修片子仍然很慢,动不动就两三个小时。
不过把在自己暗房中做后期的经验用在电脑上,张左修出的片子仍比一般人要好。这让他觉得自己终于算是赶上了潮流。但很快张左也发现,自己其实根本不用害怕失业,周围使用胶片的人,并没有减少。
所以虽然报社的工作少了,但请张左帮忙做片子、找他指导技术的人,并没有减少。据说,在北京,有专门的画廊为名摄影师代理黑白照片,代理费就高达五六十万。但张左对钱并不那么感兴趣,他有着典型的传统北京男人那种“人来疯”的性格,有时只要聊到位了,他会免费帮别人做片子,更何况这还让传统的胶片能再次焕发出生命力。
有一个东莞的摄影爱好者,读了张左写的《解读黑白潜影—暗房师的制作思考》一书,通过出版社辗转联系到他,希望进一步学习暗房技术。为了帮助前者新建暗房,张左甚至坐飞机到东莞,一呆就是一个多星期。
而张左从未学过摄影的女儿,在德国主修汽车设计。她看到画廊里胶片摄影作品,突然对胶片摄影产生兴趣,开始学习摄影,还时常把作品给张左点评下。“你能想像这是一个没学过摄影的人的作品吗?”张左展示着女儿拍的照片,得意地说。而他最喜欢的歌手朱哲琴,业余时间也在玩胶片摄影,张左的一个徒弟就在798给朱哲琴洗过照片。
一次在坝上拍摄,一个摄影师跟张左说,自己当年就是看了张左的书才决定去英国学摄影,因为在国外,给传统黑白纪实类胶片摄影做暗房才是最难的技术。
“我这20年就做了这一件事儿,让他这么一说,我心里头依旧是高兴得不行,”张左说道。
Q:你拍的第一卷胶片是什么样的?
A:最早用的都是国产的代代红、公元、上海牌胶卷,6毛钱,不是拿来就能用的,都是简装的一卷,用黑纸一包,还得去找人家买胶卷盒,自己装。原装的价格要翻倍,买不起。
Q:你最喜欢的自己哪一台胶片相机?
A:我1983年买第一台柯尼卡傻瓜相机,是20世纪80年代较早进口的相机。我小时住体委大院,邻居里有的出国回来,买个照相机,洗印出小照片,羡慕得不得了,那时候想,一工作了,一定买台照相机。当时柯尼卡相机360多块钱,花了我一年的工资。
Q:你觉得胶片摄影会消失吗?
A:我现在不担心胶片会消失了。数码和胶片,各有各的好处,具体还是得分领域。胶片在新闻摄影里,几乎是没有了。搞艺术摄影的,还在用胶片。我现在还提倡,如果拍自己的东西,还是得用胶片。另外,数码照片,存在硬盘里、光盘里,谁也说不清能保存多久。但胶片这东西,保存一百年以上是没有问题的,从传承的角度考虑,我也提倡使用胶片。
1994年,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相机在年被苹果发布。没错,是苹果,这台相机叫做QuickTake 100。然而缺失柯达将数码相机开始了普及化。它也在成为摄影界先锋的同时,也成了胶片的掘墓人。1975柯达成功研发“手持电子照相机”。它的操作非常“原始”,相机通过拥有10,000 像素(按100 x 100的阵列排列)的CCD拍摄影像,记录一张黑白影像需要23秒之久。一旦拍摄完毕,照片便记录到不太昂贵的音频级盒式磁带机上。磁带机要从相机内取下,并插入到播放设备上才能浏览。
在新闻摄影圈里,张左是个传奇人物,人称“左爷”。希望工程标志性照片《大眼睛》和许多著名摄影家的知名作品都是经过他的制作才得以面世。
然而数码潮流的冲击,使他一度怀疑自己的职业生涯是不是要到尽头了,开始钻研起PS技术。很快他发现,事实并非如此。现在,除工作偶尔需要使用电脑外,张左的阵地仍然是《中国青年报》摄影部角落里的暗房。找他做片子的人仍然不少,大部分做展览、收藏等用途。张左赏析着陈雷生的照片说:“这些都是20世纪50年代的作品,等老先生挑选后,出书也好,展览也好,最后还是要做成传统的片子。”
黑白的世界
2000年前后,报纸逐渐改成彩色版,彩色照片也慢慢多起来。中青报在那时也购进两台柯达数码相机,200万像素,售价12万元一台。“那时候也没感觉到压力,大家还用3.5英寸软盘呢,感觉数码相机和生活还没那么近的联系。”张左说。
在这之前,他已经拥有非常辉煌的职业生涯。1994年一次全国摄影比赛,中青报获得一半的奖项,所有都是经张左之手制作。1995年,曾经采访过波黑战争、在美国专门学习过新闻摄影的曾璜,要出版摄影集《波黑,战火浮生》,也来找张左做片子。新华社摄影部的高层看完张左做的片子后惊为天人,劈头盖脸把新华社的暗房师数落一通。多年后,这些暗房师和张左喝酒时都还抱怨张左害他们挨批评。
随着张左名气越来越大,找他做片子的人越来越多,从此以后国内知名摄影师的黑白照片,多出自张左之手。有人说,“如果有一天有人愿意给张左举办一个展览,专门展出他20多年来制作过的黑白作品,那将是一场中国摄影界名家名作的荟萃,将非常壮观。”
