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鲜明时代性、内容趣味性、话题系列性和书籍权威性四个方面对《热词新语翻译谭》一系列丛书就行了考察分析,全面系统的总结了当下流行的方方面面的热词新语,指出了社会上存在的各种不规范译法,并对其正确的英文译法做了细致、严谨的探讨,为广大专家学者提供了强有力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热词新语;翻译;评介
语言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它反映了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领域的方方面面,而新词的出现是时代进步的反映,体现了现代生活的发展轨迹,也反映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同时,对丰富现代汉语也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因此,怎样准确、巧妙的译出这些词,尽量避免误译、错译,更好地把当下国人的思想状态翻译出去,把中国文化更广泛地传播出去,是我国翻译界一直在探讨的热点话题。
1.鲜明时代性的传播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我们的生活中涌现出大量的热词新语,其表达新颖,广为流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本书主要就是从政治热词、经济热词、文化热词等三个主要方面来展现其时代特征的。
1.1政治热词的传播
在政治方面,涌现出许多热词,如十八大出现的“科学发展观”(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生态文明”(ecological civilization)等一系列与会议内容相关的新词,还有习总书记提到的“打铁还需自身硬”(To forge iron,you need a strong hammer)、“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Keep power reined within the cage of regulations)等一些新颖提法的翻译应当更加慎重,既要表达出原语的主旨,又要不失原有的幽默风趣。本书中,这类词大多采用直译法,陈教授认为涉及政治类的词汇应当严肃认真、实事求是,个别的只需调整一下中心词与修饰语的位置即可。
1.2经济热词的传播
在经济方面,如“大数据”(big data)、“比特币”(Bitcoin)等,这些都是国际上出现的经济热词,在翻译时要注重其通用性、准确性,可以适当的借助国外媒体对其的翻译,这样容易被外国读者所接受。还有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经济“新常态”(new normal state)、“一带一路”(One Belt and One Road)等新词的翻译同政治热词的领导讲话一样,最重要的是表达清楚其主旨,应当采取直译法,最能直截了当的表现出核心意思,容易在大众间流行起来,被大众所接受。
1.3民生热词的传播
还有就是关乎民生的热点词汇,如“幸福指数”(happiness index)、“食品安全”(food safety)等,在书中,陈教授把它们的各种正确的译法都罗列出来,便于大家进行比较。还有一些反映社会问题的负面词汇,如“潜规则”(latent/unspoken rules)、“碰瓷”(blackmail/injury feigning)等词的译法也都激起大众激烈的讨论。这类词的英译,一些基本的、结构简单的可以采用直译法,但是对于一些有深层含义的热词,必须借助意译等其他手段,才能向外國读者充分展示出其隐含意思,否则就会引起歧义,闹出笑话。
2.内容趣味性的对译
陈德彰所著的《热词新语翻译谭》一系列丛书,不仅涉及的范围广,其包含的内容也生动有趣,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这类新词的产生主要是通过类比,在既有词汇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延伸,使得新词在意义或结构上与已有词汇产生共鸣或联想,易于给读者留下深刻影响。
2.1男女称呼的对译
本书中列举了一些有关女性的时髦称呼,如“靓女”(tomato)、“宅女”(house girl)、“拜金女”(material girl)等,陈教授认为在翻译这类词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女性群体的年龄、身份、地位、功能等方面的差异,找到适当的、贴切的词来描述,使之英译词语更符合外国读者的口味。同时,与其相对的形容男性的新词也层出不穷,如“型男”(metrosexual man)、宅男”(house boy)、“暖男”(warm man)等词。他认为这类从网络衍生出来的新新词汇本来就有浓重的娱乐化色彩。翻译时,与其追求机械的语义对应,不如追求灵活的动态对应。
2.2电视节目的对译
在书中,还有一大部分热词是从电视剧、电影、综艺节目等电视节目中衍生出来的,其传播性和普及型更广。如“达人秀”(Got Talent Show)、“虎妈”(tiger moms)、“猫爸”(cat papa)、“舌尖上的中国”(A Bite of China)等,陈教授认为在英文中不可能找到完全与之对等的词语,所以,不必过度的追求表面的对等,尤其是影视作品。因为作为一部电影或电视剧的主题,最主要的是要初见就能抓住人心,而不是机械的字对字的死译。因此,对于这类词要灵活对待,抓住精髓,译的恰到好处。
2.3网络流行语的对译
此外,本书也罗列了大量的网络流行语,这类流行语对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流行文化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短时间内生命力极强,能够引起大众对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某些事件、新闻等的普遍关注,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如“我也是醉了”(Are you kidding me?/It makes me speechless)、“有木有”(Isn’t that so?)等,他认为像这类流行语最重要的是要让普通大众读懂并且接受,要将其译为英语,除了要达到翻译的基本标准,即忠实(信) 和通顺(达)外,还应该尽量体现其语体特征和修辞效果(雅)。此外,还可以适当增添趣味性,使其更易被外国读者所接受。
