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历史史料运用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glonghai1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日益推进,目前的高中历史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对教学的参与,注重师生共同对问题的探究,注重对学生历史思维的培养,注重在教学中对史料的运用和理解。
  历史课堂教学中恰当运用史料给学生参与教学、发挥主观能动性提供了一个平台。无论研究历史还是学习历史都很难接触到实际的历史,史料是回归历史的重要中介。现行的高中历史教材,无论版本如何,都引用了许多的历史资料,教学中可以充分挖掘这些资料,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笔者从史料与教材的关系、运用史料的方法、史料运用的作用三个方面谈几点看法。
  
  1 史料与教材的关系
  
  高中教材中引用的史料主要有以下几类:图片、地图、图表、数据、文献和专家论述资料。这些资料使材料中枯燥的文字描述生动而饱满,不同资料从不同的角度诠释教材的主题。
  1.1 史料将教材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这类史料以地图为主。教材的知识涉及地理空间概念时,知识点相对比较抽象,学生很难落实到实处,而地图史料恰好辅助解决教学中的这一难点,地图可以直观、清晰的体现教材知识。例如人教版世界近现代史上册在讲解新航路开辟的几条航线时,分别用地图和文字表格清晰地再现了几条航线的概况和影响,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将表格和地图联系,总结几条航线的行程。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一方面将枯燥的知识形象化,另一方面又将知识落实到空间地理位置上,使学科之间的知识自然衔接。
  1.2 史料的内容是对教材知识的延伸和补充,这类史料主要以文字资料为主。教材内容的编排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版面和教学课时的限制,有些知识无法在教材中体现,这样就无法全面完整地反映知识点。例如人教版世界近现代史上册在讲解美国1787年宪法时,除了让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外,教学中还要求学生了解1787年宪法的局限性。关于这方面的知识教材引用两段史料,一是《独立宣言》,另一个是《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前者强调人的自由与平等,体现对民主的追求,后者体现了美国在选举中存在经济限制和种族歧视。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将两则材料进行比较分析,进而全面认识美国1787年宪法。
  1.3 史料的内容使教材的知识更加圆润丰满,这类史料以图片为主。文字的叙述较单一枯燥,图片则生动直观。如果加入现代的多媒体课件,把平面的图片处理成动态的,或者引入影像资料,将教学的内容生动化。岳麓版的历史教材中就引入了大量的图片资料,《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教材中在讲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时,教材一共用了21张图片。
  
  2 运用史料的方法
  
  2.1 立足于教材,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史料。现行各种版本的高中历史教材都引用了大量的历史史料,这些材料浅显易懂,直观形象,且针对性很强,适合高中学生的认识要求,容易阅读理解。这些史料来源于教材,具有科学性、实用性、真实性的特点,这是运用史料必须注重的,再通过认真备课合理运用后,其价值又高于教材。例如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上册的《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一节,在讲解资本主义的特点时,教材有三段文字资料,分别用数据和史实体现资本主义产生时的特点,第一段指出资金少、技术力量薄弱的特点;第二段指出外国资本的竞争和排挤;第三段指出资本主义还受到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逐一阅读材料,讨论归纳其特点。
  2.2 利用教材史料,设置恰当问题,整合章节知识。现行的高中教材中许多史料没有设置相应的思考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依据教材内容的需要设置一些富有启发性、规律性的问题。例如人教版高中中国近现代上册的《太平天国的兴起与发展》一节,教材要求学生理解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教学中可以设计以下问题:(1)材料中的主要内容有哪些?(2)材料中明确规定有分田地,请问田地从何而来?(3)这些田地是按照什么原则分配?(4)中国历史上有没有农民起义提出相同的要求和主张?他们具体是怎样实施?与太平天国的一样吗?通过这些问题可以引导学生逐步理解教材的知识点,同时纵向比较并整和历史知识,使学生既理解了《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及特点,又全面理解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运动的主张和要求。
  2.3 认真备课,适当补充史料。补充的教材既紧扣教材,体现教材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又可以充分调用学科研究的前沿材料,使史料的运用具有时代感。例如人教版高中中国古代史在讲解隋朝大运河一节时,教材没有涉及大运河的评价,教学中可以补充以下史料:史料1:“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末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史料2:“帝王兴亡世几重?风流犹自说遗踪。 但求死看扬州月,不愿生归驾九龙。” 史料3:“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史料4:“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这四段材料,综合归纳出对大运河的开凿全面的评价及认识,同时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实的能力。 第四、引导学生广泛查阅资料,自己补充资料,这一过程本身就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查阅资料的过程,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又增强了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选择资料的过程,既培养了学生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主观判断能力,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才是学习的真谛和乐趣所在。例如在评价辛亥革命的教学中,笔者布置学生自己查阅资料,学生补充了很多资料,而且还有学生引用了鲁迅的文章,如《阿Q正传》、《风波》等。学生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发现的乐趣,同时又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3 史料运用的作用
  
