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货膨胀对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随着近期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的不断增高,通货膨胀已成为我国经济学界、政府和人民共同关注的话题。但是这样世人熟知的话题却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不过阅读的文献资料中,大多对通胀的定义研究都是从背景、现象、影响出发的。中国当下的通货膨胀相对于改革开放后几次的通货膨胀更为严峻、更为典型,当然影响和后果也更为严重。面对当前严峻的形势,大家都想找到一个结束这轮通胀的办法,其艰难可想而知。本文主要谈论的便是从参考文献中前人总结出来的有关通胀的观点。
关键词:通货膨胀 物价指数 共同关注 观点
一、部分作者的文献对通货膨胀与货币的研究概要
陈利平2003年10月在北京大学出版的《货币理论》一书中,从现代货币理论的几个主要研究领域出发,对货币理论的发展和主要结果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内容包括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货币均衡的存在性、最优性,货币与经济增长、经济波动的关系,通货膨胀福利成本估计与最优货币数量等。此书能让读者很快的进入到通胀与货币的关系中去。
方显仓2009年2月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货币银行学》主要从货币与货币制度、信用与信用工具、金融体系、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金融市场运行、货币供给与需求理论、货币政策和金融压制、货币供求与通货膨胀、深化与创新等方面进行系统介绍,在该书中对通胀也作出了比较权威的定义。
张成思2009年5月在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通货膨胀动态机制与货币政策现实选择》中对通胀动态的微观机理和宏观模型提出了进一步拓展的思路,将通货膨胀与全球新型金融危机联系起来,对封闭和开放环境下通货膨胀动态与货币政策分析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提出了新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对通货膨胀的危害作了全面的分析讲解。
二、通货膨胀的概念
艾慧在《中国当代通货膨胀理论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9)中,对通胀是如下定义的,通货膨胀(Inflation)一般是指: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供远小于求)。
苏平贵2003年10月在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现代货币经济学》一书中说到:通货膨胀在现代经济学中意指整体物价水平上升。一般性通货膨胀为货币之市值或购买力下降,而货币贬值为两经济体间币值相对性降低。前者用于形容全国性的币值,而后者用于形容国际市场上的附加价值。两者之相关性为经济学上的争议之一。
纸币流通规律表明,纸币发行量不能超过它象征地代表的金银货币量,一旦超过了这个量,纸币就会贬值,物价就要上涨,从而出现通货膨胀。所有笔者都认为通货膨胀只有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才会出现,在金银货币流通的条件下不会出现此种现象。因为金银货币本身具有价值,作为贮藏手段的职能,可以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使它同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相适应。而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它仅是代表金银货币的符号,本身不具有价值,不能作为贮藏手段,因此,纸币的发行量如果超过了商品流通所需要的数量,就会贬值。
例如: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银货币量不变,而纸币发行量超过了金银货币量的一倍,单位纸币就只能代表单位金银货币价值量的1/2,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用纸币来计量物价,物价就上涨了一倍,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货币贬值。此时,流通中的纸币量比流通中所需要的金银货币量增加了一倍,这就是通货膨胀。在宏观经济学中,通货膨胀主要是指价格和工资的普遍上涨。
通货膨胀之反义为通货紧缩。无通货膨胀或极低度通货膨胀称之为稳定性物价。
三、通货膨胀的原因
通货膨胀是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升。那么为什么会出现通货膨胀呢?下面则是艾慧老师在《中国当代通货膨胀理论研究》中总结出来的几点。
(一)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过渡增长所引起的通货膨胀,即“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少的货物”,按照凯恩斯的解释,如果总需求上升到大于总供给的地步,此时,由于劳动和设备已经充分利用,要使产量再增加已无可能,过渡的需求终会引起物价水平的普遍上升。所以,任何总需求增加的因素都可以是造成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的具体原因。
(二)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成本或供给方面的原因形成的通货膨胀,即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又称供给型通货膨胀,是由厂商生产成本增加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总水平的上涨。造成成本向上移动的原因大致有:工资过渡上涨、利润过渡增加、进口商品价格上涨等。
