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课改走到今天,课堂教学有了很大的改观,教师经常能呈现精彩纷呈的课堂教学。但作为新课程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业设计问题一直被有意无意地“忽略”。英语作业不应该是简单的机械重复抄写、死记硬背的代名词,教师要倾注精力设计有效的作业题,让作业成为学生成长的愉快经历。
关键词: 初中英语 作业布置 基本目标 基本要求
作业是课堂的延续,是检查教师与学生之间教与学的纽带,也是帮助学生熟悉和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巩固已学知识的有效手段之一。传统的英语作业只是在作业本上简单地写一些字母和单词、句子和短文,或是单元测验、试卷等,这些枯燥的简单重复练习,已成为学生的包袱,学生变得不想做作业。作为英语教师,在作业设计上如何落实新课标精神,如何在提高课堂教学“精讲”的同时,提高“精练”的水平,以此为学生提供和创设一个“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会学会用”的课后练兵“场景”,是每位英语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肖川,2007)。[1]
一、作业布置的基本目标
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巩固语言知识,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它也是教师反思教学活动得失的重要手段,能有效地对教学效果进行反馈和检测,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对达到某种程度的和谐与统一。美国教育部长威廉·贝内特指出:“有效的课外作业不仅是课堂教学的补充,而且还能帮助学生成为一个独立的学习者。此外,课外作业还可以在做出决断和进行比较、提出新问题、培养责任心和加强自我修养等方面为学生提供难得的经验。”[2](William,1996)在英语教学中,学习语言就是为了运用语言。学是基础,用是目的。学生做作业的目的在于巩固和消化所学知识,并使知识在作业中转化为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发展学生智力和创新才能。总而言之,作业设计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肖川,2007)。[3]
二、作业布置的基本要求
为了有效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中学英语作业体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达到作业应有的效果,提高作业的实效性,我们在设计作业时需从趣味性、层次性、开放性、实践性、人文性、自主性、合作性七个方面进行思考与创新。
1.趣味性——抛却苦行僧式的练习
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有的认为作业就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只要能达到这个目标,学生对作业的接受程度是次要考虑的,还有的甚至认为,作业就是学生应该完成的任务,不论学生是否喜欢。基于这样的出发点,有些教师设计的作业往往以干巴巴的、生硬的“面孔”出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也就以应付了事的态度来应对,很难愉悦地完成作业任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设计课外作业时,如果能贯彻愉快教育,增强其趣味性,有多样化的形式,就一定能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热情,让他们更主动地去完成。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打破常规,布置多样化的“特色作业”。提高学生做作业的兴趣。如教完一些中西方节日以及写信格式、问候语之后,可让学生自己制作各种贺卡或各种小礼物,然后将这些礼物送给好友或长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把所学的课内文章和课外阅读材料按题材和体裁分门别类地收集在语篇本上;或者摘录曾经在英文报刊、杂志、词典等当中出现过的经典句子,收集名人名言、警句、谚语等;或者布置有声作业(日新,2004)。[4]这样,当在实际生活中出现类似的话题时,学生就可以把收集、积累到的知识应用到与别人的沟通中,使学到的知识与家庭、社会和生活密切联系起来,使其英语学习的交流能力更容易形成、更强,进而达到英语语言教学的目的。
2.层次性——倡导因材施教的理念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的身心发展由于先天禀赋及后天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着差异,如果忽视这种差异性,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就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受不了”的现象。因此教师应该针对每个学生接受能力的不同,合理地设计作业,增强作业的可选择性。