  3.1 史料从不同的角度和领域反映历史,虽然真实的历史是唯一的,但史料是多样化,从史料中获取结论的途径则更多。尽管史料相较于真实的历史而言,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不同的史料片段从不同的视角反映出某一历史时期的多元性,例如政治、经济、思想、军事等等;另一方面,由于历史史料的记录者和撰述者受时代、阶级及个人思想的影响,其记录和描述的历史已经掺入别样的成分。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适当的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多元化地了解历史。
  3.2 对史料的理解可以使学生更进一步理解教材的内容。史料是教材的补充与说明,在理解史料的基础上,可以深化教材的知识,学生更饱满和生动地掌握教材知识。
  3.3 论从史出,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分析理解史料、得出结论的过程本身就是引导学生探究的过程,历史课堂教学中注重史料的运用,引导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综上所述,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合理适当地利用史料教学,不但有利于学生掌握巩固知识,而且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其他文献
活动,是上好小学英语课的必备条件。  小学英语教学,其主要对象是9—13岁的学生,他们接受、掌握并运用英语是教学的主要目的。如何使学生达到听懂、说好并灵活地运用英语呢?活动是必不可少的。活动包括多方面的内容,主要有:动脑、动口、动手及“三动结合”。这四种活动形式贯穿一堂英语课,有机组合,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笔者在英语教学中运用了这些手段,使英语课生动、活泼、有趣。    1 动脑  动脑是动口,
期刊
传统的语文教学,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被肢解的人,甚至被窒息的人。要彻底扭转这种“目中无人”的教学局面,必须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即由以学科为本位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注重学生的精神成长,使语文教学充满人文关怀。    1 关注学生人性与个性    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自觉地发展自己人性的成份,发展自己心灵深处真善美的成份,由自在的人变为自为的人。语文
期刊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识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一个孩子在接受启蒙教育时识字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会对他今后的继续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然而识字的过程又是十分枯燥的。怎样才能提高孩子们的识字质量呢?这几年笔者一直从事低年级语文教学工作,通过不断的摸索,寻找到一些方法。  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激发孩子识字兴趣,教给孩子识字方法,培养孩子识字能力是很重要的。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们对识字产生
期刊
小学阶段是儿童可塑造性最强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小学生不仅活泼好动,爱听爱说,而且善于口头模仿。他们的身心特点决定了小学阶段是儿童发展接近外语本族语语音和语感的最佳时期。实践表明主动思维训练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启迪学生思维的好方法。    1 创设宽松、愉悦心理氛围,激发创造思维    小学英语是入门教学,组织课堂教学时,要注意结合儿童好动、爱说、爱唱,善于模仿等特点,通过说唱、游戏,使学生主动、大胆、
期刊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本学期笔者担任了四年级四个班的英语教学工作。四年级四个班的情况各不一样,虽然是同样的教材同样的内容,可用同样的方法是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的。  在接手初期笔者对班级情况还不熟悉时教法基本差不多,可很快发现效果完全不同。一班的学生接受能力较强,学习积极性较高,学习氛围、风气较好,班上学生都喜欢学英语;二班和三班则两极分化明显,学生基础差异很大,但学生很好组织;四班
期刊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出:“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对中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口头上的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听、说、写能力提高的关键。通过阅读,扩大了知识面,增加了词汇量,交际时就不会因为知识或词汇贫乏而言不达意,写作时才能语言地道,内容丰富。从长远的观点来看,中学阶段阅读能力的高低对学生以后的进一步深造也有很大影响。据了解,
期刊
在农村中学,与人类的生产活动联系十分紧密的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理应结合农村实际特点,即要立足于本地“三农”问题,本着提升研究者综合素质和服务于“三农”、服务于农村经济建设的活动目的来开展研究活动。    1 关注“三农”热点与焦点提出研究课题    “三农”问题是当前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一个十分重大而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已经成为牵动社会经济发展全局的大事。关系到“三农”的现实问题、热点问题,都可
期刊
众所周知,在学习过程中,“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许多学生不愿学英语,关键是他们对英语没有兴趣。因此,作为中学的英语教师,首先应该先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古往今来,凡是教学上有所建树的教师,无一例外的是:他们的课都让学生着迷。笔者通过几年数学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    1 迁移学生的兴趣,激发求知欲    让“双差生”学英语是让很多老师头痛的事。学好英语需要持之以恒的
期刊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但识字本身是枯燥的,对于枯燥的事物,人们的情绪总是比较消极和被动。如果孩子们总是一味的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的效率低,而且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束缚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范围,充分调动儿童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体验识字的乐趣,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主动识字。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认为可采用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期刊
历史科目作为实现完成中学基础教育任务的一门基础科目,同其它科目一样,旨在为培养有思维、有见解、有创造性的人才奠定基础。  具体到中学历史教学过程,创新思维精神的具体培养,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我们强调创新思维精神,并不是说中学历史基础知识的传授比创新思维精神的培养的地位要低。如果脱离了历史基础知识的传授,那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精神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传授历史基础知识与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