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思想政治课是教育部规定的必修课之一,传统文化教育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将两者结合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从可行性和特点分析入手,提出了融合原则、融合目标和路径选择等意见,为两者融合进行初步尝试。
关键词:传统文化 思想政治课 融合
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高职院校从课程开设、机构设立以及师资配备等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普通存在学生反响不佳、兴趣缺失等问题,如何提升教学效果始终是“两课”教师的首要任务。
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具有极为重要的引导作用,已经引起了教育部门和社会的高度重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学习热潮日益高涨。高职院校在这方面的教育还主要表现为选修课、讲座等小规模教学形式,学生缺乏更为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
本人拟从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融合入手,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梳理传统文化脉络,有针对性地融入教学中,实现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创新,达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有效结合。
一、中国传统文化融进思想政治课堂的可行性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所创造且传承至今的独有的、系统的精神成果。它以农业文明为基础,以儒家文化为代表,包含道家文化、佛家文化等其他文化形态,以特有的哲学、文学、艺术、宗教、伦理道德规范和思维方式展现出来。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中华文明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思想政治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之一,也是我党宣传战线的重要阵地,传授马克思主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是其主要职责。从发展渊源看,两者分属不同文化体系,似乎难以产生交集。笔者试从理论和现实的角度分析其有机结合的可行性。
首先,马克思主义始一进入中国就面临需要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问题。虽然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但不能要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具体地回答不同时期不同国家革命和建设的具体道路和行动方针问题,马克思主义必须与各国实际相结合。纵观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也并没用把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全盘照搬,而是由列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根本,根据俄罗斯的实际,适应发展的新条件,适应资本主义的新阶段,适应帝国主义时代,向前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学说,发展出了列宁主义。
毛泽东同志最早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政治报告《论新阶段》中指出:“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其中,最能代表中国特性的离不开中国的传统文化。从核心理念看,中国传统文化主要包含两部分,一是以儒、释、道文化为主流的“大传统”,体现了人本、“天人合一”和“内圣外王”的思想;二是以传统民间信仰、民间传说与俗语、风俗习惯为主的“小传统",直接体现了人们在农业文明背景下的生活方式。中国共产党人很好地加以甄别利用,选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加以分析,赋予其新的生命,比如毛主席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实事求是”的诠释;又以群众熟悉的文化形式,深入浅出地阐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使之广为流传。可见,中国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好的催化剂的作用。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经历时代变迁,亟需在新的平台上焕发生命活力。近代以来,中国遭受百年屈辱,传统文化在与西方思想的冲突、碰撞中,文化自信急剧下降。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又经历过一段时间的自我否定,传统文化被定性为封建遗毒,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影响力大为减弱。幸运的是,传统文化虽然经历了阵痛,但依然传承于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没有发生文化的断裂。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日益强大,民族自信心逐步恢复,文化复兴的呼声高涨,传统文化开始受到人们的热捧。
现在面临的问题是,传统文化的兴盛伴随着市场的需要出现了良莠不齐的现象,文化市场的繁荣掩盖不住无序的事实。目前广大青少年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主要来源于网络和媒体,缺乏系统的学习。更重要的是,文化的大繁荣必须要服务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局,毫无原则、全盘复古的传统复兴是行不通的。因此,需要为传统文化提供一个与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价值体系融合的平台。高校是文化建设和传播的中心,思想政治课堂又是传播社会主义文化价值体系的主要阵地,能够为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相应的平台和渠道。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堂的特点分析
尽管思想政治课无论在本科院校还是高职院校,都发挥着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重要作用,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和特点却各有不同。分析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堂的特点,是找到两者融合途径的重要前提。经过调研,笔者认为在高职院校中,主要表现为以下特点。
1.重实效轻理论
由于高职学生来源较为复杂,既有高中起点的统招生,也有来自技校、中专的三校生,知识结构更为偏向职业技能,对理论性知识的涉猎较少。长期形成的学习习惯使得高职学生更愿意动手实操,对理论性强的课程较为抵触和排斥。为了提升教学效果,思政课老师们普遍采取了通俗易懂的授课方式,历史故事和现实案例穿插于理论讲解之中,还要借助个人魅力和授课技巧。同时,高职院校普遍紧贴市场需要,几乎没有开设马克思主义相关专业。没有专业学生的充实和衬托,理论研究氛围稍显不足。