美国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教授哈里斯·古柏和他领导的研究小组认为:班上所有学生都有责任完成同样的课外作业,在此前提下,可以允许不同的学生有选择不同课外作业的自由。课外作业一定要有选作部分,充分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业要求(胡庆芳、杨翠蓉、季磊、李爱军,2008)。[5]基础较差,接受能力较慢的学生可以完成必做题与相对简单一点的题目,这样在他们的能力范围之内就有成功的喜悦;而基础较好,接受能力较好的学生在完成必做题之后就可以完成较高难度的作业,挑战自己的智力极限,增强他们的进取心。鉴于此,为了使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教师在完成单位时间内的教学内容后,应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水平,布置层次分明(指学生个体层次,知识层次)、结构合理(指题型)、题量适中(指大、小题目数)的同步作业,以对学生个体层次和知识层次进行分析并加以区别,不搞“一刀切”。通过教师精心设计或选编的练习,每个学生都能有收获,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3.发展性——剔除鼠目寸光的陋习
美国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教授哈里斯·古柏和他领导的研究小组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课外作业有效性的研究。研究小组通过大量的跟踪研究,就课外作业可能产生的积极的和消极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其积极结果有:直接达成的:事实知识的较好保留,增进理解,充实课程内容;长期性的学业帮助:在闲暇时激发的学习行为,对学习态度的积极变化,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技能,发展批判思维、促进概念形成和信息加工;非学业性的帮助:更好的自我调节能力,更强的自律性,更好的时间组织,更独立的问题解决能力,家长对学校更大的认同度和参与度(胡庆芳、杨翠蓉、季磊、李爱军,2008)。[6]不难看出,作业有它独有的魅力,我们要真正认识到这一点,尽可能地发挥它的积极作用,从长远的全面的利益出发来布置作业。“活而不难,易而不死”的这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的潜能,促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作业绝对是学生们的最爱,也应当是教师们的首选;而非简单的一张张试卷,机械的多少遍抄写,布置诸如此类“味同嚼蜡”、急功近利的作业,反倒易产生其消极影响。
4.实践性——遵循贴近生活的理念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已是耳熟能详。在美国,许多学校的教师也都已经意识到:为了给更多的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就必须改变传统课外作业的内容。他们相信最好的办法就是赋予课外作业一种全新的概念,称之为贴近生活(Real life)。“语言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种课外作业与学生个人情况紧密相连,适合每一个学生的能力和生活背景;能够使学生意识到他们正在学习的知识的价值,同时又能够使学生对学校形成一种积极的态度,因为他们知道这种课外作业培养了他们的生活能力。它所依据的原理很简单:当鼓励学生们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时,他们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就特别深;当学生们意识到所学的知识会马上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时,那么,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就越发有意义。课外作业开始不再是简单抄写和语法点的机械操练之类的练习,越来越多地包括进了学生生活中那些发生在课本之外的有助于培养身体的、社交的、情感的、精神的和智力成长的那些经验。存在的形式也可以是千姿百态,或是看电影,或是读书做读书笔记强化自身的内涵,或是听音乐锻炼听力、口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听广播了解时代,拓展自身的知识视野等。
5.人文性——崇尚真善美的主题
新课程评价标准明确了中学英语既具有人文性又具有实用性的特征。人文中的真善美是不分地域、不分国界、不分时空的,这一无处不在、无时不提的永恒主题在英语教学中又怎能遗漏?我们在布置作业过程当中应巧妙地把它贯穿始终。
英语(新标准)中每个模块的中心话题就是一个个很好的人文素养素材。如Spring Festival对于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弘扬传统文化大有裨益;通过对National heroes的学习孩子们可以体会到真正的民族气节、从而弘扬民族精神,等等(陈琳、Simon Greenall(英),2008)。[7]完全可以通过布置开放性的作业让学生自觉地去拓宽知识面,了解更多他们需要了解的,他们想了解的。如不同学生的家乡状况如何,他们所喜爱的体育明星是怎样成功的,自己最喜爱的英雄他的伟大之处在哪?他们该怎样改变自我,提高自我?
