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研学后教”的基础是学生自学新知。“研学后教”这一教学模式尚处在不断实践与验证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研学后教”这一优秀教学方式对于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积极意义,并积极对其创新、灵活运用,让学生由“学习客体”转为“学习主体”,由“被动的学习状态”转为“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关键词】研学后教;高效;小学语文
2012年3月,番禺区开展“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学校通过 “把握精髓-建构模式-形成范例”实施策略,推进了“研学后教”的实施,建构了学校层面的“三问·三学”课堂研学模式,形成了学科层面的“三问·三读”(语文)教学范例。笔者经过三年在教学过程中学习与实践,对“研学后教”这一教学模式进行了非常深入的探究与反思,并将其灵活运用到自身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不凡的教学效果。下面就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谈谈对这一教学模式的认识和看法。
一、研学后教的认识
什么是研学后教?从字面上面理解,就是学生先自己研究学习,然后由老师纠正学生的一些错误。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这样一种状况:老师在课堂上讲得卖力,学生在下面也学得认真,可是学习成绩始终上不去,得不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这是为什么呢?很多语文老师也百思不得其解。笔者认为,关键就在于没有充分发动学生提前预习语文知识。作为教师,可以换位思考一下:假设我们现在是一名小学生,当我们在没有任何知识基础的情况下聆听教师对新知识的讲解与分析,我们又能真正听懂多少?掌握多少?教师通过换位思考,就不难理解提前预习对于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积极促进作用。
“研学后教”的“研学”,即让学生提前预习、学习将要学到的知识点。学生通过自主“先学”就可以理清新知识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对其形成一个大概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就能清楚地知道哪些知识点已经能很好地掌握,哪些知识点即使通过认真预习也没能真正把握。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明确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目标以及学习任务,对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不同内容予以不同程度的关注和重视,这有利于“高效课堂”这一教学目标的更好实现。
“后教”则是指教师在课堂上根据学生预习的实际情况以及预习过程中碰到的疑难问题,对于具有代表性的个体问题进行充分的“答疑解惑”。相比于以往那种“眉毛胡子一把抓”的传统教学方法,“后教”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把有限的课堂时间、教师以及学生的精力这三者全都放在解决关键的疑难问题上,所谓“切中要害”、“好钢用在刀刃上,花钱花在裉节儿上”全都表明了这个道理。
二、语文教学中的“研学后教”
研学后教其实就是一种教学模式。“研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先由学生自主对所学的知识进行钻研学习,然后再由教师对学生所学内容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思维走向刚好相反。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的“教”在前,学生的“学”在后;而“研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是学生的“学”在前,教师的“教”在后。表面看来,只是“教”与“学”的顺序的简单颠倒,其实那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思路。
(一)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研学后教”的核心是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学生主体作用的具体体现。高效课堂真正地把“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具体落实到教学行为中。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学会了自主探究,学会了团队合作。唯有敢于让学生去“经历”并且“经验”,学习的过程才充满生命的律动,因律动而感动,因情感的介入而生动和灵动。培养学生的自学兴趣和正确的学习动机,让他们认识到自学是一项很有意义的事情,也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以培养他们学习的信心。此外,在培养学生自学意识的过程中实施系列奖励措施,以保障学生自学兴趣的持续性。
(二)合作中学习,学习中成长
1. 预习时合作,调动预习积极性
预习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课堂效果,而预习是否主动也影响预习的质量。但一些同学缺乏预习的目的性和自觉性,无视预习,到课堂上疑点重重,学习起来感到吃力。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合作小组积极参与课前预习,既能收到较好的预习效果,又能调动学生预习的积极性。如语文教学中需要的课外知识资料很多,教师在布置预习时经常会叫学生课下查找一些资料,并且每次都可以比比谁查到的多,哪个小组查到的又多又好,这样学生们就会争先恐后地去通过各种途径查找资料,个人查找的多,小组一交流,小组的资料当然也就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也得到了充分扩展,很多时候,学生获得的资料比教师预想的还多还丰富。但教师也应该注意到,学生查到的资料有的很多,有的还很长,如果要交流完就得占用很长的课上时间,影响教育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不交流又會影响学生的热情。为了既不影响学生的热情,又不影响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就要求教师在布置预习、布置查找资料时,要让同学们把找到的资料进行整理提炼,那样课上就会有时间找更多的同学发言了。
2. 练习时合作,兴趣和效益双提高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些内容需要学生掌握、巩固与熟练。如生字生词、古诗积累、重点篇目的重点段落等,要通过反复练习巩固掌握,提高正确率。这时就可以开展练习形式的小组合作活动。需要掌握的字词、古诗、短文的数量很大,这需要学生在课下多加练习,但学生一般不会主动地去练,这时小组合作练习的效果会很好,可以在小组中开展过关比赛,让各小组在课下积极练习,会了可以过关,不会的再练习,看哪个小组过关最快,这时,有人督促就有动力,为了小组,为了自己,学生在比较积极的状态下抓紧时间练习,使兴趣和效益双双提高。
3. 读议中合作,互相激活思维,提高积极性
语文教学是“听说读写”的教学,“读”是很重要的,“读”是理解讨论的基础,但大多数学生认识不到“读”的重要性,老师让读了,就在那儿“休息”,等到老师问:“都读完了吗?”也会随声附和“读完了”,其实根本没有读,在随后的讨论中也不会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如果开展小组合作下的“读”,组员之间互相监督,彼此之间认真地朗读,在读中理解了文章的大概意思,在讨论时也会有所见解。通过讨论,既让学生从中找出自己的不足,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各个方面完善自我,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全面性与概括性,为以后的自学打下扎实的基础,也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 活动表演中合作,增强小组凝聚力,提高语文学习积极性
