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等院校不断发展,作为国家知识产权创新的主要主体,高校承担着培养高等素质人才和科技知识储备人才的重大任务。知识产权教育的实施是高校教育以及国家实现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环节之一。同时知识产权也掌握着一个国家发展的主要命脉,在国际科技发展竞争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高校知识产权教育是保障国家知识产权的基础,针对高等院校进行知识产权教育,探索高校知识产权教育的实效性有助于推动国家科技力量发展,构建高等院校知识产权教育的完整体系。
[关键词]高校;知识产权;教育;实效性
当今高等院校知识产权教育早已成为国家科技科研发展成果保护的战略性目标。作为推动国家科技知识人才发展的核心力量,知识产权教育具有其特定的重要性。知识产权教育实效性的研究更是作为高校知识产权教育以及人才培养的成果保护,为知识产权教育体系的建设、完善以及发展发挥其作用。为高校的知识产权保护和人才培养建立了应有的管理体系,使知识产权教育在社会发展的趋势之下稳健发展。高校是知识资源和科技资源高度集中的地域,通过知识产权教育实效性的探究是开展知识产权教育的突破点和重点。通过高校的各项知识教育和素质教育开创知识产权教育思路,是高校发展的必经之路。但是当下,我国知识产权发展滞后,制度建立较晚,成为了知识产权教育发展的阻碍因素。知识产权教育的实效性研究就成为当下迫不及待开展的课题。本文将透过我国高校知识产权教育的现状、开展知识产权教育实效性的必要性、以及如何进实施有效的知识产权教育实效性来探索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教育体系。
一、知识产权教育现状概述
(一)出现较晚,发展滞后
上世纪九十年代左右,有更多的高校逐步建立起来,我国的高校知识产权教育也随之开始发展。虽然历经二十年的教学和实践,但相较于发达国家高校仍属“后进生”,且在这些年的建设过程中始终处于缓慢的步骤。其特点主要表现为:
1.在非法律学专业领域,国家虽然三令五申要推动和发展知识产权教育,但是总体仍然呈现出不够理想的效果。
2.学生自身缺乏知识产权维护意识,大部分学生因为学校的不重视在走出校门之前甚至对知识产权毫无概念。
3.学生自身思维中没有知识产权概念,没有涉及除专业技能学科以外的知识产权教育学科。
因此,当前的高校知识产权没有取得任何实效性的进展。
(二)课程设置单一
在我国普通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上,知识产权教育课程已经通过教育部课程改革方案,列入法学十四门核心课程之一。经过调查和数据分析,知识产权课程能够在法学专业学生的本科以及研究生课程学习过程当中的课程普及率得到全面优化。纵观我国高等院校,在我国上百所高等院校当中开设知识产权专业的院校更是少之又少。因此造成了知识产权课程稀少,知识产权领域人才罕见。
作为非法学专业的学生学习知识产权学科在我国高校当中的有效途径共有如下三个:
1.通过学校选修课(任选课)选择学习。
2.通过选修第二学位的双学位学习以朝知识产权教育方向进行学习。
3.通过新闻、报刊杂志了解,并与同学之间交流。
以上三个途径均有其自身的难以实现性。在选修课学习过程中教师很难通过短短几个学时来对学生进行知识产权教育;开设第二学位的知识产权专业的学校很少;报刊杂志的了解途径缺乏专业、正确的知识产权教育体系。这样的现状就造成了知识产权教育发展难以进行,知识产权教育实效性更是无法实现。
(三)学生自身放弃学习
知识产权教育作为一门理论较强且需要配合实践的学科。学生不仅很少涉及其理论知识,而且缺乏针对知识产权教育理论知识教授之后的可行性的、科学的、有创意的实践过程。学生相对其他学科而面对知识产权教育比较陌生,所以大部分学生在知识产权课堂中的出勤率很低,自身就放弃了知识产权的学习。
二、高校知识产权教育实效性的必要性
高校知识产权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高校的科技科研发展,及时认识高校知识产权教育过程中的不足之处,针对性地进行建设,是实现知识产权教育实效性的保证。根据教育实效性研究得知,高校知识产权教育实效性是指在知识产权教育的过程当中通过科学、标准、可行的教育手段、实施方法,对受教育学生教授知识产权基础理论、引导知识产权运用、整合知识产权与实际联系而后产生的实际有用的效果。实现高校知识产权教育实效性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意义,是知识产权教育必走的一条途径。
(一)现实需要
高校知识产权教育实践应该是富有成效的,但是在高校开展知识产权教育实效性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高校知识产权教育沿用了传统的理论教育过程,将其作为一门普通课程进行,用单一的枯燥教学方式向学生灌输这门极具重要性的课程,使课程本身远离了现实生活本身的需要性。这样的知识产权教育对学生而言太过于遥远以及抽象,不能够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进而利用已知知识解决现实中涉及知识产权的问题。