6.自主性——搭建张扬个性的平台
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理论支撑是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在加德纳看来,每一个学生的智力都各具特点并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学习方法。因此,只有通过扩大学生学习的内容领域与知识表征方式,促进以往被忽视的智能开发,充分发掘每个人身上隐藏着的巨大潜力,才能从整体上提高每个人的智力水平。作业布置时我们也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学生可以在教师引导下自主参与作业内容的设计,作业自己布置,鼓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也可以针对学生的差异,提供充满趣味的、形式多样的“自助餐”式作业。内容多样的作业正是学生自主性得到释放的结果,这些成功的体验给他们的学习带来前所未有的推动力。
布置开放性、半开放性的作业也是自主作业的一个重要方面,能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展现自我的空间。哈里斯·古柏研究小组为教师们布置课外作业的政策建议很大程度上也体现了这一点(胡庆芳、杨翠蓉、季磊、李爱军,2008)。[8]
7.合作性——体现群体力量的魅力
2006年12月,美国《时代》周刊发表了“美国新劳动力技能委员会”对美国教育发展的论坛报告。报告特别强调,对美国中小学生必须在“21世纪的四项必备素质”方面着力培养,人际的合作就是其中之一。事实上,在当今的工作中,情商(EQ)和智商(IQ)对于成功发挥着越来越同等重要的作用。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前首席执行官诺曼·奥古斯丁表示:“如今大部分的发明创造都有赖于大规模的团队的成员共同协作完成。我们必须强调人际沟通的技能,强调团队精神以及和来自不同文化的人相处的能力。”[9](胡庆芳、杨翠蓉、季磊、李爱军,2008)由此可见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英语作为一种国际语言在学习和使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与同学产生竭诚合作,课外个体、群体之间的合作也同样重要。对于现在的独生子女来说,能找一个合作伙伴训练口语,一个竞争对手激励自己,一个好朋友相互鼓励与帮助对于他们学业的提高、人格的塑造、个性的形成是大有裨益的。在合作中他们懂得了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在竞争中他们懂得了知识与能力才是硬道理,朋友的鼓励与支持让他们懂得了友情的可贵。这样我们可以鼓励孩子邀请他们的好朋友共同完成某个任务,如一起逛街讨论衣服的价格,一同去动物园讨论自己喜欢的动物,一同去书店讨论楼层的分布,一同听音乐讨论各自喜欢的音乐,等等,用英语进行交流后编成一段对话,在组与组之间比较后让优秀者表演共享。
三、结语
教师进行作业布置时,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英语教育资源,优化英语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英语教育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实践活动,拓展英语作业设计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英语,用英语,丰富知识,发展能力(肖川,2007)。[10]
参考文献:
[1][3][9][10]肖川.名师作业设计经验语文卷[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17-118,120,131,150.
[2]William J.Bennett.What Works[M]. The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1996.
[4]日新.100位教师的绝招.中国:言实出版社,2004:230.
[5][6][8]胡庆芳,杨翠蓉,季磊,李爱军.美国学生课外作业集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4,第1版:4,6,9.
[7]陈琳.Simon Greenall:(英)英语(新标准)7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关键词: 初中英语 作业布置 基本目标 基本要求
作业是课堂的延续,是检查教师与学生之间教与学的纽带,也是帮助学生熟悉和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巩固已学知识的有效手段之一。传统的英语作业只是在作业本上简单地写一些字母和单词、句子和短文,或是单元测验、试卷等,这些枯燥的简单重复练习,已成为学生的包袱,学生变得不想做作业。作为英语教师,在作业设计上如何落实新课标精神,如何在提高课堂教学“精讲”的同时,提高“精练”的水平,以此为学生提供和创设一个“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会学会用”的课后练兵“场景”,是每位英语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肖川,2007)。[1]
一、作业布置的基本目标
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巩固语言知识,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它也是教师反思教学活动得失的重要手段,能有效地对教学效果进行反馈和检测,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对达到某种程度的和谐与统一。美国教育部长威廉·贝内特指出:“有效的课外作业不仅是课堂教学的补充,而且还能帮助学生成为一个独立的学习者。此外,课外作业还可以在做出决断和进行比较、提出新问题、培养责任心和加强自我修养等方面为学生提供难得的经验。”[2](William,1996)在英语教学中,学习语言就是为了运用语言。学是基础,用是目的。学生做作业的目的在于巩固和消化所学知识,并使知识在作业中转化为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发展学生智力和创新才能。总而言之,作业设计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肖川,2007)。[3]
二、作业布置的基本要求
为了有效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中学英语作业体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达到作业应有的效果,提高作业的实效性,我们在设计作业时需从趣味性、层次性、开放性、实践性、人文性、自主性、合作性七个方面进行思考与创新。
1.趣味性——抛却苦行僧式的练习