1、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
工资推动通货膨胀是工资过渡上涨所造成的成本增加而推动价格总水平上涨。工资是生产成本的主要部门,工资上涨使得生产成本增长,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下,厂商愿意并且能够供给的数量减少,从而使得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上,工资率完全由劳动的供求均衡所决定,但是在现实经济中,劳动市场往往是不完全的。强大的工会组织的存在可以使得工资过渡增加,如果工资增加超过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则提高工资就会导致成本增加,从而导致一般价格总水平上涨。工资的上升往往从个别部门开始,最后引起其他部门攀比,引起“工资---物价螺旋式上升”,工资物价互相推动,形成严重的通膨货胀。
2、利润推进的通货膨胀
利润推进的通货膨胀是指厂商为谋求更大的利润导致的一般价格总水平的上涨,与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一样,具有市场支配力的垄断和寡头厂商可以通过提高产量的价格而获得更高的利润,与完全竞争市场相比,不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可以减少生产数量而提高价格,以便获得更多的利润,为此,厂商都试图成为垄断者。结果导致价格总水平上涨。
一般认为,利润推进的通货膨胀比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要弱。原因在于,厂商由于面临着市场需求的制约,提高价格会受到自身要求最大利润的限制,而工会推进货币工资上涨则是越多越好。
3、进口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造成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进口商品的价格上升,如果一个国家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主要依赖于进口,那么,进口商品的价格上升就会造成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其形成的过程与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是一样的,如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期间,石油价格急剧上涨,而以进口石油为原料的西方国家的生产成本也大幅度上升,从而引起通货膨胀。
(三)需求和成本混合推进的通货膨胀
在实际中,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并不是单一的,因各种原因同时推进的价格水平上涨,就是供求混合推进的通货膨胀。
假设通货膨胀是由需求拉动开始的,即过渡的需求增加导致价格总水平上涨,价格总水平的上涨又成为工资上涨的理由,工资上涨又形成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四)预期和通货膨胀惯性
在实际中,一旦形成通货膨胀,便会持续一段时期,这种现象被称之为通货膨胀惯性,对通货膨胀惯性的一种解释是人们会对通货膨胀作出的相应预期。
预期是人们对未来经济变量作出一种估计,预期往往会根据过去的通货膨胀的经验和对未来经济形势的判断,作出对未来通货膨胀走势的判断和估计,从而形成对通胀的预期。
预期对人们的经济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会导致通货膨胀具有惯性,如人们预期的通胀率为10%,在订立有关合同时,厂商会要求价格上涨10%,而工人与厂商签订合同中也会要求增加10%的工资,这样,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每单位产品的成本会增加10%,从而通货膨胀率按10%持续下去,必须然形成通货膨胀惯性。
四、通货膨胀的分类
1991年李拉亚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通货膨胀与确定性》中,从发生、表现、程度分别对通胀作了分类,下面则是具体的分类。
(一)按发生原因
1、需求拉动型。总需求过度增长引起的通货膨胀。
2、成本推进型。由于工会力量或行业垄断引起工资水平、利润水平的提高超过物价上涨水平而推动通货膨胀。
3、结构型。由于部门性经济结构不均衡引起的通货膨胀。
4、混合型。需求、成本和社会经济结构共同作用引起的通货膨胀。
(二)按表现形态
1、开放型。也称公开的通货膨胀,即物价可随货币供给量的变化而自由浮动。
2、抑制型。也称隐蔽的通货膨胀,即国家控制物价,主要消费品价格基本保持人为平衡,但表现为市场商品供应紧张、凭证限量供应商品、变相涨价、黑市活跃、商品走后门等的一种隐蔽性的一般物价水平普遍上涨的经济现象。
(三)按通货膨胀程度
1、爬行式。又称温和的通货膨胀,即允许物价水平每年按一定的比率缓慢而持续上升的一种通货膨胀。
2、小跑式。即通货膨胀率达到两位数字,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通货膨胀有明显感觉,不愿保存货币,抢购商品,用以保值。
3、飚升式。又称恶性通货膨胀,即货币急剧贬值,物价指数甚至可达到天文数字。
五、通货膨胀的影响
《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研究中》对通胀的影响(危害)作了很深层次的讲解,作者陈银娥主要从五个方面讲述了货币导致的通货膨胀的严重性。
