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双一流建设对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提出新的要求,本文运用文献调查法梳理国内外学科服务现状,以期为学科服务发展转型提供助力。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学科馆员
1.引言
学科服务即为学科化服务,是图书馆资源与用户需求的有机结合,是馆员基于用户需求使用积极主动手段为用户提供科研教学所需信息的一种服务方式。它要求学科馆员深入到用户的教学或科研活动中,协助他们发现更多的专业资源和进行信息导航。2015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通过《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并于同年11月由国务院印发,决定统筹推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之下,一流的学科已经成为高校竞争力之一,与高校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密切相关。而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在教学科研信息提供、资源平衡配置等方面可以有效辅助学科建设。与传统的参考咨询服务相比,高校学科服务是一项开拓性的主动参与式的创新服务。它以高校图书馆为依托,深入开展各项科研教学评价服务,在双一流建设中提供高效精准的学科服务,有利于打造一流学科建设。因此梳理学科服务相关文献,厘清高校学科服务现状,对学科服务发展尤为必要。
目前国内外学科服务研究主要集中在5个方面:学科服务内容、学科服务模式、学科服务平台建设、学科馆员能力建设、学科服务质量评价
2.学科服务内容
我国学科服务内容可大致分为三个方面:教学支持服务,科研支撑服务和个性化学科服务。
(1)教学支持服务
教学服务是学科服务的基础性服务[1]。目前我国教学服务包含的内容包括提供学科知识素材、提供学科参考教案、提供学科网络课程、入馆培训、文献课检索和学科建设专题讲座等部分[2,3]。图书馆根据用户不同的身份分层次、不同的专业背景,提供不同种类和不同层次的教学服务,为学科服务和教学科研活动提供助力。
(2)科研支撑服务
科研服务是指在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为科研项目提供的服务内容,包括推送学科前沿热点、提供学科参考文献、提供学术交流信息、信息咨询等服务内容[2]。推送学科前沿热点可让进入图书馆的用户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前沿的科学方法和研究进展;提供学科参考文献可为用户在接触新概念和知识时能够准确获取到自己想要的相关资料。提供学术交流信息有助于实现团队内部学术交流与沟通。信息咨询则包含科技查新、查收查引等服务。科研服务能让用户及时掌握专业学科的关键知识,了解到研究热点和学术趋势,为后续科研工作奠定基础。
(3)个性化学科服务
个性化学科服务是学校在根据自身学科建设的实际情况和不同需求,开展的一系列契合自身发展的、“量身定做”的学科服务。目前,国内众多高校图书馆都在积极地开展个性化学科服务。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图书馆已经开展RSS订阅服务,第一时间向用户推送所在学科相关动态信息;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设立了学科博客和学科信息导报,将学科相关热点信息整合呈现,也为相关学科的科研人员和学科馆员搭建交流的桥梁;清华大学图书馆推出聊天机器人也是充分利用新型技术,提供一种崭新的学科服务方式,为用户学科服务提供生动且高效的信息咨询体验。可见,目前的个性化学科服务的开展和推进在基于自身学科发展动态的同时,注重与新兴技术的融合,以此来促进交流互动,提高服务效率,创造更大的学科服务价值。
3.学科服务模式
一般的学科服务模式为“学科馆员——学科分馆”,或“图情教授——学科分馆”。由专业受训的学科馆员或兼任学科馆员的图书情报领域教授,通过自身的专业知识,为某一具体的学科提供服务。
