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民间音乐的保护与传承过程中,普通地方院校的音乐专业教育机构应该承担更多的责 任。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音乐系有关民间音乐保护与传承所采取的民间音乐课程设置、民间音乐 创作、建立民间音乐音像档案室、民间音乐传承人进课堂等,对地方院校音乐教育机构保护和传 承民间音乐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民族民间音乐 师范院校 传承
民族民间音乐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中 华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在经济高速 发展的今天,多种音乐扑面而来,我国民族民间 音乐面临着延续与生存的威胁。而高校教育是一 个国家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具有多种社会功能。 民族音乐多姿多彩,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历史 文化特色,是高校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校 教育是传承民族民间音乐的一个途径。而高校中 的师范院校,担负着时代发展的领军任务和培育 未来教师的使命,所以,民族民间音乐在师范院 校的传承尤为重要。
一、现状
贵州黔南地区是个音乐文化特别丰富的地方,无 论节日庆典还是日常休闲处处可见、可听到具有特色 的民间音乐表演。中老年社会成员自发参与社会的传 统文化,毕生感受传统文化受到培养并生活其中,在他 们身上可看到传统音乐文化的力量。传统民间音乐在 年青一代人中逐渐失去其生命力,这其中有教育的影 响。杜亚雄先生在《忘“本”的中国国民音乐教育》中 指出: “学堂乐歌给 20 世纪的中国音乐教育奠了一个 “基”( 欧洲音乐) ,便使中国一代代读书人错把“学堂 乐歌”所使用的欧洲音乐语言当成了自己的音乐母语, 逐渐建立了一个把本民族传统音乐母语排除在外的、以欧洲音乐语言和欧洲音乐理论为基础的国民音乐教育体系”。教育是代际之间保留传统的重要力量,教育 一方面增加了传统的力量,一方面也支持了文化的变 迁。年青一代所受教育内容中,西方文化模式中的不 同意识形态与价值标准随之影响到他们的审美取向与 价值观,对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疏于理解或根本没有 系统的时间与机会去学习传统文化,因此,民间音乐也 没能进入年青一代人的关注视野之中。
二、师范院校推进民族民间音乐传承的策 略
(一)对音乐类师范生进行小规模的授课。 民族民间音乐的核心是其体现的文化内涵。其传 播方式就是口传心授、面对面、一对一地进行。 这种方式与学校的音乐教育是不同的,但却可以 在师范本科音乐生中实施。在进行专业课的一对 一教学中,可实施口耳相传的教学模式,体现那 些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唱法、弹法。也可以加入 民族民间音乐素材。了解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 内心感受,将民族民间音乐与流行音乐进行综合 训练,使流行音乐起到一个引入的作用。
(二)对于非音乐专业的学生,采用通识课 的形式,进行全面的知识普及。上课的形式可以 采用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线下可以多做实际 的操作展示,例如民歌演唱、民族乐器展示与演 奏欣赏等。线上可采用中华民族传统知识题库必 会题的形式,讲解最基础的民族民间文化知识。
(三)将小规模授课变成大规模的讨论式課 堂。非音乐类的大学生对音乐并不熟悉。对他们可 以采用奥尔夫教学法进行教学,改变传统的以教 师为重心的单一灌输教学方式。将学生分成各个 组别,利用游戏、演讲、辩论、欣赏讨论、快问快答、 智勇闯关的方式,完成知识的传授,使学生良性 互动,积极参与民族民间音乐的学习,增加团队 意识及强烈的民族感。
(四)利用当地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资源开展 教学。作为资金并不丰厚的师范院校,可以组织 知识下乡活动,去为农村的小学代课,为他们演 出节目,学生可以吃住在农村,在农村劳动,拜 访当地的老艺人,听他们讲民族民间音乐故事。这 样既能帮助贫困山区的儿童,又可以亲身体验劳动 生活,了解传统艺术背后的故事,进而对民间传统 文化有切身的感受。利用本土资源,近距离接触 最原始的民族民间音乐素材,向一些老艺人学习。 例如鞍山海城的高跷,被称为踩在木棍上的芭蕾, 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曾经代表中国多 次去国外演出。当地的许多大学生也都亲眼见过。 还可以让学生去感受地方特色浓郁的风土人情, 增强他们的民族认同感。