小学生年龄比较小,活泼好动,喜欢一些游戏活动。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来组织课外语文活动,如作文比赛、书法比赛、编课本剧、诗文朗诵、成语接龙等形式,让学生的参与面更广一些,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才华和能力的机会,在轻松自由压力小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中,使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在活动中无所顾忌地把自己的能量喷洒出来,在活动的过程中逐步体验合作的默契、参与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并且教师在点评学生的表现时,以表扬鼓励为主,适当提出修改意见,在肯定学生的同时,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作品,逐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更大,从而真正配合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
三、存在问题
自从我校采用“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模式以来,笔者经过学习领悟,一直“让教于学”,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探究、自主合作、品尝学习的快乐,语文课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出现了问题。比如:“组员一旁观”、“群龙无首,众说纷纭”、“组织不当,分工不明”。
经过几年的实践,“研学后教”的阅读教学模式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了学生语文能力和阅读效益。同时,将“大量读写、双轨运行”和课程资源建设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实现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有机结合,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有机结合,扩大了读写总量。现在,学校已建设起以教材整合为核心的语文课程资源库,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益。
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研学后教”这一优秀教学方式对于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积极意义,并当积极对其创新、灵活运用,让学生由“学习客体”转为“学习主体”,由“被动的学习状态”转为“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真正提高自身的语文修养和素质,进而为实现“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这一教学目标而奠定最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坤炽.语文“研学后教”课堂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语文教学通讯,2013(12).
[2]罗妍.“研学后教”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有效实施[J].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2013(11).
[3]郑红祥.小学语文课堂“研學后教”“教”什么[J].语文学刊,2012(16).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关键词】研学后教;高效;小学语文
2012年3月,番禺区开展“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学校通过 “把握精髓-建构模式-形成范例”实施策略,推进了“研学后教”的实施,建构了学校层面的“三问·三学”课堂研学模式,形成了学科层面的“三问·三读”(语文)教学范例。笔者经过三年在教学过程中学习与实践,对“研学后教”这一教学模式进行了非常深入的探究与反思,并将其灵活运用到自身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不凡的教学效果。下面就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谈谈对这一教学模式的认识和看法。
一、研学后教的认识
什么是研学后教?从字面上面理解,就是学生先自己研究学习,然后由老师纠正学生的一些错误。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这样一种状况:老师在课堂上讲得卖力,学生在下面也学得认真,可是学习成绩始终上不去,得不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这是为什么呢?很多语文老师也百思不得其解。笔者认为,关键就在于没有充分发动学生提前预习语文知识。作为教师,可以换位思考一下:假设我们现在是一名小学生,当我们在没有任何知识基础的情况下聆听教师对新知识的讲解与分析,我们又能真正听懂多少?掌握多少?教师通过换位思考,就不难理解提前预习对于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积极促进作用。
“研学后教”的“研学”,即让学生提前预习、学习将要学到的知识点。学生通过自主“先学”就可以理清新知识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对其形成一个大概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就能清楚地知道哪些知识点已经能很好地掌握,哪些知识点即使通过认真预习也没能真正把握。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明确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目标以及学习任务,对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不同内容予以不同程度的关注和重视,这有利于“高效课堂”这一教学目标的更好实现。
“后教”则是指教师在课堂上根据学生预习的实际情况以及预习过程中碰到的疑难问题,对于具有代表性的个体问题进行充分的“答疑解惑”。相比于以往那种“眉毛胡子一把抓”的传统教学方法,“后教”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把有限的课堂时间、教师以及学生的精力这三者全都放在解决关键的疑难问题上,所谓“切中要害”、“好钢用在刀刃上,花钱花在裉节儿上”全都表明了这个道理。
二、语文教学中的“研学后教”
研学后教其实就是一种教学模式。“研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先由学生自主对所学的知识进行钻研学习,然后再由教师对学生所学内容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思维走向刚好相反。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的“教”在前,学生的“学”在后;而“研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是学生的“学”在前,教师的“教”在后。表面看来,只是“教”与“学”的顺序的简单颠倒,其实那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思路。