(一)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通货膨胀的物价上涨,使价格信号失真,容易使生产者误入生产歧途,导致生产的盲目发展,造成国民经济的非正常发展,使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发生畸形化,从而导致整个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当通货膨胀所引起的经济结构畸形化需要矫正时,国家必然会采取各种措施来抑制通货膨胀,结果会导致生产和建设的大幅度下降,出现经济的萎缩,因此,通货膨胀不利于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
(二)对收入分配的影响。通货膨胀的货币贬值,使一些收入较低的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下降,使广大的居民生活水平难以提高。当通货膨胀持续发生时,就有可能造成社会的动荡与不安宁。
(三)对对外经济关系的影响。通货膨胀会降低本国产品的出口竞争能力,引起黄金外汇储备的外流,从而使汇率贬值。
(四)对普通老百姓而言。
1、不利于靠固定收入维持生活的人。因为在收入没有增加的同时物价飞速上涨,维持生计是个很难的问题。
2、对储蓄者不利。把钱存在银行等于是无形的在亏本。
3、牺牲了债权人的利益,而使债务人从中获利。
(五)对整个社会安定的影响
严重的通货膨胀导致社会分工和分配严重不对称,这样不仅大大的增加了政府和社会的负担,同时会使很多心理素质差的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造成更大的社会问题。
总 结:
尽管通货膨胀是一种常见的经济现象,但经济学家对如何定义及划分仍然存在分歧,既未形成一个明确的定义,也未提出明确的分类标准。不过经济学界一般是从现象、成因、特点来定义和划分的。而通胀的严重程度、物价水评以及在一定时期内的上涨程度,一般使用物价指数的变动来衡量。通胀带给我们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身为发展中国家的我们,应当时刻关注国内的通货膨胀,并及时的采取措施加以制止,营造一个和谐的经济体制,创造出一个和谐健康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 余辉:《中国货币政策效率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8
[2] 曹凤岐:《货币金融管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0
[3] 吴军、郭红玉、陈涛:《货币银行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08
[4] 陈利平:《货币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0
[5] 马演初:《货币新论》,商务印书馆出版,2004.01
[6] 曾刚:《货币流量分析理论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05
[7] 苏平贵:《现代货币经济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10
[8] 张成思:《通货膨胀动态机制与货币政策现实选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05
[9] 陈银娥:《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10] 李拉亚:《通货膨胀与确定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关键词:通货膨胀 物价指数 共同关注 观点
一、部分作者的文献对通货膨胀与货币的研究概要
陈利平2003年10月在北京大学出版的《货币理论》一书中,从现代货币理论的几个主要研究领域出发,对货币理论的发展和主要结果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内容包括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货币均衡的存在性、最优性,货币与经济增长、经济波动的关系,通货膨胀福利成本估计与最优货币数量等。此书能让读者很快的进入到通胀与货币的关系中去。
方显仓2009年2月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货币银行学》主要从货币与货币制度、信用与信用工具、金融体系、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金融市场运行、货币供给与需求理论、货币政策和金融压制、货币供求与通货膨胀、深化与创新等方面进行系统介绍,在该书中对通胀也作出了比较权威的定义。
张成思2009年5月在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通货膨胀动态机制与货币政策现实选择》中对通胀动态的微观机理和宏观模型提出了进一步拓展的思路,将通货膨胀与全球新型金融危机联系起来,对封闭和开放环境下通货膨胀动态与货币政策分析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提出了新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对通货膨胀的危害作了全面的分析讲解。
二、通货膨胀的概念
艾慧在《中国当代通货膨胀理论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9)中,对通胀是如下定义的,通货膨胀(Inflation)一般是指: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供远小于求)。
苏平贵2003年10月在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现代货币经济学》一书中说到:通货膨胀在现代经济学中意指整体物价水平上升。一般性通货膨胀为货币之市值或购买力下降,而货币贬值为两经济体间币值相对性降低。前者用于形容全国性的币值,而后者用于形容国际市场上的附加价值。两者之相关性为经济学上的争议之一。