2.教学方式仍处于粗放式发展阶段
师资力量不足是高职院校基本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专业出身的教师不多,学历层次普遍低于本科院校教师,数量严重不足等。这种情况的存在有其历史原因,导致的结果就是思想政治课堂的粗放式发展。大班甚至是超级礼堂式教学成为常态,教师们能保证学生全部到位已经是奢望,更谈不上精细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即使是外出实地参观也常因安全考虑而取消。这种客观情况的存在促使教师不断摸索大班教学的有效方法,研究的重点在于教学方法,而不是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本身。
3.发展创新的潜力巨大
高职教育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关注,已经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教育力量,对高职学生的培养逐步受到重视。思想政治课作为必修课程,在这种大背景下受到的支持力度日益增强,教育部还专门进行了“两课”评估,推动社会各界尤其是学校对该课程的发展步伐。高职学生作为思政课程的直接受众群体,拥有着活跃的思维和浓厚的兴趣,对感性的知识有着敏锐的触觉和不拘泥于传统的独到见解。在问卷调查中,大部分学生对传统思想政治课程的创新都表现出强烈的期待。从外到内的发展氛围优化,非常有利于专业教师们发展创新。
三、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课堂的几点思考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传统文化能够且很有必要融入高职院校的思政课堂。如何相融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关键问题,这也是见仁见智的问题,笔者对此有以下几点思考。
1.融合要遵循的原则
两者融合需要遵循相应的原则,否则将会偏离中心目标。第一、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为主体的原则。思想政治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重要阵地。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课的融合中,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为体,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用,使二者之间合理搭配。若是不能坚持这一原则,极有可能造成传统儒学的重新传播,造成指导思想的混乱,进而违背将两者结合的初衷。第二,有机结合的原则。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都是一整套系统的思想结晶,具有自身的理论特性和生命。两者的结合应从总体上把握,对理论系统进行整体分析,有机结合,不能生搬硬套甚至是断章取义。第三,动态发展的原则。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还是中国传统文化,作为结合的双方,都要不断坚持更新和发展,及时纠正过时或是不符合客观现实的观点。两者的结合要禁得起时间和实践的考验。
2.融合要实现的目标
偏离或是忘记目标是在融合过程中极易发生的行为,舍本逐末、注重形式而忽略内容、注重短期效果忽略长期成效等行为在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要保证融合的成功,我们必须坚持两个目标不动摇。一是通过融合实现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高职学生是今后一线建设者的中坚力量,让马克思主义走进他们的头脑至关重要。要注意的是,获得学生短期的关注和喜爱并不是最终的目标,让学生认可并将其作为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指导思想才是我们的理想结果。二是通过融合实现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中国传统文化在经历过人为破坏和自我否定后,又在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中迷失方向,一度悄无声息。虽然近年来传统文化的信心有所恢复,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但也出现了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现象,不利于健康发展。为此,亟需找到新的支点和发展路径。通过融合,既要建立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框架内的传统文化发展模式,又要让我国传承五千年的优秀文化发展传承下去,增强国人的文化自觉和自豪感。
3.融合的路径选择
构建符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方案,是有效的路径选择。可以从两个重要环节入手。一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最能吸引学生兴趣的舞台,优秀传统文化完全可以全面融进思政教育课堂。比如开展课前十分钟读经活动,引导学生朗读《论语》、《弟子规》等,将其思想精髓与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益结合。进入教学环节,可以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整体框架入手,适时穿插传统文化。比如讲毛泽东思想的过程中就可以介绍毛泽东诗词、书法,进而简单介绍中国传统诗词书法的特点和脉络。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可以将古代先贤倡导的诚信、法治、统一度量衡等知识点融会贯通。在讲授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实行视频教学、互动教学或者项目教学。二是课外教育,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宽度和广度引发学生探索和求知欲,以课外作业课内展示的形式督促学生主动学习,将教学课件和素材上网,开设网上互动交流栏目,鼓励学生担任版主等等。还可以充分发动学生主动社会实践、实地考察,设计一些类似理论与现实情况对比分析、中华传统文化保护与主流指导思想传承的关系等调研课题,充分利用社会第二课堂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及思政教育。当然,无论设计何种方案,中心思想都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全面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两种不同的文化体系,在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有了共同的历史使命和发展基础。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平台,有责任也有条件在青年学生中普及推广马克思主义和传统文化。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思想政治和传统文化教育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在不断的探索中必将建立更广阔的天地。
参考文献:
[1]谢丽华.关于“两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4年第3期
[2]唐国琪.深化两课教学改革,增强两课实效性[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3]陈少锋,曹小云.从传统文化的缺失看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滁州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4]李成.传统文化教育的德育功能和特点[J].黑龙江高教研究,1999年第3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 思想政治课 融合
