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窥家常课与公开课

来源 :教育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yueeryub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戏说:家常课如小家碧玉,文静内敛,不事张扬;公开课如大家闺秀,落落大方,激情演绎。可见家常课与公开课各具特色,各有优势。应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公开课是执教者对课标、教材、教参多次钻研,多次试上,精雕细琢后的产物。宗旨是为了展示执教者良好的素质,毋庸质疑,它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就其自身内涵而言,有其独到的看点、亮点,值得我们家常课借鉴、学习。
  1 家常课要向公开课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
  专家指出:教学理念是人们对教学和学习活动内在规律的认识的集中体现,是教师从事活动的信念。教学理念对教学活动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很多教师不知道观摩公开课首先应该学习和思考的是做课教师教学活动中所反映的教学理念,听完课后,常听老师们议论:今天这节课上某老师用的方法真好,名师就是名师,课堂真是太流畅了,学生也优秀,跟老师配合的这么好,有问必答,每答必对,一点毛病都没有……这些评价反映出教师们的关注点还停留在一些细节问题上,以为不卡壳,没有问题的课就是好课。显然,观摩没有深入到教学理念的层次。因此,面对精心准备的“公开课大餐”,教师从中了解到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最新动态和指导理念,这是我们应该明确的核心目标。
  2 家常课要向公开课学顺势生成
  “动态生成”是新课提倡的一个重要理念。教学不应只是忠实的知识传递过程,更是课堂创新与开发的过程。“生成”的教学不但要求教师要有随机应变的意识,还要求教师在应变中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要能够根据学生的需求,适时调整预先设计,调整教学进程,顺势生成新知。
  特级教师华应龙执教《百分数的意义》一课时,有这样一个精彩的教学片段。出示下表:
  师:最扣人心弦的点球大战开始了,表中列出了我方主要队员过去的成绩,如果你是主教练,你让谁去踢?
  生①:谁进球个数最多,谁去踢。生②:这不公平,祁宏进球数最多,可是他踢点球的机会(次数)也最多(50次)呀!他踢飞了7个呢。生③:失球数谁最少,谁去踢。全班都同意了这个办法,师意识到学生的思路仍停留在单独的一个数量上,没有上升到两个数量之间的比率上。师幽默地说:“如果教练让我去踢,我只踢一次,而且踢飞了,失球数是1,最少。让我去踢合理吗?”同学们都笑着说:“不合理。”笑过之后陷入了沉思。师:看来单单看进球数的多或少是不行的。沉默……。生④:如果各人都踢100次,那么郝海东按“踢25个进22个算”会进88个;范志毅按“踢20个会进18个算”可以进90个;祁宏按“踢50个进43个算”可以进86个。我觉得应该由范志毅去踢,把握更大些。(掌声)。生⑤:解决这个问题,我觉得只要求出进球总数与踢球总数的百分比:郝海东是88%,范志毅是90%,祁宏是86%。范志毅进球的把握最大。跟着学生回答,老师把对应的百分数填在表上,并给出了进球率。这是一个精彩的教学片段,教师根据学生的思维流动顺势“创造”了“百分数”。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程红兵先生曾提出公开课“常态化”的理念。他说:观摩课观摩什么?公开课公开什么?这无非是一种实验,要给人看“常态”的东西,不要演戏。“常态化”就是求真求实,才有实验的价值和意义。我们听课是为了学习,学习其有价值,有探索的地方。所以,公开课不拒绝漂亮,但不刻意追求漂亮;公开课应该拒绝完美,否则会显得“假”,因为一课堂永远会有缺憾。可见,公开课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向家常课学习。公开课需学习家常课的返璞归真。曾几何时,公开课遭受着抨击与指责。笔者恰也经历过作秀作假的公开课。一位教师执教六年级《圆柱的认识》,从导入到开展活动、组织讨论、交流反馈再到教师板书获取新知——圆柱的特征。整个教学过程安排得如行云流水,滴水不漏。学生讨论、汇报、演示,争先恐后,小手如林气氛热烈,且操作规范,到位,描述完整,对答如流。初步感受这节课很成功。可是在听课中,我却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坐在我右前方靠墙的一位学生整节课不是看窗外就是低头走自己的事情,明显走神。可是老师每次提问他都踊跃举手,似神童,无师自通。好在是老师一次也没提到他。下课后,我又遇到他便随口问了一下。他说,这节课我们都上过好多次了,谁发言,谁演示,老师事先都安排好了。反正也轮不到我,举手是老师要求的,做做样子。我听后很惊讶,心里很不是滋味。看来对公开课的指责绝非妒贤嫉能,空穴来风。
  难道公开课就是虚假与失真的代名词,无法返璞归真?后来我有幸听了一节三年级数学课《轴对称图形》,从师生共同寻找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那一刻起,一个坐在墙角的男孩就不时的低头在课桌下写着什么。不久做课教师就发现了,递眼色无效果,无奈走过去请他拿出来,一看写的是语文作业,问其原因,昨晚忘记写了,想在下节语文课前补齐。师没有批评他,而是拿出两只粉笔交给他,让他在黑板上先同时一手画圆,一手画框;再分别画圆、画框,结果是显然的,后画的圆和框都很漂亮规范。师问:“你有什么感受?”生:“后一种方法两个画得都好。”师又问:“还有吗?”生:“一心不能二用。”师再问:“上课还能写语文作业吗?”生:“不能写。”师:“是呀,否则一门也学不好。”对于课堂上的突发事件教师用简单的话语,灵活的处理勾勒出真实的课堂画面,彰显教学机智。
  记得有位教育专家对于课堂教学曾提过这样一个标准,考察一堂课,不仅要看老师在讲什么,还要看学生在做什么。公开课也好,家常课也罢,它们的终极目标都应该是沿着一条主线,实现一个目标,发展一批学生。
其他文献