随后在学科服务实践过程中,引入了嵌入式服务为概念。“嵌入式”概念由美国人Michel Bauwens于1993年提出,即通过“嵌入”提供信息服务,将服务插入到整个行为流程中。G.Delaney的研究厘清学科服务概念[4],A.L.Daugherty则在其著作中讨论嵌入式学科服务的最佳实践方式[5]。在我国高校图书馆积极开展嵌入式学科服务模式研究,刘颖对嵌入式学科服务的服务内容、实现方式及支撑机制等问题进行研究[6],董颖提出了在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提供嵌入式学科服务需要掌握的技术工具和需要构建的服务模式框架[7];黄敏则对流程进行探讨,认为学科服务应贯穿于科研人员研究思想萌芽、立项申请书撰写、研究计划实施、结题验收与成果鉴定、科技奖励申报的全过程[8]。
除嵌入式学科服务以外,还有其他类型研究,盈江燕研究基于IR的学科服务模式[9]、李梅研究基于WOS和ESI的学科服务模式[10],付玲玲基于虚拟Living Library的学科服务模式[11]、孙羽佳基于信息觅食理论的学科服务研究[12]等。
4.学科服务平台
国外学术性图书馆在提供学科服务时,多数依托软硬件平台进行资源整合和服务提供,因此对学科平台研究相对较多,集中于平台开发。Eileen Abels调研了美国近40个学术型图书馆,发现大部分已使用学科服务管理系统,并且图书馆采用平台为用户提供学科服务已成趋势[13]。C Fu等人研究多种学科服务模型后选定社交网络模型,依托SNS平台建设专业的学科服务平台,使用后取得良好效果[14]。Kao S C等人将学科专家与系统设计人员组织起来,共同开发设计了一款知识集中平台,希望借此平台为数字图书馆的用户提供一种个性化集成化的服务[15]。
国内学科服务平台建设的研究主要是关于不同视角下的平台建设探讨,以及Lib Guides的建設实践,应用研究等。不同视角包括双一流建设视角、知识构建视角,软件即服务视角等等,不同视角下学科平台建设的重点也有所不同。LibGuides是一家美国公司基于Web2.0技术开发的系统[16、17]。上海交通大学在2010年开始首先利用Lib Guides提供图书馆学科服务,截至2017年9月,我国双一流LibGuides在国内42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得到应用的有16所,占比为38.1%[18]。西交利物浦大学运用LibGuides提升和延伸图书馆服务的案例:创建学校各类交互指南(资源导航、学科导航、课程指南、研究指南等),并将这些指南嵌入到图书馆网站和学校门户[19]。在结合实际深度利用方面,清华大学美术图书馆结合自身的教学科研需求,按照学科需要与资源分布特点利用Libguides系统,将学科导航界面设置为具有特色的8个模块[20]。对于libguides平台的应用,由原来的理论、国外案例探讨,变为具有学科特色的实践深入研究,平台逐渐与各图书馆实际情况相结合。 5.学科馆员能力建设
对馆员能力建设的研究分为具体能力建设、职能转型和专业技能的应用等。Johnson A M详细列举了馆员具体技能,他认为学科馆员是学术团体中可见的、蓬勃发展的一部分,需要掌握倾听、交谈和建立创造性联系的技能,以及咨询、谈判和管理期望的技能等[21]。胡绍军提出学科馆员能力建设的重要一环是建设科研数据管理能力[22]。任萍萍指出馆员需加强自身素养,提升知识服务能力[23],宋姬芳论证了图书馆馆员知识服务所需的22种技能,以及这些技能要求的合理性[24]。杨志萍提出面向用户需求的六种具体馆员能力建设[25]。Sun H的研究探讨了图书馆员职业转型以及核心竞争力的问题[26]。Hanson研究发现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学科馆员的职能由机构与图书馆联系的负责人延伸为教学支持者与科研合作者[27]。He Q则关注馆员专业技能运用的能力,他关注临床服务的学科服务绩效、循证医学和综合咨询服务,并运用专业技能协助临床医学学科发展[28]。
综上所述,从学科服务内容、学科服务模式、学科服务平台建设、学科馆员能力建设、学科服务质量评价等5个方面对学科服务文献进行梳理,可以发现国内外学科服务的理论与实践在不断发展,研究重心各有不同,学科服务制度在国外发展较成熟,可借鉴性较强,倾向于服务纵深化发展,国内则是随着实践而不断落地创新。但关于学科用户研究的文献不多,未来图书馆服务发展可以将用户纳入考虑范围,试图建设以用户为中心的新的图书馆服务方式。
参考文献
[1]安源.国内学科馆员研究十余年发展回顾与展望[J].图书馆,2014(1):64-68.
