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吉林市永吉县口前镇第一小学在校长宋秀伟的带领下,以“谋师生发展,创生机教育”为办学理念,本着“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加快建设,重在应用”的宗旨,积极稳步地推进着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
口前镇第一小学始建于1929年,拥有浓厚的文化历史底蕴,学校现有教学班36个,学生1620人,教职工93人。2013年,学校实现了“班班通”;2015年完成了“三通两平台”建设;2016年引入百兆光纤进校园,实现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2017年投入资金建设录播教室后,又建设了远程视频教室,实现36个教学班全部配备一体机、投影仪,教师均配备了笔记本电脑,办公室配备台式机、打印机,并步入了“省级电教示范校”和县级“信息技术与建设先进单位”行列。2020年,学校进行网络升级改造,实现500兆光纤入校园、入功能教室、入班级,做到了网络无死角。
2019年以来,学校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点,学校坚持“扫除网络障碍、专题培训、常规推进、评价促动、案例展示”的做法,进行了三步走和三个年度不同主题的重点推进:2019年,侧重信息技术2.0能力点的学习和应用;2020年,在“停课不停学”大背景下,学校重点进行了直播教学技术的学习和应用;2021年,学校把“畅言智慧课堂”的运用作为重点,稳步推进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学校的信息技术2.0工作经验在陕西省中小学教师信息能力提升工程高级研修班上做了交流,并在吉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工作坊研修项目成果展示暨总结表彰活动中做了展示,学校还被评为永吉县信息技术2.0工作先进单位。
应用信息技术
翻转校本研修模式
宋秀伟认为,校本研修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传统的校本研修工作,总有人员不齐、时间无法保证等局限,教师处于一种为研修而研修的“被研修”状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宋秀伟的带领下,学校探索出了工作坊的新方式。
2015年,学校以全国中小学教师研修网“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为契机,按照教师进修学校要求,成立了“口前一小校本研修工作坊”,借助信息技术把校本研修由线下“翻转”到线上,这种网络研修新形式突破了研修参与性、时效性、针对性的局限。仅在2017年“金星引领示范课”活动中,这个议题就有跟贴、回贴近120条。
研修工作坊在对话的基础上建构,每个团队、个体可以自由发贴,教师既可参与组内讨论,又可陈述个人观点。讨论的问题是教师在工作中无法突破的困惑,研究的方法是教师在自己工作中需要的,议题内容和自己的实际有了契合点,也就具有了实效性。近两年来,学校工作坊围绕120余个主题共开展活动157次,参与研讨活动的教师达到42800余人次。
应用信息技术
转变师生角色分配
宋秀伟带领教师们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努力构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模式。
目前,学校已经为全体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学校6000余平方米的教学活动区实现了无线网络全覆盖,保证教师可以通过移动终端随时随地上网查阅资源。学校还根据实际需求,采用加工组合再创造的方式建构生成性资源。现在,教师们可以熟练运用Word、Flash、PPT等文字、数据、图像、声音、视频处理软件自主开发教学资源。2018年以来,在吉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中,学校22件微课作品获奖。
在宋秀伟眼里,应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师的能力只是基础,为的是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因此,宋秀伟鼓励教师多运用信息技术,并将信息技术的使用情况纳入到对教师的考核当中。在这样的环境下,近三年来,学校教师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公开课540余节,县级以上研讨课、观摩课、优质课获奖者达80余人次。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学校荣获部级优课1节,省级优课4节,市级优课27节,在国家、省、市举办的信息技术应用活动中,学生的百余件作品获奖,在市级以上论文、课件制作比赛中,教师获奖达21人次。
应用信息技术
丰富德育教学途径
宋秀伟觉得,对学生的培养不应只局限于成绩,更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学生的德育培养方面,学校积极探索应用信息技术丰富德育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以调动学生接受品德教育的积极性,从而做到知行统一。
学校改变了传统的班队会形式,组织学生观看十九大开幕会、《开学第一课》等,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周围发生的事件和国家大事,更全面、客观地认识社会的发展和变化;组织学生参加“清明祭英烈”“向国旗敬礼”活动,学生通过网上签名、寄语的方式缅怀革命先烈,祝福伟大祖国。
学校还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使德育教育向广泛、深入的方向发展。校园音乐节、美术节等活动中,学校通过室内、室外全彩LED电子屏、班级白板、手机等设备将学生活动录制成视频,或在课余、午休时间播放,或展示在网络中,使每位学生都身在其中,从而创建了一个共享互动、阳光向上的学习环境,形成了良好的动态育人文化。
應用信息技术
促进大学区资源共享
