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深度学习为途径,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来源 :师道(人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kelike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度学习是指学生通过挑战性的学习,全身心投入整个活动的过程。学生在此过程中,能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探究,在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完成新知的自我建构,从而提升核心素养。数学的教与学活动要取得应有的效果,就应以思维发展为核心,让数学思维贯穿于数学课堂的始终,进而引领学生深度学习,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数学核心素养。以下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几点思考与体会,以期抛砖引玉。
  一、创设情境,激活思维
  情境是深度学习必不可少的载体,创设挑战性的学习情境,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促使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学习,对知识进行深入探究,在探索发现中完成知识建模,加深理解。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具有现实意义、富含挑战性与思维含量的学习情境,令学生体验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方式,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在教学《植树问题》这一课时,教师可创设这样的生活情境:植树节到了,在一条30米的小路上植树,每隔5米种一棵,一共能种几棵树?借助“两端都栽樹”的情境创设,教师就能引导学生自然而然地在头脑中建立“点比段多1”的模型。随后继续创设情境“同学们向老师领了6棵树苗,来到要植树的小路时,发现小路的起点有一座房子,这时,该怎么植树呢”,将学生思维引向“一端栽树一端不栽树”的模型建构。最后,再次创设情境:“同学们快植完树时,发现小路的尽头又有一个治安亭,这时,又该怎么植树呢?”此时,学生思维得以再次激活,“两端都不栽树”的模型鲜活地在学生头脑中呈现。
  二、活动体验,优化思维
  恰到好处的数学体验活动,能有效引导学生体验观察、猜想、验证、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深刻感悟数学知识的本质内涵,从而持续驱动学生在“认知冲突”中深度学习,优化思维。
  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这节课,教师可以先通过“比一比”“摸一摸”的活动,让学生大量感受不同物体表面的大小,深刻理解“面积”的意义,形成“面积”的概念;然后在“摆一摆”的活动中,利用“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等不同的测量工具分别测出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分析发现正方形能铺满图形,没有空隙,准确度高,进而得出结论“用相同的正方形作为面积单位更合适”,理解统一面积单位的合理要求。之后,在“感受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活动中,学生通过用手比画、工具测量等方式初步认识了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并回想生活中与这些单位大小等同的物体,形成相关概念。面积和面积单位是抽象的数学概念,只有让学生在真真切切的数学活动中进行感悟、体验、深化,经历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方能实现对概念的有效建构,从本质上去理解和把握概念的内涵,促进思维的“生长”。
  三、建构体系,提升思维
  内化知识、建构知识体系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环节。要实现深度学习,提升学生思维,需要教师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内容结构,从单元整体甚至是整个数学知识体系中挖掘、提炼数学知识的本质、关系和规律。一般情况下,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是零散的、不全面的;这需要数学教师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构建跨越新旧知识的桥梁,进一步巩固以及深化对所学知识的认知,建构系统的知识体系。
  例如在教学《百分数的认识》时,可以引入“打篮球”这一熟悉的生活情境,在找出谁的命中率高的过程中,让学生逐步感悟、比较命中率,通过计算投中的球数占投球总数的几分之几,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在分数意义的基础上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建立新旧知识连接。学生通过“通分”将分数转化成分母为100的分数后进行比较,就能自然而然发现百分数的本质内涵。最后,教师要引领学生梳理提升,在归纳总结中理解分数与百分数的联系与区别,自我建构数学知识体系,撬动深层次的思维发展。