(五)设立各种民族民间音乐学社。音乐师 范学生可利用本身的音乐特长,热爱社交的特征, 通过演出与排练逐步扩大影响力,带动身边更多的 音乐爱好者,使他们了解民族民间音乐。经过短 期的培训,使更多的学生能够登台亲身参与民族民 间音乐的排练与演出,可以参与有规模合唱排练,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音乐水平,还能增强同学 之间的友情,体会到中国民族求同存异的少数民 族方针,这种集体活动也是学生非常喜欢的方式, 培养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六)举办各种少数民族文化交流会。我国 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有着本民族的文化特征, 有着本民族的语言、风土人情,当然也有着不同的 民族音乐风格。我国的少数民族一般都能歌善舞, 在各民族也流传着大量的民族民间音乐。大学生 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民族的大学生汇聚于此, 他们可以将自己本民族的文化、语言、音乐、不 同的生活习俗以及风土人情通过交流会的形式呈 现出来。可以通过交流会丰富大学生的业余生活, 使其将本民族的音乐、文化、历史更好地进行传播。
三、结语
民间音乐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需要在广泛和深入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总结、提高。 应该来说,各文化主管部门的协力合作是最有效的方 式。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工作的意见》中强调了要“充分利用科研院所、高 等院校的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大力培养专门人才。” 笔者认为,地方院校音乐教育部门对于民间音乐的保 护与传承具不可替代的意义与作用,也具备更好的条 件为民间音乐的保护与传承做出贡献。
注 释:
【1】见樊祖荫的《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研究与教育现状 及展望》,《第二届全国高等音乐艺术院校少数民族音乐文 化传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 6 页。
【2】见肖学俊、韩芸霞的《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教育传 承的类型及策略》,《第二届全国高等音乐艺术院校少数民 族音乐文化传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 31 - 32 页。
【3】见徐寒梅的《探索高校培养民族音乐传承人的途 径———广西艺术学院民族音乐表演专业例析》,《第二届全 国高等音乐艺术院校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 91 - 94 页。
呼和浩特市艺术学校 010070
关键词:民族民间音乐 师范院校 传承
民族民间音乐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中 华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在经济高速 发展的今天,多种音乐扑面而来,我国民族民间 音乐面临着延续与生存的威胁。而高校教育是一 个国家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具有多种社会功能。 民族音乐多姿多彩,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历史 文化特色,是高校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校 教育是传承民族民间音乐的一个途径。而高校中 的师范院校,担负着时代发展的领军任务和培育 未来教师的使命,所以,民族民间音乐在师范院 校的传承尤为重要。
一、现状
贵州黔南地区是个音乐文化特别丰富的地方,无 论节日庆典还是日常休闲处处可见、可听到具有特色 的民间音乐表演。中老年社会成员自发参与社会的传 统文化,毕生感受传统文化受到培养并生活其中,在他 们身上可看到传统音乐文化的力量。传统民间音乐在 年青一代人中逐渐失去其生命力,这其中有教育的影 响。杜亚雄先生在《忘“本”的中国国民音乐教育》中 指出: “学堂乐歌给 20 世纪的中国音乐教育奠了一个 “基”( 欧洲音乐) ,便使中国一代代读书人错把“学堂 乐歌”所使用的欧洲音乐语言当成了自己的音乐母语, 逐渐建立了一个把本民族传统音乐母语排除在外的、以欧洲音乐语言和欧洲音乐理论为基础的国民音乐教育体系”。教育是代际之间保留传统的重要力量,教育 一方面增加了传统的力量,一方面也支持了文化的变 迁。年青一代所受教育内容中,西方文化模式中的不 同意识形态与价值标准随之影响到他们的审美取向与 价值观,对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疏于理解或根本没有 系统的时间与机会去学习传统文化,因此,民间音乐也 没能进入年青一代人的关注视野之中。
二、师范院校推进民族民间音乐传承的策 略