(一)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研学后教”的核心是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学生主体作用的具体体现。高效课堂真正地把“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具体落实到教学行为中。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学会了自主探究,学会了团队合作。唯有敢于让学生去“经历”并且“经验”,学习的过程才充满生命的律动,因律动而感动,因情感的介入而生动和灵动。培养学生的自学兴趣和正确的学习动机,让他们认识到自学是一项很有意义的事情,也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以培养他们学习的信心。此外,在培养学生自学意识的过程中实施系列奖励措施,以保障学生自学兴趣的持续性。
(二)合作中学习,学习中成长
1. 预习时合作,调动预习积极性
预习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课堂效果,而预习是否主动也影响预习的质量。但一些同学缺乏预习的目的性和自觉性,无视预习,到课堂上疑点重重,学习起来感到吃力。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合作小组积极参与课前预习,既能收到较好的预习效果,又能调动学生预习的积极性。如语文教学中需要的课外知识资料很多,教师在布置预习时经常会叫学生课下查找一些资料,并且每次都可以比比谁查到的多,哪个小组查到的又多又好,这样学生们就会争先恐后地去通过各种途径查找资料,个人查找的多,小组一交流,小组的资料当然也就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也得到了充分扩展,很多时候,学生获得的资料比教师预想的还多还丰富。但教师也应该注意到,学生查到的资料有的很多,有的还很长,如果要交流完就得占用很长的课上时间,影响教育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不交流又會影响学生的热情。为了既不影响学生的热情,又不影响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就要求教师在布置预习、布置查找资料时,要让同学们把找到的资料进行整理提炼,那样课上就会有时间找更多的同学发言了。
2. 练习时合作,兴趣和效益双提高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些内容需要学生掌握、巩固与熟练。如生字生词、古诗积累、重点篇目的重点段落等,要通过反复练习巩固掌握,提高正确率。这时就可以开展练习形式的小组合作活动。需要掌握的字词、古诗、短文的数量很大,这需要学生在课下多加练习,但学生一般不会主动地去练,这时小组合作练习的效果会很好,可以在小组中开展过关比赛,让各小组在课下积极练习,会了可以过关,不会的再练习,看哪个小组过关最快,这时,有人督促就有动力,为了小组,为了自己,学生在比较积极的状态下抓紧时间练习,使兴趣和效益双双提高。
3. 读议中合作,互相激活思维,提高积极性
语文教学是“听说读写”的教学,“读”是很重要的,“读”是理解讨论的基础,但大多数学生认识不到“读”的重要性,老师让读了,就在那儿“休息”,等到老师问:“都读完了吗?”也会随声附和“读完了”,其实根本没有读,在随后的讨论中也不会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如果开展小组合作下的“读”,组员之间互相监督,彼此之间认真地朗读,在读中理解了文章的大概意思,在讨论时也会有所见解。通过讨论,既让学生从中找出自己的不足,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各个方面完善自我,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全面性与概括性,为以后的自学打下扎实的基础,也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 活动表演中合作,增强小组凝聚力,提高语文学习积极性
小学生年龄比较小,活泼好动,喜欢一些游戏活动。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来组织课外语文活动,如作文比赛、书法比赛、编课本剧、诗文朗诵、成语接龙等形式,让学生的参与面更广一些,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才华和能力的机会,在轻松自由压力小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中,使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在活动中无所顾忌地把自己的能量喷洒出来,在活动的过程中逐步体验合作的默契、参与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并且教师在点评学生的表现时,以表扬鼓励为主,适当提出修改意见,在肯定学生的同时,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作品,逐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更大,从而真正配合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
三、存在问题
自从我校采用“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模式以来,笔者经过学习领悟,一直“让教于学”,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探究、自主合作、品尝学习的快乐,语文课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出现了问题。比如:“组员一旁观”、“群龙无首,众说纷纭”、“组织不当,分工不明”。
经过几年的实践,“研学后教”的阅读教学模式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了学生语文能力和阅读效益。同时,将“大量读写、双轨运行”和课程资源建设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实现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有机结合,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有机结合,扩大了读写总量。现在,学校已建设起以教材整合为核心的语文课程资源库,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益。
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研学后教”这一优秀教学方式对于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积极意义,并当积极对其创新、灵活运用,让学生由“学习客体”转为“学习主体”,由“被动的学习状态”转为“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真正提高自身的语文修养和素质,进而为实现“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这一教学目标而奠定最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坤炽.语文“研学后教”课堂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语文教学通讯,2013(12).
[2]罗妍.“研学后教”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有效实施[J].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2013(11).
[3]郑红祥.小学语文课堂“研學后教”“教”什么[J].语文学刊,2012(16).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