  综上所述,思维是数学课堂的灵魂,教师要以深度学习为途径,以学生思维发展为主线,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切实、有效的发展,真正实现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作者单位:广东中山市小榄镇东方小学)
  实习编辑 邬颖颖
  责任编辑 黄佳锐
其他文献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编程教学的普及已成为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大势所趋,对青少年编程教育的重视,不仅是时代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2017年版的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把对学生编程、计算思维等能力的培养放在了重要位置。Scratch软件因其可视化以及便于操作的特点受到青少年的喜爱,本文将结合“体验学习圈”模型下的Scratch编程教学开展实践研究,以期拓宽一线信息技术教师在Scratch编程教学
期刊
何为听?现代人的“听”,容易缺乏耐心,缺乏同理心,容易变成“有口无心,斤斤计较。”古代汉字是非常有智慧的,《汉语大字典》中,说:聆也。释名:听,静也。静,然后所闻审也。汉字具有表意功能,“聽”(听)从字面拆分为“十目一心,耳为王。”  我们究竟要听什么呢?十目一心,全神贯注,放下自己的评判,一心一意地聆听。与儿童沟通的时候,我们要从眼神、肢体到语言,让学生感觉到我们与之同在。耳为王,是将嘴巴先闭上
期刊
蓄力·爆破:教师专业阅读之旅  编者按:  为引导广大教师潜心阅读,以情思丰沛的精神状态更好地承担育人使命,广东教育学会与广东教育杂志社于本年度联合主办“读而不辍 学识有成”2021年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专业阅读征文活动。在活动的有力推动下,“教师阅读”将成为教育人文视野中更加重要的主题,特别是闪现着专业之光的阅读将更加体现它在教师专业成长中不可或缺的地位。教师专业阅读,首先体现为阅读中对教育教学的高
期刊
中考那年,我落榜了。仅以一分之差,我与重点高中擦肩而过。  知道成绩的时候,我感到五雷轰顶。平时年级排名前50名的我万万没想到,中考居然被甩到了100名之后。那几天,我不敢出家门,唯恐别人问及分数,更不敢到母校去看那张鲜艳而又刺眼的“喜报”。中考后的那个暑假,我浑浑噩噩。落榜,如巨大的乌云一般一直占据在我的心中,阻挡了阳光的射入。  熬过了混沌的暑假,金黄的九月,我和同学们离开了家乡,以一名择校生
期刊
以可行的方法论作为工具,以进步的价值观作为支撑,这是我的阅读追求,也是我的写作目标和教学目标。我为了追求这个目标,就像古人所说的那样:“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我的专业阅读既有纯粹满足自己好奇心、试图寻求一些问题的答案的一面,也有学以致用、为教学与写作寻找借鉴的一面。我将其分成三块:语文教学必须具备的跨界阅读,包括文学艺术,语言学、逻辑
期刊
“世界何其大,莫能安书桌!”在我的工作簿扉页上赫然记着这么一句话,那是我干了六年兼职编辑之后回到学校再次听到来自会议讲话中的刺耳的“自以为是”而写下的,以此时时警醒自己:即便在这酱缸的浸染中,也要让自我保持一种阅读的自觉以“自洁”,几乎可以说,除了上课,我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阅读“大家之书”上。或许有人会说,而今的阅读更多的是线上阅读,大数据的资源很多,我们时时刻刻都在阅读,此语不假,但却忽视了“
期刊
我一直认为,读书是一場旅行。既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自由和快乐,也可以让我们的心灵得到宣泄和释放,更可以让我们在精神上获得洗礼和升华。之所以有这样的认识,是因为读书改变了我的人生,提升了我的专业成长,让我的生活变得更有意义。  一、读书:对我的人生走向有着重大的影响  我出生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末期的一个贫困家庭。小时候,家里是买不起书读的。再者,求学是在乡村小学,也没有什么书可读。但可能是命运的驱使
期刊
教师的阅读,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加一个修饰语——“专业”。专业阅读不仅能够助力教育教学,更重要的是可以涵养教师的职业生命,让我们在持续的职业生活里一路前行,不断拓展自己的现实与心灵世界。  专业阅读助我走出职业倦怠期  教师工作琐碎,职业生涯枯燥,难免产生职业懈怠。工作的第十年里,曾有一段时光,我有了逃离教育的想法。可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常常想:除了教书,我还能干什么?细细思量,吓出一身冷汗。再次回望
期刊
1  生命教育在中国大地上之所以具有强大的感召力,首先,是因为中国社会正开始由谋生向乐生的文化转型,谋求更高的生命质素已成为各社会阶层人们的共同愿望。其次,也因为生命教育——“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为教师美好生活添彩”的自觉努力代表着教育正当的价值追求,其正当性为越来越多的教育者认同。再次,还因为生命教育在学校工作中的落实——从学校文化建设到教学内容,从师生关系到课堂氛围的营造,从校本课程建设到主
期刊
一次阅读行为,对我而言,是我与自己的一次密谈,我经由阅读的途路而抵达我内在的心灵。在嬉戏或者对他人夸夸其谈时,我从来无法探知我心灵的广度与深度,阅读犹如静观,使我们重新获得丈量自己心灵疆域的尺度。  像面对一面镜子,借由阅读我窥见自己的骄傲与无所不在的缺陷。当我回顾我人生的有知之年,阅读成为历史,构建了我生命的现在和未来——它并不完善也不伟大,但它呈现出一种态势:趋向于丰富与独立。我的阅读史成为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