3.话题系列性的探讨
《热词新语翻译谭》一系列丛书共包括四册,是按时间发展的顺序依次对近几年的热词新语进行收录和探讨的,向读者展示了近几年中国发展变化的一个动态过程,能够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在政治方面,本书的作者紧跟时代的步伐,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向读者介绍了有关国家政治热点的一些新词。在经济方面,作者对国内经济热点新词和国际间都知晓的经济问题作了阐述。此外,还有民生问题,这是本书讨论的重点,也是最吸引国外读者的一部分,因此,作者在这部分由面到点,由点到面,分别对每个热词的误译、不规范译法进行了一一纠正,并指出了作者认为准确的译法。最后就是网络流行语的翻译了,这类词层出不穷,更新换代非常快,所以,我们要尽量缩短其时间差,保证国外读者在有效时限接触并接受到这些热词。综上所述,作者整套书的布局安排是有作者本人自己的内在逻辑性的,是有重点的针对各个话题逐一展开讨论的,是有系列性的。
4.书籍权威性的体现
纵观全书可以看出,作者的思路十分清晰,论证逻辑非常严谨,全书各部分结构铺陈排列紧凑而没有冗余,点面结合系统地总结分析了与中国近几年发展相关的热词新语,探讨了其误译、不规范译法,并提出了相应的准确译法,为国外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提供了便利渠道,整本书学术味道浓厚,实用性强。陈德彰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学院,长期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汉英对比语言学、双语词典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所以作者本人对汉英两种语言的转换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能够很好地把握两种语言转换之间的限度,具有很高的可信度。
5.结语
网络热词及流行语的兴起与发展,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促进了中国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能否准确翻译这些热词新语,成为跨文化有效交流的关键。无论采取何种译法,作为译者,必须先准确理解这些词句的语言特征、使用背景及隐含意义;在遵守翻译标准“信、达、雅”的基础上,结合譯文读者的语言习惯与思维,表达原文的中心内容并尽量保留其特色与趣味性,做到通俗易懂,才是翻译的根本。本文希望通过研究这些热词新语,能够吸引大众的注意,引起翻译界人士对此类时尚新颖的题材予以关注并提出纠正,共同提高翻译质量,促进翻译事业发展,为中国文化“走出去”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 Peter Newmark.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2] 陈德彰.《热词新语翻译谭(一)》.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2013.
【关键词】:热词新语;翻译;评介
语言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它反映了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领域的方方面面,而新词的出现是时代进步的反映,体现了现代生活的发展轨迹,也反映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同时,对丰富现代汉语也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因此,怎样准确、巧妙的译出这些词,尽量避免误译、错译,更好地把当下国人的思想状态翻译出去,把中国文化更广泛地传播出去,是我国翻译界一直在探讨的热点话题。
1.鲜明时代性的传播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我们的生活中涌现出大量的热词新语,其表达新颖,广为流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本书主要就是从政治热词、经济热词、文化热词等三个主要方面来展现其时代特征的。
1.1政治热词的传播
在政治方面,涌现出许多热词,如十八大出现的“科学发展观”(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生态文明”(ecological civilization)等一系列与会议内容相关的新词,还有习总书记提到的“打铁还需自身硬”(To forge iron,you need a strong hammer)、“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Keep power reined within the cage of regulations)等一些新颖提法的翻译应当更加慎重,既要表达出原语的主旨,又要不失原有的幽默风趣。本书中,这类词大多采用直译法,陈教授认为涉及政治类的词汇应当严肃认真、实事求是,个别的只需调整一下中心词与修饰语的位置即可。
1.2经济热词的传播
在经济方面,如“大数据”(big data)、“比特币”(Bitcoin)等,这些都是国际上出现的经济热词,在翻译时要注重其通用性、准确性,可以适当的借助国外媒体对其的翻译,这样容易被外国读者所接受。还有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经济“新常态”(new normal state)、“一带一路”(One Belt and One Road)等新词的翻译同政治热词的领导讲话一样,最重要的是表达清楚其主旨,应当采取直译法,最能直截了当的表现出核心意思,容易在大众间流行起来,被大众所接受。
1.3民生热词的传播