[2]杨鹏程.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内容初探——在一流学科建设背景下[J].黑龙江科学,2019,10(23):12-14.
[3]沈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内容建设的调查与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6(20):75-80.
[4]Delaney G,Bates J. Envisioning the Academic Library:A Reflection on Roles,Relevancy and Relationships[J].New Review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2014, 21(1):1-22.
[5]Daugherty A L,Russo M F.Embedded Librarianship:What Every Academic Librarian Should Know [J].Technical Services Quarterly,2014,31(3):315-316.
[6]刘颖.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研究[D].武汉大学,2010.
[7]董颖,张艳蕾,任晓辉,于子清.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模式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7,35(03):25-28.
[8]黄敏,张霞,周喆,周华.高校图书馆嵌入科研过程的学科服务模式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8(08):88-91.
[9]盈江燕,袁润 .基于IR的学科服务模式初探[J].图书情报研究,2017,10(03):46-51.
[10]李梅,邵彦坤,肖宗花,孔文娜,于欢.高校图书馆ESI学科服务模式探索——基于河北医科大学图书馆实践[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9(08):37-41+82
[11]付玲玲.基于虚拟Living Library的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模式构建[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8,30(01):167-170
[12]孙羽佳,许慧,王晓军,李馨.基于信息觅食理论的高校数字图书馆学科服务的构建策略[J].商业经济,2019(07):194-196.
[13]Eileen Abels,Rebecca Jones.Competencies for Special Librarians for the 21st Century[J]. Information Outlook,2003 13(6):10.
[14] Fu C,Chen T.The university library subject knowledge service based on SNS community construction research[J].Network Security Technology & Application,2014
[15]Kao S C,Wu C H .PIKIPDL:A personalized 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 integration platform for DL service[J]. Library Hi Tech, 2012, 30(3):11-16.
[16]https://community.libguides.com/
[17]黃辉,郭永健,刘秋让,王若琳,刘圆圆,谭英.高校学科馆员服务的发展模式研究——以西北工业大学图书馆为例[J].当代图书馆, 2012(03):29-31.
[18]李志芳.国内高校图书馆LibGuides学科服务平台应用效果调查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7(20):51-62.
[19]杨丽萍,蒋欣,王俊.运用LibGuides提升图书馆服务——西交利物浦大学案例分析[J].新世纪图书馆,2015(01):26-30.
[20]于婷,魏成光,张瑞,孙洋.新形势下高校美术专业图书馆学科资源建设[J].图书情报工作,2018,62(24):43-49.
[21]Johnson A M.Connections,conversations, and visibility:How the work of academic reference and liaison librarians is evolving[J].Reference & User Services Quarterly, 2019, 58(2): 91-102.
[22]胡绍君.面向科研数据管理的高校学科馆员能力建设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6,60(22):74-81.
[23]任萍萍.“双一流”驱动下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能力体系建设研究[J].情报科学,2019,37(12):93-97.
[24]宋姬芳.学科馆员学科知识服务能力的建构与实证[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5,33(03):68-76.
[25]杨志萍,吴鸣.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学科馆员服务发展能力建设[J].图书情报工作,2016,60(05):12-16.
[26]Sun H.Research on Collaborative Subject Service Mode in Academic Libraries[J]. 2019.
[27]Hanson. The subject librarian’s survival guide to technical services[J].Technical Services Quarterly,2018,35(3).
[28]He Q. Clinical surgery-oriented subject librarian services in medical colleges and schools[J]. Frontiers of Nursing, 2018, 5(4): 257-263.