纸币流通规律表明,纸币发行量不能超过它象征地代表的金银货币量,一旦超过了这个量,纸币就会贬值,物价就要上涨,从而出现通货膨胀。所有笔者都认为通货膨胀只有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才会出现,在金银货币流通的条件下不会出现此种现象。因为金银货币本身具有价值,作为贮藏手段的职能,可以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使它同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相适应。而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它仅是代表金银货币的符号,本身不具有价值,不能作为贮藏手段,因此,纸币的发行量如果超过了商品流通所需要的数量,就会贬值。
例如: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银货币量不变,而纸币发行量超过了金银货币量的一倍,单位纸币就只能代表单位金银货币价值量的1/2,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用纸币来计量物价,物价就上涨了一倍,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货币贬值。此时,流通中的纸币量比流通中所需要的金银货币量增加了一倍,这就是通货膨胀。在宏观经济学中,通货膨胀主要是指价格和工资的普遍上涨。
通货膨胀之反义为通货紧缩。无通货膨胀或极低度通货膨胀称之为稳定性物价。
三、通货膨胀的原因
通货膨胀是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升。那么为什么会出现通货膨胀呢?下面则是艾慧老师在《中国当代通货膨胀理论研究》中总结出来的几点。
(一)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过渡增长所引起的通货膨胀,即“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少的货物”,按照凯恩斯的解释,如果总需求上升到大于总供给的地步,此时,由于劳动和设备已经充分利用,要使产量再增加已无可能,过渡的需求终会引起物价水平的普遍上升。所以,任何总需求增加的因素都可以是造成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的具体原因。
(二)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成本或供给方面的原因形成的通货膨胀,即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又称供给型通货膨胀,是由厂商生产成本增加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总水平的上涨。造成成本向上移动的原因大致有:工资过渡上涨、利润过渡增加、进口商品价格上涨等。
1、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
工资推动通货膨胀是工资过渡上涨所造成的成本增加而推动价格总水平上涨。工资是生产成本的主要部门,工资上涨使得生产成本增长,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下,厂商愿意并且能够供给的数量减少,从而使得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上,工资率完全由劳动的供求均衡所决定,但是在现实经济中,劳动市场往往是不完全的。强大的工会组织的存在可以使得工资过渡增加,如果工资增加超过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则提高工资就会导致成本增加,从而导致一般价格总水平上涨。工资的上升往往从个别部门开始,最后引起其他部门攀比,引起“工资---物价螺旋式上升”,工资物价互相推动,形成严重的通膨货胀。
2、利润推进的通货膨胀
利润推进的通货膨胀是指厂商为谋求更大的利润导致的一般价格总水平的上涨,与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一样,具有市场支配力的垄断和寡头厂商可以通过提高产量的价格而获得更高的利润,与完全竞争市场相比,不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可以减少生产数量而提高价格,以便获得更多的利润,为此,厂商都试图成为垄断者。结果导致价格总水平上涨。
一般认为,利润推进的通货膨胀比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要弱。原因在于,厂商由于面临着市场需求的制约,提高价格会受到自身要求最大利润的限制,而工会推进货币工资上涨则是越多越好。
3、进口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造成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进口商品的价格上升,如果一个国家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主要依赖于进口,那么,进口商品的价格上升就会造成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其形成的过程与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是一样的,如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期间,石油价格急剧上涨,而以进口石油为原料的西方国家的生产成本也大幅度上升,从而引起通货膨胀。
(三)需求和成本混合推进的通货膨胀
在实际中,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并不是单一的,因各种原因同时推进的价格水平上涨,就是供求混合推进的通货膨胀。
假设通货膨胀是由需求拉动开始的,即过渡的需求增加导致价格总水平上涨,价格总水平的上涨又成为工资上涨的理由,工资上涨又形成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四)预期和通货膨胀惯性