在宋秀伟的推动下,大学区各学校通过钉钉软件实现了跨校、跨区域的教研组联合备课、网上读书交流、网上教材解读、网上师徒结对,并开展了“互联网+”农村专递课堂,有效缓解了学区活动难的问题。在学科资源共享方面实现了快速、高效的目标,5所学校的资源共同上传到钉钉平台共享、共用,促进了各校教学质量的共同提高。
口前镇第一小学始建于1929年,拥有浓厚的文化历史底蕴,学校现有教学班36个,学生1620人,教职工93人。2013年,学校实现了“班班通”;2015年完成了“三通两平台”建设;2016年引入百兆光纤进校园,实现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2017年投入资金建设录播教室后,又建设了远程视频教室,实现36个教学班全部配备一体机、投影仪,教师均配备了笔记本电脑,办公室配备台式机、打印机,并步入了“省级电教示范校”和县级“信息技术与建设先进单位”行列。2020年,学校进行网络升级改造,实现500兆光纤入校园、入功能教室、入班级,做到了网络无死角。
2019年以来,学校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点,学校坚持“扫除网络障碍、专题培训、常规推进、评价促动、案例展示”的做法,进行了三步走和三个年度不同主题的重点推进:2019年,侧重信息技术2.0能力点的学习和应用;2020年,在“停课不停学”大背景下,学校重点进行了直播教学技术的学习和应用;2021年,学校把“畅言智慧课堂”的运用作为重点,稳步推进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学校的信息技术2.0工作经验在陕西省中小学教师信息能力提升工程高级研修班上做了交流,并在吉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工作坊研修项目成果展示暨总结表彰活动中做了展示,学校还被评为永吉县信息技术2.0工作先进单位。
应用信息技术
翻转校本研修模式
宋秀伟认为,校本研修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传统的校本研修工作,总有人员不齐、时间无法保证等局限,教师处于一种为研修而研修的“被研修”状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宋秀伟的带领下,学校探索出了工作坊的新方式。
2015年,学校以全国中小学教师研修网“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为契机,按照教师进修学校要求,成立了“口前一小校本研修工作坊”,借助信息技术把校本研修由线下“翻转”到线上,这种网络研修新形式突破了研修参与性、时效性、针对性的局限。仅在2017年“金星引领示范课”活动中,这个议题就有跟贴、回贴近120条。
研修工作坊在对话的基础上建构,每个团队、个体可以自由发贴,教师既可参与组内讨论,又可陈述个人观点。讨论的问题是教师在工作中无法突破的困惑,研究的方法是教师在自己工作中需要的,议题内容和自己的实际有了契合点,也就具有了实效性。近两年来,学校工作坊围绕120余个主题共开展活动157次,参与研讨活动的教师达到42800余人次。
应用信息技术
转变师生角色分配
宋秀伟带领教师们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努力构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模式。
目前,学校已经为全体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学校6000余平方米的教学活动区实现了无线网络全覆盖,保证教师可以通过移动终端随时随地上网查阅资源。学校还根据实际需求,采用加工组合再创造的方式建构生成性资源。现在,教师们可以熟练运用Word、Flash、PPT等文字、数据、图像、声音、视频处理软件自主开发教学资源。2018年以来,在吉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中,学校22件微课作品获奖。
在宋秀伟眼里,应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师的能力只是基础,为的是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因此,宋秀伟鼓励教师多运用信息技术,并将信息技术的使用情况纳入到对教师的考核当中。在这样的环境下,近三年来,学校教师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公开课540余节,县级以上研讨课、观摩课、优质课获奖者达80余人次。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学校荣获部级优课1节,省级优课4节,市级优课27节,在国家、省、市举办的信息技术应用活动中,学生的百余件作品获奖,在市级以上论文、课件制作比赛中,教师获奖达21人次。
应用信息技术
丰富德育教学途径
宋秀伟觉得,对学生的培养不应只局限于成绩,更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学生的德育培养方面,学校积极探索应用信息技术丰富德育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以调动学生接受品德教育的积极性,从而做到知行统一。
学校改变了传统的班队会形式,组织学生观看十九大开幕会、《开学第一课》等,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周围发生的事件和国家大事,更全面、客观地认识社会的发展和变化;组织学生参加“清明祭英烈”“向国旗敬礼”活动,学生通过网上签名、寄语的方式缅怀革命先烈,祝福伟大祖国。
学校还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使德育教育向广泛、深入的方向发展。校园音乐节、美术节等活动中,学校通过室内、室外全彩LED电子屏、班级白板、手机等设备将学生活动录制成视频,或在课余、午休时间播放,或展示在网络中,使每位学生都身在其中,从而创建了一个共享互动、阳光向上的学习环境,形成了良好的动态育人文化。
應用信息技术
促进大学区资源共享
在宋秀伟的推动下,大学区各学校通过钉钉软件实现了跨校、跨区域的教研组联合备课、网上读书交流、网上教材解读、网上师徒结对,并开展了“互联网+”农村专递课堂,有效缓解了学区活动难的问题。在学科资源共享方面实现了快速、高效的目标,5所学校的资源共同上传到钉钉平台共享、共用,促进了各校教学质量的共同提高。