作者简介:
曹冉(1994—)女,汉族,河南郑州,硕士研究生,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药卫生管理学院,研究方向:学科服务.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学科馆员
1.引言
学科服务即为学科化服务,是图书馆资源与用户需求的有机结合,是馆员基于用户需求使用积极主动手段为用户提供科研教学所需信息的一种服务方式。它要求学科馆员深入到用户的教学或科研活动中,协助他们发现更多的专业资源和进行信息导航。2015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通过《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并于同年11月由国务院印发,决定统筹推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之下,一流的学科已经成为高校竞争力之一,与高校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密切相关。而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在教学科研信息提供、资源平衡配置等方面可以有效辅助学科建设。与传统的参考咨询服务相比,高校学科服务是一项开拓性的主动参与式的创新服务。它以高校图书馆为依托,深入开展各项科研教学评价服务,在双一流建设中提供高效精准的学科服务,有利于打造一流学科建设。因此梳理学科服务相关文献,厘清高校学科服务现状,对学科服务发展尤为必要。
目前国内外学科服务研究主要集中在5个方面:学科服务内容、学科服务模式、学科服务平台建设、学科馆员能力建设、学科服务质量评价
2.学科服务内容
我国学科服务内容可大致分为三个方面:教学支持服务,科研支撑服务和个性化学科服务。
(1)教学支持服务
教学服务是学科服务的基础性服务[1]。目前我国教学服务包含的内容包括提供学科知识素材、提供学科参考教案、提供学科网络课程、入馆培训、文献课检索和学科建设专题讲座等部分[2,3]。图书馆根据用户不同的身份分层次、不同的专业背景,提供不同种类和不同层次的教学服务,为学科服务和教学科研活动提供助力。
(2)科研支撑服务
科研服务是指在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为科研项目提供的服务内容,包括推送学科前沿热点、提供学科参考文献、提供学术交流信息、信息咨询等服务内容[2]。推送学科前沿热点可让进入图书馆的用户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前沿的科学方法和研究进展;提供学科参考文献可为用户在接触新概念和知识时能够准确获取到自己想要的相关资料。提供学术交流信息有助于实现团队内部学术交流与沟通。信息咨询则包含科技查新、查收查引等服务。科研服务能让用户及时掌握专业学科的关键知识,了解到研究热点和学术趋势,为后续科研工作奠定基础。
(3)个性化学科服务
个性化学科服务是学校在根据自身学科建设的实际情况和不同需求,开展的一系列契合自身发展的、“量身定做”的学科服务。目前,国内众多高校图书馆都在积极地开展个性化学科服务。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图书馆已经开展RSS订阅服务,第一时间向用户推送所在学科相关动态信息;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设立了学科博客和学科信息导报,将学科相关热点信息整合呈现,也为相关学科的科研人员和学科馆员搭建交流的桥梁;清华大学图书馆推出聊天机器人也是充分利用新型技术,提供一种崭新的学科服务方式,为用户学科服务提供生动且高效的信息咨询体验。可见,目前的个性化学科服务的开展和推进在基于自身学科发展动态的同时,注重与新兴技术的融合,以此来促进交流互动,提高服务效率,创造更大的学科服务价值。
3.学科服务模式
一般的学科服务模式为“学科馆员——学科分馆”,或“图情教授——学科分馆”。由专业受训的学科馆员或兼任学科馆员的图书情报领域教授,通过自身的专业知识,为某一具体的学科提供服务。