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有的认为作业就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只要能达到这个目标,学生对作业的接受程度是次要考虑的,还有的甚至认为,作业就是学生应该完成的任务,不论学生是否喜欢。基于这样的出发点,有些教师设计的作业往往以干巴巴的、生硬的“面孔”出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也就以应付了事的态度来应对,很难愉悦地完成作业任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设计课外作业时,如果能贯彻愉快教育,增强其趣味性,有多样化的形式,就一定能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热情,让他们更主动地去完成。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打破常规,布置多样化的“特色作业”。提高学生做作业的兴趣。如教完一些中西方节日以及写信格式、问候语之后,可让学生自己制作各种贺卡或各种小礼物,然后将这些礼物送给好友或长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把所学的课内文章和课外阅读材料按题材和体裁分门别类地收集在语篇本上;或者摘录曾经在英文报刊、杂志、词典等当中出现过的经典句子,收集名人名言、警句、谚语等;或者布置有声作业(日新,2004)。[4]这样,当在实际生活中出现类似的话题时,学生就可以把收集、积累到的知识应用到与别人的沟通中,使学到的知识与家庭、社会和生活密切联系起来,使其英语学习的交流能力更容易形成、更强,进而达到英语语言教学的目的。
2.层次性——倡导因材施教的理念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的身心发展由于先天禀赋及后天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着差异,如果忽视这种差异性,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就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受不了”的现象。因此教师应该针对每个学生接受能力的不同,合理地设计作业,增强作业的可选择性。
美国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教授哈里斯·古柏和他领导的研究小组认为:班上所有学生都有责任完成同样的课外作业,在此前提下,可以允许不同的学生有选择不同课外作业的自由。课外作业一定要有选作部分,充分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业要求(胡庆芳、杨翠蓉、季磊、李爱军,2008)。[5]基础较差,接受能力较慢的学生可以完成必做题与相对简单一点的题目,这样在他们的能力范围之内就有成功的喜悦;而基础较好,接受能力较好的学生在完成必做题之后就可以完成较高难度的作业,挑战自己的智力极限,增强他们的进取心。鉴于此,为了使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教师在完成单位时间内的教学内容后,应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水平,布置层次分明(指学生个体层次,知识层次)、结构合理(指题型)、题量适中(指大、小题目数)的同步作业,以对学生个体层次和知识层次进行分析并加以区别,不搞“一刀切”。通过教师精心设计或选编的练习,每个学生都能有收获,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3.发展性——剔除鼠目寸光的陋习
美国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教授哈里斯·古柏和他领导的研究小组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课外作业有效性的研究。研究小组通过大量的跟踪研究,就课外作业可能产生的积极的和消极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其积极结果有:直接达成的:事实知识的较好保留,增进理解,充实课程内容;长期性的学业帮助:在闲暇时激发的学习行为,对学习态度的积极变化,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技能,发展批判思维、促进概念形成和信息加工;非学业性的帮助:更好的自我调节能力,更强的自律性,更好的时间组织,更独立的问题解决能力,家长对学校更大的认同度和参与度(胡庆芳、杨翠蓉、季磊、李爱军,2008)。[6]不难看出,作业有它独有的魅力,我们要真正认识到这一点,尽可能地发挥它的积极作用,从长远的全面的利益出发来布置作业。“活而不难,易而不死”的这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的潜能,促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作业绝对是学生们的最爱,也应当是教师们的首选;而非简单的一张张试卷,机械的多少遍抄写,布置诸如此类“味同嚼蜡”、急功近利的作业,反倒易产生其消极影响。
4.实践性——遵循贴近生活的理念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已是耳熟能详。在美国,许多学校的教师也都已经意识到:为了给更多的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就必须改变传统课外作业的内容。他们相信最好的办法就是赋予课外作业一种全新的概念,称之为贴近生活(Real life)。“语言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种课外作业与学生个人情况紧密相连,适合每一个学生的能力和生活背景;能够使学生意识到他们正在学习的知识的价值,同时又能够使学生对学校形成一种积极的态度,因为他们知道这种课外作业培养了他们的生活能力。它所依据的原理很简单:当鼓励学生们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时,他们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就特别深;当学生们意识到所学的知识会马上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时,那么,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就越发有意义。课外作业开始不再是简单抄写和语法点的机械操练之类的练习,越来越多地包括进了学生生活中那些发生在课本之外的有助于培养身体的、社交的、情感的、精神的和智力成长的那些经验。存在的形式也可以是千姿百态,或是看电影,或是读书做读书笔记强化自身的内涵,或是听音乐锻炼听力、口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听广播了解时代,拓展自身的知识视野等。
5.人文性——崇尚真善美的主题
新课程评价标准明确了中学英语既具有人文性又具有实用性的特征。人文中的真善美是不分地域、不分国界、不分时空的,这一无处不在、无时不提的永恒主题在英语教学中又怎能遗漏?我们在布置作业过程当中应巧妙地把它贯穿始终。
英语(新标准)中每个模块的中心话题就是一个个很好的人文素养素材。如Spring Festival对于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弘扬传统文化大有裨益;通过对National heroes的学习孩子们可以体会到真正的民族气节、从而弘扬民族精神,等等(陈琳、Simon Greenall(英),2008)。[7]完全可以通过布置开放性的作业让学生自觉地去拓宽知识面,了解更多他们需要了解的,他们想了解的。如不同学生的家乡状况如何,他们所喜爱的体育明星是怎样成功的,自己最喜爱的英雄他的伟大之处在哪?他们该怎样改变自我,提高自我?
