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尽的背叛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nhongm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米兰·昆德拉是当代最为重要的作家之一,其作品中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尤其是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反思,尤为引人注目。《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是其最为重要的作品之一,在这部作品中,昆德拉深刻地探讨了人类生存价值问题及对价值背叛所引发的悲剧。本文从价值背叛出发,以一个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这部作品。
  关键词:米兰·昆德拉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背叛主题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上世纪60年代起,米兰·昆德拉开始定居于法国,并且开始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辉煌创作,称其为辉煌一点都不是溢美之词。从《玩笑》开始,昆德拉给文坛带来的不仅是惊喜,同时也是巨大的震撼。《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是其代表作之一,在这部作品中,昆德拉展现了作为一个小说艺术家的高超技艺,他把一种具有高度理性化的艺术形式,用一种略带理性与自觉意识的手法表现得淋漓尽致,整部作品充满了无尽的想象,充满了思想的力量。在解读这部作品中,我们不能忽略的是存在主义对其产生的影响,同时也不能够忽略的是其对于存在的独特思考。米兰·昆德拉曾经说过:“特定的历史状况是一个人类的实验室。”在这个实验室里,人所要发现的问题就是人类的生存究竟是什么?这种想法与法国思想家巴迪欧不谋而合,在巴迪欧看来,存在的意义恰恰是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中才出现的,其中事件就是具有非典型特征的情境,人只有在事件中,才能够发现自身存在的意义。在小说的开头,米兰·昆德拉用充满诗意的笔调,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人生就像是尼采所谓的永恒轮回,那么生存会变得怎样呢?这部作品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就是一部实验笔记,是昆德拉对一切传统价值观念怀疑与背叛的结果,同时他深刻地揭示出人类的生存始终处在一种两难的窘境。
  一 背叛的起点——历史与世界的崩溃
  “背叛”是一个极为敏感与凝重的词,“背叛”作为一个事件,对于任何一个人而言都意味着进入一种恐怖的状态。人类从一开始就是一个背叛者,人类背叛了上帝,背叛了信仰,这是人类罪恶的起点。因此,“背叛”是一个充满罪恶的词语。但是,每一个人回想自己的有生以来的往事,会惊恐的发现,每个人原来都处在不断地“背叛”与“被背叛”之中,“背叛”像是一个魔咒,每个人都无法摆脱成为“背叛者”与“被背叛者”的命运。“背叛”是人类的宿命,因此每一部作品中都会有一个背叛者,或者说每部作品中的每一个人都是背叛者。纵观米兰·昆德拉的一生,无疑是背叛的一生,对于背叛他有着格外的敏感与独特的见解。从一个共产主义的信仰者到怀疑党的思想、方针与政策,直到最后脱离捷克共产党,昆德拉在体制看来无疑是一个叛徒,这也是其远走他乡的根本原因所在。从政治走向了哲学,从哲学走向了小说,昆德拉不断地“背叛”着之前的思想方式,寻求着真正意义上的解放。如果说对于共产主义的信仰是因为看到了希望与真理,那么背叛同样是为了希望与真理。在斯大林主义蔓延在捷克上空的时候,昆德拉的心里渴望的是对于生存意义的真实感知,而不是一种被意识形态所建构起来的乌托邦式的生存价值,他不希望看到的是年轻的生命在体制的塑造上成为另一架意识形态机器的牺牲品,背叛是为了新的开始。
  昆德拉要让世界看到一个真实的捷克,一个在苏联体制下,受到压抑的捷克。在这个体制下,爱情是遭遇背叛的爱情,人生是遭遇背叛的人生。即便结束这种体制,但是仍旧没有找到根本的出路,无非是用一种盲目代替另一种盲目。因此,小说中的男女主人公,只能够选在逃避的方式来面对自身的困境。托马斯逃避爱情,萨宾娜逃避一切。为了逃避而选择背叛,逃避让生活变得不再重要,变得微乎其微,人就像空气一样,不断地四处飘忽,没有理想、没有责任,也没有目的。作为消极的逃避者,最终只能沦为一个可鄙的背叛者。