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高校学生涉及知识产权的纠纷层出不穷,高校知识产权肩负着对学生进行知识产权宣讲的任务,出现由于科研科学成果而产生的知识产权问题,让高校处于一个极其尴尬的地位。因此,开展高校知识产权教育实效性尤为紧迫。
(二)专业需要
知识产权教育实效性对于高校各个专业的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学生参与专业学习的过程当中,开展知识产权实效性便能体现出他的独特价值。
1.通过教师采用合理有效的方式进行贯彻知识产权基本知识,联系与学生学习专业相互关联的学科专业,通过实效性开展,感性地传递知识产权的基础知识以及有关知识产权所涉及的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将知识产权与学生相关专业完整联系起来。
2.知识产权教育实效性实施能够有效地彰显知识产权与其他学科发展的与时俱进,体现出人文、物理、经济、科技等专业发展与知识产权的联系。根据课程之间的联系,合理地安排知识产权的有效性教育。 3.知识产权教育有效性能够通过实际实践从情感上培养学生由本专业学习而联系起知识产权学习的感性认知,向学生传递出保护知识产权与专业研究的重要性。
(三)自身需要
通过多年来对于高校知识产权教育的研究和反思,认为其自身存在的原因是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也是导致知识产权教育实效性低下的关键之处。
高校知识产权教育需要的是教师根据一定的专业需求,学生情况,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注入知识产权教育体系。因此,在知识产权的实践教学中,从既定的知识产权理论知识入手,学生建立知识产权认知体系,强调教师建立知识产权实效性的教育手段,注重教学中师生的互动和实践,是提高知识产权教育实效性的水平的基础。
三、提高高校知识产权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一)调整知识产权教育评价机制
知识产权教育有多方面的作用,它既可以检验教师进行知识产权教育有效性的实施效果,也能够引导教师的教育方向和教育行为。要提高高校知识产权教育的实效性,那么调整知识产权教育评价机制是必须进行的。传统知识产权教育评价机制的标准太过于片面。要进行调整必须经过以下方法:
1.不再将考试分数作为考核评价学生知识产权学习能力的手段。
2.对学生的评价机制需进行过程转换,由注重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向知识运用能力转变,由单一的考试方式转换为多方考察手段,由学生学习结果的考察转向学生学习过程的考察。
3.全方面评价学生,从不同方面综合评价学生。诸如知识产权基本理解,知识产权与学科联系,知识产权实践运用,知识产权衍生问题等。通过评价机制的调整来促进高校知识产权教育的改革,提高高校知识产权教育的实效性。
(二)创新教法和学法
高校提高知识产权教育的实效性,教师必须进行积极地改革创新教法,学生也要根据教师的引导运用创新学法。教师只有将自身掌握的知识产权理论通过有效的组织方式和创新教法传授给学生,学生才能通过教师的教法行之有效地从根本上受益,并开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师创新教法、学生探寻学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在课堂上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将彼此投身于实际案例中进行教学。教师应该接纳学生对于知识产权中不同的观点,以此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激发学习积极性,在无形之中形成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知识产权教育实效性。
(三)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教师在提高知识产权教育实效性中占主导地位,是教育过程中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教师的自身素质是影响知识产权教育实效性发挥的因素之一。
