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侧结构性改革视阈下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gl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叶圣陶在语文教育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思考和长期的实践,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这为我们反思当前的语文教育问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对人才在能力方面的要求更加全面、更加综合,不仅如此,更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是教育侧结构性改革,语文教学也应站在时代的前沿,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中进行改革,这就需要站在叶圣陶的肩膀上结合时代的特点进行创新。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叶圣陶;语文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代的到来,语文教育的改革也应紧紧跟进。当前时代,社会对人才在能力方面的要求更加全面、更加综合,不仅如此,更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叶圣陶在语文教育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思考和长期的实践,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这为我们反思当前的语文教育问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结合时代的特点,传承叶圣陶先生的思想,发挥好语文教育改革在培养现代人才上的作用,是当前语文教育改革的重点。本文重点探讨四个方面的问题: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精髓、语文教育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教育侧结构性改革对语文教育改革的启示、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在语文教育改革中的现代价值。
  一、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特色概述
  叶圣陶是我国现代语文教育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不管是赞成叶圣陶还是反对叶圣陶,在进行语文教育思想研究或进行语文教育改革时,都不能绕过他。叶圣陶先生从事语文教育研究和实践长达70余年,历经清末、民国、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等历史时期,见证并参与了我国20世纪语文教育思想的变迁和改革历程。
  概括而言,叶圣陶的主要思想包括:一是将语文的性质定为工具性,是“应付生活”“交流思想”及“做人”的工具;二是认为语文教材是个“例子”和“凭借”,在从事教材编写时候要做到科学有序;三是叶圣陶认为语文教学的本质是“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实际上是为语文教师提出的要求;四是强调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提高其道德修养及专业素养,追求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
  正因为叶圣陶经历多、思考多、实践多,所以其语文教育思想充满了自己的特色。首先是个性特色,叶圣陶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在从事语文教学过程中穿插着创作、编辑、研究等实践环节,丰富的实践、全面系统的思考,使他超越了同期的其他人。与一般研究者不同,他摒弃单一论文的方式,在表达自己思想的多元化载体方面进行了探索,通过小说、诗词、散文、书简、论著等,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向世人传递他的思想。其次是时代特色,他经历了四个典型的时期,在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独立思考。特别是在“文革”后,发表了以《大力研究语文,尽快改进语文教学》等为代表的作品130余篇,其语文教育思想更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和系统性。然后是民族特色。他从小接受传统的教育,又接受了新式教育,对传统采取了科学分析的态度。他的作品和论著,语言文字简洁、畅明、平实、自然,做到了用民族的形式,平易近人,如说家常。在思维的方式上深刻精警、意味深长,具有说服力。最后是科学特色。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虽然不像哲学家一样形成完整的论述体系,但他的思想并没有显得凌乱,而是自成体系。
  基于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这些特色,我们更应该继承与发扬其精髓,在建构具有复兴中国梦现代精神的新语文教育的理论体系与实践中不断挖掘其现代价值。
  二、当前语文教学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当前的语文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多集中在课堂上。因为考试的缘故,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更为集中在教材上。最后,检验学生学的好坏和老师教的好坏的方式变成了一把尺子,那就是考试的成绩,以分数论英雄。考试的重点在教材,所以就出现了“背多分”。最后,一旦脱离了考试体系,进入到实践环节,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就显得捉襟见肘。
  从调查来看,当前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有:语文教学的高耗低效,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普遍不高;由于教材的局限性,导致教师的个性无法伸展,学生的兴趣难以激发,更谈不上因材施教了;虽然大语文教育观已经提出很多年了,但是在实践中,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典型的表现是忽略学生的交际能力的训练、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缺乏系统指导、对作文的生活化缺乏提升的建议。
  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从主观方面来看,教师为了确保能够成为教学名师,赢得学生的尊重,往往会非常认真地备课,在课堂上安排得非常充实,對教材上的内容讲得面面俱到。很多学生反映,课堂变成了教师的表演舞台,学生只有配合,所以很多学生的兴趣不高。从客观的原因来看,一是学校统一教材,不分城乡、不分家庭条件,难以做到因材施教,考试的时候统一标准参考答案,这限制了教师的创新性,也束缚了学生的创作能力,作文题目也成了套套逻辑,难以有新意。近年来,虽然高考作文逐渐在生活化,但是更多是贴近大城市的生活,对于广大农村的学生来说,很是不公平。二是考试的指挥棒把老师的创新性磨灭掉了。老师上课变成了职业,忽视了自身道德、素养的提高,搞题海战术,将学生的考试成绩变成衡量自己教书质量的唯一标准。
  三、教育侧结构性改革内涵及对语文教学改革的启示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缘起是对我国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项改革内容。其含义在于,本轮的改革不是在需求侧,而是在供给侧;改革的重点是结构,包括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等诸多结构性问题。概念提出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反响。在教育界也提出了教育侧结构性改革,但实质是一样的,就是教育供给侧的改革。
  针对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本研究认为也主要是在学校、教师方面。因此,语文教学的改革重点是在学校,特别是语文教师的改革方面。进一步分析,更是在结构性的问题上。其原因是:教材的单一供给源;语文教师的职业化,缺乏丰富社会实践的老师不能做到在教学理念和实践上的创新;考试的标准化和评分的单一答案限制了学生的创新和进一步学习语文的兴趣;没有实践的语文教学,忽略了语文的应用性,造成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欠缺,有的同学上了大学,不能用普通话表达自己的思想,只能用方言表达,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的生活化是缺乏的。   因此,当前的语文教育必须要进行教育侧结构性改革。主要改革的内容是:一是在教材的选择上,可以品种更丰富,内容更为多元;二是语文教育的师资选择上,应吸收在实践中更具有丰富经验的人担任第二老师,作为补充;三是课堂的教学设计方面,不仅要求学好教材上的重点内容,更应从社会生活的角度,强化学生语言能力的训练、写作的生活化训练、给学生更多的课外阅读的自由。
