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日趋整合和渗透,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教师关注学生心理,也意识到自己的教育教学言行时刻对学生心理产生着影响。所以,教师自身的心理调适、心理成长不仅关乎其身心健康,也对学生健康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如何促进教师心理保健,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杭州下城区从2005年采取工作坊式的培训来促进教师心理保健,至今已开展了11期,笔者在此呈现近期的一次工作坊,请专家和同行给予指导和建议。
一、确定工作坊的主题
此次工作坊决定以“爱自己”为主题开展,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
1.从理论的角度出发,笔者通过多种理论的学习,发现很多理论都试图找出导致来访者心理问题的一些核心信念,而这些核心信念都涉及到自我认识、评价。各种治疗技术都努力去疏通这些信念,使来访者的整个人格面貌随之发生改观。
2.从生活实际和笔者咨询经验的角度考虑,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抱怨:“我的身体越来越差,经常头晕”,“领导对我不公平,同事也各自为政”,“老师的收入太少”,“生活总是不顺”,“我没有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我想辞职”,“总是会感到不安、担心”等等。这时候,不管从表面上看各自的问题是什么,如果咨询时间是有限的话,我会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引导到“爱自己”上,“爱自己”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发生奇迹般的变化。
因此,这次工作坊的选题是“爱自己”。这对于心理健康良好的和欠佳的老师来说,都具有促进成长,开发自我潜能的意义。
二、实施过程
(一)热身环节:用一句话来介绍你的姓名
目的:通过姓名的介绍,让成员间彼此有初步的接触,营造一个宽松的氛围,也开始为这个“场”加温。
指导语:我们来自不同的学校,有着不同的职务、职称,从事着不同的学科教学,在此,请每位老师用一句话来介绍你的姓名。注意不用介绍你的学校、学科、职称、职务等信息,在这我们只做我们自己。
(二)准备环节:“最佳配图”
目的:1.继续热身,为这个“场”继续提温;2.通过培训师的引导,让大家明白对于课程中大家的发言没有对错之分,自己心中的答案就是自己的最佳答案;3. 在成员间建立一种彼此支持、接纳的氛围。
准备:每人一张配图。
活动过程:
1.每人发一张配图;
2.请大家在两分钟之内,独立地将图中的事物两两配对;
3.请全班交流如何两两配对,并说明自己的理由、想法。
辅导过程:
当老师们纷纷交流之后,培训师问:“正确的联法是什么?”有的老师迟疑,有的老师小声议论,有的老师回应:没有正确的。笔者顺接老师们的回应,说:“没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每人的联法就是自己的答案,是自己心中最佳的联法。如果这种种联法就是我们在课程中的发言、分享,又有正确错误之分吗?”……“是的,每个人的分享、交流都是自己独有的,哪怕是一样的感悟,那也是带有你个人色彩的,别人无法取代,更没有是非正误之分。”……“大家都认同这一点吗?让我们彼此看看其他学员,认同的话朝他点点头,用眼神、微笑告诉他:我接纳你,我支持你!”
(三)活动:走秀
目的:让学员认识到个体的独特性和价值,从而认识到自己作为一个独立人的存在,为下一环节“爱自己”打下铺垫。
准备:音乐。
活动过程:
1.将全班分成人数相等的A、B两组。
2.每个人都要以自己的姿势从这一点走到对面的那一点。比如,培训师做示范,并且要求每个人的姿势不能一样,也就是不能重复,如果前面有人走过了,你就不能用这个姿势走。当A组走的时候,B组监控,反过来,当B组走的时候,A组监控。如果有人重复,就要坚决地请他回去重新来过,也请当事人能自觉地接受团体要求,退回来重新走。当有人实在想不出的时候,我们大家都会耐心地等。
3.培训师刚才用过的姿势不能再用。
4.请A、B组自行决定哪组先开始。
5.A、B组进行完之后,再进行一次,直到有老师明显感到有困难为止。
辅导过程分以下几环节:
1.关注特殊人群,如想退缩、逃避、耍赖的人,培训师问:
“对刚才你在活动中的表现,你有什么察觉吗?”
“在工作、生活中,你也是这样的吗?”
“是什么让你这样呢?是什么想法、感受让你这样呢?”
2. 培训师问全体:“如果这个团体少了一个人,走秀的姿势会少吗?”