随后在学科服务实践过程中,引入了嵌入式服务为概念。“嵌入式”概念由美国人Michel Bauwens于1993年提出,即通过“嵌入”提供信息服务,将服务插入到整个行为流程中。G.Delaney的研究厘清学科服务概念[4],A.L.Daugherty则在其著作中讨论嵌入式学科服务的最佳实践方式[5]。在我国高校图书馆积极开展嵌入式学科服务模式研究,刘颖对嵌入式学科服务的服务内容、实现方式及支撑机制等问题进行研究[6],董颖提出了在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提供嵌入式学科服务需要掌握的技术工具和需要构建的服务模式框架[7];黄敏则对流程进行探讨,认为学科服务应贯穿于科研人员研究思想萌芽、立项申请书撰写、研究计划实施、结题验收与成果鉴定、科技奖励申报的全过程[8]。
除嵌入式学科服务以外,还有其他类型研究,盈江燕研究基于IR的学科服务模式[9]、李梅研究基于WOS和ESI的学科服务模式[10],付玲玲基于虚拟Living Library的学科服务模式[11]、孙羽佳基于信息觅食理论的学科服务研究[12]等。
4.学科服务平台
国外学术性图书馆在提供学科服务时,多数依托软硬件平台进行资源整合和服务提供,因此对学科平台研究相对较多,集中于平台开发。Eileen Abels调研了美国近40个学术型图书馆,发现大部分已使用学科服务管理系统,并且图书馆采用平台为用户提供学科服务已成趋势[13]。C Fu等人研究多种学科服务模型后选定社交网络模型,依托SNS平台建设专业的学科服务平台,使用后取得良好效果[14]。Kao S C等人将学科专家与系统设计人员组织起来,共同开发设计了一款知识集中平台,希望借此平台为数字图书馆的用户提供一种个性化集成化的服务[15]。
国内学科服务平台建设的研究主要是关于不同视角下的平台建设探讨,以及Lib Guides的建設实践,应用研究等。不同视角包括双一流建设视角、知识构建视角,软件即服务视角等等,不同视角下学科平台建设的重点也有所不同。LibGuides是一家美国公司基于Web2.0技术开发的系统[16、17]。上海交通大学在2010年开始首先利用Lib Guides提供图书馆学科服务,截至2017年9月,我国双一流LibGuides在国内42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得到应用的有16所,占比为38.1%[18]。西交利物浦大学运用LibGuides提升和延伸图书馆服务的案例:创建学校各类交互指南(资源导航、学科导航、课程指南、研究指南等),并将这些指南嵌入到图书馆网站和学校门户[19]。在结合实际深度利用方面,清华大学美术图书馆结合自身的教学科研需求,按照学科需要与资源分布特点利用Libguides系统,将学科导航界面设置为具有特色的8个模块[20]。对于libguides平台的应用,由原来的理论、国外案例探讨,变为具有学科特色的实践深入研究,平台逐渐与各图书馆实际情况相结合。 5.学科馆员能力建设
对馆员能力建设的研究分为具体能力建设、职能转型和专业技能的应用等。Johnson A M详细列举了馆员具体技能,他认为学科馆员是学术团体中可见的、蓬勃发展的一部分,需要掌握倾听、交谈和建立创造性联系的技能,以及咨询、谈判和管理期望的技能等[21]。胡绍军提出学科馆员能力建设的重要一环是建设科研数据管理能力[22]。任萍萍指出馆员需加强自身素养,提升知识服务能力[23],宋姬芳论证了图书馆馆员知识服务所需的22种技能,以及这些技能要求的合理性[24]。杨志萍提出面向用户需求的六种具体馆员能力建设[25]。Sun H的研究探讨了图书馆员职业转型以及核心竞争力的问题[26]。Hanson研究发现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学科馆员的职能由机构与图书馆联系的负责人延伸为教学支持者与科研合作者[27]。He Q则关注馆员专业技能运用的能力,他关注临床服务的学科服务绩效、循证医学和综合咨询服务,并运用专业技能协助临床医学学科发展[28]。
综上所述,从学科服务内容、学科服务模式、学科服务平台建设、学科馆员能力建设、学科服务质量评价等5个方面对学科服务文献进行梳理,可以发现国内外学科服务的理论与实践在不断发展,研究重心各有不同,学科服务制度在国外发展较成熟,可借鉴性较强,倾向于服务纵深化发展,国内则是随着实践而不断落地创新。但关于学科用户研究的文献不多,未来图书馆服务发展可以将用户纳入考虑范围,试图建设以用户为中心的新的图书馆服务方式。
参考文献
[1]安源.国内学科馆员研究十余年发展回顾与展望[J].图书馆,2014(1):64-68.