  二 背叛的高潮:理想与现实的冲撞
  在昆德拉看来,小说的使命在于将文明从否定独立思想与个人创建的思潮中拯救出来,必须和各种思潮生吞活剥的愚昧做斗争,简而言之,“小说就是要英勇地与媚俗的潮流作抗争。”在昆德拉看来,媚俗是一种当代的普遍的生存状态,是一种不择手段去取悦他人的心态与行动,同时用优美的言辞与情感去伪装自身的行为。一切宗教与政治运动都依赖于媚俗。也正为如此,我们必须要反叛媚俗,成为一个媚俗的背叛者。小说中的萨宾娜无疑是媚俗的死敌,成为一个背叛者是其对抗媚俗的有力武器。从学生时代起,她背叛了政治,或者说背叛了所谓的革命。在她看来,那次五·一游行,不过是在谄媚当局,没有真实的意义。同样,对于布格拉事件纪念日,她的态度依旧如此,在她看来,所有的人都是权力的媚俗者,在任何时候,他们都可以用一致的步调与声调去表演他们的谄媚,无非是调换了一个场景,一个剧本,一句台词而言,每一个参与游行的人,不过是一些低劣的群众演员而已,他们盲目地被意识形态机器调动着。萨宾娜的背叛是彻底的,背叛家庭、背叛父亲、背叛共产主义、背叛丈夫,无疑在她看来,结婚也是一种背叛,背叛是为了纠正之前所犯下的错误,最终即便是面对真正的爱情,她依然选择背叛。萨宾娜作为一个背叛者,她继承了从圣经时代以来,所有女性背叛者所拥有的最为伟大的特质。从昆德拉的视角,我们回溯《圣经》中关于夏娃背叛的隐喻就不难发现,背叛是对于现在生存状态的一种反思。在夏娃没有偷食禁果之前,其实她已经开始反思自己的生存了,萨宾娜的背叛其实就是为了找到属于自己的禁果,那她的禁果是什么呢?那就是真正能够对抗媚俗的武器。在萨宾娜看来,最为可怕的不是资本主义,也不是共产主义,而是对意识形态的媚俗。在任何一种体制下生存并且去高声歌颂这种体制都是媚俗的,都是可鄙的。
  小说中另一个重要人物托马斯,无疑也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背叛者,一个反媚俗的人。萨宾娜是一个现实的背叛者,她追求的是一种理想,一种截然不同于现存体制的理想,托马斯则不同,他背叛的是理想,对于现存体制他的确不抱任何希望,但是对于未来的体制他也不抱任何希望。也正是因为如此,他只是按照自己的愿望行动,他忠实于爱情,但是又不拒绝性。在他看来,把爱情和性混为一谈,本身就是一种媚俗的行为。也正因为如此,他所具有的那种特质深深地吸引着萨宾娜,但是同样作为一个反媚俗者,他们不可能产生爱情,因为爱情从本质上而言,意味着必须去媚俗。于是,他们一次又一次的相聚,一次又一次的分离。托马斯寻找着现实的快感,萨宾娜寻找着理想的美感。特丽莎的出现对于托马斯而言是一个巨大的困境,他的确对这个女人产生了炽热的爱情,他面对的是一个纯真的孩子,一个无辜的人,从他内心而言,清楚地知道不能够做任何伤害她的事情,他试图用自己的伦理去说服这个女人,但是一次又一次的背叛,让特丽莎的心充满了创伤,这是托马斯不愿意看到的,但是他无能为力,他无法成为一个媚俗者,他无法为了爱情而成为一个媚俗者。特丽莎从一开始就是一个无辜的人,无辜意味着一种纯粹的状态,在她那里既没有媚俗也没有反媚俗,她只是真挚地爱着托马斯,但是她并没有因为爱而去取悦他,赞同他的行为,她始终保持着自己无辜的状态。直到有一天,她渴望去理解托马斯的内心世界,渴望去理解他所谓的道德,无辜的状态被打破了。特丽莎必须要做出一种选择,成为媚俗者或是反媚俗者。显然,特丽莎是萨宾娜前状态的写照,之后她或许会成为一个萨宾娜式的女人,或许她会成为一个媚俗者。最终,她选择的是后者,成为了一个媚俗者,但是她所媚俗的对象是爱情、是托马斯,她和他生活在了一起,她为了爱情而妥协。我们不想说她的选择是否正确,因为每一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成为艺术家的义务,因此媚俗才会成为一种普遍的生存状态。   三 背叛的尾声:存在与荒谬的交织
  在尼采看来,人类处于一种普遍的状态之中,这种状态是一种不断轮回的状态,他称之为永恒回归。“背叛”无疑是这种状态的具体表现,是人类无数历史情境的交织。正如法国大革命中的罗伯斯庇尔,从革命者走向了反革命。背叛是一种普遍的,轮回的状态,即便个体的生命消失了,或者说死亡本身就是对生命的背叛,因此背叛具有了恐怖的意义。萨宾娜的背叛是为了寻求到理想中的真理,托马斯的背叛是为了得到现实的真理,特丽莎的背叛是为了得到爱情的真理。背叛是人类最为基本的求知行为,背叛也是人类陷入深渊的根源所在。