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高职院校从课程开设、机构设立以及师资配备等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普通存在学生反响不佳、兴趣缺失等问题,如何提升教学效果始终是“两课”教师的首要任务。
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具有极为重要的引导作用,已经引起了教育部门和社会的高度重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学习热潮日益高涨。高职院校在这方面的教育还主要表现为选修课、讲座等小规模教学形式,学生缺乏更为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
本人拟从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融合入手,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梳理传统文化脉络,有针对性地融入教学中,实现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创新,达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有效结合。
一、中国传统文化融进思想政治课堂的可行性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所创造且传承至今的独有的、系统的精神成果。它以农业文明为基础,以儒家文化为代表,包含道家文化、佛家文化等其他文化形态,以特有的哲学、文学、艺术、宗教、伦理道德规范和思维方式展现出来。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中华文明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思想政治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之一,也是我党宣传战线的重要阵地,传授马克思主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是其主要职责。从发展渊源看,两者分属不同文化体系,似乎难以产生交集。笔者试从理论和现实的角度分析其有机结合的可行性。
首先,马克思主义始一进入中国就面临需要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问题。虽然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但不能要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具体地回答不同时期不同国家革命和建设的具体道路和行动方针问题,马克思主义必须与各国实际相结合。纵观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也并没用把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全盘照搬,而是由列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根本,根据俄罗斯的实际,适应发展的新条件,适应资本主义的新阶段,适应帝国主义时代,向前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学说,发展出了列宁主义。
毛泽东同志最早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政治报告《论新阶段》中指出:“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其中,最能代表中国特性的离不开中国的传统文化。从核心理念看,中国传统文化主要包含两部分,一是以儒、释、道文化为主流的“大传统”,体现了人本、“天人合一”和“内圣外王”的思想;二是以传统民间信仰、民间传说与俗语、风俗习惯为主的“小传统",直接体现了人们在农业文明背景下的生活方式。中国共产党人很好地加以甄别利用,选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加以分析,赋予其新的生命,比如毛主席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实事求是”的诠释;又以群众熟悉的文化形式,深入浅出地阐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使之广为流传。可见,中国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好的催化剂的作用。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经历时代变迁,亟需在新的平台上焕发生命活力。近代以来,中国遭受百年屈辱,传统文化在与西方思想的冲突、碰撞中,文化自信急剧下降。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又经历过一段时间的自我否定,传统文化被定性为封建遗毒,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影响力大为减弱。幸运的是,传统文化虽然经历了阵痛,但依然传承于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没有发生文化的断裂。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日益强大,民族自信心逐步恢复,文化复兴的呼声高涨,传统文化开始受到人们的热捧。
现在面临的问题是,传统文化的兴盛伴随着市场的需要出现了良莠不齐的现象,文化市场的繁荣掩盖不住无序的事实。目前广大青少年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主要来源于网络和媒体,缺乏系统的学习。更重要的是,文化的大繁荣必须要服务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局,毫无原则、全盘复古的传统复兴是行不通的。因此,需要为传统文化提供一个与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价值体系融合的平台。高校是文化建设和传播的中心,思想政治课堂又是传播社会主义文化价值体系的主要阵地,能够为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相应的平台和渠道。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堂的特点分析
尽管思想政治课无论在本科院校还是高职院校,都发挥着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重要作用,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和特点却各有不同。分析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堂的特点,是找到两者融合途径的重要前提。经过调研,笔者认为在高职院校中,主要表现为以下特点。
1.重实效轻理论
由于高职学生来源较为复杂,既有高中起点的统招生,也有来自技校、中专的三校生,知识结构更为偏向职业技能,对理论性知识的涉猎较少。长期形成的学习习惯使得高职学生更愿意动手实操,对理论性强的课程较为抵触和排斥。为了提升教学效果,思政课老师们普遍采取了通俗易懂的授课方式,历史故事和现实案例穿插于理论讲解之中,还要借助个人魅力和授课技巧。同时,高职院校普遍紧贴市场需要,几乎没有开设马克思主义相关专业。没有专业学生的充实和衬托,理论研究氛围稍显不足。
2.教学方式仍处于粗放式发展阶段