在高校知识产权教育过程中,教师自身知识产权基础不牢,缺乏迁移思想,与各科专业联系能力薄弱,直接影响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间接降低了知识产权教育的实效性。因此,提高知识产权教师的自身素质迫在眉睫,只有教师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理论、学科素养,课堂的内容才能灵活起来、科学起来、有组织有条理起来。而教师自身素质提高了,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也丰富起来,才能针对知识产权构建起一个又一个能够达到教学实效性的方案。
(四)学前教育与高校知识产权教育的衔接
大多数人熟知,欧美发达国家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是极其重视的,这是其多年发展的成果,也是其“从娃娃抓起”的优势。我国高校的知识产权与学前教育(高中、初中乃至小学阶段)是脱节的。换句话说,美国孩子堆积木堆出一个发明得到“发明奖”之时,中国孩子也许还不明白发明是什么意思。这也是我国高校知识产权教育实效性削弱的原因。
因此,高校知识产权教育必须与高校学前教育甚至中学教育部分有所衔接。首先,高校需要对学前教育中涉及知识产权的内容进行广泛调查,了解应届高中毕业生的知识产权素质,为之后的知识产权教育有效开展打下基础。其次,高校根据学生的实际知识产权素养设立梯次分明的教学方案,循序渐进地进行有效性教育。再次,建立高校与学前教育共同促进知识产权教育发展的长效机制,以一个高校辐射若干学校的模式进行建设,为高校知识产权教育有效性的提高奠定基础。
四、结束语
高校知识产权教育实效性研究是一条高校发展知识产权教育之路,是提高知识产权运用之路,同时也是一条与多专业相结合之路。在提高高校知识产权实效性过程中,合理配置各项资源,坚持知识产权教育与利用资源条件、设置有效的教学办法是维持高校知识产权教育有效性的长久之道路。
[参考文献]
[1]郭秋梅.“知识产权法”课程调查分析与教学改革实践[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8(1).
[2]杨晓研,牛广召.高校知识产权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9.
[3]谭华苓.构建我国高校知识产权教育体系[J].天津大学学报,2008.
[4]贾瑞风,李桂岩.案例教学实践研究[J].继续教育,2008(10).
[5]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N].人民日报,2008-06-11.
[6]任燕.知识产权教学中的情感探析[J].管理工程师,2010,(5):55-56.
[作者简介]易杨(1978—),女,湖北建始人,华南师范大学城市文化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知识产权法学。
[关键词]高校;知识产权;教育;实效性
当今高等院校知识产权教育早已成为国家科技科研发展成果保护的战略性目标。作为推动国家科技知识人才发展的核心力量,知识产权教育具有其特定的重要性。知识产权教育实效性的研究更是作为高校知识产权教育以及人才培养的成果保护,为知识产权教育体系的建设、完善以及发展发挥其作用。为高校的知识产权保护和人才培养建立了应有的管理体系,使知识产权教育在社会发展的趋势之下稳健发展。高校是知识资源和科技资源高度集中的地域,通过知识产权教育实效性的探究是开展知识产权教育的突破点和重点。通过高校的各项知识教育和素质教育开创知识产权教育思路,是高校发展的必经之路。但是当下,我国知识产权发展滞后,制度建立较晚,成为了知识产权教育发展的阻碍因素。知识产权教育的实效性研究就成为当下迫不及待开展的课题。本文将透过我国高校知识产权教育的现状、开展知识产权教育实效性的必要性、以及如何进实施有效的知识产权教育实效性来探索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教育体系。
一、知识产权教育现状概述
(一)出现较晚,发展滞后
上世纪九十年代左右,有更多的高校逐步建立起来,我国的高校知识产权教育也随之开始发展。虽然历经二十年的教学和实践,但相较于发达国家高校仍属“后进生”,且在这些年的建设过程中始终处于缓慢的步骤。其特点主要表现为:
1.在非法律学专业领域,国家虽然三令五申要推动和发展知识产权教育,但是总体仍然呈现出不够理想的效果。
2.学生自身缺乏知识产权维护意识,大部分学生因为学校的不重视在走出校门之前甚至对知识产权毫无概念。
3.学生自身思维中没有知识产权概念,没有涉及除专业技能学科以外的知识产权教育学科。
因此,当前的高校知识产权没有取得任何实效性的进展。
(二)课程设置单一
在我国普通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上,知识产权教育课程已经通过教育部课程改革方案,列入法学十四门核心课程之一。经过调查和数据分析,知识产权课程能够在法学专业学生的本科以及研究生课程学习过程当中的课程普及率得到全面优化。纵观我国高等院校,在我国上百所高等院校当中开设知识产权专业的院校更是少之又少。因此造成了知识产权课程稀少,知识产权领域人才罕见。