  在小说中,昆德拉反反复复探讨的问题其实是存在价值的问题,这一问题也是古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德所讨论过的问题,在巴门尼德看来,存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轻的存在,一类是重的存在。这种分类主要适用于非生命的存在。对于生命的存在而言,轻与重是不断变化之中。整个生命需要重去依托,一旦失去了重,生命也就不复存在了。而这种就是存在的价值。“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如鸿毛”说的正是这个道理,没有存在的价值,也就没有生命的意义。存在的价值不是制度所建构的,而是要人自身所去发现与创造的。制度把人束缚在一个价值体系之中,让所有的人为制度服务,把人变成制度的一部分,这是彻底错误的,这也是萨宾娜选择背叛的原因。同样,在托马斯看来,把一个人束缚在道德体制之内,也是完全错误的,真正的爱情应该是保持彼此身体上与精神上的自由,为了所谓的爱情而失去自由是可悲的。而在特丽莎看来,爱情就是为了对方做出牺牲,就是进入到对方的世界之中。每个人的存在都是不同的,每个人都应该在存在的过程中去发现自身的价值。拒绝成为一个媚俗者,也就意味着拒绝制度所给定的价值,而去创造真正的自己。
  托马斯与特丽莎最终死于一场意外的车祸,不禁令人感慨生命有时会采用一种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式背叛人类。这种方式充满了荒谬性,这也是存在主义所要表达的主题之一。在米兰·昆德拉的小说中,存在的荒谬性并不是始终到场的,恰恰相反,存在始终是充满激情与理性的,存在是一种优雅的行动。萨宾娜的存在是优雅的,作为一个背叛者,作为一个反媚俗者,她的存在充满了一种诗性,很难将其归类于低俗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她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精神独立的人,不想任何一种媚俗妥协。同样,托马斯的存在具有一种崇高的气质,面对体制的压力,他并没有妥协,情愿失去一切,也不放弃反抗。死亡是一种宿命,它让存在瞬间消失。但是,死亡不是一个终结。当生命背叛人类之后,存在的价值就突显了出来。托马斯从瑞士回到特丽莎的身边,意味着他最终明白了存在的意义,灵与肉的合一,意味着超越一切媚俗,回到了伊甸园之中。尽管,我们不清楚萨宾娜最终的命运将是怎样的,但是无疑她的一生会将背叛进行到底,至于能够发现真正的解放,不得而知。或许那也只是一个伊甸园的传说。存在与存在的荒谬性相互交织在一起,对于任何一个人而言,都是选择与不选择的事情。因此,在小说中,昆德拉给予每个人的是一种选择,而不是一个答案,他所要揭示的是一种生存的状态,而不是生存的本质,背叛是发现生存本质的一种手段,至于选择与否,这是每个人的权利,我们之所以要批判制度是因为它彻底剥夺了人选择的权利,让人失去自由的可能。
  结语
  昆德拉的小说是充满哲学意味的,它对于人类当前普遍生存的状态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我们今天所存在的问题不是因为我们生活在什么样的制度下,而是我们选择成为了什么样的人。我们必须对于自身存在的价值进行深刻的反思,也只有在不断地反抗现存体系的制约中,我们才能够获得真正的解放。
  参考文献:
  [1] 王玲玲:《“人的存在是什么,它的诗性在哪里?”——
  论米兰·昆德拉的小说观》,《大众文艺》,2011年第3期。
  [2] 兰兴伟:《智者之笑与智者之思——解读“昆德拉式”幽默》,《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3] 李永宁:《人性、爱情及其感受的悖论——解读昆德拉》,《开放时代》,2005年第5期。
  [4] 冯天海:《理论:该如何面对20世纪欧美文学——读吴晓东〈从卡夫卡到昆德拉〉》,《小说评论》,2005年第2期。
  作者简介:胡芊,女,1973—,江西新余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工作单位:江西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德彪西是欧洲印象乐派的创始人,他试图把最纯朴的自然景像用音乐的形式传递给人们。本文分析的是他24首前奏曲中的第10首,这是德彪西一部最具神秘性,同时也是最通俗、最受人喜爱的前奏曲之一。该乐曲篇幅虽不大,但处处显露出大师的手笔。  关键词:德彪西 音乐材料 和声结构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总体而言,印象主义强调光色变化、尽量避开奇闻轶事或历史传奇,他们对物、像的描写是瞬间
期刊
摘要罗曼·罗兰曾经赞扬德彪西是一位“伟大的梦幻画家”,德彪西所开创的印象主义音乐告诉人们,音乐不仅可以这样写,也可以那样写;不仅可以这样欣赏,也可以那样欣赏。德彪西是西方传统音乐改革的先锋,他为西方近现代音乐运动揭开了序幕。本文将从“随意、自然的特色之美”、“宽泛的和声语汇”、“空灵真实的变奏”3个方面来论述德彪西音乐的总体风格特色。  关键词:印象主义 德彪西 和声 自然  中图分类号:J624