在实际中,一旦形成通货膨胀,便会持续一段时期,这种现象被称之为通货膨胀惯性,对通货膨胀惯性的一种解释是人们会对通货膨胀作出的相应预期。
预期是人们对未来经济变量作出一种估计,预期往往会根据过去的通货膨胀的经验和对未来经济形势的判断,作出对未来通货膨胀走势的判断和估计,从而形成对通胀的预期。
预期对人们的经济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会导致通货膨胀具有惯性,如人们预期的通胀率为10%,在订立有关合同时,厂商会要求价格上涨10%,而工人与厂商签订合同中也会要求增加10%的工资,这样,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每单位产品的成本会增加10%,从而通货膨胀率按10%持续下去,必须然形成通货膨胀惯性。
四、通货膨胀的分类
1991年李拉亚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通货膨胀与确定性》中,从发生、表现、程度分别对通胀作了分类,下面则是具体的分类。
(一)按发生原因
1、需求拉动型。总需求过度增长引起的通货膨胀。
2、成本推进型。由于工会力量或行业垄断引起工资水平、利润水平的提高超过物价上涨水平而推动通货膨胀。
3、结构型。由于部门性经济结构不均衡引起的通货膨胀。
4、混合型。需求、成本和社会经济结构共同作用引起的通货膨胀。
(二)按表现形态
1、开放型。也称公开的通货膨胀,即物价可随货币供给量的变化而自由浮动。
2、抑制型。也称隐蔽的通货膨胀,即国家控制物价,主要消费品价格基本保持人为平衡,但表现为市场商品供应紧张、凭证限量供应商品、变相涨价、黑市活跃、商品走后门等的一种隐蔽性的一般物价水平普遍上涨的经济现象。
(三)按通货膨胀程度
1、爬行式。又称温和的通货膨胀,即允许物价水平每年按一定的比率缓慢而持续上升的一种通货膨胀。
2、小跑式。即通货膨胀率达到两位数字,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通货膨胀有明显感觉,不愿保存货币,抢购商品,用以保值。
3、飚升式。又称恶性通货膨胀,即货币急剧贬值,物价指数甚至可达到天文数字。
五、通货膨胀的影响
《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研究中》对通胀的影响(危害)作了很深层次的讲解,作者陈银娥主要从五个方面讲述了货币导致的通货膨胀的严重性。
(一)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通货膨胀的物价上涨,使价格信号失真,容易使生产者误入生产歧途,导致生产的盲目发展,造成国民经济的非正常发展,使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发生畸形化,从而导致整个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当通货膨胀所引起的经济结构畸形化需要矫正时,国家必然会采取各种措施来抑制通货膨胀,结果会导致生产和建设的大幅度下降,出现经济的萎缩,因此,通货膨胀不利于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
(二)对收入分配的影响。通货膨胀的货币贬值,使一些收入较低的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下降,使广大的居民生活水平难以提高。当通货膨胀持续发生时,就有可能造成社会的动荡与不安宁。
(三)对对外经济关系的影响。通货膨胀会降低本国产品的出口竞争能力,引起黄金外汇储备的外流,从而使汇率贬值。
(四)对普通老百姓而言。
1、不利于靠固定收入维持生活的人。因为在收入没有增加的同时物价飞速上涨,维持生计是个很难的问题。
2、对储蓄者不利。把钱存在银行等于是无形的在亏本。
3、牺牲了债权人的利益,而使债务人从中获利。
(五)对整个社会安定的影响
严重的通货膨胀导致社会分工和分配严重不对称,这样不仅大大的增加了政府和社会的负担,同时会使很多心理素质差的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造成更大的社会问题。
总 结:
尽管通货膨胀是一种常见的经济现象,但经济学家对如何定义及划分仍然存在分歧,既未形成一个明确的定义,也未提出明确的分类标准。不过经济学界一般是从现象、成因、特点来定义和划分的。而通胀的严重程度、物价水评以及在一定时期内的上涨程度,一般使用物价指数的变动来衡量。通胀带给我们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身为发展中国家的我们,应当时刻关注国内的通货膨胀,并及时的采取措施加以制止,营造一个和谐的经济体制,创造出一个和谐健康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 余辉:《中国货币政策效率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8
[2] 曹凤岐:《货币金融管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0
[3] 吴军、郭红玉、陈涛:《货币银行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08
[4] 陈利平:《货币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0
[5] 马演初:《货币新论》,商务印书馆出版,2004.01
[6] 曾刚:《货币流量分析理论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05
[7] 苏平贵:《现代货币经济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10
[8] 张成思:《通货膨胀动态机制与货币政策现实选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05
[9] 陈银娥:《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10] 李拉亚:《通货膨胀与确定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