作为非法学专业的学生学习知识产权学科在我国高校当中的有效途径共有如下三个:
1.通过学校选修课(任选课)选择学习。
2.通过选修第二学位的双学位学习以朝知识产权教育方向进行学习。
3.通过新闻、报刊杂志了解,并与同学之间交流。
以上三个途径均有其自身的难以实现性。在选修课学习过程中教师很难通过短短几个学时来对学生进行知识产权教育;开设第二学位的知识产权专业的学校很少;报刊杂志的了解途径缺乏专业、正确的知识产权教育体系。这样的现状就造成了知识产权教育发展难以进行,知识产权教育实效性更是无法实现。
(三)学生自身放弃学习
知识产权教育作为一门理论较强且需要配合实践的学科。学生不仅很少涉及其理论知识,而且缺乏针对知识产权教育理论知识教授之后的可行性的、科学的、有创意的实践过程。学生相对其他学科而面对知识产权教育比较陌生,所以大部分学生在知识产权课堂中的出勤率很低,自身就放弃了知识产权的学习。
二、高校知识产权教育实效性的必要性
高校知识产权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高校的科技科研发展,及时认识高校知识产权教育过程中的不足之处,针对性地进行建设,是实现知识产权教育实效性的保证。根据教育实效性研究得知,高校知识产权教育实效性是指在知识产权教育的过程当中通过科学、标准、可行的教育手段、实施方法,对受教育学生教授知识产权基础理论、引导知识产权运用、整合知识产权与实际联系而后产生的实际有用的效果。实现高校知识产权教育实效性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意义,是知识产权教育必走的一条途径。
(一)现实需要
高校知识产权教育实践应该是富有成效的,但是在高校开展知识产权教育实效性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高校知识产权教育沿用了传统的理论教育过程,将其作为一门普通课程进行,用单一的枯燥教学方式向学生灌输这门极具重要性的课程,使课程本身远离了现实生活本身的需要性。这样的知识产权教育对学生而言太过于遥远以及抽象,不能够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进而利用已知知识解决现实中涉及知识产权的问题。
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高校学生涉及知识产权的纠纷层出不穷,高校知识产权肩负着对学生进行知识产权宣讲的任务,出现由于科研科学成果而产生的知识产权问题,让高校处于一个极其尴尬的地位。因此,开展高校知识产权教育实效性尤为紧迫。
(二)专业需要
知识产权教育实效性对于高校各个专业的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学生参与专业学习的过程当中,开展知识产权实效性便能体现出他的独特价值。
1.通过教师采用合理有效的方式进行贯彻知识产权基本知识,联系与学生学习专业相互关联的学科专业,通过实效性开展,感性地传递知识产权的基础知识以及有关知识产权所涉及的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将知识产权与学生相关专业完整联系起来。
2.知识产权教育实效性实施能够有效地彰显知识产权与其他学科发展的与时俱进,体现出人文、物理、经济、科技等专业发展与知识产权的联系。根据课程之间的联系,合理地安排知识产权的有效性教育。 3.知识产权教育有效性能够通过实际实践从情感上培养学生由本专业学习而联系起知识产权学习的感性认知,向学生传递出保护知识产权与专业研究的重要性。
(三)自身需要
通过多年来对于高校知识产权教育的研究和反思,认为其自身存在的原因是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也是导致知识产权教育实效性低下的关键之处。
高校知识产权教育需要的是教师根据一定的专业需求,学生情况,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注入知识产权教育体系。因此,在知识产权的实践教学中,从既定的知识产权理论知识入手,学生建立知识产权认知体系,强调教师建立知识产权实效性的教育手段,注重教学中师生的互动和实践,是提高知识产权教育实效性的水平的基础。
三、提高高校知识产权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一)调整知识产权教育评价机制
知识产权教育有多方面的作用,它既可以检验教师进行知识产权教育有效性的实施效果,也能够引导教师的教育方向和教育行为。要提高高校知识产权教育的实效性,那么调整知识产权教育评价机制是必须进行的。传统知识产权教育评价机制的标准太过于片面。要进行调整必须经过以下方法:
1.不再将考试分数作为考核评价学生知识产权学习能力的手段。