6.自主性——搭建张扬个性的平台
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理论支撑是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在加德纳看来,每一个学生的智力都各具特点并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学习方法。因此,只有通过扩大学生学习的内容领域与知识表征方式,促进以往被忽视的智能开发,充分发掘每个人身上隐藏着的巨大潜力,才能从整体上提高每个人的智力水平。作业布置时我们也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学生可以在教师引导下自主参与作业内容的设计,作业自己布置,鼓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也可以针对学生的差异,提供充满趣味的、形式多样的“自助餐”式作业。内容多样的作业正是学生自主性得到释放的结果,这些成功的体验给他们的学习带来前所未有的推动力。
布置开放性、半开放性的作业也是自主作业的一个重要方面,能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展现自我的空间。哈里斯·古柏研究小组为教师们布置课外作业的政策建议很大程度上也体现了这一点(胡庆芳、杨翠蓉、季磊、李爱军,2008)。[8]
7.合作性——体现群体力量的魅力
2006年12月,美国《时代》周刊发表了“美国新劳动力技能委员会”对美国教育发展的论坛报告。报告特别强调,对美国中小学生必须在“21世纪的四项必备素质”方面着力培养,人际的合作就是其中之一。事实上,在当今的工作中,情商(EQ)和智商(IQ)对于成功发挥着越来越同等重要的作用。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前首席执行官诺曼·奥古斯丁表示:“如今大部分的发明创造都有赖于大规模的团队的成员共同协作完成。我们必须强调人际沟通的技能,强调团队精神以及和来自不同文化的人相处的能力。”[9](胡庆芳、杨翠蓉、季磊、李爱军,2008)由此可见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英语作为一种国际语言在学习和使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与同学产生竭诚合作,课外个体、群体之间的合作也同样重要。对于现在的独生子女来说,能找一个合作伙伴训练口语,一个竞争对手激励自己,一个好朋友相互鼓励与帮助对于他们学业的提高、人格的塑造、个性的形成是大有裨益的。在合作中他们懂得了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在竞争中他们懂得了知识与能力才是硬道理,朋友的鼓励与支持让他们懂得了友情的可贵。这样我们可以鼓励孩子邀请他们的好朋友共同完成某个任务,如一起逛街讨论衣服的价格,一同去动物园讨论自己喜欢的动物,一同去书店讨论楼层的分布,一同听音乐讨论各自喜欢的音乐,等等,用英语进行交流后编成一段对话,在组与组之间比较后让优秀者表演共享。
三、结语
教师进行作业布置时,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英语教育资源,优化英语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英语教育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实践活动,拓展英语作业设计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英语,用英语,丰富知识,发展能力(肖川,2007)。[10]
参考文献:
[1][3][9][10]肖川.名师作业设计经验语文卷[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17-118,120,131,150.
[2]William J.Bennett.What Works[M]. The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1996.
[4]日新.100位教师的绝招.中国:言实出版社,2004:230.
[5][6][8]胡庆芳,杨翠蓉,季磊,李爱军.美国学生课外作业集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4,第1版:4,6,9.
[7]陈琳.Simon Greenall:(英)英语(新标准)7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