  四、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对语文教育侧改革的价值
  价值一:将语文的性质定为工具性。语文是用来“自由”表达思想的,这是与五四运动以来的思想一脉相承的。早在1922年,叶圣陶就指出“国文是发展儿童心灵的学科”,教授国文的目的有两个:第一是“磨炼情思,进于丰妙”;第二是要帮助学生练习“表出情思”的方法。叶圣陶强调的正是当前语文教育中的重要缺陷,不要说现在的学生情绪饱满、思维缜密了,能够清晰、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都很难得。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影响下和教学PPT等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下,学生的碎片化思维是非常危险的。叶圣陶的“听说读写”不仅涵盖了语文教育的口头语和书面文,还特别强调不能忽略了“听”和“说”的教学,认为四者同等重要。现在的语文教学、改革者当以叶圣陶的思想为鉴。
  价值二:语文教材是个“例子”和“凭借”。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教材的性质同于样品,熟悉了样品,也就可以理解同类的货色”。教材虽然是固定的,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将这些教材用活、用好。比如针对课本中的某一篇文章,可以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分类指导,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类似案例,强化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训练。而不是将教材的讲解仅仅停留在背诵、记忆、做题目的低层次上,要通过教材来作为表达思想的样本。叶圣陶的经验可以克服新课程标准下作文教学的困境。
  价值三:语文教学的本质是“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叶圣陶说:“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目的是达到‘不需要教’,使学生养成这样一种能力,不待老师教,自己能阅读”。和现在的大多数老师相比,学生的自学能力比较差,课堂阅读和课外阅读能力都偏弱。因此,老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是坚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强化教师的“导”,而不是单一强调“教”,还课堂给学生,在教学与引导的过程中让学生独立起来、学会阅读和思考,并养成一个好习惯。
  价值四:强调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提高教师的道德修养及专业素养,追求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由于教师的职业化,多数语文教师以此为自己赚取生活的开支,忽略了自身道德修养,特别是专业素养的提高。叶圣陶先生不僅做语文教学工作,还创作题材丰富、体裁多样化的文学作品,积极参与、倡导教学模式、内容的改革。这些都要求语文教师摆脱“教书匠”的思维,从更为宏观的角度认识自己的价值,在教学实践、创作实践、改革实践中不断创新,不断探索能够为社会培养出道德素养高、实践能力强、改革精神好、适应能力强的综合高素质人才的语文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刘国正.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三卷)[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潘涌.积极语用教育观对“听说读写”的超越[J].课程·教材·教法,2014(10).
  [3]王琪.论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对语文教学的指导[J].黑龙江教育,2016(3).
  [4]程爱兰.叶圣陶教育思想对作文教学的价值导向[J].中国教育学刊,2015(5).
  [5]叶至善,叶至美.叶圣陶集(第十三卷)[C].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
其他文献
下关地处低纬高原,季风气候明显,春、冬季高空为强劲的西风气流控制,其动量下传,春、冬季在衰牢山与点苍山之间狭谷地形的影响下,使入侵下关的气流产生狭管效应,经常引起大风
逻辑尽处显奥秘于微观中见宏大──评高新民新著《贝克莱哲学及其重构》储昭华在西方哲学史上,贝克莱无疑是个极具代表性的人物,在很大程度上甚至常常被视为极端唯心主义的代名
农村集体三资即资金、资产、资源是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增强集体组织为农户服务功能的重要物质基础。但目前还存在着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管理体制机制不够健全、运行效果不
通过盆栽试验,设置(单作茶树、单作大豆和茶树/大豆间作)3种种植处理,探讨茶树/大豆间作种植下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酶活性的变化及二者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与单作处理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是新课程环境下口语交际教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本文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做出了如下探讨。 Developing students’ oral communication is an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社会上各种文化也都被催生出来,中国传统文学,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文化格局的冲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的古诗词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无论是考试还是实际应用,古诗词在大家心中都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所以,在初中语文的古诗词的教学中,老师要给予充分的重视,改进传统的教学手段,以期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古诗词学习环境。本文通过观察当下的初中古诗词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见解,希望能
【摘要】课堂提问对于语文教学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通过问题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老师还能通过学生的回答,准确判断出学生知识掌握的薄弱点,从而及时对自身的教学计划进行调整,有效保障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因此,如何在语文教学中高效开展课堂提问,值得我们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目的性;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摘要】新课改呼唤高效课堂,要想构建语文高效课堂,教师必须精心筛选教学内容。筛选教学内容,首先要考虑学生的需要;其次要关注文本的文体特征;还要把握编者意图,正确解读文本。  【关键词】教学内容;高效课堂;学生需要;文体特征 ;编者意图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课堂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学生获取知识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效果将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实际价值。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更
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大环境下,对于企业境外投资活动来说,良好机遇产生的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因素。因此,在境外投资的过程中,企业既需要对其管理能力提供足够的制度
汉语拼音是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围绕《语文课程新标准》进行教学改革,通过看、听、读、写,组织课堂教学,达到"能借助拼音认读生字、阅读和说好普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