还有就是关乎民生的热点词汇,如“幸福指数”(happiness index)、“食品安全”(food safety)等,在书中,陈教授把它们的各种正确的译法都罗列出来,便于大家进行比较。还有一些反映社会问题的负面词汇,如“潜规则”(latent/unspoken rules)、“碰瓷”(blackmail/injury feigning)等词的译法也都激起大众激烈的讨论。这类词的英译,一些基本的、结构简单的可以采用直译法,但是对于一些有深层含义的热词,必须借助意译等其他手段,才能向外國读者充分展示出其隐含意思,否则就会引起歧义,闹出笑话。
2.内容趣味性的对译
陈德彰所著的《热词新语翻译谭》一系列丛书,不仅涉及的范围广,其包含的内容也生动有趣,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这类新词的产生主要是通过类比,在既有词汇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延伸,使得新词在意义或结构上与已有词汇产生共鸣或联想,易于给读者留下深刻影响。
2.1男女称呼的对译
本书中列举了一些有关女性的时髦称呼,如“靓女”(tomato)、“宅女”(house girl)、“拜金女”(material girl)等,陈教授认为在翻译这类词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女性群体的年龄、身份、地位、功能等方面的差异,找到适当的、贴切的词来描述,使之英译词语更符合外国读者的口味。同时,与其相对的形容男性的新词也层出不穷,如“型男”(metrosexual man)、宅男”(house boy)、“暖男”(warm man)等词。他认为这类从网络衍生出来的新新词汇本来就有浓重的娱乐化色彩。翻译时,与其追求机械的语义对应,不如追求灵活的动态对应。
2.2电视节目的对译
在书中,还有一大部分热词是从电视剧、电影、综艺节目等电视节目中衍生出来的,其传播性和普及型更广。如“达人秀”(Got Talent Show)、“虎妈”(tiger moms)、“猫爸”(cat papa)、“舌尖上的中国”(A Bite of China)等,陈教授认为在英文中不可能找到完全与之对等的词语,所以,不必过度的追求表面的对等,尤其是影视作品。因为作为一部电影或电视剧的主题,最主要的是要初见就能抓住人心,而不是机械的字对字的死译。因此,对于这类词要灵活对待,抓住精髓,译的恰到好处。
2.3网络流行语的对译
此外,本书也罗列了大量的网络流行语,这类流行语对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流行文化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短时间内生命力极强,能够引起大众对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某些事件、新闻等的普遍关注,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如“我也是醉了”(Are you kidding me?/It makes me speechless)、“有木有”(Isn’t that so?)等,他认为像这类流行语最重要的是要让普通大众读懂并且接受,要将其译为英语,除了要达到翻译的基本标准,即忠实(信) 和通顺(达)外,还应该尽量体现其语体特征和修辞效果(雅)。此外,还可以适当增添趣味性,使其更易被外国读者所接受。
3.话题系列性的探讨
《热词新语翻译谭》一系列丛书共包括四册,是按时间发展的顺序依次对近几年的热词新语进行收录和探讨的,向读者展示了近几年中国发展变化的一个动态过程,能够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在政治方面,本书的作者紧跟时代的步伐,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向读者介绍了有关国家政治热点的一些新词。在经济方面,作者对国内经济热点新词和国际间都知晓的经济问题作了阐述。此外,还有民生问题,这是本书讨论的重点,也是最吸引国外读者的一部分,因此,作者在这部分由面到点,由点到面,分别对每个热词的误译、不规范译法进行了一一纠正,并指出了作者认为准确的译法。最后就是网络流行语的翻译了,这类词层出不穷,更新换代非常快,所以,我们要尽量缩短其时间差,保证国外读者在有效时限接触并接受到这些热词。综上所述,作者整套书的布局安排是有作者本人自己的内在逻辑性的,是有重点的针对各个话题逐一展开讨论的,是有系列性的。
4.书籍权威性的体现
纵观全书可以看出,作者的思路十分清晰,论证逻辑非常严谨,全书各部分结构铺陈排列紧凑而没有冗余,点面结合系统地总结分析了与中国近几年发展相关的热词新语,探讨了其误译、不规范译法,并提出了相应的准确译法,为国外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提供了便利渠道,整本书学术味道浓厚,实用性强。陈德彰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学院,长期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汉英对比语言学、双语词典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所以作者本人对汉英两种语言的转换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能够很好地把握两种语言转换之间的限度,具有很高的可信度。
5.结语
网络热词及流行语的兴起与发展,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促进了中国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能否准确翻译这些热词新语,成为跨文化有效交流的关键。无论采取何种译法,作为译者,必须先准确理解这些词句的语言特征、使用背景及隐含意义;在遵守翻译标准“信、达、雅”的基础上,结合譯文读者的语言习惯与思维,表达原文的中心内容并尽量保留其特色与趣味性,做到通俗易懂,才是翻译的根本。本文希望通过研究这些热词新语,能够吸引大众的注意,引起翻译界人士对此类时尚新颖的题材予以关注并提出纠正,共同提高翻译质量,促进翻译事业发展,为中国文化“走出去”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 Peter Newmark.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2] 陈德彰.《热词新语翻译谭(一)》.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