(一)对音乐类师范生进行小规模的授课。 民族民间音乐的核心是其体现的文化内涵。其传 播方式就是口传心授、面对面、一对一地进行。 这种方式与学校的音乐教育是不同的,但却可以 在师范本科音乐生中实施。在进行专业课的一对 一教学中,可实施口耳相传的教学模式,体现那 些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唱法、弹法。也可以加入 民族民间音乐素材。了解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 内心感受,将民族民间音乐与流行音乐进行综合 训练,使流行音乐起到一个引入的作用。
(二)对于非音乐专业的学生,采用通识课 的形式,进行全面的知识普及。上课的形式可以 采用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线下可以多做实际 的操作展示,例如民歌演唱、民族乐器展示与演 奏欣赏等。线上可采用中华民族传统知识题库必 会题的形式,讲解最基础的民族民间文化知识。
(三)将小规模授课变成大规模的讨论式課 堂。非音乐类的大学生对音乐并不熟悉。对他们可 以采用奥尔夫教学法进行教学,改变传统的以教 师为重心的单一灌输教学方式。将学生分成各个 组别,利用游戏、演讲、辩论、欣赏讨论、快问快答、 智勇闯关的方式,完成知识的传授,使学生良性 互动,积极参与民族民间音乐的学习,增加团队 意识及强烈的民族感。
(四)利用当地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资源开展 教学。作为资金并不丰厚的师范院校,可以组织 知识下乡活动,去为农村的小学代课,为他们演 出节目,学生可以吃住在农村,在农村劳动,拜 访当地的老艺人,听他们讲民族民间音乐故事。这 样既能帮助贫困山区的儿童,又可以亲身体验劳动 生活,了解传统艺术背后的故事,进而对民间传统 文化有切身的感受。利用本土资源,近距离接触 最原始的民族民间音乐素材,向一些老艺人学习。 例如鞍山海城的高跷,被称为踩在木棍上的芭蕾, 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曾经代表中国多 次去国外演出。当地的许多大学生也都亲眼见过。 还可以让学生去感受地方特色浓郁的风土人情, 增强他们的民族认同感。
(五)设立各种民族民间音乐学社。音乐师 范学生可利用本身的音乐特长,热爱社交的特征, 通过演出与排练逐步扩大影响力,带动身边更多的 音乐爱好者,使他们了解民族民间音乐。经过短 期的培训,使更多的学生能够登台亲身参与民族民 间音乐的排练与演出,可以参与有规模合唱排练,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音乐水平,还能增强同学 之间的友情,体会到中国民族求同存异的少数民 族方针,这种集体活动也是学生非常喜欢的方式, 培养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六)举办各种少数民族文化交流会。我国 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有着本民族的文化特征, 有着本民族的语言、风土人情,当然也有着不同的 民族音乐风格。我国的少数民族一般都能歌善舞, 在各民族也流传着大量的民族民间音乐。大学生 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民族的大学生汇聚于此, 他们可以将自己本民族的文化、语言、音乐、不 同的生活习俗以及风土人情通过交流会的形式呈 现出来。可以通过交流会丰富大学生的业余生活, 使其将本民族的音乐、文化、历史更好地进行传播。
三、结语
民间音乐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需要在广泛和深入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总结、提高。 应该来说,各文化主管部门的协力合作是最有效的方 式。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工作的意见》中强调了要“充分利用科研院所、高 等院校的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大力培养专门人才。” 笔者认为,地方院校音乐教育部门对于民间音乐的保 护与传承具不可替代的意义与作用,也具备更好的条 件为民间音乐的保护与传承做出贡献。
注 释:
【1】见樊祖荫的《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研究与教育现状 及展望》,《第二届全国高等音乐艺术院校少数民族音乐文 化传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 6 页。
【2】见肖学俊、韩芸霞的《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教育传 承的类型及策略》,《第二届全国高等音乐艺术院校少数民 族音乐文化传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 31 - 32 页。
【3】见徐寒梅的《探索高校培养民族音乐传承人的途 径———广西艺术学院民族音乐表演专业例析》,《第二届全 国高等音乐艺术院校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 91 - 94 页。
呼和浩特市艺术学校 010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