期刊
摘要 王雄《阴阳碑》中的民俗事象包罗万象,有着极其丰富的民俗记载。本文主要从民俗学的角度对其所描绘出的诸如码头文化、阴阳文化、丐帮文化等众多具体民俗事象进行解读,挖掘出其间的丰富意蕴,展示汉水流域的文化精神。  关键词:《阴阳碑》 码头文化 阴阳文化 丐帮文化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俗话说:“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民风民俗是一种起源于民间又流行于民
期刊
摘要 中外评论者对于《兄弟》的评价有着很大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阅读过程中审美距离的不平衡所造成的。另外,余华在《兄弟》上、下两部中对审美距离的不同建构也是造成国内评价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余华 审美距离 《兄弟》 接受差异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审美距离”说最早由英国心理学家兼美学家布洛提出。1912年,布洛在《作为艺术中的因素和作为审
期刊
摘要 韩少功的中篇小说《赶马的老三》通过一群乡村“问题人物”,展现了今日农民与时代主流话语及中华传统文化的双重隔膜,强调了被遮蔽的“农民智慧”的可贵,引发了对现实诸多深切的思考,是一篇很有解读和研究意义的佳作。  关键词:《赶马的老三》 问题人物 时代 传统 隔膜 农民智慧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赶马的老三》是当代著名作家韩少功重返乡村之后创作的
期刊
在中国当代文坛中,韩少功无疑是一位重量级的作家。从成名作《西望茅草地》到寻根文学的扛鼎之作《爸爸爸》,再到引发文学界激烈争鸣的《马桥词典》和《暗示》,及至获得首届萧红文学奖的《赶马的老三》,韩少功以其多变的风格和深沉的理性不断给文坛带来一次次思想和形式的刷新。而其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深邃的哲学意蕴,向民族历史文化深层汲取力量的趋向,无不对当代文学有着巨大的影响。  没有故乡的人身后一无所有。韩少功的小
期刊
摘要 谈歌的新社会问题小说在叙事方式上表现出了自身的格调与方式——客观叙事。此类小说以零度聚焦和网状结构折射社会转型,思考经济改革、社会转型时期的重大问题,并以此探寻自己的精神理想——刚健仁义。  关键词:新社会问题小说 零度聚焦 社会转型 网状结构 精神理想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谈歌作为20世纪90年代初的现实主义代表作家,在现实题材小说中准确把
期刊
摘要 毛泽东诗词文化精髓突出表现在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人文精神三个方面。其中,民族精神是其茁壮的根系,赋予他诗词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诗韵美;时代精神是其坚挺的主干,赋予他诗词强劲的文化表现力和诗象美;人文精神是其灿烂的花朵,赋予他诗词耀眼的人文光芒和诗情美。正是这三大文化精髓的交相辉映,才使得他的诗词意蕴深刻、崇高壮美,成为中华民族文化领域一道无与伦比的靓丽风景。  关键词:民族精神
期刊
摘要 《娘子关前》是近代著名的小说家、翻译家周立波的代表作之一,它因为展现了中华儿女不屈的民族精神而被收录在高中语文课本中。此文记叙了作者经过娘子关时的所见所闻所感,通过篇末墙上的标语“还我河山”点明主题,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和爱国军民的热爱,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  关键词:《娘子关前》 抗日战争 娘子关 “还我河山”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 《金色笔记》是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多丽丝·莱辛的力作之一,在这部作品中,莱辛用娴熟的叙事技巧为全世界的读者展现了她对女性关系的解读,对女权主义的理解。本文试通过对《金色笔记》的探索和分析,揭开现代女性关系的神秘面纱。  关键词:《金色笔记》 多丽丝·莱辛 女性关系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女性关系是一个复杂的话题,也是一个永恒的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