2.对学生的评价机制需进行过程转换,由注重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向知识运用能力转变,由单一的考试方式转换为多方考察手段,由学生学习结果的考察转向学生学习过程的考察。
3.全方面评价学生,从不同方面综合评价学生。诸如知识产权基本理解,知识产权与学科联系,知识产权实践运用,知识产权衍生问题等。通过评价机制的调整来促进高校知识产权教育的改革,提高高校知识产权教育的实效性。
(二)创新教法和学法
高校提高知识产权教育的实效性,教师必须进行积极地改革创新教法,学生也要根据教师的引导运用创新学法。教师只有将自身掌握的知识产权理论通过有效的组织方式和创新教法传授给学生,学生才能通过教师的教法行之有效地从根本上受益,并开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师创新教法、学生探寻学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在课堂上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将彼此投身于实际案例中进行教学。教师应该接纳学生对于知识产权中不同的观点,以此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激发学习积极性,在无形之中形成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知识产权教育实效性。
(三)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教师在提高知识产权教育实效性中占主导地位,是教育过程中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教师的自身素质是影响知识产权教育实效性发挥的因素之一。
在高校知识产权教育过程中,教师自身知识产权基础不牢,缺乏迁移思想,与各科专业联系能力薄弱,直接影响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间接降低了知识产权教育的实效性。因此,提高知识产权教师的自身素质迫在眉睫,只有教师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理论、学科素养,课堂的内容才能灵活起来、科学起来、有组织有条理起来。而教师自身素质提高了,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也丰富起来,才能针对知识产权构建起一个又一个能够达到教学实效性的方案。
(四)学前教育与高校知识产权教育的衔接
大多数人熟知,欧美发达国家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是极其重视的,这是其多年发展的成果,也是其“从娃娃抓起”的优势。我国高校的知识产权与学前教育(高中、初中乃至小学阶段)是脱节的。换句话说,美国孩子堆积木堆出一个发明得到“发明奖”之时,中国孩子也许还不明白发明是什么意思。这也是我国高校知识产权教育实效性削弱的原因。
因此,高校知识产权教育必须与高校学前教育甚至中学教育部分有所衔接。首先,高校需要对学前教育中涉及知识产权的内容进行广泛调查,了解应届高中毕业生的知识产权素质,为之后的知识产权教育有效开展打下基础。其次,高校根据学生的实际知识产权素养设立梯次分明的教学方案,循序渐进地进行有效性教育。再次,建立高校与学前教育共同促进知识产权教育发展的长效机制,以一个高校辐射若干学校的模式进行建设,为高校知识产权教育有效性的提高奠定基础。
四、结束语
高校知识产权教育实效性研究是一条高校发展知识产权教育之路,是提高知识产权运用之路,同时也是一条与多专业相结合之路。在提高高校知识产权实效性过程中,合理配置各项资源,坚持知识产权教育与利用资源条件、设置有效的教学办法是维持高校知识产权教育有效性的长久之道路。
[参考文献]
[1]郭秋梅.“知识产权法”课程调查分析与教学改革实践[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8(1).
[2]杨晓研,牛广召.高校知识产权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9.
[3]谭华苓.构建我国高校知识产权教育体系[J].天津大学学报,2008.
[4]贾瑞风,李桂岩.案例教学实践研究[J].继续教育,2008(10).
[5]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N].人民日报,2008-06-11.
[6]任燕.知识产权教学中的情感探析[J].管理工程师,2010,(5):55-56.
[作者简介]易杨(1978—),女,湖北建始人,华南师范大学城市文化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知识产权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