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经贸往来 降低汇兑风险 人民币跨境结算「开闸试水」

来源 :台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不久前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上海市和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东莞4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人民币正式朝全球强势货币迈出第一步,不少台商指出,这对于从事出口业的台商是一大利多,将大大降低台商的汇兑风险,减少经营风险,企业将有更大的自主报价权。
  
  开闸试水 首批试点启动
  
  据了解,首批试点银行开始确定。内资银行包括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香港境外的交易银行则为中银香港和汇丰银行。
  
  未来商业银行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有两种操作模式,即代理模式和清算模式。所谓代理模式,是指中资行委托外资行作为其海外的代理行,境外企业在中资企业的委托行开设人民币账户的模式;清算模式,是指在中资行境内总行,和境外分支行之间进行的业务,即境外企业在中资行境外分行开设人民币账户。
  大陆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指出,境外分支机构比较多的中资商业银行可以采取清算模式,而境外分支机构较少的商业银行可以采取代理模式。
  广东省银行业人士透露,人民币进行结算的具体流程,除了受限确定的开户银行外,目前可选的项目有进口开证、来证通知、预收、预付汇款等国际结算方式。境外银行也需在中资银行设立人民币账户,并和中资银行拆借人民币,向中资行缴纳相关费用。
  
  台商利多资金配置更灵活
  
  货物贸易的人民币结算开闸,将使台商和外资企业在资金配置运用上更显灵活。
  东莞台商会长叶春荣表示,自人民币兑美元升值以来,不少出口企业遭受汇兑损失,因为一旦出口商品锁定外币价格,外币贬值就会导致获利下降甚至亏损,若东莞出口企业可以用人民币做结算,台商可以直接收益。
  另有台籍金融人士指出,大陆实行人民币结算,可让台商规避这两年多来人民币兑美元不断升值所带来的汇兑风险,甚至在融资上也能拓宽台商与大陆银行协商的空间,但这也会让台商资金流开始由境外逐步转移向大陆境内。
  人民币跨境结算,不仅影响台资企业往后的资金调度安排,也将进一步左右台商资金调度地点的选择。富兰德林事业群总经理刘芳荣表示,过去由于大陆外汇管制,加上大陆的银行几乎没有提供OBU(Offshore Banking Unit,国际金融业务分行)功能,使台商就算工厂全部都在大陆落脚,最终也得把资金中心放在台湾或香港。但只要大陆开放外汇管制,加上人民币跨境结算国际化趋势,同时维持人民币在国际货币间的强势地位,加上工厂、货、物、人甚至是市场都在大陆,台商的资金调度中心将无可避免地移往大陆。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长期在大陆进行调研工作的台湾上市金融业者表示,这两年多来人民币兑美元不断升值,台商的汇兑风险不断增加,一旦可以人民币结算,台商就可以降低汇兑损失;而且人民币结算机制可延伸为一种平台概念,让台商在资金配置调度上更为单纯便利,不必把钱放在不同地方,调度起来麻烦。因此,从衍生效果来看,由于台商会开始把收入与盈余放在大陆,因此企业的报表数字就会比较好看,对台商未来与大陆银行进行融资协商带来帮助。
  「当前用人民币结算比较公平,至少出口型台商不必冒着人民币升值的风险。」昆山台资企业协会会长苏来得(上图)认为,多数台商都是做出口生意的,若未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从目前的6.8多涨到6,台商在利润上就要被吃掉1成多,十分划不来,而用人民币结算可替台商回避汇差风险,对出口型台商是利多消息。
  南宁台商会会长周世进则指出,广西与东协各国的贸易十分频繁,若能实施人民币结算,不仅有利于台商资金在大陆境内外调度的灵活性,以地区发展来说,更可让经贸与物流加速成长。
  群益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上海首席代表刁维仁说,台湾企业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新政」普遍予以关注。两岸之间的贸易往来越来越密切、数额越来越大,长期假借第三地、使用第三种货币进行贸易结算,不仅巨额的汇兑手续费让予他人,而且多一种货币结算,就多一层风险。「我相信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政策的实施,也会大大推动两岸之间货币自由兑换的进程,进而为两岸企业经贸往来带来极大便利。」
  刁维仁认为,由于大陆在国际贸易中的占比不断提高,特别是持续增长的内需市场带动了巨额进口,越来越多的外商希望将商品出口至大陆。因此,相对于出口,大陆企业可能更容易在进口环节率先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
其他文献