师资力量不足是高职院校基本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专业出身的教师不多,学历层次普遍低于本科院校教师,数量严重不足等。这种情况的存在有其历史原因,导致的结果就是思想政治课堂的粗放式发展。大班甚至是超级礼堂式教学成为常态,教师们能保证学生全部到位已经是奢望,更谈不上精细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即使是外出实地参观也常因安全考虑而取消。这种客观情况的存在促使教师不断摸索大班教学的有效方法,研究的重点在于教学方法,而不是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本身。
3.发展创新的潜力巨大
高职教育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关注,已经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教育力量,对高职学生的培养逐步受到重视。思想政治课作为必修课程,在这种大背景下受到的支持力度日益增强,教育部还专门进行了“两课”评估,推动社会各界尤其是学校对该课程的发展步伐。高职学生作为思政课程的直接受众群体,拥有着活跃的思维和浓厚的兴趣,对感性的知识有着敏锐的触觉和不拘泥于传统的独到见解。在问卷调查中,大部分学生对传统思想政治课程的创新都表现出强烈的期待。从外到内的发展氛围优化,非常有利于专业教师们发展创新。
三、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课堂的几点思考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传统文化能够且很有必要融入高职院校的思政课堂。如何相融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关键问题,这也是见仁见智的问题,笔者对此有以下几点思考。
1.融合要遵循的原则
两者融合需要遵循相应的原则,否则将会偏离中心目标。第一、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为主体的原则。思想政治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重要阵地。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课的融合中,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为体,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用,使二者之间合理搭配。若是不能坚持这一原则,极有可能造成传统儒学的重新传播,造成指导思想的混乱,进而违背将两者结合的初衷。第二,有机结合的原则。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都是一整套系统的思想结晶,具有自身的理论特性和生命。两者的结合应从总体上把握,对理论系统进行整体分析,有机结合,不能生搬硬套甚至是断章取义。第三,动态发展的原则。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还是中国传统文化,作为结合的双方,都要不断坚持更新和发展,及时纠正过时或是不符合客观现实的观点。两者的结合要禁得起时间和实践的考验。
2.融合要实现的目标
偏离或是忘记目标是在融合过程中极易发生的行为,舍本逐末、注重形式而忽略内容、注重短期效果忽略长期成效等行为在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要保证融合的成功,我们必须坚持两个目标不动摇。一是通过融合实现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高职学生是今后一线建设者的中坚力量,让马克思主义走进他们的头脑至关重要。要注意的是,获得学生短期的关注和喜爱并不是最终的目标,让学生认可并将其作为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指导思想才是我们的理想结果。二是通过融合实现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中国传统文化在经历过人为破坏和自我否定后,又在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中迷失方向,一度悄无声息。虽然近年来传统文化的信心有所恢复,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但也出现了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现象,不利于健康发展。为此,亟需找到新的支点和发展路径。通过融合,既要建立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框架内的传统文化发展模式,又要让我国传承五千年的优秀文化发展传承下去,增强国人的文化自觉和自豪感。
3.融合的路径选择
构建符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方案,是有效的路径选择。可以从两个重要环节入手。一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最能吸引学生兴趣的舞台,优秀传统文化完全可以全面融进思政教育课堂。比如开展课前十分钟读经活动,引导学生朗读《论语》、《弟子规》等,将其思想精髓与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益结合。进入教学环节,可以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整体框架入手,适时穿插传统文化。比如讲毛泽东思想的过程中就可以介绍毛泽东诗词、书法,进而简单介绍中国传统诗词书法的特点和脉络。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可以将古代先贤倡导的诚信、法治、统一度量衡等知识点融会贯通。在讲授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实行视频教学、互动教学或者项目教学。二是课外教育,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宽度和广度引发学生探索和求知欲,以课外作业课内展示的形式督促学生主动学习,将教学课件和素材上网,开设网上互动交流栏目,鼓励学生担任版主等等。还可以充分发动学生主动社会实践、实地考察,设计一些类似理论与现实情况对比分析、中华传统文化保护与主流指导思想传承的关系等调研课题,充分利用社会第二课堂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及思政教育。当然,无论设计何种方案,中心思想都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全面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两种不同的文化体系,在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有了共同的历史使命和发展基础。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平台,有责任也有条件在青年学生中普及推广马克思主义和传统文化。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思想政治和传统文化教育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在不断的探索中必将建立更广阔的天地。
参考文献:
[1]谢丽华.关于“两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4年第3期
[2]唐国琪.深化两课教学改革,增强两课实效性[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3]陈少锋,曹小云.从传统文化的缺失看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滁州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4]李成.传统文化教育的德育功能和特点[J].黑龙江高教研究,1999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