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英语是当今世界上广泛使用且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它的广泛使用不仅改变了社会,而且促进了整个世界的发展,但是英语对中国人来说,毕竟是一门第二语言,尤其是对农村的学生来说,学起来更是困难。在农村里,经常听到学生说,在中学英语学得不好,考试从来不及格,对英语学习失去了信心,产生了“破罐破摔”的想法。每当学生们一听到“英语”这两个字,他们就从心里产生了畏惧感,长此以往,学生对英语失去了信心。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通过这几年的探讨与摸索,我找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资源匮乏,缺乏优秀的专业老师
由于农村的条件、环境及设备差,导致老师都不愿意到农村来教书,而在校的老师大部分都以前聘请来的民办教师,而这些教师都没有经过专业的英语培训与训练,甚至有的小学没有开设英语课,这样从小学升到中学的学生,没有牢固的基础,学起英语来特别困难。
二、家庭缺乏对孩子的重视和关心
根据调查:一是现在80%以上的农村家长都外出打工,把孩子留在家里跟爷爷奶奶生活,他们疏于对子女的管教,长期以往,不少留守学生养成了任性、自私、懒惰等性格特点和不良的行为习惯;二是有的是单亲孩子,他们缺少父爱或母爱,家长很少顾及孩子的感受和需要,更不用说如何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了;三是有的家长对孩子娇惯和放纵,对孩子百依百顺,作家长的根本没意识到要教育孩子,像这种情况,孩子哪能有一个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
三、学生不重视,智力因素存在
英语是一门语言,而且对中国学生来说,它是一门第二语言,对于农村中的学生来说,要学好更是难上加难了。据调查,当学生们一听到“英语”两字,就打心底里害怕起来,好像他们身上有千百斤的石头,压得他们喘不过气。这样,他们就逐渐放弃了英语,对学习英语失去了信心。有的学生资质较差,对英语的反应不是太强,无论老师怎样去教,他们就是不理解。
四、学校因素存在
不少孩子之所以成为学困生,逐渐演变成厌恶英语,这确实与我们的教育方法,与我们的教师业务素质及我们的教育管理有关。学习不仅是学生的职责,更是教师与学校的职责。有的教师的确在教学方法中,教育管理中存在许多问题。他们上课的目的只是上完一节课,下课之后再也不管学生是否已学懂,而且害怕得罪学生,甚至学生犯错误了也不闻不问,任由他们发展下去。那么,学生能学好英语吗?
五、社会不良因素影响学生的学习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外界对学生的诱惑也越来越大。一是社会上的不良现象严重影响着农村学生的健康成长,不少学生因此而厌学逃学甚至辍学。他们根本不喜欢在校学习,何况是学英语呢。二是就业形势严峻。由于,目前就业形势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在这种形
势下,他们认为上不上大学无关紧要,同样都是出去打工,还不如趁早毕业自寻工作。正是由于这种社会现象的存在,导致有的学生不喜欢学习了,辍学的比例逐渐上升。
六、学校、家庭不合拍
我们都知道,农村父母有80%以上都在外面打工,把孩子留在家中给爷爷或奶奶照看,在学校让老师、学校监管孩子。他们认为孩子的教育应该是由学校完成的,并不是取决于家庭。这样,孩子在学校是一个好学生,而在家中却是另一个样子,久而久之,孩子在家中无人教管,而在学校也只是做做样子而已。所以要想把孩子培养成参天大树,家长应与学校双方面进行配合来达到教育的目的。
既然英语在农村中学教学中出现这种状况,那么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有以下几点对策:
一、针对个人,要端正学生学习态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各行各业越来越需要英语,尤其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举办成功后,需要更多的英语人才。所以,英语学习将成为一个更重要的任务。大量事实证明,读书可获得更多的知识,知识越多,人的视野就越开阔,要把学习英语与远大的社会建设联系起来,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重新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让他们树立起学好英语的信心和决心。
二、针对学校,要改进教育管理,改善教学设备和转变教师教学观念
学校是教育的基地。要培养杰出的学生,学校本身就要加强自身管理,改善教学设备。这样,学校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教师也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室上课不能千篇一律,只教单词,要求背诵课文或讲讲语法。天天如此,不能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应认真备课,备学生,多引导学生课后自学。这样一来,教师和学生都投入到学习中,方可提高英语的教学质量。
三、针对社会,要全力支持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学