台湾经济部门5月中公布第一阶段陆资直接赴台投资项目,开放制造业、服务业与公共工程三大类共99项。专家认为,第一阶段开放陆资赴台投资项目,不包括高科技、电信、金融等热门项目,估计能吸引的大陆资金不多,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效益。      台湾经济主管部门2009年5月12日宣布,大陆资金赴台投资的具体办法和开放项目,最快本月可以开放。其中制造业开放比率约30%,服务业约21%,公共建设约14%,总计99
期刊
去年开始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海啸,让国际经济环境变得更加波谲云诡,随着欧美市场经济衰退,消费市场的需求日益下滑。由于欧美是大陆台商主要出口客户,以加工出口为主的大陆台商,在国际金融海啸下,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  为因应这波经济危机,大陆去年底出台4万亿人民币扩大内需的救市方案。「出口转内销」,成为大陆台商最热门的话题,有经营加工出口的台商表示,贸然作出「出口转内销」的决定,只会「凶多吉少」。  
期刊
大陆在转内需市场;台湾有资金、人才与国际经验,可以协助大陆提振内需。两岸之间的合作在现代服务业上将占据很大比重。      2009年5月17日,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王毅在首届海峡论坛上宣布了推动大陆企业赴台投资等八项惠台新举措,并表示,大陆方面愿意以积极和开放态度,与台湾方面商谈签署符合两岸经济发展需要、具有两岸特色的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  随着两岸大三通后大中华经济圈的逐步形
期刊
台股在2009年5月初的连续飙涨,加权指数久违全面涨停的格局,除了令台湾的投资人,甚至那些关注两岸局势变化的外资,也有了大力买进的喜悦。台湾顿时好像已走出全球金融风暴的乌云笼罩,拨云见日,才不到三个月时间,台湾股市全球涨幅最大也最亮丽,投资人都喜出望外,信心大增。    全球资金看中两岸关系目前发展的趋势,乐观的态度及预期;两岸从「辜汪会谈」后,交流逐渐频繁,直到连战的破冰之旅,交流层级进一步提升
期刊
台湾曾是「代工王国」,在制造文化的孕育下,台商的产品制造、国际化视野、研发能力与设计能力都走在世界前列。但是,台商代工下的产物,都只能称为「产品」。如何让产品商业化,成为商品,甚至是拥有高附加值的商品,尽快走出「为他人做嫁衣」的困局,是困扰台商已久的问题。    产品最基本的属性就是质量和成本,衡量的标准是价格;而商品最基本的属性是品牌和价格,衡量的标准是价值。商品能够超越质量和成本圈定的死框框,
期刊
有一位朋友建议我介绍一下「当今最有赚头的产业」,若能够的话,他也希望我能把一些客户成功的案例公诸于世,不要每次都讲一些「摸不着边」的概念,要举例又不够具体,他还批评我的文章,看了真不太过瘾。    我手上真的是有一些他要的「大解密」案例,可是我能公开吗?有一位客户他经营的产业很冷门,台湾只有少数厂商在做,他算是「默默赚钱」的大企业家,但是他的产业我怎么可以随便介绍在媒体上,就连私底下我都不太敢讲呀
期刊
2009年第一季度大陆经济资料发布后,近期产业是否会发生变化?企业到底该如何分析当下的产业投资形势?如何甄别真实机会隐藏在哪些产业领域?    金融海啸引发的经济萧条,使得大批企业甚至全球知名公司陷入重重危机,经营步履蹒跚,但是,也有人高呼「越是危机越投资」,他们认为,当前经济危机正是企业大胆出击,趁低扩展规模,抄底潜力资产或进军新产业领域的绝佳时机。      早春仍有寒意    随着大陆一季度
期刊
借力使力突围自救    从最初的两税合一、劳动合同法出台,一直到出口退税下降、成本上涨、人民币升值,乃至现在的金融海啸袭击,在大陆实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投资环境中,不少加工贸易型企业面临的生存危机比以往任何时候更甚,台商亦不能幸免。  大环境如此,台商要安然度过这波产业调整浪潮与金融危机,只能各凭本事。下下策,是倒闭或结束;中庸之道是外迁或内移;惟有转型升级,才是大趋所向。    当许多台商还在忙着寻
期刊
2003年,两岸咖啡在杭州起家,以「咖啡+西餐」的模式在大陆休闲餐饮市场崭露头角,并立下雄心壮志,要打造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咖啡西餐连锁品牌。随着高盛银行与华生资本的大举注资后,两岸咖啡开始分区开拓大陆休闲餐饮市场,离上市目标更近了一步。      由制造业起家到转入餐饮服务业创立两岸咖啡西餐厅(以下简称两岸咖啡),台商杨进发以「咖啡+西餐」的餐品模式,将咖啡与牛排卖到了大陆各地。  他自豪地说:「
期刊
2008年11月,香港富邦银行参股厦门商行19.99%,成为首家经第三地投资大陆银行业的台湾金融机构。《台商》杂志独家采访富邦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蔡明忠,谈富邦的大陆布局以及对两岸三地金融合作前景的看法。      《台商》:富邦为什么会选择参股厦门商业银行?未来会否走出福建?在未来投资参股方式上将有哪些变化?  蔡明忠:福建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市场,尤其是最近以福建为中心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正式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