实际上在职业摄影圈子中,一张照片“三分拍,七分做”,暗房师就像唱片业中的制作人,虽在幕后,但地位很重。但张左买到第一台傻瓜胶片机的时候,都26岁了。“那个年代25岁不结婚,别人就认为你有毛病。”奔三的他仍然单身,而当时的张左也不在媒体,而是一名泥瓦匠,一帮年轻人收工了就喝酒,一周能喝上三四次。但他不想这么混下去,于是选择了摄影。他周末有空就拿着相机一拍一天,平时下班就在家里拿自己的几卷底片研究放照片。暗房的基本技术,就是那时候练出来的。其中一部分原因,也是为了省得把钱花在照相馆。
后来拍出《大眼睛》的解海龙,当时在北京崇文区文化馆摄影组工作,他把张左调到崇文区文化馆,负责监管摄影组的暗房工作。几年后,《中国青年报》摄影部又把张左调了去。20年过去了,到了连佳能5D这样的半专业单反相机都开始充斥着大街小巷。张左觉得暗房师这个职业可能真的有些不合时宜。搞新闻需要时效性,数码技术很符合媒体对速度的需要,技术上也好把握,Photoshop修片又快又好。在新闻圈里,传统的东西在慢慢淘汰了,北京“中字头”的报纸中,暗房开始消失。
而我们置身于此的小房间几乎变成了成了所有报刊办公楼中,硕果仅存的最后一间暗房。
高端摄影
有圈内好友跟张左说,赶紧改行吧,不然以后没饭吃了。张左也有些危机感,报社淘汰的数码相机,他开始学着用。最开始连把片子传到电脑里都不会,麻烦年轻同事几次,张左拿着小本本记下来,自己慢慢学。
导片子、选片子、剪裁、另存……基本的东西会了,张左又开始学修片子。“修片子也是偷着学。自己在家修点,要出片子时候,找人帮着修一下,我在一边看,用这个键那个工具。看人家修得快,就问有哪个快捷方式,人家告诉你这样那样,回家再尝试。”同事说,张老师学得真快啊。张左说,自己就是下工夫。“一张片子修到晚上10点再回家,明天我再接着弄。”到现在,张左用电脑修片子仍然很慢,动不动就两三个小时。
不过把在自己暗房中做后期的经验用在电脑上,张左修出的片子仍比一般人要好。这让他觉得自己终于算是赶上了潮流。但很快张左也发现,自己其实根本不用害怕失业,周围使用胶片的人,并没有减少。
所以虽然报社的工作少了,但请张左帮忙做片子、找他指导技术的人,并没有减少。据说,在北京,有专门的画廊为名摄影师代理黑白照片,代理费就高达五六十万。但张左对钱并不那么感兴趣,他有着典型的传统北京男人那种“人来疯”的性格,有时只要聊到位了,他会免费帮别人做片子,更何况这还让传统的胶片能再次焕发出生命力。
有一个东莞的摄影爱好者,读了张左写的《解读黑白潜影—暗房师的制作思考》一书,通过出版社辗转联系到他,希望进一步学习暗房技术。为了帮助前者新建暗房,张左甚至坐飞机到东莞,一呆就是一个多星期。
而张左从未学过摄影的女儿,在德国主修汽车设计。她看到画廊里胶片摄影作品,突然对胶片摄影产生兴趣,开始学习摄影,还时常把作品给张左点评下。“你能想像这是一个没学过摄影的人的作品吗?”张左展示着女儿拍的照片,得意地说。而他最喜欢的歌手朱哲琴,业余时间也在玩胶片摄影,张左的一个徒弟就在798给朱哲琴洗过照片。
一次在坝上拍摄,一个摄影师跟张左说,自己当年就是看了张左的书才决定去英国学摄影,因为在国外,给传统黑白纪实类胶片摄影做暗房才是最难的技术。
“我这20年就做了这一件事儿,让他这么一说,我心里头依旧是高兴得不行,”张左说道。
Q:你拍的第一卷胶片是什么样的?
A:最早用的都是国产的代代红、公元、上海牌胶卷,6毛钱,不是拿来就能用的,都是简装的一卷,用黑纸一包,还得去找人家买胶卷盒,自己装。原装的价格要翻倍,买不起。
Q:你最喜欢的自己哪一台胶片相机?
A:我1983年买第一台柯尼卡傻瓜相机,是20世纪80年代较早进口的相机。我小时住体委大院,邻居里有的出国回来,买个照相机,洗印出小照片,羡慕得不得了,那时候想,一工作了,一定买台照相机。当时柯尼卡相机360多块钱,花了我一年的工资。
Q:你觉得胶片摄影会消失吗?
A:我现在不担心胶片会消失了。数码和胶片,各有各的好处,具体还是得分领域。胶片在新闻摄影里,几乎是没有了。搞艺术摄影的,还在用胶片。我现在还提倡,如果拍自己的东西,还是得用胶片。另外,数码照片,存在硬盘里、光盘里,谁也说不清能保存多久。但胶片这东西,保存一百年以上是没有问题的,从传承的角度考虑,我也提倡使用胶片。
1994年,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相机在年被苹果发布。没错,是苹果,这台相机叫做QuickTake 100。然而缺失柯达将数码相机开始了普及化。它也在成为摄影界先锋的同时,也成了胶片的掘墓人。1975柯达成功研发“手持电子照相机”。它的操作非常“原始”,相机通过拥有10,000 像素(按100 x 100的阵列排列)的CCD拍摄影像,记录一张黑白影像需要23秒之久。一旦拍摄完毕,照片便记录到不太昂贵的音频级盒式磁带机上。磁带机要从相机内取下,并插入到播放设备上才能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