要学好英语,依靠个人、学校这是不够的。还需社会多给个人、学校一些帮助。比如说人力、资金、教学设备等。由于农村中大量缺乏专业英语人才,政府应把优秀的英语教师派到农村中来,给农村中学的学生传授先进的学习理念,这样才能调动农村中学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而言之,英语对农村中学生来说具有一定难度,要提高英语在农村中学课程学习中的地位,就应该让个人、社会和学校同时来担当学习英语的任务。让孩子在一个有人关心,有人爱护的环境下学习,这无疑也促进了英语在农村中教学地位的提高和延伸。
(责任编辑 黄 晓)
一、资源匮乏,缺乏优秀的专业老师
由于农村的条件、环境及设备差,导致老师都不愿意到农村来教书,而在校的老师大部分都以前聘请来的民办教师,而这些教师都没有经过专业的英语培训与训练,甚至有的小学没有开设英语课,这样从小学升到中学的学生,没有牢固的基础,学起英语来特别困难。
二、家庭缺乏对孩子的重视和关心
根据调查:一是现在80%以上的农村家长都外出打工,把孩子留在家里跟爷爷奶奶生活,他们疏于对子女的管教,长期以往,不少留守学生养成了任性、自私、懒惰等性格特点和不良的行为习惯;二是有的是单亲孩子,他们缺少父爱或母爱,家长很少顾及孩子的感受和需要,更不用说如何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了;三是有的家长对孩子娇惯和放纵,对孩子百依百顺,作家长的根本没意识到要教育孩子,像这种情况,孩子哪能有一个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
三、学生不重视,智力因素存在
英语是一门语言,而且对中国学生来说,它是一门第二语言,对于农村中的学生来说,要学好更是难上加难了。据调查,当学生们一听到“英语”两字,就打心底里害怕起来,好像他们身上有千百斤的石头,压得他们喘不过气。这样,他们就逐渐放弃了英语,对学习英语失去了信心。有的学生资质较差,对英语的反应不是太强,无论老师怎样去教,他们就是不理解。
四、学校因素存在
不少孩子之所以成为学困生,逐渐演变成厌恶英语,这确实与我们的教育方法,与我们的教师业务素质及我们的教育管理有关。学习不仅是学生的职责,更是教师与学校的职责。有的教师的确在教学方法中,教育管理中存在许多问题。他们上课的目的只是上完一节课,下课之后再也不管学生是否已学懂,而且害怕得罪学生,甚至学生犯错误了也不闻不问,任由他们发展下去。那么,学生能学好英语吗?
五、社会不良因素影响学生的学习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外界对学生的诱惑也越来越大。一是社会上的不良现象严重影响着农村学生的健康成长,不少学生因此而厌学逃学甚至辍学。他们根本不喜欢在校学习,何况是学英语呢。二是就业形势严峻。由于,目前就业形势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在这种形
势下,他们认为上不上大学无关紧要,同样都是出去打工,还不如趁早毕业自寻工作。正是由于这种社会现象的存在,导致有的学生不喜欢学习了,辍学的比例逐渐上升。
六、学校、家庭不合拍
我们都知道,农村父母有80%以上都在外面打工,把孩子留在家中给爷爷或奶奶照看,在学校让老师、学校监管孩子。他们认为孩子的教育应该是由学校完成的,并不是取决于家庭。这样,孩子在学校是一个好学生,而在家中却是另一个样子,久而久之,孩子在家中无人教管,而在学校也只是做做样子而已。所以要想把孩子培养成参天大树,家长应与学校双方面进行配合来达到教育的目的。
既然英语在农村中学教学中出现这种状况,那么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有以下几点对策:
一、针对个人,要端正学生学习态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各行各业越来越需要英语,尤其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举办成功后,需要更多的英语人才。所以,英语学习将成为一个更重要的任务。大量事实证明,读书可获得更多的知识,知识越多,人的视野就越开阔,要把学习英语与远大的社会建设联系起来,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重新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让他们树立起学好英语的信心和决心。
二、针对学校,要改进教育管理,改善教学设备和转变教师教学观念
学校是教育的基地。要培养杰出的学生,学校本身就要加强自身管理,改善教学设备。这样,学校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教师也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室上课不能千篇一律,只教单词,要求背诵课文或讲讲语法。天天如此,不能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应认真备课,备学生,多引导学生课后自学。这样一来,教师和学生都投入到学习中,方可提高英语的教学质量。
三、针对社会,要全力支持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学
要学好英语,依靠个人、学校这是不够的。还需社会多给个人、学校一些帮助。比如说人力、资金、教学设备等。由于农村中大量缺乏专业英语人才,政府应把优秀的英语教师派到农村中来,给农村中学的学生传授先进的学习理念,这样才能调动农村中学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而言之,英语对农村中学生来说具有一定难度,要提高英语在农村中学课程学习中的地位,就应该让个人、社会和学校同时来担当学习英语的任务。让孩子在一个有人关心,有人爱护的环境下学习,这无疑也促进了英语在农村中教学地位的提高和延伸。
(责任编辑 黄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