大家都知道,“问题生”主要是指学习成绩差或品行不良的学生,有的甚至是学习成绩和品行两个方面都有问题的学生。一般来说,“问题生”常受到老师批评,家长打骂,同学小瞧,被人冷落或歧视,因而他们自卑感严重,缺乏自信心;有的悲观厌世,自暴自弃;有的对教师存有戒心、敌意,甚至误认为教师有意对他“整治或迫害”,常与老师情绪对立,采取回避躲藏方式,抱以沉默,甚至对抗的态度等心理特点,固而师生之间筑起了一道深深的心
期刊
【摘要】主要发展学生在篮球教学或比赛中的视野,拓宽篮球教学比赛的普遍性及重要性,提高整体篮球水平,促进我校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视野;分析;培养;训练    1 视野在篮球运动中的重要作用  在篮球防守的技战术中,都离不开脚、手、眼、腰的基本功。教练员与队员普遍重视手和脚的技术,喜欢传、运、投、跑、停和转的训练,往往忽略对眼功的训练与提高。事实上眼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能,应给予关注,并
期刊
学生犹如一张白纸,在家长、社会、老师的教育、影响下演绎着不同的精彩。为了让同学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园丁们不辞辛劳研读教材、教参、参阅各种杂志,共同研讨教法,结合学生实际探讨了很多方案。在教学细节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些方案中有很多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教法,它可以让学生找到自信,找到无限的趣味。  1 相信学生,大胆放手  学生的智力是不可估量的,只要教师肯放手、肯给他们操作、思考的空间,因为认识来自于实践
期刊
在小学数学小组活动中,让学生掌握合作规则,学会倾听,学会讨论,学会表达与交流意见,学会组织和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技能与方法,要坚持不懈地引导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并形成必要的合作学习技能。下面浅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1 熟练掌握合作规则  一般情况下的小组讨论,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未等其他学生发言,就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这样一来,那些学困生相当于走了个形式,没有经过大脑思考便
期刊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那么, 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我有几点体会:  1 深入钻研文本,吃透教材  新课程提倡开发与利用教
期刊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要求学校、家庭和社会应重视人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将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重要的育人目标之一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课是一门集知识和技能于一体、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既要学好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实际操作技能。那么如何在农村现有的条件下上好信息技术课,笔者认为采用适当的教学法是上好本学科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方法;任务驱动    我国农村信息技术课程存在许多不足,每周课时数少,教学设备缺少或者根本就没有。由于信息技术课程的特殊性,需要大量的上机实践。学生差异大,有的学生很少或从
期刊
歌德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而英语语言习惯的形成和交际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记忆。因此,英语教学中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无疑是教学成败的关键。那么要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  1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的学习气氛  教学活动必须建立起相互理解,信任和尊重的融洽师生关系。教学中要把对学生的爱化作和蔼的态度,温柔的眼神,幸福的微笑,饱满的激情,让学生感到愉
期刊
【摘要】地理学科集自然、社会和环境于一身,其知识构建涉及许多学科,并需要其他学科知识的支撑。由于其本身的综合性特点,因此,容易找到学科渗透的结合点。地理中的自然部分与理、化、生等学科密切相关,人文部分与语、政、史等学科紧密相联。本文着重阐述地理与其他学科间的结合点、交叉点、生长点,并以之为根据在教学中进行学科间有机渗透,强化学生渗透意识,增强综合素质。  【关键词】学科渗透;综合素养    地理学
期刊
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学一线的教师如何充分挖掘、利用新教材的特征,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结构、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高中语文新教材是一个综合编排的知识体系,知识编排顺序符合高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更适合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要鼓励学生阅读教材,主动探索知识。要达到这一目的,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潜心备课,打造精品,用我们自己的思维火花点亮学生的智慧之灯  备课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