[2]杨鹏程.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内容初探——在一流学科建设背景下[J].黑龙江科学,2019,10(23):12-14.
[3]沈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内容建设的调查与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6(20):75-80.
[4]Delaney G,Bates J. Envisioning the Academic Library:A Reflection on Roles,Relevancy and Relationships[J].New Review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2014, 21(1):1-22.
[5]Daugherty A L,Russo M F.Embedded Librarianship:What Every Academic Librarian Should Know [J].Technical Services Quarterly,2014,31(3):315-316.
[6]刘颖.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研究[D].武汉大学,2010.
[7]董颖,张艳蕾,任晓辉,于子清.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模式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7,35(03):25-28.
[8]黄敏,张霞,周喆,周华.高校图书馆嵌入科研过程的学科服务模式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8(08):88-91.
[9]盈江燕,袁润 .基于IR的学科服务模式初探[J].图书情报研究,2017,10(03):46-51.
[10]李梅,邵彦坤,肖宗花,孔文娜,于欢.高校图书馆ESI学科服务模式探索——基于河北医科大学图书馆实践[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9(08):37-41+82
[11]付玲玲.基于虚拟Living Library的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模式构建[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8,30(01):167-170
[12]孙羽佳,许慧,王晓军,李馨.基于信息觅食理论的高校数字图书馆学科服务的构建策略[J].商业经济,2019(07):194-196.
[13]Eileen Abels,Rebecca Jones.Competencies for Special Librarians for the 21st Century[J]. Information Outlook,2003 13(6):10.
[14] Fu C,Chen T.The university library subject knowledge service based on SNS community construction research[J].Network Security Technology & Application,2014
[15]Kao S C,Wu C H .PIKIPDL:A personalized 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 integration platform for DL service[J]. Library Hi Tech, 2012, 30(3):11-16.
[16]https://community.libguides.com/
[17]黃辉,郭永健,刘秋让,王若琳,刘圆圆,谭英.高校学科馆员服务的发展模式研究——以西北工业大学图书馆为例[J].当代图书馆, 2012(03):29-31.
[18]李志芳.国内高校图书馆LibGuides学科服务平台应用效果调查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7(20):51-62.
[19]杨丽萍,蒋欣,王俊.运用LibGuides提升图书馆服务——西交利物浦大学案例分析[J].新世纪图书馆,2015(01):26-30.
[20]于婷,魏成光,张瑞,孙洋.新形势下高校美术专业图书馆学科资源建设[J].图书情报工作,2018,62(24):43-49.
[21]Johnson A M.Connections,conversations, and visibility:How the work of academic reference and liaison librarians is evolving[J].Reference & User Services Quarterly, 2019, 58(2): 91-102.
[22]胡绍君.面向科研数据管理的高校学科馆员能力建设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6,60(22):74-81.
[23]任萍萍.“双一流”驱动下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能力体系建设研究[J].情报科学,2019,37(12):93-97.
[24]宋姬芳.学科馆员学科知识服务能力的建构与实证[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5,33(03):68-76.
[25]杨志萍,吴鸣.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学科馆员服务发展能力建设[J].图书情报工作,2016,60(05):12-16.
[26]Sun H.Research on Collaborative Subject Service Mode in Academic Libraries[J]. 2019.
[27]Hanson. The subject librarian’s survival guide to technical services[J].Technical Services Quarterly,2018,35(3).
[28]He Q. Clinical surgery-oriented subject librarian services in medical colleges and schools[J]. Frontiers of Nursing, 2018, 5(4): 257-263.
作者简介:
曹冉(1994—)女,汉族,河南郑州,硕士研究生,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药卫生管理学院,研究方向:学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