方法:先可前后四人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
小结:如果团体少一人也行的话,那团体内的人永远不会知道少的这个人他会用什么方式来走。所以,每个人在一个团体中都有他独有的作用、特色,是别人不能忽视的,特别是自己不能忽视的。
3. 培训师问:“在刚才众人都一时想不出什么走法的时候,大家的感受是什么?”(老师回答:紧张、害怕、兴奋等)“是不是大脑在快速地运转,好像自己还没想好,身体却已经开始走动,一种新的走法本能地反应出来。我想说的是,这种状态好比我们的潜意识状态。在潜意识里,我们仍然会有想法和感受,我们形象地比作心中的小孩。”
(四)核心活动:“心中小孩”的冥想
“心中小孩”(或称“内在小孩”)是一种疗法,是一种源于心理动力学的心理治疗技术,以提升来访者自尊与自我价值感、减少自怨自恨、增强自爱与自我抚慰的能力为工作目标。
本次冥想的目的就是在潜意识层面促使老师们关爱自己。此环节分三步走:
第一步,放松练习,为老师进入自己的潜意识打下基础。培训师轻柔、缓慢地说:“请每位老师调整自己的位置,让自己尽可能舒服地坐着。现在做三个深呼吸。吸气,然后呼气。呼气时尝试放慢一点。注意一下,在呼气的时候,肩膀开始放松。对了,把注意力放在肩膀上,每次呼气时它便会放松,再放松。同时每当肩膀放松时,你发觉整个身体,整个人,也渐渐地放松。再做一次,这次呼气更长一些。”
(此时,绝大部分老师已自发地闭上了眼睛。对没有闭上眼睛的少数人,培训师提醒说:“可以试着闭上眼睛,让自己放松”。)
第二步,在音乐背景下,培训师以轻缓、平稳的语气说:“让我们再来看看这个小孩,他在无数个成长的日子里,默默地保护着我们,用他独有的方法,让我们获得父母的疼爱、关注,在我们有限的、世事复杂的空间里,获得最好的成长。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渐渐忽视了他,我们更多地关注外部世界,我们希望自己努力而不能懈怠,完美而不能有瑕疵,成熟而不能稚嫩,要取悦他人、求得他人认可而不能关注自己,要坚强而不能软弱,要快捷而不能拖拉。在这种种来自他人或自己的要求中,心中小孩一直孤单地待在那里,他在不断地给我们输入能量,让我们更好地迎合外界,也期望着我们的爱护,因为他永远都只是一个小孩,他已经做了很多。
被忽略了的小孩会变得顽皮,他会跟你玩“捉迷藏”,会趁你不注意的时候出来捣蛋,捣蛋时可能会让你觉得生活无聊、不愉快、缺乏活力;或许是总有种难受的感觉;或许是隐约觉得和人有距离,无法亲近,难以体会被爱或感动。他这样做是想要引起你的注意,希望你好好疼爱他。
让我们来看着这个小孩的眼睛。看到他眼中的渴望,他想向你要什么呢?伸出你的双臂拥抱这个孩子。用爱和温柔抱紧他。告诉他你有多爱他,你对他是多么在意。尊重这个孩子的所有方面,如果他犯了错误,对他说“没关系”。向他保证不管怎样你都会在那里陪伴他。现在让那个孩子变得越来越小,直到他小得能放进你的心里。把他放在你的心里,这样每当你向下看的时候,你都能看到他的小脸正看着你,你能够给他无尽的爱。”(停留,空出时间让每位老师在潜意识层面与心中小孩充分交流)
第三步,在全体交流冥想中老师们所看到、所听到、所感受的。
(五)最后环节:写写对本次活动的感受
目的:进一步强化课程带来的心灵成长,使其意识化。
指导语:请老师写出本次工作坊的感受。
三、课后反思
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份能量,也有制约能量发挥的卡口。这些卡口可能就是从小到大生活给我们的伤害。这些伤害历练了我们的性格和能力,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一些限制,让我们的心多了一份伤感,少了一份激情;多了一份冷漠,少了一份温暖;多了一份沮丧,少了一份自信。这些限制缩小了人生舞台,淡化了个人风采,让我们以一个“小我”呈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教师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在学业和人格上影响着我们的下一代。所以,本次工作坊的核心目标就是引导老师爱自己,增加生命动力。在工作坊中,当教师关注“心中小孩”(即自我)时所感受到的温暖和柔情,当教师一点点打开生活中的疲惫、一点点放下各种面具所呈现出的坦然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是笔者预期目标的达到。
由于受笔者的辅导功底限制,辅导的深度不够。如果能就冥想中所谈到的一些感受深挖一下,借助团体力量解决一些个人心理成长问题,这样就会让工作坊更有效果。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教育研究发展中心)
编辑/何 妍 舒 娟 终校/李益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